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满园春色惹人醉 浑然天成妙手得——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选择题分析

2016-05-04王嘉惠

中学政史地 2016年10期
关键词:题肢题干书屋



满园春色惹人醉浑然天成妙手得
——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选择题分析

历经十年的发展与创新,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试卷的题型已经稳定。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试卷由选择题、辨析题、观察与思考题、活动与探索题四种题型组成。四种题型试题命制紧扣时代脉搏、突出社会重大主题、贴近学生成长现实、密切联系河南省情,巧妙谋篇、精心布局、立意新颖、视角独特、图文并茂,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品读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试卷后发现,即便是一道小小的选择题,其中所蕴含的命题智慧,也发人深思。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试卷选择题的特点及功能。

一、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试卷选择题总体概况

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试卷选择题分为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其中,单项选择题由4个小题组成,每小题2分,共计8分;多项选择题由4个小题组成,每小题3分,共计12分。总体计算,选择题占20分分值,与观察与思考题(20分)和活动与探索题(20分)分值持平,高于辨析题(10分)的分值。

从形式上看,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选择题历经一个探索、发展与创新的过程,在保持整体风格稳定的情况下,从2010年开始,河南中招思想品德选择题在题肢的设计上开始倾向于合辙押韵,同一道题目的四个题肢工整对仗,长短一致,读来朗朗上口。这样的创造性设计让整张试卷美感十足。与全国同类型题目相比,这样的设计可谓别出心裁。

现举例说明:

例1.(2014年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试题)“兹证明××同志财大气粗,横行霸道,见人就打,十足黑社会性质。”近期,这种“黑社会证”在一些中小学门口热销。此外,“土匪证”、“吹牛证”等搞笑证件也一样受部分学生的追捧。以上搞笑证件

()

A.价值导向低俗,污染学生心灵

B.调剂学生生活,丰富人生体验

C.迎合学生追求,无需大惊小怪

D.紧跟时代发展,引领时尚潮流

这道选择题立足学生成长现实,再现日常生活情境,意在引导学生明是非、辨美丑,进而能够在泥沙俱下的社会大潮中作出正确抉择。通过阅读可以发现,该题在题干选材和题肢构建上别具匠心。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这样的干肢材料,看来赏心悦目,读来朗朗上口。

从内容上看,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选择题坚持在改革发展中寻找最佳着力点。2012年之前的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试卷,前两道选择题主要呈现当年重大时政热点,意在考查考生追踪时政信息的能力,即考查“是什么”。从2012年开始,前两道选择题在命题立意上又有新的突破,虽然题干材料的选择依然直击当年社会重大主题,但在题肢设计上,不仅考查“是什么”,而且要求考生针对不同的热点材料进行正确的分析与评判。也就是说,考生不但需要知道材料“是什么”,而且还需要明确“为什么”以及“怎么办”。这一显著变化,进一步提升了试题的开放性和灵活度。

例2.(2013年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试题)位居我国领土最南端的三沙市正式成立;我国向联合国提交东海部分海域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划界案;《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白皮书发布;中国海监编队在中国钓鱼岛海域开展全方位维权巡航。以上举措

()

A.将树立我国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B.昭示我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志坚定不移

C.表明我国坚持始终不渝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D.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建设海洋强国

众所周知,思想品德课程应该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色,所以,彰显时代特色应该是思想品德试卷所具有的鲜明特点。我们不难发现,这道试题就较好地凸显了学科特色,而且在题肢的构建上,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与培养,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让学生判断“是什么”。

为充分展现中招试卷的内涵与厚重,河南中招试题命制不但在题干和题肢的构建上精益求精,而且在题干限制语的设置上也是匠心独运。例如本题,没有采用简单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法,而是设置了“以上举措”这一外延很大的表述方法,活化了题干材料,提升了试题质量。

二、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试卷选择题的特点及功能

尽管选择题是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试卷中唯一的客观性试题,但是其背景材料(即题干)的剪裁依然遵循开放性原则。试题取材要么植根生活现实,要么紧跟时代节拍,要么聚焦社会热点……语言洗练,立意独特,言简意赅,极具美感。同时,为了凸显客观性试题的特色,每道选择题均为考生提供四个固定的选项(即题肢),对考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作出指令性要求,即要求考生能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及所学知识,确认题干与题肢的匹配程度,从而作出正确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同样是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是有区分度的。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这就要求考生必须依据题干材料,确认四个备选项中最符合题意的一项。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也就是说,能够入选答案的题肢数可能是两个、三个或者四个,考生若不能扎实掌握课程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就会出现多选或错选的情况。

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试卷秉持“双开”原则,即开放性设计问题、开放性设计答案。选择题作为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的高度开放相比,其开放性是在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规范下的开放,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规范性表达,就是考生分析材料、作出正确判断的依据。

无论是单项选择题还是多项选择题,每一则背景材料都离不开题干限制语的支撑和牵引,只有这样,才能突出考查考生对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掌握情况。限制语的指向决定对材料的利用情况,也是选择与题干相匹配题肢的关键。短小精悍的背景材料配置不同的题干限制语,试题考查的角度便大为不同,命题立意也因此变得生动而多元。

虽然题干限制语的表述方式异彩纷呈,但归纳起来,常见的问题角度有三,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随着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试卷的日益成熟,最近几年的试卷上,涵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多个角度的综合性、大跨度问法日益增多。

1.从“是什么”的角度入题

常用的题干限制语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该材料说明”、“这表明”等。从这一角度设计问题,主要是侧重考查学生对生活见闻、社会热点及国家大政方针的认知能力,考生只要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即可,能力要求相对较低。

2.从“为什么”的角度入题

常用的题干限制语有:“这是因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该现象缘于”、“其根源在于”等。从这一角度设计问题,不仅要求考生对生活见闻、社会热点及国家大政方针有基本的认知能力,而且还要求考生能够进一步追根溯源,挖掘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

3.从“怎么办”的角度入题

常用的题干限制语有:“这要求我们”、“据此应该”、“为此我们必须”、“解决这一问题应该”等。从这一角度设计问题,则是立足于考生对生活见闻、社会热点及国家大政方针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角度更多地对考生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让他们明确前进方向,增强参与社会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综合性、大跨度入题

常用的题干限制语有:“以上材料”、“这些现象的存在”、“以上成就”、“上述规定”等。同上述三种常规问法相比较,综合性、大跨度的设问角度使试题难度系数略微上升,但大跨度的设计方式,能够充分利用题干材料,有助于提升试题的内涵。同时,综合性、大跨度的设问角度也为考生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思考空间。

三、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试卷经典选择题例析

近年来,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试卷选择题植根生活,巧妙谋篇,精心布局,题干充分延展,题肢设计多元,始终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充分体现学科独特育人功能。许多经典试题,令人过目难忘、回味无穷。现举一些经典题目与各位同学、老师共享:

例1.(2010年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试题)南水北调大移民,渠首精神铸丰碑。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和主要水源地的河南省淅川县,承担着15.6万移民的外迁安置任务,外迁人口居全国第一。为了国家工程建设,该县移民上至耄耋老人,下到学步幼童,毅然泪别故土,迁往他乡——有的亲子相分,无怨无悔;有的抱病前行,义无反顾;有的抛弃蒸蒸日上的产业,损失惨重……如果由你来写关于移民感人事迹的报道,下列标题中可选用的有

()

A.顾全大局——为国分忧担重任

B.甘于奉献——割舍亲情别家园

C.众志成城——爱国情怀谱史诗

D.大爱无疆——不顾小家为国家

本题是一道从“是什么”的角度考查的多项选择题。试题聚焦河南省情,以南水北调移民工程为载体,充分再现移民过程中的感人瞬间,从学步幼童到耄耋老人,一次告别就是一份责任,一次隐忍就是一种担当。题干限制语对该背景材料的指令性要求是,“如果由你来写关于移民感人事迹的报道,下列标题中可选用的有”。考生只要认真阅读题干材料,就可以从中感悟到南水北调移民精神的丰厚内涵,顾全大局、甘于奉献、众志成城、大爱无疆……考生置身如此令人动容的场景,感动的时刻也是心灵接受洗礼的时刻,家国天下、无私奉献、责任担当……一系列感怀油然而生,作出正确判断可谓水到渠成。这一类型选择题看似容量很大,但难度系数相对较小,考生只要充分把握题干材料的完整信息,然后和题肢内容一一对照,就可以作出正确判断。

例2.(2011年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试题)作文现“网语”,表达“键盘化”。“作业写到晚上11点,真是杯具!”一位老师感慨:最近批改作文,看了半天才看懂,原来,“杯具”是“悲剧”的谐音,是时下流行的网络语。还有,“大虾”意指“大侠”,“餐具”就是“惨剧”,“童鞋”表示“同学”,“油墨”即为“幽默”……如果不知道这样的词汇,人家会送你一个词:“OUT”(落伍)!针对上述网络语言冲击规范汉语的现象,我们的正确认识有

()

A.网络语完全可取代规范汉语

B.网络语现实应用需严加筛选

C.网络语最好只在网络里使用

D.规范社会语言环境势在必行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大跨度的多项选择题。试题取材生活现实,以考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话题创设情境,有利于拉近试题与考生之间的距离。“杯具”、“大虾”、“餐具”、“童鞋”、“油墨”……当这些“网语”在试卷上精彩亮相,“以人为本”、“立足学生生活”等理念瞬间跃然纸上。如果你亲历了考生答题的一刹那,你会惊喜地发现,当这些“网语”“高调”走进考生的视线,他们仿佛一下子变“低调”了。这些“网语”都是正确的吗?我们应该怎样使用?这里没有任何呆板的说教,考生却开始了和自己心灵的对话。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人因成长而困惑,同时又因困惑的开解而成长。尽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有许多,但他们成长最根本的动力还是自身通过接受品德教育内化而成的自觉感悟。故此,我们不得不由衷地说,一份考卷,一道考题,一次反思,铸就一次刻骨铭心的成长!

阅读题目我们发现,题干限制语对该背景材料的指令性要求是,“针对上述网络语言冲击规范汉语的现象,我们的正确认识有”。虽然这类设问方法属于综合性问法,但由于考查范围立足考生生活现实,有生活经验和课程内容的双重支撑,作出正确的判断便不会太难。四个题肢中,与题干材料及题干限制语的要求相吻合的有三个,即B、C、D三项。A选项表述存在绝对化倾向,属于错误观点。B、C、D三项均指向“怎么办”,且观点正确,故应当入选。应对这类题目,考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紧密联系课程内容,并参照已有的生活经验,作出正确选择。

例3.(2012年河南中招思想品德试题)“农家书屋真不赖,富了口袋富脑袋。”为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读书难”问题,国家从2007年开始实施农家书屋工程,要求到2012年年底,农家书屋覆盖全国每个行政村。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尝到了去农家书屋读书的甜头。为进一步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需要

()

A.强行集资购书,充实农家书屋

B.深化读书活动,提高农民素质

C.取消娱乐活动,专心致志读书

D.依赖农家书屋,确保农业丰收

这是一道从“怎么做”的角度考查学生判断能力的单项选择题。该题以国家实施农家书屋工程为载体,引领学生了解国家大政方针,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题干限制语对该背景材料的指令性要求是,“为进一步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需要”。依托背景材料,四个题肢给出了不同的做法。A项充实农家书屋的做法是正确的,但前半句强行集资则属于违法行为,故不能入选;C项取消娱乐活动的做法太过绝对,农民需要通过读书提高文化素养,但也不能没有其他娱乐活动,故不能入选;D项依赖农家书屋确保农业丰收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只能说农家书屋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农民科学素养,进而促进农业丰收,故不能入选。可见,四个题肢中,与题干材料及题干限制语要求相吻合的只有一个,即B项。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类型的试题难度不是很大,考生需要对背景材料蕴含的信息进行全面掌握,然后和题肢内容一一对照,特别是当题肢有两个半句组合而成时,要注意甄别前后两个半句内容表述是否完全正确,确保完全正确且符合题意方能入选。

例4.(2013年河南中招思想品德试题)习近平同志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这

()

A.说明坚持依法治国就能够切实维护人民利益

B.表明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C.符合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D.要求我们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大跨度的单项选择题。试题以习近平同志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为依托,引导考生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这样的立意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考生的公民意识和法律素养,从而为他们的成长奠基。我们坚信,有了这样的积极引导,考生定能不断迈上成长的新台阶。

阅读题目后我们发现,题干限制语对该背景材料的指令性要求只有一个“这”字。这样的设问方式,将背景材料做了最大化的利用,属于综合性问法中比较普遍的一种形式。依托背景材料,四个题肢给出了不同的指向。A项与B项从“是什么”的角度陈述观点,其中A项表述过于绝对,B项意思与题干无联系;C项从“为什么”的角度陈述观点,但归属出现错位现象;D项从“怎么做”的角度陈述观点,且言之有理。四个题肢中,与题干材料及题干限制语要求相吻合的有一个,即D项。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类型的试题对考生的要求相对较高,考生需要对背景材料折射的信息全面掌握,方能作出正确判断。一份小小试卷书香漫卷、妙趣横生,不但反映了试题命制者的深厚的学科素养,也体现了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更使广大考生在作答的过程中无形接受了一次洗礼与升华,引导他们承担责任、心系民生、情牵天下。

诚然,选择题只是一份试卷的有机组成部分,但研读每一道题目所蕴含的命题智慧及内涵,对于广大教师有效组织教学,对于学生高效复习备考,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猜你喜欢

题肢题干书屋
数字算式
初中道德与法治单项选择题解法指导
篽箖·上野书屋
目标导向法解答高考思想政治选择题
梦幻书屋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在阅读题干中寻求解题锁钥
高中政治选择题答题技巧攻略
“捡”来的书屋和辅导站
掌握方法 有效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