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对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启示

2016-06-21吕岚

人民论坛 2016年14期
关键词:一流大学高等教育

吕岚

【摘要】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任务,本文对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五个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及其主要特征。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国情,归纳了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对我国教育现代化战略及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思考及启示,从国家发展的战略抉择、跨越式发展及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 美国发展史 一流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的规模和水平不断提升。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素质,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当前,国际竞争新格局加剧国家间教育和人才竞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三五”时期实施教育现代化重大工程,加快建设人力资本强国,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人才是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由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出来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人才,对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起着关键的引领作用。然而,我们清醒地知道,我国的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美国是当前世界上高等教育水平较高的国家,学术和科技的突出优势为其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实力奠定了雄厚基础。本文通过梳理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社会背景,探析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国情,为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借鉴。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及社会背景

高等教育模式是建立在其社会发展及现实需求的基础之上的。法国学者涂尔干指出:“教育的转型始终是社会转型的结果与征候,要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入手来说明教育的转型。”①1998年亚瑟·科恩(Arthur M. Cohen)把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划分为五个时期,1636~1789年殖民地时期,1790~1869年美国建国时期,1870~1944年工业化大学转型时期,1945~1975年大众化时期,1976年以来当代等五个时期。②每个历史时期高等教育所处的社会发展背景和社会环境不同,五个历史时期分别反映了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变化。

殖民地时期(1636~1789年)。从社会和文化背景来看,北美殖民地的发展深深地烙有英国的模式,殖民地九大学院是以五百年前欧洲的教育模式为基础建立的。欧洲大学一类是由学生团体建立的,另一类是由教会发起的,美国殖民地学院以欧洲大学模式为蓝本,借鉴了英国和苏格兰大学的某些做法,综合吸收欧洲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模式创立了自己的学院,同时确立了自身的特点,即通过教育青年一代传承人文知识,不仅使他们成为神职人员,也将其培养成为国家公职人员。

美国建国时期(1790~1869年)。美国在政治上取得了独立,之后,随着其领土的扩张和西进运动的开展,美国的南方大力发展农业,北方发展工业、制造业,社会改革运动在19世纪得到发展。这些成就的取得一方面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时期建立了几百所学院,开始出现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形式,产生了第一批州立学院和工程技术学院。联邦政府推动了自由、开放的教育市场的形成,学院没有任何限制,不断探索创新,美国高等教育呈现多样化特点。18世纪末德国大学制度成为美国大学制度的典范,注重自然科学研究,进一步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工业化大学转型时期(1870~1944年)。随着美国内战的爆发,美国大学也进入转型时期。内战期间通过的《赠地学院法案》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通过的《退伍军人安置法案》是两个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法案。《赠地学院法案》推动了赠地学院的兴起,扩展了高等教育服务领域,《退伍军人安置法案》使数百万退伍军人进入大学学习,揭开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篇章。大学转型期间,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建立了各种新型的学院,最重要的是大学的产生,大学建立了本科生院、专业学院、研究生院。美国大学的本科生教育沿袭了英国寄宿制的模式,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则受到德国大学的影响,而服务社会以及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职业教育等功能则是美国独创的。在课程和教学方式方面都有较大发展,高等教育管理有明显的世俗化趋势,大学治理结构明显向科层管理和官僚管理体制转变。

美国霸权时期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1945~1975年)。二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军备竞赛激烈,大量资金投入大学进行新型武器的研究。由于1957年前苏联第一个人造卫星上天引起了美国社会的震惊,美国将自己在此方面落后的原因归结于教育落后,于是国会通过了《国防教育法》,不断做强高等教育,培养高层次尖端人才,成为世界领先的科技强国。同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亦对高等教育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在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等各方面进行了创新和变革,学校规模不断扩大,联邦政府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干预和影响力度,对高校研究的拨款逐年增加。高等教育为缓解人们上大学的压力,建立了上千所社区学院,同时保留了已有的各自类型的大学。

当代高等教育体制多元化时期(1976以来)。美国社会发展呈现出人口老龄化、各级教育水平入学率大幅上升、妇女就业率提高等特点,以及发生了一些具有转折性的事件,包括冷战的结束、苏联解体,以及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系统朝着学生来源多元化的目标发展,注重满足所有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到20世纪末,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自殖民地时期建立起来的美国高等教育系统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复杂性、综合性阶段。高等院校致力于基础和应用性研究、通识教育、专业发展、高中补习教育、职前技能培训、职业生涯发展以及个人兴趣教育。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

纵观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社会背景,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体现各历史发展阶段的时代特点。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来看,美国高等教育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重点,体现了所处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美国几乎每一次重大社会转型都对教育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美国在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始终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服务于社会并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殖民地时期,建立了旧式的学院;美国建国时期,政治独立后,农业、工业、科技得到快速发展,为高等教育发展奠定基础并提出要求,建立了成百上千个小型学院,在美国政府积极推动下逐渐走上了高等教育的强国之路;工业化大学转型时期,美国确立了世界强国地位,大学逐渐成为科研的重要基地,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彰显了其作用和影响,研究型大学出现,教师专业化有很大发展,政府作用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将高等教育放在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构建了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当代高等教育进入兴盛发展阶段,正朝着多元化、普及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壮大。由此可见,美国高等教育每个发展阶段都是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的,体现了时代特点和要求。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体现了美国国际竞争与战备的重大战略。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可看出战争与国际竞争对于高等教育的关键作用和密切关系,具有明显的国家战略行为特征。美国的学校和学院无论是个体,还是通过美国教育委员会,都力求在国家战备中发挥积极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时,为兵役、军事工业以及重要的民用活动,培训了一大批军事人员和民用人员。1944年《退伍军人安置法案》(Servicemens Readjustment Act of 1944)的通过,为二战中780万名退役军人接受教育提供便利,随后这种益处被扩大至朝鲜战争、“冷战”和越南战争的退役军人,并由此极大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普及。③在美国的历史上,1957年前苏联人造卫星上天的事件给教育带来了空前强烈的冲击,它似乎体现了美国在科技和军事上竞争的失败,证实了学校课程没有充分重视数学和科学,以及资金投入不足的后果,联邦政府对此事件做出巨大反应,在1958年通过了《国防教育法》,在支持全国课程(national curriculum)的开发、增加全国科学基金会的资金,以及改善指导、咨询和考核方案等各方面提供支持,从立法上加强了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和发展。此外,在著名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中,有120所高校参与了这项计划,政府用于这项计划的经费达244亿美元,加上基建费等投资超过300亿美元。④由此可见,美国的经济、军事、科技的发展与高等教育强国密切相关,高等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基础,是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体现创新精神。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美国最初的殖民地教育、法律、文化、宗教等都是模仿英国的,九大学院是以欧洲的教育模式为基础建立的,综合吸收欧洲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模式。在19世纪,德国的大学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好的大学,成为当时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在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技术、工业和商业的迅速增长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动力,美国在此期间成立了200多所新大学,学习德国洪堡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办学思想,重视研究生的学习和科学研究,建立了强大的研究生院,引领了现代大学的出现。在此同时,另有一些大学进行了本科层次的改革,建立了初级学院,开设更为广博的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美国各学校和学院不断的实践和探索,给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美国高等教育在二战及二战以后的时期又一次以创新的精神实现了长足发展,与国家安全、国家战略密切相关,确立了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的第三职能,使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现代化的高等教育办学理念。⑤由此可见,从传统学院的创立到现代大学的转型,从研究型大学的探索到初级学院拓展,美国高等教育始终体现了创新精神,美国创立的进步主义教育理念和现代化高等教育模式,不但促使美国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而且引领着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对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启示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大国。但是,面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的要求,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专业设置、实践能力、知识创新以及成果转化等各方面存在着不足,导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还有较大差距。在对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在如何创建一流大学方面得到如下启示: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应成为国家战略抉择。根据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美国在科技、国防、工业上的创造发明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高等教育为其综合实力的提升提供了人才的支撑,不断进行教育改革从而推动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当前,世界格局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而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还较弱,竞争能力不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提高国际竞争力就必须把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创建一流大学成为国家重点实施的战略任务。我国1998年颁布了《高等教育法》等专门法规,2010年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但与之具体相配套的操作层面法规仍需细化和完善,要切实加强高等教育的立法和规划,推动教育改革,加快推进人才优先发展的体制和政策创新,构建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同时,围绕制造强国战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积极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投入,鼓励各高校在科研、教学、师资和学科建设上不断探索创新,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点支持一批高校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从而为国家综合国力提升提供智力支撑。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应具有创新精神实现跨越式发展。根据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美国大学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经历了一个不断跨越的漫长的过程。美国高等教育擅于学习和借鉴英国和德国等国家的大学先进办学理念和办学体制,并结合自身社会发展和国情实际,建立了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成为世界公认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我国在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发达国家也在建设和发展,一流大学标准是动态的,这就要我们要想赶上去就必须比别人发展得快,要有创新精神实现跨越式发展。⑥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使全球竞争格局加速重构,各国都在抢抓机遇,我国“十三五”时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才发展为支撑,既为我国一流大学的建设提出要求,又为一流大学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我国的高等教育要擅于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大学跨越式发展的做法,全面提高高校创新能力。此外,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科学转型或知识生产方式转型的研究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知识生产可能对现有高等教育体制和科研体制提出挑战。⑦我国高等教育应深入研究知识生产模式的变化,以超越精神应对挑战,建立满足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要求的健全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应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根据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美国在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始终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服务于社会并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每个时期的突出特点就是在不同社会背景下对高等教育目标的调整,进而引起高等教育的变革。大学转型时期开始重视大学研究的职能,主张建立专业学院,大学要为商业服务;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由于大学数量和规模扩大,职业教育课程迅速发展;在当代,高等教育系统朝着学生来源多元化的目标发展,注重满足所有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美国大学的科学研究与经济发展、工业发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是学科建设,我国高校要积极参与政产学研用一体的创新网络,推进科教融合发展,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在我国新的重大科研项目、基础前沿科学研究和重大核心技术等战略前沿领域实现创新突破。同时,处理好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宽口径与专门化等方面的关系,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社会服务的能力。

(作者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法]爱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李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31页。

②[美]亚瑟·科恩:《美国高等教育通史》,李子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页。

③[美]韦布:《美国教育史:一场伟大的美国实验》,陈露茜、李朝阳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262页。

④武毅英,朱淑华:“美国高等教育由大变强的特征及启示”,《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第3期。

⑤闵维方:“以改革开放的精神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北大讲座》,2008年第6期。

⑥陈廷柱,姜川:“阿特巴赫教授谈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大学教育科学》,2009年第2期。

⑦[英]迈克尔·吉本斯等:《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当代社会科学与研究的动力学》,陈洪捷、沈文钦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8页。

责编 /张蕾

猜你喜欢

一流大学高等教育
依法从严治军与军事院校正规化建设研究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新形势下高等学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以国际化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