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事类材料作文二轮复习课堂教学节录

2016-05-14徐礼诚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时事作文题范文

徐礼诚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以“身份认同与高考作文”为主题,一起来探讨一下时事类材料作文的立意及提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有三。

第一,了解时事类材料作文的题目类型。类型有两种,比较容易理解。

第二,掌握时事类材料作文的立意角度。时事类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较之寓言类、事迹类材料略有不同。时事类材料属于有新鲜感的热门话题,这一类材料往往有官方媒体强大的话语支撑,在立意多元化的同时,还有立意主流化倾向。把握这类材料的立意方向,离不开我们平时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以及对主流话语的领悟。而我们最终成型的作文又与官媒刊登的社论有很大区别,打腹稿前我们就要明确定位自己作为写作者的特殊身份。主流话语这一块,两周前我们已经在复习过程中穿插学习。身份认同这一块,我们需要做一些片段写作练习。

第三,能够运用恰当表述完成立意合理的时事议论文。以我们目前的学习状态和复习进度,这个目标有望在三周后实现。

本节课的主要活动是审题和改写。我们会接触几道练习过的试题,也会遇见没写过的题目。这中间有高考真题,也有近期的重要模拟题。课堂上我们要试着进行片段改写一段,试做模拟题一题,完成标题及开头的撰写。

师:我们先来看2015年课标一卷的作文题——女儿举报父亲高速路上开车接电话的不文明不安全的行为。对于这一问题,我们之前也有过解读,赞成女儿的做法,在信中会给予肯定,并且会从亲情与道德的考量中进行分析。当年有考生在文章中后部上升到法治社会中的公民责任意识予以深化,真不错。这一材料就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

我们写这篇作文时可以参考官媒社论的通行体例,五段式。首先是“摆”,摆出材料的主要现象,甚至可以附带上类似的新闻,以体现论述对象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具备了一定的共性。阅卷人看到了你可以由此及彼,心中会肯定、赞许你对社会热点持续关注的热情。其次是“挖”,挖出事件的本质根源,直面问题。这两点做好了,你的文章的开头部分会十分精彩,显得下笔老到。清明节之前我也讲过,不要求同学们都掌握这种方式,如果你觉得面对材料无法联想起同类事件,不妨还是用传统的三段式。哪三大部分?

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师:是的,时间不足一小时的情况下,用传统方法更稳妥些。但无论你用哪种方式架构起整篇文章,你的行文思路是固定的,是就事论事,还是就事说理?

生:就事说理。

师:是就事说理。请大家务必记清楚。过多地纠缠于事,一千字以内的文章是不容易形成完美的结构的。女儿举报父亲的事情我们在开头概述之后,要平缓地进入说理为主的文章主体部分。亲情道德观是一个不错的理,值得参考。

师:去年的全国卷关注了时事,我们才考过的合肥二模也延续了这一着眼点。对“羊上列车”一事,你怎么看?请回忆我们的共识。

生:制度下的人性。

师:是的,和我们月考前遇到的极端天气下教育局停课事件可同等对待。有同学深化部分触及了和谐社会,也很好。

看一下考场作文开头的常用方式。这是合肥一中某资深阅卷人推荐的范文,我仅节选了开头部分。同学们观察一下,是不是我们很早以前提到的开头模式。这道作文题的材料是小猫看见鸭子在水中捉鱼的方式,很是羡慕,便到河边仿效鸭子捉鱼法,结果被水浪拍入水底。哪位同学来讲讲范文的这一段话的开头有哪些组成部分?

生1:有对作文材料的概述,并由此引出自己的观点。

生2:开头很简洁,很快就导入了文章主体部分。

师:很好!以这篇范文看,之前的某同学的三段话的开头就不仅冗长,简直是不符合考场作文的潜在要求。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就二模试题和某同学写的开头,快速改写出一段话的开头。

生自主改写。

师巡视,寻找恰当的改写。

师:很多同学写出了这样简洁有力的开头。列车员心系百姓,默许了大山里的贫民把羊带上火车,运出去卖钱养家,不仅体现了他对普通百姓的同情与支持,也彰显出以人为本制度下的脉脉温情。这样的改写是恰当的,这样的开头比较符合考场作文的通行做法。

我这里的分析有点庸俗了,写高考作文,毕竟属于高考考试的一部分,是答题,不是创作,所以得注意自己的身份。我认为我们需要明确的身份是——“三生”有幸。我们是考生,所以行文时要注意符合通行规范,之前讲到的三段论、五段论、就事说理法、材料加观点开头法等,便都是基于考生身份提出来的。同时,我们还是学生。学生云者,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也。因此人品不能不高尚,立意不能不健康,要紧随主流舆论导向。第三,同学们还是后生,是晚辈,行文时表达要得体、真诚,不要言论过激,搞什么呼天喊地,也不要搞什么呼告式的称兄道弟。明确了这一身份,我们看看全国一卷的这封信,网上流传的所谓“范文”,看看他的结尾要怎么动。

生:气势有点盛,仿佛长辈对晚辈说话,一副过来人的口吻。

师:所以信都写到了结尾处,不妨将称呼改为陈姐姐、陈家大姐这样的口吻,把赞许的语气改为钦佩的。

师:时事类材料作文题目一般有两种设问方式,一种是提供或提醒角色的身份,一种是很含糊地问一句,你怎么看。问我怎么看,我们一般是根据我们的身份……

生:考生、学生、后生的身份去看。

师:提供角色供我们选择的,我们能想起极端天气下突然停课的那则作文,要求从教育局、家长、学生三种身份中选择其一。还有这一篇,嘉兴一模的作文题。同学们观察这道题目,先想一想立意怎么立。

生1:对故宫卖萌一事,我认为还是应从积极的角度去肯定,这则材料点击了时代热词——“创意”。

生2:就事说理的话,引申出的大道理是改革创新,能想到总书记说到的“迎接挑战,最根本的是改革创新”。

生3:创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排在首位,政治课上我们也接触过不少。

师:很准确。那么题目让我们选择一个身份,对我们来说,这是明确要求,潜在要求一定是考生、学生、后生身份。同学们请尝试拟写标题和第一段,为这篇作文开一个好头。

学生互评习作,教师总结。

师:高考作文主要涉及三类人。命题人会严密把握时代脉搏去设计题目,他们是时代代言人。阅卷人会严格把关考生的作文主题,我省作文评分的总体思路还是传统的立意赋分法。而我们写作者,请注意自己的“三生”身份。郑州二模这次的作文题也是时事类材料,立意上很有迷惑性,我们下节课将进行分析。

作者单位: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学 (237005)

猜你喜欢

时事作文题范文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时事半月谈
范文引路 习得方法
时事政策
春色几许(简谱)
2016高考作文题:在复杂要求中寻求平衡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
漫画时事
漫画时事
避实就虚,理重于情——感受2014年高考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