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冷水江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实践

2016-04-14蔡剑珑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10期
关键词:城区教师队伍城乡

蔡剑珑

(冷水江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湖南 冷水江 417500)



冷水江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实践

蔡剑珑

(冷水江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湖南 冷水江 417500)

“促进公平是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湖南冷水江市主动实践国家教育均衡发展战略,在全面调研分析该市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现状的基础上,从投入不足、城乡教师队伍不均衡、城乡学校课程实施不均衡三个方面指出了造成教育不均衡的原因,提出了“加大投入、改善待遇,城乡统筹提高队伍素质,城乡统筹配置和培养师资等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冷水江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促进公平是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纲要》针对我国当前教育发展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存在差距的基本现实,提出均衡发展策略,解决人民期盼有“好学上”的现实需求,从而促进社会公平,为实现人力资源强国打下基础。

我市积极落实国家发展战略,认真调查分析教育现状,有步骤地推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投入逐年增长,学校标准化建设范围不断扩大,教师队伍建设有效实施,办学质量逐步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各方面与目标的差距较大,建设和发展难度不小。

1 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

1.1基础设施不均衡

我市11所城区学校除了2所薄弱学校外,大班额现象突出,就是因为严重缺少校舍。广大的农村学校,虽然合格学校还有多数学校尤其是村级小学设施依然陈旧或稀缺,有些学校的学生课桌都很破旧。不管城区学校还是农村学校,教学设施缺乏,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图书、没有仪器、没有电脑。

1.2教师队伍不均衡

通过对冷水江市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的调研发现,城乡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中还存在一些很不均衡的现象[2]。1)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城乡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存在不合理。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在岗教师总数为2 875名,其中50岁以上教师457人,40岁以上1 368人,30~40岁560人,30岁以下490人,年龄老化现象严重。全市男女教师比例为1∶4.9,其中城区男女教师比例为3∶7,农村0.8∶1,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学历和专业技术职称结构不合理。城乡学校本科学历教师比例为9∶1,城乡学校中学高级教师为2.29∶1,城乡学校师范院校毕业教师比例为11∶1,城乡学校民转公和以工代教教师比例为1∶9。城乡初中教师专业对口教师比例为23∶1。2)教育教学思想和能力差距大。在听课评课过程中发现,能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能切实转变课堂教学新方式,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平等关系,并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新手段的教师,城区明显优于农村。3)专业提升的途径不均等。因受制于学校经费、培训地点、学校送培意识等因素,城区学校教师参加教育教学竞赛、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教学观摩及各级各类专业培训的几率都比农村教师多。大多农村教师局限于校级教研活动及本市举办的教学竞赛、培训班和研讨会。4)工作生活条件差。据调查,冷水江市农村学校的住校教师只有26%,非住校教师高达74%(其中住在城区的教师占39%)。因为学校没有住房和休息室提供给教师,教师只能两点一线,学校家里两头黑。既耗费了精力,又增加了上班成本,当然也增加了管理难度。农村学校办公桌椅陈旧,基本不配备电脑,条件差。很多农村学校还没有规范配备食堂,有些学校教师只能在课余单个或几个人合伙做饭菜,生活条件差。农村学校大多没有为教师添置娱乐设施、健身器械,教师业余时间单调乏味。5)课程观念有差异,课程实施不到位,造成了教育教学水平发展的差距。笔者调研了22所义务教育学校,其中城区学校10所,农村学校12所。比较而言,60%的城区学校基本按省颁课程计划开课,并且开发了校本课程,50%的学校实施了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特色课程,如红日实验小学为学生提供了48门选修课程。而广大的农村学校,除了2所小学尝试按省颁课程计划开课以外,其他的基本没有落实省颁课程。开发并实施了校本课程的仅有5所学校,有2所学校实施了选修课程。

1.3教育质量不均衡

显而易见,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不均衡。相比较,农村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落后于城区学校的学生,农村学生学业成绩整体上也落后于城区,农村学校孩子的思维力、表达力、自信心弱于城区孩子,农村孩子在体育、艺术素养方面也逊色于城里孩子。此外,城区学校之间、农村学校之间教育质量也存在差距。

2 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

2.1教育投入不足

一方面是历史的原因,由于过去政府在教育上的投入预算不足,落实不到位,欠账太多,使我市办学条件严重落后。另一方面,尽管我市逐年增大了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总量虽大,但分到90多所学校就是杯水车薪,加上新一中、湾田学校、群丰学校的新建投入大,致使需要改造和建设的城乡学校就只能排队等候了。

2.2教师队伍不均衡

原因有四。1)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现实依然存在,导致城乡教师队伍工作和生活环境、经济和社会地位存在差距,农村教师稳定性受到挑战。在进城无望的情况下,为改变现状,很多乡村教师寻找门路,调离教师岗位,或通过参加公务员、研究生考试脱离农村。2)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使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从而出现城区学校生源爆满现象。这样一来,就亟待补充教师。因各种原因,多年来市里没有从高校引进师资。即使不得已从高校选了几个人,也留不住。因为大学生不愿来到偏远的小城任教。于是,只好从农村选调,导致农村优秀教师流走,造成了农村教师数量和质量的每况愈下。3)教育信息、教学交流方面城乡存在差异。因地缘优势,城区教师往往能准确及时了解来自上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教育信息、教改动态,参与各种学术会议、教研活动的机会也多于农村学校。教师接受新思想快,适应教学改革的能力强,成长快。同时,城市学校相对集中,互通信息快捷,便于校际交流。这些因素的先天不足,制约了农村教师的发展。4)城乡学校办学思想和育人理念存在差异。办什么样的学校,做什么样的教育,育什么样的人才,有些农村学校认识模糊,致使学校办学目标不明确,思路不清晰,规划不长远。

2.3课程落实不均衡

原因有主客观两方面。1)主观方面。一是学校不熟悉甚至不知道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二是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不明确,如常把语数英等基础课程当做国家课程,把其他的当做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是校长或教务主任按个人意志安排课程。他们按照以往的经验和意志,将课程分为主科与副科,分为考试科目与非考试科目,导致随意增删课程、增减学科课时的现象出现。有些学校生命与健康、科技活动等课程就不开设,品德、科学等课程被挪作他用,音体美等课为统考科目让路。四是学校管理不到位,导致学校课程实施不到位。有些学校领导巡课,只不过是看有没有人上课而已,至于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课程评价就谈不上了。五是违背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健康,大打时间仗。升学考试,随意增加课时,不顾学生死活,加班加点,早起晚睡。2)客观方面。一是学校的教学设备设施无法满足某些课程的教学要求。比如,有些学校由于要满足招生要求,曾经有的功能室都改成了教室,致使科学、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学无法开展;有些学校有实验室,但实验室的设备少,不能满足一个班所有学生的学习要求。二是学校师资无法满足某些课程的教学要求。

3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要坚持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的意见》,总体规划,统筹城乡,把合理、科学配置资源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任务[3]。

3.1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

一方面,不断加大学校标准化(合格学校)建设力度,加快建设的步伐,确保校舍够用,设施齐全,质量一流。另一方面,逐步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实行农村教师津贴倾斜制度和评先评优、任职晋级优待倾斜制度,做到待遇引人、待遇留人。

3.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教师队伍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尤其重要,建设策略如下。1)社会招考、定向培养教师和引进高校教师,保数量。2010年、2011年我市分别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农村小学教师30名、50名;2010年至2013年共招聘农村特岗教师406名。同时启动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建立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从2009年至今已连续实施6年,共计实施培养计划257人。通过湖南一师、长沙师范、娄底幼儿师范学校等专门的教师培养学校为农村学校定向培养教师。所有招聘与培养的教师都配置到农村学校,特别是偏远农村学校。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农村教师队伍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到2016年6月止,农村学校30岁以下的教师占农村在岗教师的比例由16%提高到了40%,专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占农村在岗教师比例由本研究前的89%提高到97%。确保了农村学校教师量的需要,基本上保证了农村学校师生配置(小学为1∶23,初中1∶18,村小每班2.5名教师,初中每班4.5名教师)需求及农村学校课程开设需要。从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上看,农村学校“爷爷奶奶教小学”的畸形教育现象一去不复返了。2)城区学校教师(行政干部)去农村学校任教,做引领。为了充分利用我市城区学校的优秀人力资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市教育局确定了城区学校校长、副校长以及教师去农村学校任职,农村校长、教师到城区学校任职的交流制度。按照“分期分批、先城区后农村、先正职后副职、和谐稳妥”的原则,每三年一轮回,选拔思想好、师艺高、能力强的校长和教师去农村任职,从工作量、工作时间、待遇等方面做出了规定。作为湖南省校长教师交流的试点县市,今年,我市选派了6名城区校长、副校长和42名城乡教师进行了交流任职。3)主题建设年教育活动,强专业。主题建设年活动提质就是针对某类教师或某一专项,以一年为期,构建系统的培养活动,有重点、有针对性地促进校长、教师的专业成长。我市把2011年定为“校长队伍建设年”,开展校长业务培训,不断提升校长的领导力、执行力和创新力,打造一支理念新、能力强、工作实、管理精的校长队伍;把2012年定为“教师队伍建设年”,以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目标,通过自主学习、专家引领、校本研训、教学竞赛、技能展示等手段,着力塑造一支师德高、师艺精、专业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把2013年定为“校园文化建设年”,全力打造“雅致校园”“书香校园”“快乐校园”,促进全市各中小学不断形成先进的办学理念、明确的办学目标、鲜明的办学特色;把2014年定为“课堂教学改革年”,意在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探索新课堂教学改革的能力;把2015年定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年”, 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充分发挥了学校德育主阵地作用,促进了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4)城乡学校教育教学联盟交流,优扶弱。城乡学校教育教学联盟交流,就是管理水平高、师资力量强、教育质量好的部分城区学校与部分农村学校联盟,组成联盟体,开展教育教学交流活动。5)区域内教师乡(镇)管校用,改管理。“乡管校用”就是乡镇内部分师资由乡镇中心学校本部统一管理,合理安排到下辖各学校任教的一种区域内教师配置策略。6)乡镇区域内联合教研,聚智慧。乡镇区域内联合教研,就是乡镇内各学校在乡镇中心学校的组织下,按一定学段或一定学科,联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的教研方式。7)全面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转变观念。课程落实是衡量一所学校发展水平的基本要素之一,落实课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我市狠抓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课程落实,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实行课堂教学改革。从2012年开始,我市就全面开展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经历学习、试点、城乡全面推进三个阶段,打造了一批课改示范校,转变了教师教育观念,树立新的课程观,探索了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8)特岗教师专项培养,提素质。近几年来,我市农村学校引进新教师553名(包括向社会招考130名和农村特岗教师406名)。特岗教师已成为我市农村教师队伍的主体,而这些教师大部分并非都是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有些甚至是学机械、学商务、学经济管理的,他们的教育教学基础知识很薄弱,教育教学技能几乎一片空白,而由于农村学校紧缺教师,他们进入教师队伍后,没经过几天的培训,就走上了教学岗位。他们中有许多是不胜任中小学教学的。基于此,对他们进行培训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案例启示”“读书沙龙”“专题研讨”“名师讲座”等方法,为他们搭建成长平台。

3.3实行教师县域内统一管理模式

实现城乡统筹教育均衡发展,关键是师资配置的均衡,要实现这一目标,就有必要在县域内建立教师统一管理、统一配置、强制实行的机制,让教师由单位人变为系统人。要按学校需要设岗,科学配置。可以竞争上岗,实施岗位管理。建立校长、教师定期交流任职制度,强制合理流动。

3.4大力定向培养本土教师

“特岗计划”虽然缓解了教师队伍数量的不足,但其中师范生屈指可数,质量显然不高,这其实是一种头痛医头的短视行为,怎能解决教师队伍的不均衡问题呢?加上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有的单枪匹马,背井离乡,水土不服,很难稳定下来。试想一个来自北京的孩子要想在本地农村扎根,是不现实的。还有的特岗教师本来是把这一岗位当作权宜之计,当做跳板,一有机会就逃之夭夭。这给教育带来不稳定。据统计,我市从2010年开始,连续4年共引进特岗教师406人,其中外地 127 人,目前已调离或辞职58人,流失现象严重。本地的孩子就不同,对家乡的归属感和使命感就会强多了。因此,拉开师范教育大门,定向培养本土教师,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队伍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1] 顾明远,石中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 李传健,刘杰峰. 城乡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解决策略——以湖南省冷水江市为例[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0):13-1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Z].国发[2012]48号.

(责任校对莫秀珍)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10.001

20160913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XJK013BZXX007)

蔡剑珑(1974-),女,湖南新化人,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小学教育研究。

G622.0

A

1674-5884(2016)10-0009-04

猜你喜欢

城区教师队伍城乡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城乡涌动创业潮
福田要建健康城区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