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方法研究

2016-05-14王旭红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现代诗歌意象诗歌

王旭红

现代诗歌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它和古典诗歌相比,更具想象性、自由性,且善用各种修辞,陈述直接,感情细腻、真挚。同时,和学生间的距离更近,能让他们更好的学习、理解及领悟,也能丰富学生的精神。

一、 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热情

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的浓厚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和动力,所以,对于现代诗歌的课堂教学也应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当前,大多数学生对现代诗歌学习兴趣不浓,原因在于对诗歌理解不到位,不够深。教师可通过介绍作者的生平、趣事、创作环境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在《再别康桥》教学中,教师可简要介绍徐志摩的生平、创作风格,再介绍“康桥”是英国剑桥大学内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石桥,然后对整首诗歌进行讲解和赏析,体会作者对康桥的眷恋之情,同时指导学生鉴赏诗歌中优美的句子,如“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现代诗歌之美。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诗歌朗读中,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比如《雨巷》,可通过男女配合来朗读诗歌,再指导学生思考“丁香”“油纸伞”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通过朗读和课堂互动让学生对现代诗歌产生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二、 指导学生细读,锻炼鉴赏能力

细读是学习和理解诗歌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提升高中生现代诗歌学习及鉴赏能力的重要方式。通常对诗歌的细读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一是明确关键词。现代诗歌用词精炼,每个词都有其意图和内涵,越简单的词韵味越浓厚,且有着重要的思考和挖掘意义。但在学习中,并不是对词语逐一分析,而是要能准确找到关键词,进而更快、更准地抓住诗歌主题。

二是明晰关键词内涵。在现代诗歌鉴赏中,关键词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提示,体现着作者的创作意图或情感内涵,所以在明确关键词后应对其进行深入、严密的分析。

三是全面把握诗歌内容。诗歌的鉴赏应以关键词的理解为中心,所以,要通过阐释其具体含义来理解和探析诗歌的内容,进而对诗歌有一个全面的把握。

譬如,在毛泽东主席《沁园春·长沙》的教学中,可明确“独”作为本首诗的关键词,“独立寒秋”充分表现出作者积极向上的一个情感态度,展现了作者的豪情。

此外,对结构的细读也是鉴赏现代诗歌的重要方面。对结构进行细读能让学生从整体架构上把握诗歌,对诗歌有一个立体认识和理解。现代诗歌的结构更具层次性,在品读和鉴赏中理解诗歌意涵,感悟其美感,这就需要在把握层次中体会诗歌的节奏及韵律,更为真切地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诵读诗歌,感受其结构,体会作者情感,形成个人的理解。诵读是需要分阶段开展的,不仅要在初学时把握整首诗歌节奏,还要在学习之后不断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感变化。

三、 品位诗歌意境,鼓励模仿写作

意境是作者思想的升华,语言则是表达作者内心情感的一个重要路径,展现出作者的完整内心。在创作过程中,作者往往会借助实际生活和客观自然中的具体物象来表达或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诗歌的意境源自意象,但又高于意象。所以,在现代诗歌的学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心去体会和感悟诗歌意象,体会意境,让学生更好地想象,进而更为准确、深切地体会诗歌情感。

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找出相关意象,再结合课前预习和课堂上的阅读感受,准确找出这些意象所要表达的情感,在此过程中,思考和揣摩作者的内心活动。再如,食指的《相信未来》中应用了多种实际生活中的常见物象,“炉台”“蜘蛛网”“灰烬”等都是意象,炉台是作者的“憧憬和希望”,“蜘蛛网”是当时社会和环境的反映,“灰烬”表现的是希望的破灭。假如学生无法认识和理解这类意象,那么解读和鉴赏这首诗歌就有很大困难。反之,倘若学生能准确理解这些意象,就能拓展他们的想象或联想空间,就能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情感。

现代诗歌的学习不单单在于体会和感受诗歌的内涵,更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在准确找出诗歌有关意象之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基于这些意象,动手创作诗歌,切身感受意象在情感表达中的作用。此外,教师也可指导学生模仿诗歌节奏和结构来创作。比如,《致橡树》是一首表现爱情自由和平等的现代诗歌,教师可指导学生仿照此诗进行续写。如此,不但能开发学生的思维,也能深化他们对诗歌的认识和理解。

总而言之,在高中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和掌握高中生的情感态度和学习特征,重视锻炼学生的诗歌鉴赏力。不但要激发和调动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学习兴趣及热情,还应给予学生良好的方法指导,包括对诗歌的词语理解、结构把握及意象领悟,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力,进而实现优质高效的现代诗歌教学。

作者单位: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028000)

猜你喜欢

现代诗歌意象诗歌
英语现代诗歌对物的观照及其诗意生成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不”与“无”的奥秘——评王学东诗集《现代诗歌机器》
体验的真挚与表达的超越——王学东《现代诗歌机器》观察
诗歌岛·八面来风
“玉人”意象蠡测
现代诗歌教学新探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