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影响疗效的观察*

2016-04-21邹京玲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健康教育家长

邹京玲

(泰山医学院附属新泰医院,山东 新泰 271200)



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影响疗效的观察*

邹京玲

(泰山医学院附属新泰医院,山东 新泰271200)

摘要:目的探讨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6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对家长进行针对性有关疾病知识、治疗、护理等方面健康教育,两组均于3周后进行黄疸消退时间、体重、并发症评定。结果两组黄疸消退时间、体重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新生儿黄疸患儿的康复及身体生长发育。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家长;健康教育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时期体内胆红素的积累而引起皮肤巩膜等黄染的现象[1]。其中病理性黄疸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根据病理分类及严重程度不同,给患儿造成的危害则不同,甚至可造成患儿的终身残疾,但是,人们往往对新生儿黄疸的认识不足,性质无法区分,常常被忽视,给患儿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如胆红素脑病。对此我们自2012年2月开始针对新生儿黄疸病症,对因新生儿黄疸住院的患儿家长开展健康教育,让家长了解该病基本知识,对该病的治疗和预防起到了积极作用,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12年2月开展有关新生儿黄疸健康教育以来至2014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新生儿黄疸患儿中随机抽取32例作为实验组,男18例,女14例,生理性黄疸24例,病理性黄疸8例,体重3.26±1.89 kg;再从2012年2月以前年内收住的患儿中随机抽取32例作为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生理性黄疸23例,病理性黄疸9例,体重3.33±1.90 kg;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家长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两组观察时间均为3周。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给予新生儿护理常规,遵医嘱常规治疗,定时测量黄疸指数。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家长进行系统性、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1.2.1合理喂养向家长介绍母乳喂养的好处,教会家长正确母乳喂养的方法,确保患儿足量进食,如母乳不足,可添加配方奶粉,两次喂奶之间加喂适量的水或糖水,以刺激肠蠕动,促进胆红素自大小便中排出。实验组有6例患儿存在母乳不足现象,及时添加配方奶粉3~5 d后,黄疸消退明显。有3例患有母乳性黄疸,反复向家长说明其原因、危害及替代方式,使家长欣然接受并停止母乳喂养,采用人工配方奶粉喂养,24~72 h后黄疸即下降。

1.2.2抚触向家长介绍抚触对患儿的积极作用,因出生后环境氧分压提高,使过多的红细胞破坏,加之旁路胆红素来源多和血红素加氧酶含量高,导致胆红素的潜力增大,因而,新生儿每日生成的胆红素是成人的两倍,此外,新生儿肠道内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含量大,是成人的10倍,它可很快将肠道内的结合胆红素水解成未结合胆红素和葡萄糖醛酸[2],使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扶触刺激可引起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增高,促进胃泌素和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肠蠕动增快,进食量增加,排便时间缩短,也加快了结合胆红素的排出[3],降低和预防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并教会家长抚触的方法,轻轻抚触还能使患儿得到慰籍,使其安稳睡眠,减少病理性黄疸容易引起的哭闹、惊醒等睡眠不良状况。

1.2.3 蓝光照射疗法它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手段,但在使用过程中,家长不容易接受,常被拒绝,我们通过健康教育使家长了解蓝光的特性和治疗作用,它只是一种能被胆红素吸收的波长为450~460 nm的光线,并可转化为水溶性的物质,经胆汁、尿液及粪便排出。同时让家长了解蓝光对患儿的某些组织有一定的损伤,如眼睛、会阴、肛门等,这些部位可进行遮挡。光疗可造成患儿不显性失水增加,因此,应增加给患儿喂水次数,保证机体需水量。

1.2.4皮肤颜色的观察新生儿黄疸一般先从颜面部、巩膜开始,当颜面部出现黄疸时,血清胆红素约为(100.9±5.1) μmol/L,逐渐发展到四肢、手足掌侧时,血清胆红素约>256.5 μmol/L[4]。教给家长观察的方法,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观察,根据这些部位颜色的变化,判断黄疸的严重程度,若皮肤颜色变深,说明黄疸加重,应予以重视,这样的观察变成了无间断观察,对患儿病情的变化可及时发现,对疾病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1.2.5 尿液和粪便的观察因胆红素多从尿液和粪便中排出,因此,尿液和粪便颜色的变化可反映黄疸轻重的变化,并且可以通过观察做出正确的诊断,如粪便为白色,则常为胆道闭锁而引起,尿液为酱油色,应考虑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告知家长对尿液和粪便的观察方法,可大大提高观察频率和准确度,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参考作用。

2 结果

对实验组新生儿黄疸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后,使他们了解了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原因、观察方法、喂养和护理的基本知识,并能较好的配合医护人员治疗护理,因而本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较对照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并发症较对照组减少,实验组发生肺部感染1例,占3.13%,对照组发生腹泻2例、体重不升1例,占9.38%。

表1 两组间黄疸消退时间及体重增长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症状,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新生儿出现这种症状后,由于家长不了解有关黄疸的知识,往往不被重视,以致护理不当而使黄疸加重。我们通过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使她们了解新生儿黄疸方面的知识,掌握基本的常用护理方法,对患儿顺利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合理喂养可减少患儿因传统的母乳喂养不当而引起的黄疸或黄疸加重,适时添加配方奶粉、适当增加饮水,可有效的控制黄疸或加快黄疸排泄。抚触可反射性的使肠蠕动增快,排便次数增加,有利于结合胆红素的排出。教会家长观察患儿,使患儿处于不间断观察下,有效配合和补充了我们时段观察的不足,且更容易引起家长对患儿的关注,有利于患儿黄疸的发现和进展情况的掌握,对患儿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崔焱.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8.

[2]崔焱.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8.

[3]孙亚平,宋晓军.游泳加抚触对新生儿体重及黄疸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康复,2009,6(17):35-36.

[4]崔焱.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9-131.

(收稿日期2015-11-16)

doi:10.3969/j.issn.1004-7115.2016.02.034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115(2016)02-0195-02

*作者简介:邹京玲(1970—),女,山东泰安人,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新生儿黄疸健康教育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LED冷光源与常规蓝光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对比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中药退黄汤颗粒剂与传统饮片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