APP下载

字幕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替代

2016-07-05李玉丹

大东方 2016年5期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字幕翻译

摘 要:基于Pedersen(2007)对超语言文化能指的翻译策略的分类,作者以美版电视剧《甄嬛传》为研究对象。作者对英汉双语字幕的美版电视剧《甄嬛传》的英语和汉语字幕进行了比较,以期发现汉语字幕翻译的准则。

关键词:字幕翻译;文化负载词,替代策略

一、研究背景

就字幕翻译而言,文化替代策略被使用的虽然很少,但它却是一种有效的翻译策略,一定数量的文化交替是存在的。美版电视剧《甄嬛传》是一部清朝的古装电视剧,中国历史悠久,清朝文化浓厚,文化负载词较多。

二、数据分析:文化替代

(一)跨文化超语言文化能指的文化替代

土司:土司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土司既指少数民族地区的土著人在其势力范围内独立建造的且被国家法律允许的治所,又指“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统其兵、世袭其职、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的土官。狭义的土司专指“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统其兵、世袭其职、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的土官(《百度百科》)。Chieftain主要是首领的意思。由于目标语国家没有与土司对等的超语言文化能指,而且,大多数国家能够理解Chieftain的含义,译者采用概括化和跨文化超语言文化能指的文化替代策略,比较概括地表达了源语中超语言文化能指的主要意义。

(二)目标语文化超语言文化能指的文化替代

译者以一种更明显的形式,把源语超语言文化能指用目标语超语言文化能指替换下来。这种翻译超语言文化能指的策略,最易于被目标语观众所理解,因为它是把外国词语彻底移除掉,再用国内超语言文化能指把它替换下来。而且,这一策略还用于长期使用文化替代的一定领域:头衔,政府部门,教育体系以及食物和饮品。笔者在下文举出了四个头衔领、职称类的目标语超语言文化能指的文化替代策略的例子。

1.和合二仙

和合二仙是汉族民间最受欢迎的神之一,在寺庙供奉的不多,而多见于年画和门神画中:画中的和合二人是两个胖胖的仙童。有時,和合又作为配祀的神,与财神、福神等一同出现,象征福气、财气和欢乐是主婚姻之神,因而,和合二仙图也常悬挂于婚礼上,以示夫妻和睦、幸福美满。(引自《百度百科》)

目标语文化中的Gods与中国的神仙,不仅职位有所不同,外观形象更是大不相同。所以目标语中,没有与“和合二仙”完全对等的词汇。但两个超语言文化能指在各自文化中的地位大体相同。译者采用跨文化超语言文化能指的文化替代以利于目标语观众体会其中源语文化。

2.敦亲王

亲王是中国爵位制度中王爵的第一等,亲王的正室为亲王妃。一些邻国受中国影响也以此为爵位名。此外,欧洲中世纪以后,中文也用“亲王”来翻译欧洲贵族爵位中相应等级的称号。

Duke意为公爵,君主。亲王和Duke的地位相似,但两者属于不同归属国。译者采用目标语文化超语言文化能指的文化替代,将目标与观众耳熟能详的Duke把中国的头衔亲王替换下来,使得目标与观众在不经意间理解和体会了亲王的含义和地位。

3.法师

法师(宗教名词),是一种学位的称号,指可以驱使某种神秘力量的人。

Priest指牧师;神父;教士。牧师(宗教职位),一种职业,是在一般基督新教的教会中专职负责带领及照顾其他基督徒的人。圣经原文的用字是牧羊人之意。治疗和支持是牧师的主要职责。牧师带着对他们信念的忠诚,治疗并保卫他的同伴们。牧师是基督新教的圣品人,与天主教中神父的不同在于牧师可以结婚,女性亦可以成为牧师。在中国,一个人,要成牧师,通常需要年满18岁。其次,这个人必须在教会坚持聚会一年,参加慕道班学习三个月,并要进行谈道。如果一位信徒受到上帝的呼召决定成为一名牧师,他就需要申请进入神学院进行神学的学习。

4.龙颜

龙颜解释如下:1>谓眉骨圆起;2>借指帝王;3>谓鱼头如龙。(《百度百科》)

此例中龙颜指的是上文第二种释义:借指帝王。本文中的His Majesty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译者将目标语中的超语言文化能指His Majesty把它替换下来。其实,这一策略也可以称作官方对等。龙颜也就是当时的“皇上,在天下子民的心目中龙颜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His Majesty在目标语观众的心目中的地位也是至高无上的。这就实现了语用学视角下的交际上的功能对等。

(三)讨论

笔者希望本文能够体现文化替代策略与官方对等策略紧密相连。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文化替代看起来不像官方对等策略,事实上却属于官方对等策略。这很可能是文化替代策略在头衔,政府部门,教育体系以及食物和饮品领域中经常且恰当地被使用的原因。即使文化替代不及官方对等那么根深蒂固,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它像是官方对等。有些策略半是文化替代却又“几乎”是官方对等策略,这就导致了一个相当大的盲区。

事情并不都是非白即黑。信任差可以说成是分不同程度的,就像从战壕里探险。可以说即使译者在食物和饮品领域,使用了目标语文化替代,如果目标文本中的超语言文化能指在目标语文化中非常的根深蒂固,也会出现低程度的信任差。

三、结论

目前最常见的策略是保持超语言文化能指原型,译者只做轻微的改变,以适应目标语的规则。然而,当源语观众对这个超语言文化能指了如指掌,而目标语观众却对它几乎一无所知的时候,这些策略就不是很恰当了。在翻译单文化超语言文化能指的时候,译者或许有必要插足,以帮助目标语观众理解单文化超语言文化能指。如果这一目的可能实现,可以通过详述,概括化或者直译来实现。另一种处理这些麻烦的超语言文化能指的途径,是不管这个为人熟知的超语言文化能指来自源语文化还是目标语文化,把不为目标观众熟知的超语言文化能指用为人熟知的超语言文化能指替换下来,译者不得不采用一定量的文化交替策略。

观众的期待因人而异,这不足为奇。但有趣的是笔者看到了观众的期望是如何反应到字幕译者的翻译实践当中去的,因为对观众来说,几个例子看起来老套的词语在逐步减少。但由本文的研究发现向外推断,全球化的社会里文化替代策略的使用空间更小了。关于这一推论可能也存在着争议。尽管如此,至少我们可以说,在全球化的当今社会里,本文的结论是特定的文化替代的需求变得更少了,原因在于,当目标语观众知晓源语文本中的超语言文化能指的时候,再用目标语的超语言文化能指来替代它就没有意义了。

作者简介:

李玉丹,女,籍贯山东菏泽,单位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学历(2014级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文化负载词字幕翻译
目的论指导下的电影字幕翻译
从《破产姐妹》看美剧字幕翻译者的限制与选择
基本层次范畴理论与词汇翻译的越级策略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
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研究
释意理论观下的文化负载词的口译
从美剧字幕看中文文化负载词翻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