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猪场猪瘟抗体消长规律的监测及其免疫程序的制定

2016-06-22张满妹雷小文游道钱宁都县石上镇动物防疫检疫站江西赣州42802赣州市畜牧研究所江西赣州4000正邦集团养猪事业部江西南昌0096

猪业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猪瘟

张满妹,雷小文,游道钱(.宁都县石上镇动物防疫检疫站,江西 赣州 42802;2.赣州市畜牧研究所,江西 赣州 4000;.正邦集团养猪事业部,江西 南昌0096)



规模猪场猪瘟抗体消长规律的监测及其免疫程序的制定

张满妹1,雷小文2*,游道钱3
(1.宁都县石上镇动物防疫检疫站,江西 赣州 342802;2.赣州市畜牧研究所,江西 赣州 341000;3.正邦集团养猪事业部,江西 南昌330096)

摘 要:猪瘟是养猪生产中危害最大的主要传染病之一,防治猪瘟主要通过免疫接种来进行,对猪场仔猪猪瘟抗体消长规律进行监测,并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很有必要。在7、14、21、28、35、42、49、56、63日龄,对试验仔猪进行前腔静脉采血,采用ELISA检测猪瘟抗体水平,得到猪瘟抗体的消长规律以及猪群抗体离散度并加以分析。试验结果显示:该试验猪场的2个分场的猪瘟免疫程序一免时间并不合适,应该进行调整,分别推后至37日龄和33日龄。通过对猪场猪瘟抗体消长规律的监测,有助于猪场猪瘟免疫程序的调整,提高猪场猪瘟防治效率。

关键词:规模猪场;猪瘟; 抗体消长规律;免疫程序

随着我国养猪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年存栏母猪和出栏商品猪数量呈现出稳步增长,但猪群的健康水平和单位母猪的肉猪出栏贡献值却在下降;究其原因,就是猪群传染病危害增大,几种猪重要传染病(猪瘟、猪蓝耳病、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净化和控制力度不够;其中猪瘟的防控又是重中之重。

猪瘟是养猪生产中危害最大的主要传染病之一,防治猪瘟主要通过免疫接种来进行,免疫接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猪瘟疾病的防疫效果。猪场免疫接种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疫苗的种类与质量、免疫接种的时间和剂量、猪群本身的营养水平和健康状况。猪群的防疫应该根据猪群健康水平和疾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防控猪瘟的免疫程序应该以猪群抗体的消长规律来制定和改进[1]。本文通过检测一规模猪场仔猪猪瘟抗体水平的变化规律及整个猪群的抗体离散度,获得猪群猪瘟免疫接种效果,进而制定更加合理的免疫程序。

1 试验动物与材料

试验动物:猪场一分场仔猪90头;猪场二分场仔猪70头。

试验材料:10 mL注射器1 500个、Ep管4 500个分别购置于赣州天健医疗器械公司;高速离心机(Eppendorf公司,德国);低温高速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无菌操作台(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微量移液器(德国BRAND公司);酶标仪(美国伯乐公司);猪瘟检测试剂盒(武汉科前)。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猪免疫程序

试验仔猪的母猪猪瘟免疫接种:4、8、12月第1周进行普免,颈部肌肉注射猪瘟疫苗1.5头份(南京天邦)。

试验仔猪猪瘟免疫接种:仔猪出生后28 d进行一免,采取颈部肌肉注射猪瘟疫苗1.5头份(南京天邦);50 d进行二免,也是采取颈部肌肉注射猪瘟疫苗1.5头份(南京天邦)。

2.2 试验仔猪采血

试验猪的选择:分别在每栏猪群中随机挑选猪只,总计160头仔猪作为试验猪。

分别对试验仔猪在7、14、21、28、35、42、49、56日龄进行前腔静脉采血,每头猪5 mL血液,血液不加抗凝剂;血液3 000 r/min离心10 min,用移液枪析出血清,血清置4 ℃保存。

血清猪瘟抗体的检测:采取ELISA对血清中的猪瘟抗体进行检测,通过其阻断值判断样本检测结果,并结合某一阶段的抗体离散度进行判断分析。

检测结果判断方法:被检测样本阻断值≥40%,判为猪瘟抗体阳性;被检测样本阻断值≤30%,判为猪瘟抗体阴性;被检测样本阻断值在30~40%之间,判为可疑,需数日后重测。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猪瘟抗体水平及猪群猪瘟抗体离散度情况

一分场的猪瘟抗体水平及猪群猪瘟抗体离散度情况分别如图1、图2。图中显示:1)猪场一分场仔猪在28日龄之前抗体水平较好,抗体阳性率达到100%,其中阻断值50%以上的猪群都在80%以上;且猪群猪瘟抗体离散度较低,说明猪群猪瘟抗体水平总体比较一致:因此,这可以看出,一分厂猪群的仔猪母源抗体水平良好。2)28日龄之后,猪瘟抗体阳性率已经不是100%,且猪群猪瘟抗体离散度增高,这说明猪群猪瘟抗体水平正在逐渐下降。3)结合该猪场28日龄一免,但猪群的猪瘟抗体水平却不断下降,在49日龄达到0:因此,猪群的猪瘟一免效果不佳;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该研究中主要考虑猪瘟一免时间是否合适,应该适当推迟。

图1 一分场的猪瘟抗体情况

图2 一分场的猪瘟抗体离散度情况

图3 二分场的猪瘟抗体情况

图4 二分场的猪瘟抗体离散度情况

二分场的猪瘟抗体水平及猪群猪瘟抗体离散度情况分别如图3、图4。从图可以看出:1)猪场二分场仔猪在14日龄之前抗体滴度水平很好,且猪群抗体离散度低,说明该场的猪瘟母源抗体水平良好;21日龄、28日龄总体上抗体水平不错,但抗体滴度在下降,猪群离散度也在升高。2)35日龄抗体水平较差;42日龄抗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但离散度高,说明猪群间抗体水平差异大;但49日龄以后,猪瘟抗体水平合格的猪数量直线下降,这说明猪群的一免效果很差。3)结合该猪场28日龄一免,但猪群的猪瘟抗体水平却不断下降,在56日龄猪群抗体水平合格的猪只数量为0。因此,猪群的猪瘟一免效果不佳;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研究中主要考虑猪瘟一免时间不合适,应该适当推迟。

3.2 一分场和二分场猪瘟免疫程序的改变

根据一分场的猪瘟抗体检测结果,考虑一免时间可能过早,导致母源抗体被中和,疫苗也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因此,一分场的猪瘟免疫接种时间推后至37日龄;

二分场的一免时间也进行适当地改变,根据抗体滴度和抗体离散度检测结果,猪瘟一免时间从28日龄推后至33日龄。

4 讨论

4.1 母源抗体对猪瘟免疫接种一免时间的影响。

我国猪瘟免疫接种的通用免疫程序为:28日龄左右一免;60日龄左右进行二免[2]。本试验猪场的2个分场的猪瘟免疫程序都采取猪瘟28日龄一免,50日龄进行二免。但是结合抗体消长规律的情况可以看出,这2个分场的猪瘟一免时间都不适合,存在免疫注射的疫苗与仔猪体内存在的母源抗体中和的现象。

本试验中母猪的猪瘟免疫程序为采取季节性普免,这会引起母猪之间猪瘟抗体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出现,导致仔猪获得的母源抗体水平离散度高。

猪瘟一免时间确定的主要指标:连续测定仔猪出生后7、14、21、28、35、42 d检测抗体水平,在阻断率≤30%的仔猪占20%~40%时为首免日龄[3]。结合抗体消长规律,这2个分场的猪瘟一免时间应该推后,拟确定为37日龄和33日龄。

4.2 抗体消长规律的监测对免疫程序制定的作用。

合理的免疫程序是预防猪瘟的有效途径,影响免疫程序制定的因素包括母源抗体、野毒感染、疫苗选择、免疫接种途径、接种时间和剂量等多方面。为了更好地制定和调整猪场免疫程序,加强对仔猪抗体消长规律的监测很有必要。利用抗体消长规律结果进行猪场免疫程序的调整。

参考文献

[1] 杜喜忠,胡旭进,楼芳芳,等.猪瘟和蓝耳病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及疫苗免疫的干扰作用[J].浙江农业科学, 2010 (5):1118-1120.

[2] 王波.仔猪猪瘟免疫程序的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9.

[3] 熊丁杰. 猪瘟抗体阻断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对猪瘟活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价[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0.

作者简介:张满妹(1972—),在宁都县石上镇动物防疫检疫站从事动物防疫检疫工作

通讯作者:雷小文(1983—),硕士研究生,E-mail:18907977270@163.com

收稿日期:(2015-11-26)

猜你喜欢

猪瘟
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及防范措施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非典型猪瘟的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
养猪不患瘟病特效法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非洲猪瘟来袭,这些问题一定要知道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猪瘟净化案例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