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茭白田套养田螺技术小结

2016-03-28池善鲤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14期
关键词:田螺浅水茭白

○池善鲤

茭白田套养田螺技术小结

○池善鲤

2015年我们进行了茭白田套养田螺的试验,试养面积10亩,平均亩产茭白430kg,田螺800kg,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现将试验中的经验和心得总结如下,供相关养殖者参考。

一、田块的选择应选择土质肥沃,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无污染的田块即可。

二、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1)养殖设施:田块的田埂要求加高加固,达到能够蓄水30cm的要求,进、排出口加装防逃栅(网),并按田块大小开挖十字形沟,沟深宽30~40cm,另在田埂边开挖集螺坑,坑深60~80cm,一般坑沟面积占田块1/10为好,并注意沟坑相通,沟向坑倾斜以利收螺。并在投放螺苗后于沟、坑打若干木(竹)桩,以利于亲螺产卵及附卵。

(2)田块施足基肥。一般亩施发酵后的有机肥1000kg,另加钙肥40kg、钾肥10kg,然后耕耙,使田泥泥化,保持浅水1~2天,准备移栽。

(3)茭白的种植。移栽一般在10月中下旬进行,按行距80~100cm、株距60cm种植,每亩确保1000穴的种苗。移栽返青后,每亩浅水用生石灰30~50kg全田泼洒,重点在沟、坑中。

三、螺种(苗)的放养

在茭白返青后即可投放螺种(苗),在放苗前必须进行试水方可大量投苗。投养时间一般在翌年的3月中下旬分批或一次性放足,最好避开炎热酷暑放苗。螺种最好选择更适应高温的中华园田螺,螺苗应保证质量,规格一致。放养密度,每亩可放养10g左右的螺苗5000只或大规格螺种500只。

四、日常管理

(1)投喂,人工饲料主要有米糠、麦麸、菜(豆)饼、青草、浮萍及动物的下脚料,水温在15℃以下不投喂,16℃以上进行投喂,每天定时投喂二次,投喂时间在早晨和傍晚。投喂量依据“三定”视具体情况增减。投喂量一般占总螺量的0.5%~3%。

(2)水位控制。一般掌握由浅到深,再由深到浅的模式。活棵后保持水位5~6cm,以利于提高水温,促进茭苗早生快发。夏季应加深水位至20cm,以确保螺度夏和延长结茭期的生长,但水位不能超过茭白眼(心中)。冬季保持水位12cm左右,有利于保持水温和螺种(苗)的越冬。整个养殖期间,若水源的充足可始终保持微流水,若水源不充分可3~4天换水一次,以保证水质,促进田螺的生长。田螺一般水温下降到9℃以下开始冬眠,进入越冬后,可在田块上撒些稻草,让田螺在稻草下过冬。

(3)施肥,在下足基肥后根据茭白的生长规律进行追肥,一般每次亩施碳铵20kg左右,另少量微肥。追肥采用先落浅水,再撒施或土壤深施,第二天在恢复水位,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并结合追肥时进行除草,一般除草2次即可。

(4)病害的防治。田螺一般很少发病,日常注意防逃和防敌害生物,敌害生物主要有鸭、水鸟和老鼠等。每月对田块泼洒生石灰每亩10kg左右,即可消毒水体改善水质,又可防治田螺因缺钙而发生的软厣及生长不良的发生。如茭白需进行病害防治选择高效、低毒的品种,注意在施用水剂时应在晴天露水已干后进行,粉剂则相反,并适当加深水位以减轻农药对田螺的伤害。

五、田螺的收获。当小螺长到10g以上即可进行捕捞上市,应多遵循捕大留小和保证足够亲螺的原则,并注意错开田螺的繁殖季节,入秋后的田螺最为肥美,价格且高,是最佳的销售时段。

(通联:366039,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槐南镇畜牧兽医水产站电话:13507578173)

猜你喜欢

田螺浅水茭白
浅水区域船舶航行下沉量的数值计算
太湖茭白
田螺姑娘的夏天
“黑心”茭白
长了黑点的茭白就不能食用?
摸田螺
藕农水中采收忙
田螺
吃田螺
欢迎邮购《茭白病虫草害识别与生态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