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网络传播对公民环境素养的构建

2016-05-30王倩丁娜妮

关键词:网络媒体

王倩 丁娜妮

[摘要]自2013年雾霾问题引起社会关注以来,网络媒体通过雾霾等空气污染报道不断影响着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感知。分析新浪网2012-2015年的空气污染报道,可以看到网络传播在构建公民环境素养方面可发挥以下作用:大量构建议题,提升公众环境监督意识;为公众“赋权”,强化公众环境维权意识;强调环保参与性,激活并转变公众“知行”。当前的网络传播存在诸多问题,阻碍着目标的实现,如环境报道缺乏专业性、持续性;推动公众自觉环保行为力度不够;对环保法治建设宣传不足;在弱势群体环境舆论空间建设方面存在失衡等。对此,网络媒体需进一步优化自身报道,从提升自身报道策略、引导公众知行合一、维护公民环境权利、关注环境弱势群体等方面做出深入具体的改进,进而在社会绿色公共领域发挥更为突出的作用。

[关键词]网络媒体;环境传播;空气污染报道;环境素养

[中图分类号]G21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4917(2016)03-0024-07

2013年1月,大范围雾霾天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造成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江苏等地持续十几天的严重空气污染,以雾霾为代表的环境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随着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和传播手段的日益更新,在环境议题的传播上,网络媒体因时效性强和信息海量等优势而影响力日益凸显。在迅速及时地报道相关信息的同时,网络媒体的传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公民的环境素养。本文尝试以相关报道为分析样本,探讨网络传播在培养公民环境素养方面有何种功用,以及网络媒体应如何发挥自身传播优势,在提升公民环境素养方面有所作为。

一、网络传播与公民环境素养的相关性

(一)环境传播理念的提出

环境传播概念最早由德国社会学者尼可拉斯·卢曼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他认为环境传播是旨在改变社会传播结构与话语系统的任何一种有关环境议题表达的传播实践与方式。[1]传播学者罗伯特·考克斯将环境传播定义为一套构建公众对环境信息的接受与认知,以及揭示人与自然之间内在关系的实用主义驱动模式(Pragmatic Vehicle)和建构主义驱动模式(Constitutive Vehicle)。[2]其中,在实用主义范畴,环境传播重在探索各种对环境议题的信息封装、传递、接受与反馈等行为;在建构主义范畴,环境传播则旨在强调借助特定的话语表达方式进一步表征或建构环境问题背后所涉及的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命题。

我国学者大多将环境传播等同于环境新闻,将定义建立在环境信息与新闻相结合的基础上。例如,许正隆认为“所谓环境新闻,即是用新闻手段传播人们关心的种种环境信息,是变动着的环境事实与新闻的表达或传播方式的完美结合”。[3]张威认为“环境新闻学是有关环境报道的学问,它探求环境报道的独特规律,聚焦于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及其产生的社会问题,重在将人类环境的现状告知受众,引起社会的警示”。[4]这些认识大多将环境新闻建立在新闻传播的理论框架之下,把环境议题作为一类新闻选题,强调事实的报道和文本的写作。环境新闻固然是对环境信息的真实反映,但不能忽略的是环境传播的公共属性与社会功能,特别是对公民环境意识的建构与提升功能。因此,本文认为环境传播是以大众媒介为手段对公众普遍关心的环境状况、环境问题以及环境保护等各种环境信息所进行的传播,目的在于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有效政策的制定、公众的环保参与等生态文明建设。

(二)公民环境素养的内涵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媒体普遍认为当时的环境污染是由某些“环境盲”(environmental illiterates)造成的,学者Roth就如何辨认出具有环境素养的公民提出“环境素养”(environmental literacy)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其具体为环境关注、环境思想、环境经济意识、环境伦理意识等12个方面。[5]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将具有环境素养的人总结出如下几个特征:(1)对整体环境的感知与敏感性;(2)对环境问题了解并具有经验;(3)具有价值观及关心环境的情感;(4)具有辨认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5)参与各阶层解决环境问题的工作。这一总结基本涵盖了公民环境素养所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国内的研究者基本视公民环境素养与公民环境意识为同义词。由于涉及领域广泛,环境素养或环境意识的定义至今尚未统一。不同学术背景的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过阐释,其中,有4种观点较具代表性,分别是:易先良提出的“环境意识是指人们对环境现象和环境行为能力的反映与认识”[6];刘培哲提出的“环境意识就是人们对待环境问题上的觉悟,它包括生产、生活活动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思想、情感、知觉、伦理道德等意识要素与观念形态的总和”[7];徐篙龄提出的“环境意识是对大自然价值及与自然有关的人类行为的价值的认识”[8];还有李宁宁提出的“环境意识是人们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而形成的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体验与行为倾向。”[9]这些观点或强调主观意识,或强调客观行为,分别从哲学、文化、价值观、心理学4个不同角度对环境素养或环境意识进行了解释。综合上述认识,本文认为研究环境素养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公民环境素养这一环节来预测、引导和推动人们的环境行为。因此,环境素养应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是环境价值观,即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水平,包含心理、认知、感受、思维等因素;第二则是人们环保行为的自觉程度,即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活动和行为,促进环境问题解决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

(三)网络传播与公民环境素养

环保事业是公众事业,没有公众的集体参与,它将行之不远。以雾霾问题为例,据中国社科院、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显示,近几年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年雾霾日数为25至100天,局部地区超过100天,雾霾问题在我国已然常态化。雾霾问题的解决,除政府与企业身负其责外,还需要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依靠公众力量保护环境是最具普惠性、最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措施。”[10]雾霾的治理离不开公民的自觉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公民个人是否具备正确的雾霾知识储备,是否能够自觉监督举报各种环境违法行为,考量的是每个公民自身的环境素养水平。

公民环境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大众媒介的培养。传播学培养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为公众选择、加工和提供信息时会形成“象征性现实”,这种由传播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公众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这种影响是一个长期的、不知不觉的培养过程,公众接触传播媒介越多、时间越久便会越明显地受到媒介所提供的信息的影响。同时,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又强化了这种培养。公众环境素养的提高需要依赖全社会范围内的培养,大众媒介正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在过去的10年中, 我国公民的环境素养水平呈不断上升趋势,公众的环境知识水平、环保参与程度和国家环境宣传教育程度都有了显著提高。[11]而这10年,也正是互联网媒体和网络环境传播快速发展的10年。不可否认,网络媒体对公众环境素养的塑造和提升具有重要影响。

二、网络传播在构建公民环境素养方面的作用

作为中国四大门户网站之一,新浪网是覆盖世界华人社区的最大综合资讯类中文网站,在历年艾瑞、Alexa等全球中文网站的权威排名中皆名列前位,在网络媒体中有较为突出的影响力和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本文以新浪网空气污染报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相关图表数据取自2012年到2015年4年内新浪网全部空气污染报道,以“空气污染”为关键词在新浪网新闻频道标题范围内进行搜索,将有效的报道文本分为十大类,共计3346篇。

(一)提升公民的环境监督意识

1、高效的环境监视功能

在传播学众多媒介功能理论中,不论是赖特的“四功能”说,还是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亦或是施拉姆的“分类功能”说,都将环境监视功能作为大众媒介的主要社会功能之一。所谓环境监视,是指媒体通过提供新闻信息,使公众了解社会进程中的各种机遇、问题或威胁,以作为进行决策或付之行动的依据。简言之,即提供并告知新闻,起到“瞭望哨”的作用。对自然环境、资源的监视无疑属于这一功能范畴。而网络媒体在技术平台上的诸多先天优势使其具有更高效的环境监督功能,在监视对象、监视过程、监视效果这3个方面表现尤为突出。首先,监视对象具有广泛性。纵观新浪网近3年的空气污染报道,选题类型主要包括趋势、政策措施、健康环保知识普及、成因与建议、外国现状及经验类、污染事件、产业影响、权威组织及名人言、外媒报道等9大类(见表1),涵盖面广。其次,监视过程具有互动性。互联网的交互性特征决定了网络媒体在发布信息后能够即时得到反馈意见,这里的反馈不仅是媒体和网民间的互动,也包括媒体与媒体的互动,包括污染事件的信息更新、相互转载等。再次,监视效果具有可测量性,不论是信息报道的数量和范围,还是影响的深度与广度,都可以依托搜索手段或统计软件进行测量,如单位时间内新闻的发布数量、类型、点击量、评论量都是可测量的(见表1、图1),这些数据有利于公众、相关部门以及媒体自身更好地关注和掌握环境舆情动态。这三方面的优势使网络媒体为公众提供了更宽广的环境监视触角,也能更有效地揭露和抨击各种污染行为、污染企业以及不作为的行政部门,对这些监督对象产生强作用力。

2、强势的信息“输出”功能

据“零点调查”发布的一份关于民众信息获得模式的调查报告显示,96.4%的大学生和90.7%的白领群体以互联网为最主要的信息渠道,这一比重在城市务工人群和县城民众中分别为58.7%的53.7%,即便在数字化程度较低的城市中老年群体中也达到25.4%。[12]除具有如此海量的受众群体优势外,互联网也从根本上为信息传播打破了时间、空间以及承载量的限制。以空气污染报道为例,自2013年起,新浪网空气污染报道数量呈井喷之势,该年网络媒体中仅新浪网一家就有相关报道1610篇,全网报道总量更是数以万计。通过强势“输出”环境信息,网络媒体建构起大量的议题和报道,迅速吸引公众关注,而网络媒体强大的热点聚焦、信息储备与检索功能,能够围绕热点问题进行有效的议程设置,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舆论态势。相比传统媒体以文字写作为主的报道模式,网络媒体融合了图文、音频视频、flash动画等多维视觉表达手段,避免了单纯的文字报道所造成的视觉疲劳。此外,环境问题的广泛性、专业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公众对此类信息需求的综合性,互联网信息平台充分保障了公众随时随地获取环境报道并查询相关延伸信息,如新浪网每篇空气污染报道下面都附有相关报道链接,方便公众进行拓展阅读。通过对环境议题的强势“投放”,网络媒体不断提升着公众对环境信息的感知度,进而塑造公民关注环境、监督环境的意识。

(二)强化公民环境维权意识

1、设置环境身份认同

环境污染与公民生活休戚相关,网络传播将这一关系进行了强化。近3年新浪网空气污染报道中涉及健康环保知识的比例分别是7.81%、6.30%、6.47%,在9类选题中,所占的比例仅次于现状报告和政策措施(见表1)。网络媒体也打破了过去“环保靠政府”的传播观念,将社会公众看做是推动环境治理的重要力量,广泛报道网络意见领袖、民间环保人士的维权言论与行为,如《钟南山:建议国家优先考虑解决空气污染问题》《潘石屹谈空气污染:京津冀一体化有“潜力”》《中国大学生打响雾霾保卫战》等报道中,意见领袖或环保先锋从自身出发,用事实告诉公众解决环境问题是每一位公民应有的权利与义务。以人为本的话语结构与传播视角更易将公众拉入到与自己利益密切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的现实中去,并促使公众不断观照自身,提高对环境问题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和监督意识,而随着公民对环境的身份认同感不断增强,其参与环境决策、环境保护等的行为会更具积极性与主动性。互联网的触角已经伸入到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造就了全民参与的媒体时代,为“公民社会”的成长带来难得的契机。[13]网络媒体以人为本的话语结构与视角不仅能够提升公民环境意识,也有助于推动公民的个体环境意识转化为群体意识,最终推动环保行为由个人行为向公共行为转变。

2、 赋予公众话语权

话语权,即批评建议权。法国学者米歇尔·福柯在《话语的秩序》一书最早提出了“话语即权力”的观点;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崇尚公众拥有对公共事务自由发表意见、交流看法的空间和权利。[14]合理使用话语权对公共问题进行批评、建议,是普通公民参与社会事务、实现舆论监督的重要途径之一。就在上世纪,各国的环境议题还一直是文化、传播等领域中的精英阶层讨论的话题,只能实现小部分的民意表达。我国环境报道的最初形式为报告文学,话语权主要掌握在环保专家、文化学者及传统媒体从业者手中,如2003年的“怒江建坝之争”就是由文学与媒体精英发起的一个大型环保行动。现今,网络媒体给普通大众带来了新的交流渠道与空间,特别是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舆论平台,打破了以往传统环境报道中官方与专家话语主导而公众声音缺失的状况,“让许多人摆脱传统媒体的束缚变为话语主体,将自身打造成发布信息的自媒体,通过信息与其他人产生裂变式关联,从而产生能爆发出极大能量的话语力”。[15]每一个网络公民既是环境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传播者、建构者和讨论者。同时,网络媒体广泛的互动性以及特有的双向交流方式能够与公众建立起平等的对话机制,如新浪网的每篇报道下都设有“我有话说”“我要反馈”等评论功能,网友可以利用这些平台发表个人观点,也可以将该报道分享到微博、微信参与互动,既能反馈观念,又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而民众的态度或意见反过来也会影响媒体接下来的报道重点和方向。“新媒体技术通过互联网正在创造一种新的公共话语领域”[16],网络媒体通过以上方式为公众“赋权”,将环境议题的话语权由精英转交给大众,公众在不断参与议题的过程中,由感性认识逐渐转向理性思辨,社会群体的环境意识也得到提升。

(三)激活并转变公众“知行”

1、促进公众环境“认知”由“浅绿”到“深绿”

1992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在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上指出,人类在21世纪需要进行一场环境革命来改变和提升自己的命运。他这里所说的环境革命就是指我们对环境问题的认知水平要从“浅绿”提升到“深绿”。浅绿色环境观念较多地关注对各种环境问题的描述和渲染它们的严重影响, 而深绿色环境观念则重在探究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社会原因及在此基础上的解决途径。[16]自2003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我国的环境传播事业开始进入“深绿”时代。相比过去的传统报道,网络媒体对于环境信息关注的范围始终较为广泛,除对环境问题、污染事件进行描述外,网络媒体的主要特点还有:通过报道议题探究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应对措施,全面关注人口、资源与环境等综合领域,并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如2012-2015年3年中,新浪网空气污染报道的选题类型中,政策措施与成因、建议分析的相关报道量始终占第二、第三位(见表1)。在议题的选择上,新浪网不仅关注空气污染事件的危害,也关注其成因与应对措施。通过对新浪网空气污染报道的搜索和分析发现,“低碳环保”“绿色出行”“循环经济”“工业转型”“节能减排”等词成为报道中的高频词。网络环境报道通过归因分析与措施上的启示,促进了我国社会公众对环境问题由“浅绿”到“深绿”的认知转变,也迫使公众在关注环境问题时由简单的忧虑向积极有效的行动转变。

2、促进公众环保“行为”由“我想”到“我做”

以新浪网、搜狐网、凤凰网等大型门户网站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在不断完善环境报道框架之余,也努力提高我国公众在环保领域的参与意识。如《武卫政:为环保大家都尽一把力》《为了蓝天 为了我们 为了下一代》《福建实现空气质量随手查,污染问题随手拍》《周歌:“应对雾霾”我们都来做“环保达人”》等系列报道积极发出环保倡议,号召公众从点滴小事做起,参与到环境决策以及环境保护行动中去。此外,新浪网环保频道长期开展各种线下环保活动,如“随手拍定位污染源”“民间无车日”等活动带动普通公众参与环保,同时新浪网与TNC、绿色和平、自然之友、IYSECC等数十家环保NGO合作,这些组织既是它发布环境信息的重要来源,又是发出线下环保行动倡议的合作伙伴。民间环保组织是普及环境教育和倡导公众参与环保的重要力量,网络媒体对环保NGO、个人环保事迹的报道有利于将公众带入到环保价值理念的语境中,在使公众意识到环境风险的同时也带动公众将环保意识转化为环保行动。可以说,网络媒体既是公众认知环境信息的源泉,又是推动公众参与环保行动的利器。

三、构建公民环境素养的网络传播路径

在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构建公民的环境素养具有必要性与迫切性,需要全社会在文化、教育、法律等多个层面共同努力。由前文分析不难看出,互联网平台的先天优势使网络新媒体成为构建和提升公民环境素养的重要渠道之一。然而网络媒体尚不成熟,在环境传播领域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传播科学的环境理念和知识,进一步指导和提升公众参与环境的意识、能力和行为,网络媒体任重而道远。

(一)提升报道策略

通过对新浪网空气污染报道的分析,可以发现目前网络环境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1)缺乏持续性。2013年新浪网第一季度空气污染报道分别为310篇、151篇、90篇,当污染严重,媒体报道量就大,污染减轻,报道量就锐减,这种情况同样出现在2014年和2015年(见图1)。须知空气污染是长期积累所致,对雾霾问题的报道还需媒体长期持续的参与。(2)缺乏独立性。网络媒体大部分环境新闻报道转载自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传统媒体以及其创办的网站,往往会出现多家网络媒体转载同一篇报道,甚至同一媒体反复转载同一篇报道的情况,新闻同质化现象突出。(3)缺乏专业性。由于网络媒体缺乏专业化的环境新闻采编队伍,许多网络新闻从业者专业知识不足致使新闻报道缺乏科学保障。(4)缺乏深度性。许多环境问题由于治标不治本,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完全消解,新浪网雾霾报道主题大多以现状、治理措施为主,对于污染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如责任主体、制度内部问题等问责较少,探究其对环境与社会长期影响的更是鲜见。

以上问题的存在对网络媒体改进和提升报道策略提出了要求。根据认知反应理论学者R.E.Petty和J.Priester的观点,大众的认知效果受讯息源的吸引力、讯息源的可信度、讯息包含的诉求点的数量、诉求持续的时间、观众意识到的持相同立场人的数量这5个主要变量的影响。[17]网络媒体应依据这5个变量的要求,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等方面进行更深入具体的改进,如避免报道碎片化、联合传统媒体开展深度报道、组建专业化的报道团队以及将环境传播常态化等。

(二)促进环保法治建设

1952年,伦敦“毒雾事件”在4个月时间内导致一万多人死亡,英国因此出台了《伦敦城法案(多项赋权)》《清洁空气法》《环境法》以及《空气质量战略草案》等多项法案,伦敦雾霾得以快速治理的经验证明治理环境污染必须有法可依。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社会发展年度报告》显示,公众对空气质量改善缺乏信心。要提升公信心,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基础,这也是构建中国绿色公共领域的保障与后盾。同样,作为“社会公器”,网络媒体享有的不仅是言论自由,还有更多的责任与义务,但这些责任和义务“不能单纯由社会道德力量来赋予,更需要在法律的层面上赋予,靠法治还媒体一个健康而清明的报道秩序”。[18]相对于行政措施,法律的强制性、规范性能够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因此,网络媒体首先应凭借舆论优势推动环保法治建设,只有建立起严格的法律制度,公众才能真正对执政者进行监督,解决污染问题才有可靠保障。其次,由于每个地区引起污染的原因不同,相比全国性的法律规定,地方法规制定起来会更有针对性,实施效果更快,网络媒体可有针对性地对某些污染严重的地区进行特别报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此外,立法如山执法如铁,网络媒体不仅要广泛报道和呼吁立法,更要关注执行情况,正如李克强总理在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所强调的,政府要说到做到,不能放“放空炮”。[19]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地方政府还是中央,关于立法治污的制定和执行,都应该成为媒体报道的重要内容。

(三)维护公民环境权利

公民环境权是指公民享有现有的环境受到保护,并在不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生存及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同时也承担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义务。[20]这里的公民环境权包括知情权、使用权、参与权、监督权、索赔权、请求修复权、诉讼权等多种权利。早在20世纪80年代,公民环境权已经被许多国家的宪法所确认,但我国至今仍未将其列入《宪法》条款,换言之我国公民正当环境权利的行使尚未得到有力的法律保障。拥有法律确认的环境权利是提升公民环境素养的重要途径,大众媒体特别是意见交流更加充分和广泛的网络媒体有义务为公民环境权利的实现奔走疾呼。其中,环境知情权是公民实现诸多环境权利的根本前提与必要条件。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大众媒体仍然面对着众多污染源企业实质性信息公开少,环保部门监管频率不足、信息公开度低的现实困局。对此,网络媒体除了责无旁贷呼吁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及时、透明之外,还应考虑多与第三方力量——环保NGO合作,如前文所提到的“TNC”“绿色和平”“环境之友”等知名环境非政府组织目前已经成为国内较权威的环境信息调查、发布机构。网络媒体可将环保NGO作为满足公民环境知情权的重要信息来源,多与他们进行合作,以改变部分环保部门与企业环境信息透明度不足的现状,并由此进一步参与到维护公民的环境使用权、索赔权、修复权、诉讼权等各种环境权利中去。

(四)引导公众知行合一

2013年中国环保部发布的《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中将环境素养阐释为人获取并理解环境基本知识,同时运用这些知识对常见的环境与健康问题作出正确判断,梳理科学观念并具备采取行动保护环境、维护自身健康的能力。[10]培养公民环境素养的最终目的在于促使公民自觉参与环保行动。然而一般情况下,行为比态度更难改变,利昂·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解释了为何相当一部分公众在环境意识觉醒后并不一定有所行动,这也造成了社会现实中环保声浪高而环保行动少的窘境。以雾霾为例,“减少使用私家车”“选择绿色出行方式”“节能减排”这些口号很多人都知道,但付诸行动却很难。网络媒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公民的环境意识,但真正做到身体力行的人并不多。这便要求网络媒介在进行新闻报道时注重向公众传播从自身做起的意识,引导公众知行合一。目前网络社交空间仍是一个相对松散的人际网络结构,网络媒体应以“线上”联合“线下”,多开展民间环境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普通公众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带动公民完成从“我要环保”到“我在环保”的彻底转变。

(五)关注环境弱势群体

在我国环境舆论空间里,农民、老年人同属弱势群体,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低,互联网使用率也低,知识与信息鸿沟的差距造成了他们的环境意识相对薄弱。《2013中国雾霾认知调查报告》中显示,同一城市不同居住区域的受访者对本地雾霾程度的评价有显著差异,从比例上看,市区、郊区、农村受访者对本地雾霾的关注程度呈依次降低趋势,市区、郊区受访者对雾霾的关注程度较高,4成以上的受访者表示经常关注雾霾,而农村地区49.7%的受访者表示很少关注雾霾,仅有18.9%的受访者表示经常关注。[21]类似情况同样出现在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群体中,三者对环境感知度依次降低。许多网络媒体将主要目标客户群体定位于城市居民、白领、大学生,致使环境传播在农民、老年人群体中存在严重失衡。以新浪网空气污染报道为例,汽车尾气排放、工厂有害气体、供热污染等城市污染主题明显多于农村秸秆焚烧、垃圾焚烧、燃煤等议题。同样,在环境公益广告的投入上,多数以城镇居民生活为主要题材,农村题材少之又少。在获取信息的渠道上,城市人群、年轻人群体的可选择性也同样远远多于农民和老年人。这便要求网络媒体在今后的环境报道中,打破固有传播空间,注意环境受众的平衡性,有意识地将环境传播向环境弱势群体倾斜,把提高农民、老年人等群体的环境素养作为今后环境传播的重点。

纵观世界近一个世纪的环境变迁,环境污染与环保运动始终如影随形,有上世纪30年代延绵至70年代的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等“八大公害事件”,也有不曾间断的环境运动,如20世纪60年代“寂静的春天”、80年代“环境正义运动”以及持续至今的“绿色政党”和“生态外交”。环境议题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锤炼,由精英奔走疾呼到市民街头热议,逐渐走下“神坛”为公众所熟知。面对不断涌现的环境难题,大众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在促进解决环境问题上逐渐展现出越来越强大的传播优势,为环境保护奔走疾呼、不断推动社会整体环境素养的构建和提升是网络媒体应当参与承担的历史责任。可以预见,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生存背景的当下,网络媒体在社会绿色公共领域内必须也必将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Niklas Luhmann: Ecological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ublication, 1989. PP.28.

[2]Cox, J. Robert: 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Public Spher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2006. PP.12.

[3]许正隆:《追寻时代把握特色:谈谈环境新闻的采写》,《新闻战线》1999年第5期。

[4]张威:《环境新闻学的发展及其概念初探》,《新闻记者》2004年第9期。

[5]曾昭鹏:《环境素养的理论与测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6]易先良、龚雁梓:《环境意识初探》,《社会科学》1987年第5期。

[7]刘培哲:《当代的环境意识、环境问题和经验教训》,海洋出版社1993年版,第50页。

[8]徐篙龄:《环境意识关系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科学导报》1997年第1期。

[9]李宁宁:《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学海》2001年第1期。

[10]中国环境保护部:《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http://www.zhb.gov.cn/gkml/hbb/bgg/201310/t20131009_261336.htm。

[11]闫国东、康建成等:《中国公众环境意识的变化趋势》,《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第10期。

[12]苏德悦:《互联网成民众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人民邮电》2015年3月27日。

[13]王海兰:《论微媒体对传统传播学理论的影响》,《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14]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1年版,第32-36页。

[15]肖永亮:《社会化媒体公共话语体系结构分析》,《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16]席琳、许玉镇:《新媒体下网络政治发展及政府治理》,《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17]诸大建:《当代环境革命:从浅绿色到深绿色》,《文汇报》2002年6月3日。

[18]詹宁斯·布赖恩特、苏珊·汤普森:《传媒效果概论》,陆剑南等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第135-136页。

[19]邓相超:《中国新闻媒介构建“公共领域”的思考》,《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6期。

[20]新华社:《政府要说到做到,不放空炮》,《齐鲁晚报》2013年3月22日。

[21]欧阳宏生、李朗:《传媒、公民环境权、生态公民与环境NGO》,《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第9期。

[22]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2013年中国“雾霾”认知调查报告》,2014年3月。

(责任编辑 孙俊青)

猜你喜欢

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网络媒体“四力”提升进程中的“圈人计划”
试论新时代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特点
净化网络媒体环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作用初探
语用预设视野下的中美网络媒体报道异同分析
网络媒体消费文化观念的传播与构建实证——以腾讯网为例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互动传播探索
新闻学理论在网络媒体时代的变革与创新
网络媒体在舆论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媒体新闻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