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香果香甜了我们的日子”

2016-04-13邓卉

人事天地 2016年2期
关键词:刘伟板蓝根百香果

邓卉

山鼻套着山鼻,山崖连着山崖,是壮家汉子凌晨对家园的记忆。

贫穷融成苦涩,沉闷聚起焦躁,是广西百色市那坡县龙合乡龙合村年轻人外出打工的原始动因。

2015年春节,一个人、两种苗,留住了龙合青年外出的脚步。

“第一书记‘改造了我们的脑袋”

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港航管理局来到那坡县,正是2014年的四月天,刘伟距离要去的村子还有30公里。公路的尽头是山路,山路的尽头,是龙合乡龙合村的寂静村舍,风吹过树梢,走出屋门的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

“村里怎么见不到年轻人?”

“地里干活的怎么都是老人?”

面对龙合村“第一书记”刘伟的疑问,村里老人的眼眶湿了:地处大山深处的龙合村土地贫瘠,物产不丰,收入少,养家糊口不易,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只有过年的时候,“候鸟”才会“归巢”。

“如果老人生病,或者孩子读书需要大人辅导,那该怎么办?”

“唉,病了,我们就扛着。孩子读书就指望老师教导、自己争气了”……

刘伟坐不住了,他想,如何才能帮助龙合村脱贫致富,如何才能把“流失”到发达地区的青壮年吸引回乡?

2015年春节前,龙合村带头外出打工的壮家汉子凌晨带着同伴刚回村,刘伟就找上门来,跟他商量留在村里创业的事。在广东进过工厂、当过保安、做过销售的凌晨,经历不少风雨,他对刘伟的提议既动心、又半信半疑。

刘伟用行动说话。他根据农业专家提出龙合村适合种植中药板蓝根、百香果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建议,找到那坡县民族事务局恳切陈辞,获得无偿支持100亩板蓝根苗、100亩百香果苗,但种植启动资金仍无着落,刘伟犯难了。

从自治区交通厅到那坡县挂职的县委常委、副县长覃彤带着刘伟找到后援单位讲述了龙合村的情况和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思路,得到厅党组的大力支持,给予10万元的启动资金。

当板蓝根苗、百香果苗运到龙合村时,村里老老少少笑开了花,凌晨说:“刘伟这个‘第一书记重新改造了我们的脑袋,我们不再外出打工了,就留在家乡创业。”

“百香果让我们尝到创业的滋味”

面对区、县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龙合村民又感激又纳闷——为什么村里要同时种板蓝根和百香果?刘伟向凌晨和其他返乡农民工述说了其中的奥秘。

板蓝根的经济效益比百香果要高,但生长周期比较长,一般种植两到三年才能有收益;而百香果一旦开始结果,每年可从5月份一直采摘到12月份,产量大、收效快。

“我们创业既要有短期目标,也要有中长期目标,不能只看眼前利益。”刘伟的话,让凌晨心服口服,大家齐心协力在村里栽下板蓝根苗。然而,百香果苗的种植让大家几乎前功尽弃。

从龙合村到位于山谷深处的百香果种植区,中间只有一条细细的山径,车辆无法进入,步行需要将近一个小时,凌晨带领七个农民兄弟靠着肩扛、担挑,硬是把100亩百香果苗和几千公斤肥料一点点搬到山谷里。

百香果苗高50厘米,而苗坑就要挖40-60厘米,如果仅凭人工挖坑,速度太慢会误了果苗生长期,刘伟回南宁找后援单位拿到3台农机小铁牛,大家翻山越岭运“牛”进谷实施机器作业,才顺利挖完苗坑。

一个月后,龙合乡天旱无雨,山谷里又没有水塘,喜水的百香果苗开始发蔫,刘伟和凌晨赶紧到那坡县城买回水泵,拉了800米水管从山谷外最近的水塘输水浇苗,果苗才恢复生机。

根据百香果种植特点,每亩果园需要立起150根水泥桩与木条、铁丝搭成果架,让百香果苗见到阳光才能抽条、开花和结果,100亩果园就需要立起1.5万根水泥桩,凌晨二话不说,领着七条汉子把1.5万根水泥桩和9吨铁丝扛进谷里。

凌晨说:“苦,我们不怕。我相信,决心有多大,流汗有几多,成效就有多大。”

“龙合村的农民兄弟为了创业,下了铁功夫,让人感动。修路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梦想。”刘伟把龙合村群众创业干劲向龙合乡党委、那坡县委汇报,县委常委、副县长覃彤带领那坡县发展改革局到龙合村调研之后,向区里申报项目,获得修筑一条从村里翻山进入百亩百香果园的机耕路项目,待今年竣工之后,龙合村民进山谷种果再也不用煞费苦劲。

2015年春节过后,凌晨带着伙伴们开始搭建百香果园果架,每天天蒙蒙亮就进山,天黑了才打着手电筒回村,挑担的肩膀脱了一层层皮,手上满是厚茧,三个月后,百香果苗长高了、一点点攀上果架,而5位兄弟却再也不愿扛这份辛苦,悄悄外出打工了。凌晨带着剩下的两位兄弟继续干,刘伟每周两次进山跟他们一起干活,鼓励他们坚持下去。凌晨说:“创业过程最苦的不是身体的疲惫,而是精神的孤独,幸好通向百香果园的路不是我一个人在走,还有刘伟书记和很多默默帮助我们的人。”

随后,刘伟带着凌晨的队伍到靖西市、德保县的百香果园参观学习种植经验,并请专家到龙合村传授种植技术,果苗长势愈佳,到2015年8月逐片开花结果,基地满目葱郁,9月,第一批百香果成熟,龙合村老老少少第一次尝到了从未知晓的果香。

听着村里的欢声笑语,凌晨对刘伟说:“百香果让我们尝到创业的滋味。但喝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也要把第一批百香果送到乡政府、送到那坡和南宁,让那些帮助我们的恩人也尝尝丰收的滋味。”

“从百香果延伸我们的梦想”

百香果熟了,香了,更让凌晨惊喜的是,外出打工的5位兄弟回村了,他们直接找到果园,凌晨高兴地说:“百香果一条藤上五朵花,一起开花一起结果。今后,我们一起种果,一起创业致富。”

刘伟想得更多,他跟凌晨算了一笔账:百香果每年5月开始第一次结果,采摘后再开花成果,可以一直轮转长到当年12月,每生长三年为一个周期,第四年换苗再种,100亩果园一年可收果大约40万公斤,第一年产值约20万元,然后逐年递增,百香果的销路就成为农民增收的关键。

刘伟和凌晨商议出百香果的四个销售渠道:一是与南宁百香人家公司签订收购合同,二是微信销售,三是利用电商平台销售,四是在那坡县城设立百香果批发点。在县、乡的支持下,凌晨给百香果注册了“龙合香”的商标,如今,通过四个渠道“走出”大山的“龙合香”,每箱30个果售价30元,已远销北京、上海、重庆、苏州等地,广西各地的订单源源不断,百香果让龙合人的口袋鼓起来,吸引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兄弟回到龙合乡,“倦鸟归巢”让村里的老人孩子非常欢喜,这些返乡农民兄弟跟着凌晨学种百香果,他们都觉得,在家乡可以一边创业,一边照顾家人,教育孩子好好读书,改变命运。

对上门求教的农民兄弟,凌晨用心传授百香果种植技术,他对大家说:“以前是政府想帮我们脱贫,现在是政府和我们农民齐心搞脱贫,这样我们更加安心做项目,最终真正实现脱贫致富。”

凌晨和龙合人的变化,让“第一书记”刘伟倍感欣喜,但他清醒地意识到:“光守着百香果还不行,我们还要拓展思路,拓展百香果产业。”

凌晨跟刘伟开始新的规划:要引进项目,增加百香果的附加值,比如榨果汁、搞果下养鸡、果园农家乐等等,凌晨说:“百香果香甜了我们的日子,还要让百香果延伸我们的梦想,让大家一起脱贫致富。”

猜你喜欢

刘伟板蓝根百香果
南板蓝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For the fish
落叶在跳舞
刘伟误交损友
莫兰迪的夏天
五月的一抹新绿
蒋湘兰:百香果 香百家
您真的了解板蓝根吗
复方板蓝根颗粒及板蓝根的质量研究概况
刘伟(刘冠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