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体性视域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探析

2016-04-14苏晓微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10期
关键词:道德规范受教育者道德教育

苏晓微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00)



主体性视域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探析

苏晓微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00)

道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发挥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价值取向多元化,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但大学道德教育对主体性的关照不够,导致道德教育低效,立足主体性视域探析大学生道德教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目前,大学生在道德教育中存在角色定位模糊、学习动力不足以及道德实践能力欠缺问题,需要不断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重视大学生的利益诉求和实际需要,坚持实践育人,积极培育大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以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道德教育;主体性;路径选择

大学生正处于道德观念形成和确立时期,可塑性较强,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对其成长成才发挥重要作用。道德教育是围绕人开展的,在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能否有效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影响道德教育的成效。从大学生主体性出发去探讨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路径,对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立足主体性视域探析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马克思关于人的阐述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关照提供一定依据。马克思曾说“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1],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有自觉意识能力的人,他不是机械地全盘接受教育,而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和需要去接受,这就决定了道德教育要关注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同时,马克思也曾说“一个种的全面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2],这就要求教育者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自觉能动性,发挥其主体性,不能以强硬的、命令的方式教育人。

强调人的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是国家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不得不关注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只有正确地把握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情况,才能更好地根据国家社会的道德要求对其施加有针对性的教育[3]。道德教育的最终实现取决于受教育者对道德教育的接受与认同程度,这需要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通过道德教育引导受教育者实现从道德实然向道德应然的转化。

重视人的主体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在传统的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下,人的主体性往往被压制,一切往往被安排或规划好,人们较缺乏独立自主意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人们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利益,从自身的利益和需要出发进行选择。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单向强硬灌输,而应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关注其自身的需要,尊重其自主选择权利,充分调动其在道德教育中的自觉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2 主体性视域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取得一定成效,教学理念、方法、内容等方面都有所改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未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是双向互动的,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否不仅取决于教育者,也取决于教育对象本身,只有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双方的功能有效发挥,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现今不少人立足教育者的角度,分析教育者在道德教育内容设计、手段和载体运用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解决路径,但对道德教育对象本身的分析还不够。要真正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直面大学生自身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教育对象的角色定位模糊

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的主体性,首先需要大学生对自身角色定位有清晰认识。但在实际的道德教育中,不少大学生对自身的角色定位模糊。一方面,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容易将自身定位为道德的被动接受者,习惯于死板地记忆道德规范和要求,对其不求甚解,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与能力,对道德规范和要求的认识更多是停留在文字层面,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削弱道德教育效果。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历着由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传统社会向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的转变,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渴望有自己的选择和自由,但面对多元化的价值选择,大学生由于认知和阅历的不足往往难以做出正确判断和选择,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道德教育的低效。不少教育者对此的认识不到位,仍坚持单向灌输,忽视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因而没能充分发挥大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由此可见,大学生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有一定的主体意识,希望自身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被尊重,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未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既把自己看做被动一方,又把自己看做主动一方,容易产生角色定位的模糊化,阻碍道德教育的有效开展。

2.2教育对象的道德学习动力不足

学习动力是道德学习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在道德教育中,比较尴尬的是教育者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但学生的反应比较冷淡,对所教授的道德观念不理解、不接受、不行为,甚至产生抵触厌恶情绪,出现道德教育课程的选课无人问津或课堂“抬头率低”现象,体现大学生在道德学习中的动力不足。导致教育对象道德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一方面,大学生本身的功利倾向日益凸显,重物质轻精神倾向较严重。受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不少大学生为取得好成绩,单纯背诵各种道德规范,没能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道德自觉和行为准则。同时,受市场经济的逐利趋向的影响,大学生群体中出现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等现象,不少大学生对道德教育的重视不够,认为道德教育不能带来直接、短期的效益,其道德学习的积极性相对较低。另一方面,教师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对大学生的利益和需求重视不够,也会影响大学生的道德学习动力。马克思曾说,“人们所奋斗争取的一切都与其利益有关”[4],道德教育能否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和实际需求结合,影响大学生对待道德教育的态度[5]。当前,教育者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或完全脱离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利益诉求,过分强调道德教育的社会功能,忽视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利益诉求;或对利益诉求把握不准不全,这也影响学生道德学习的兴趣。

2.3教育对象的道德实践能力欠缺

道德教育不仅要求大学生要掌握一定道德规范和要求,还需要大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这些道德规范和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体现在大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上,将道德要求转化为道德行为才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大学生在课堂上学了许多道德规范和要求,但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仍出现种种不道德现象,如考试作弊、论文剽窃、不诚信现象等,反映了大学生当中存在道德实践能力欠缺的问题,这与当前的道德教育过于强调道德知识的学习,而忽视道德实践有关。当前,部分教育者误认为只要传授给学生相关的道德知识,学生在实践中就一定能自然而然地形成一定道德认知,并能自觉地外化为自身的道德行动。但道德教育不同于其他一般的知识性教育,它是一种精神教育,不能单单依靠课堂的道德知识传授,还要促使学生将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动,这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道德教育成败的关键。如果没能促使大学生形成一定的道德实践能力,大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就得不到充分体现,这样的教育效果也是不佳的。如果大学生只记住抽象的道德规则和道德要求,而不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这也会影响其学习道德规范的积极性。

3 主体性视域下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可能路径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问题是常谈常新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的主体性意识不断增强,立足于主体性视域探讨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3.1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与能力

充分发挥大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提升道德教育的实效,需要不断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大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角色定位模糊主要原因在于自我教育意识的缺失和自我教育能力的不足,其对自身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道德教育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单单依靠教师的灌输是难以达到道德教育预期效果的,最关键的还是大学生的自我教育[6],通过学习理解教师所教授的道德规范和要求,结合自己的已有体验和知识,将道德规范和要求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形成自己的道德认知。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习惯了不加思考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道德知识,需要教师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培育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要做相应调整,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创造情境,坚持问题导向,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问题,将道德规范和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内在意识,真正理解道德规范,这样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才可能学以致用。

3.2重视大学生的利益需求和实际需要

增强大学生道德学习的动力,需要重视大学生的利益需求和实际需要。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本位取代了社会本位,人们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对自身利益需要的满足更为看重,而追求利益也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使学生自觉学习和践行道德规范,教师在进行道德教育时不得不考虑大学生的利益需求和实际需要。马克思曾说;“道德一旦脱离了利益就会出丑”[7],说明了利益在人们行为当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关注大学生的利益需求,引导其认识道德教育的精神效益以及长远的利益。同时,道德教育要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不能过分强调社会价值。马克思曾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8],说明了需要是人们行为的原动力,人们进行一种行动,总会基于一定的需要。教育者在施行道德教育过程中,也要关注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基于实际需要设计道德教育内容,选择适合的教育方式等,这样才能激发大学生的道德学习兴趣。但是,满足道德需要并不等于迎合道德需要,特别是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大学生的道德需要也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化,如果为了迎合道德需要而降低道德教育的要求,这本身是违背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的。

3.3坚持实践育人,提升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

道德教育的终点并不是道德规范意识的形成,而是道德规范意识的行为外化,即道德行为的养成。要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还需要重视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提升,这也是发挥大学生在道德教育中主体性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只有不断地实践,才能促使人的认识从现象深入到本质。只注重大学生的道德知识学习,忽视其道德实践,不仅不能激发大学生的道德学习兴趣,也达不到很好的道德教育效果。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能力,除了基本的道德相关知识的教授,使得大学生对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要求有一定的认识与理解,还需要坚持实践育人,通过各类实践活动,深化大学生的道德认识,丰富大学生的道德体验,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近年来,教育部也高度重视高校的实践育人工作,提出“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实践育人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和完善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加大表彰力度,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自觉性、积极性”,高校在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也要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到相关实践活动中,在实践活动中去真正领会道德要求,从而形成一定的与社会要求相符合的道德行为习惯。

在人的主体性不断凸显的今天,强调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关照,对增强道德教育实效性有重要意义。当前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应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大学生参与道德教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觉悟,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国家、社会的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为早日实现我国“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伟大的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撑。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 祖嘉合.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特性的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7(3):29-34.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5] 张旭新.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困境与反思[J].思想教育研究,2013(1):30-32.

[6] 房玫.道德教育的主体性视角[J].学术界,2007(2):164-167.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责任校对晏小敏)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10.001

20160517

苏晓微(1992-),女,广东茂名人,硕士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

G641

A

1674-5884(2016)10-0138-04

猜你喜欢

道德规范受教育者道德教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孔祥渊:“我”的出现有助于提升个体道德认同
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实施细节研究
国家治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传统伦理道德现实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