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过儿童的视角实施课程改造

2016-05-14王晓玲

好家长·幼教新天地 2016年9期
关键词:设置游戏幼儿

王晓玲

摘要:所谓课程改造就是在幼儿园原有的课程基础上,对园所课程状况包括课程方向、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的改造。透过孩子的视角我们会发现不同于成人眼中的那份精彩与童真,更能真切感受孩子们的渴望与需要。我园在课程游戏化建设中始终坚守幼儿的需要,从儿童的视角看问题,不断优化、改造我们的课程。

关键词:课程改造追随解放尊重相信支持

自实施课程游戏化建设以来,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课程改造。什么是课程改造?我们也一直在思考,答案在不断的深入与实施中逐渐清晰。所谓课程改造就是在幼儿园原有的课程基础上,对园所课程状况包括课程方向、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的改造。我园在课程游戏化建设中始终坚守幼儿的需要,从儿童的视角看问题,不断优化、改造我们的课程。

一、追随幼儿调整课程方案以生成为主预设为辅

玛利亚·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提出:要追随儿童,才能理解他们的需要,并尽可能为孩子提供最合适的成长环境来满足他的成长需要。因此,我们对现有的课程重新进行审视,树立一日生活皆课程、一日活动皆充满游戏精神的理念。大胆调整替换不适合我们的活动内容,尝试在观察、了解幼儿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寻找幼儿的兴趣点,通过扩散性的连接,形成弥漫式的、四通八达的主题云。如在大班主题活动“热闹的元宵节”中,我们发现孩子对各种各样的花灯的兴趣远远大于对元宵节来历、儿歌等文学作品的兴趣。于是,我们将集体教授的内容如儿歌、歌曲等调整到区域游戏中,增添“亲子做花灯”“亲子猜灯谜”“奶奶教我们做元宵”等活动:在美工区提供废旧的纸杯、纸盒、彩纸、彩带让幼儿做花灯:在探索区提供乒乓球、吸管、筷子让幼儿玩吹元宵、夹元宵等游戏;在阅读区提供元宵节相关的图片、书籍和孩子在元宵节里的活动照片,让孩子讲述相关故事;在角色区孩子进行卖元宵、做元宵游戏。这样整个主题活动变得丰满并有效利用了家长资源,把意识形态的节日文化还原为有形的活动和经验,并在活动和经验的层面上尽可能实现综合和系统化。再如,孩子们在花园通道里发现了两只受伤的壁虎,于是一系列关于壁虎的活动生成了,孩子们在自己观察、搜集资料、讨论的过程中,获取许多关于壁虎的知识。追随幼儿的需要,我们会发现更多的精彩瞬间。

二、解放幼儿尝试多元化学习场景激发幼儿积极性

我们一直在思考:是不是教学内容一定要通过上课的形式完成?既然游戏是孩子的最爱,如果改变学习场景增加游戏趣味,会是什么样的状况?于是我们做了以下尝试:孩子们在竹林里发现冒出来的竹笋,我们就在竹林里观察竹笋的外形、颜色,定期记录它的生长高度,猜想剥开它的外衣会发现什么并回家向家人请教竹笋的吃法:“一篮蔬菜”活动中,我们组织孩子们自带零钱走入菜场,孩子们在看看、摸摸、买买的过程中,自然获得对各种蔬菜的认识,还在和菜农的交流中,习得一些蔬菜的种植经验及吃法;下雪了,我们将学习场景搬到了雪地上,在玩雪的过程中,知道雪的特征,明白了雪在什么情况下会融化。这样把学习场景从课堂上主动切换到竹林、雪地、菜场、田野…,多元化的学习场景激发了孩子们的积极性。

三、尊重幼儿实施弹性时间做自己的主人

如何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去游戏,让他们的有效游戏和学习活动时间最大化。我们尝试实施弹性时间,鼓励大家将部分活动时间进行重叠,减少孩子们在活动中的消极等待。孩子们和老师一起设计、制作了图文并茂的“一日活动时间表”,他们可根据自身活动的需要,灵活调整相关时间,如将一日活动中集体喝水、如厕的时间化整为零,融入其他活动中;将吃点心环节与自主游戏进行活动时间重叠,孩子们可以选择在下午三点之前的任何时间段去点心区吃点心。时间、速度完全由孩子支配,这样既减少了整齐划一的等待,又增加了孩子自主活动的时间。同时活动时间的重叠,对孩子来说,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个人的内容选择与达成速度的需求,在给予孩子自主、自由的同时,让他们学会计划与调整。

四、相信幼儿将游戏设置自主权还给幼儿

在游戏活动设置策略上,我们做出系列调整,将游戏自主权还给幼儿。一是让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设置,即在班级游戏区域的设置上,让孩子们自己画出想设置的游戏区,然后组织孩子们进行讨论,商量出班级近期将设置的游戏活动。这样,改变了以往游戏活动设置教师一言堂的局面。二是让幼儿参与游戏内容、材料的准备,根据主题活动内容,组织幼儿谈话,讨论相关游戏区内可以玩的内容,如在“我们居住的社区”主题中,孩子们根据家乡的特产这一活动,商量要玩家乡美食游戏,老师则进一步引导幼儿讨论,并规划出开设哪些美食项目,怎么玩,需要哪些材料。在此基础上让孩子自由设计游戏内容、游戏规则,自己寻找、准备游戏材料。孩子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孩子们不再只是老师设置好的游戏里的“演员”。

五、支持幼儿提供自主探索的游戏材料

当各种材料作为游戏的必要素材而添加某种意义时,它对幼儿来说就具有了教育意义。于是,我们在各个区域投放数量充足、种类丰富的材料,使每个幼儿都有探究、学习的条件和可能。如,班级每个区域里的材料品种不低于5种,原材料数量要满足班级幼儿的活动需要;户外我们投放大量的纸筒、纸盒、大型积木、轮胎、垫子等,并整齐存放在开放式的材料柜或材料筐里,贴上标记,让幼儿在游戏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取用。我们还发动家长、幼儿将家中不要的饮料瓶、包装盒等材料提供给幼儿园,整理成一个公用儿童资源室,在每个楼层设置一个资源走廊,将收集来的材料分类摆放,随时为幼儿游戏服务。其次,不断调整成品玩具与半成品和低结构材料的投放比例,既满足了幼儿不同游戏情节的需要,又增加了游戏趣味性。再次,积极鼓励、支持、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式创造性地使用材料,如,纸筒、梯子的不同玩法。在孩子自主取放材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收拾材料也是幼儿学习、积累经验的有效途径,比如收拾纸筒,开始时,孩子们是一个个拿到材科柜里;来来回回很耽误时间,后来他们发现用木板、篮子等工具搬运可以加快收拾速度;开始取放材料时,无序且材料破损较多,在大家讨论下,形成了轻拿轻放、从哪儿拿放回哪儿去等取放材料的规则,并将规则设计成图标张贴在材料柜上,孩子们在自觉执行、自我管理中良好的秩序感逐渐形成。

以上是我们在进行课程改造中的一点体会,透过孩子的视角我们会发现不同于成人眼中的那份精彩与童真,更能真切感受孩子们的渴望与需要。在今后的道路上,我们将从幼儿立场出发,不断修正观念、用理念引领行为,深入课程游戏化的建设,还孩子一个多彩的童年。

猜你喜欢

设置游戏幼儿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爆笑游戏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