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前影视剧创作的几个问题

2016-03-28

传播与版权 2016年4期
关键词:文艺作品媒体影视剧

沈 超



浅谈当前影视剧创作的几个问题

沈 超

[摘 要]纵观近年来的电视剧和电影,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影视剧一方面备受媒体和粉丝的追捧,一方面又引起许多有识之士的批评甚至谴责,备受争议。造成这种畸形现象的原因在于这些影视剧作为文艺作品,其功能出了问题,被注入了一种人们轻易难以发现的毒素:娱乐包着的低俗。

[关键词]影视剧;媒体;文艺作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沈超,三级编剧,湖北电视剧制作有限责任公司。

一、影视剧偏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影视剧作品习惯的分类来看,目前热播的主要分为历史题材(已经狭义的被等同于宫廷剧)、战争题材(已经狭义的被等同于抗战神剧)、都市情感剧。

说到宫廷剧,就不能不说到《步步惊心》《美人心计》《宫心计》,更不能不说到《甄嬛传》和《武媚娘》。从其剧名,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些电视剧要描写的核心内容:心计,直白一点,就是宫廷争斗、后宫争宠、钩心斗角。本来,题材无罪,任何题材都应该是好的影视剧作品的表现对象,题材无所谓美丑也无所谓善恶,以小见大、贬恶扬善正是很多高明的编导常用的手法。宫廷题材也产生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远的如《哈姆雷特》,近一点的如韩国电视剧《大长今》,都广受好评。但是恰恰是这些“心”“计”“传”之流,以娱乐之名,借“心计”之体,行的却是低俗甚至恶俗之实,我们剥开其机巧的外衣,就可以看到其内在的灵魂之低俗:一是肢解历史。这些剧往往对某一段历史进行的是断章取义式的表现,取其一点然后对人物、事件做极致性的夸张甚至是歪曲,以达到“吸睛”的目的;二是极端的利己主义。从男女主人公到其他人物,其“心计”争斗的目的,就是为了争宠上位,他们不惜互相倾轧陷害,没有基本的道德底线、是非观念、善恶区分,而剧本身对这样的行为没有批判、否定的态度。像《大长今》里面的女主人公那样的朴素的同情心、高尚的道德观、美好的励志追求,在这些宫廷剧里面荡然无存。三是情色倾向。编导们之所以乐于选择后宫来表现,其看中的一个看点就是“三宫四妾”,斗心计的同时还可以斗美色,再将美色打成情色擦边球。从《步步惊心》到《武媚娘》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其向庸俗、媚俗滑坡的演绎过程十分清晰,《武媚娘》“遮胸装”的闹剧已经将这些编导们追逐的看点、其低俗的审美情趣表露无遗。四是拜权力主义。剧中的男主人公都是万人之上的皇帝,这些宫廷剧一方面极力渲染对皇帝权利的顶礼膜拜,同时也宣扬女人对权利的渴望和追逐,这个倾向是必须予以批判的。

说到抗日神剧,人们就会想起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战场上坐皮沙发、男女主人公监狱调情、裤裆里藏手榴弹、尼姑与八路军干部暧昧的情感纠葛这些雷人的情节。不仅如此,“神剧”还制造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台词,如“同志们,八年抗战开始了”“我爷爷九岁的时候就被日本人残忍杀害了”“八百里开外,一枪干掉鬼子的机枪手”等。毫无疑问,这种把荒谬当精彩、把庸俗当有趣的现象是应该深恶痛绝的。除了道具台词的荒唐错讹外,各式“神剧”通常将抗战背景与偶像剧、言情剧甚至武侠剧进行嫁接,主要人物在抗日战场上开辟情场和秀场,以供剧作编织复杂、纠结、离奇的人物关系。把爱情当信仰,把谈情说爱当革命动力,几乎成为“神剧”的必备戏码。与此同时,在这些所谓“抗日题材”作品中,众多的抗日名将和英雄事迹反而难以进入编创者的创作视野,倒是痞子、土匪、小混混常常成为抗日主角,他们以戏谑、玩闹的情态和粗鄙、油滑的习气,用消解崇高的方式开启一段段“打怪兽”式的冒险游戏。

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抗日神剧借抗日之名,行低俗之魂,一是用毫无节制的夸大甚至颠倒事实颠覆正确的历史观,颠覆崇高的英雄主义。二是用血腥的武打暴力替代艰苦卓绝的流血牺牲,先辈们的浴血奋战不见了,充斥人们眼帘的是经不起推敲的武打片一样的意淫。三是用暧昧混乱的情色混淆美好严肃的爱情,像《林海雪原》中白茹与少剑波那样的纯洁高尚美好的爱情不见了,代之以原始的、庸俗的情欲甚至是肉欲。

现代都市情感剧的表现元素无非是职场、情场加秀场,前几年的《杜拉拉升职记》,以及后来的《小时代》系列,基本套路都是“白富美”加“高富帅”,金钱职位加时尚消费,扒开其外衣,其实也像极了宫廷剧。可以说,这些所谓的现代都市情感剧就是现代版的宫廷剧,或者说宫廷剧就是古代版的现代都市情感剧,不同的外衣下,其所表现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是一样的,都有严重的低俗化现象。

二、荧屏的低俗是现实生活的表现,又反过来影响现实

第一,不能不承认荧屏上的低俗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这些都是目前社会不良风气在影视剧作品里面的反映。此外,影视剧里面不当的表现,甚至是流露出赞赏的倾向,又对引导观众媚俗、嗜俗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恶果不容小觑。很多观众尤其是一些所谓的“粉丝”,故意混淆荧屏和现实,把他们心目中的偶像与影视人物混为一谈,以此来评判现实生活,反而对雷锋等革命英雄与先进楷模进行无情的颠覆,极尽调侃、污蔑之能事,这是一个令人忧心和愤慨的苗头。

第二,片面向钱看的恶果。诚然,影视剧中的这些乱象的形成也非一日之功。在没有底线、只顾向钱看的驱使下,一些艺术造诣不深、编创水平不够的创作人员没有能力拍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俱佳的影视剧,只能用奇技淫巧来糟践历史、玷污情感。

第三,管理的缺位和失当。在以往的管理环境下,我们的管理部门对题材的限制也是客观上造成低俗化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简单化地对题材出台限制令,题材限制的狭隘化导致题材单一,投资者扎堆,他们不得不想出各种奇招、怪招、歪招来吸引观众,作品的低俗化也就在所难免。

三、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抵御低俗的利器

同样是描写雍正皇帝的电视剧,根据二月河小说改编的唐国强主演的《雍正王朝》,对比《甄嬛传》,呈现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雍正皇帝,看完之后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两种感受。为什么同一个历史人物给人的观后感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就在于魂。前者透过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传达的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判,而后者则恰恰相反。无独有偶,美国电影《美国队长》从表象上看有些类似抗日神剧,同样运用了大胆的夸张甚至怪诞不经,但是透过表象观众看到的却是一颗正义复仇的心和严肃高尚的情感。

曾经,我们的影视剧作品和其他文艺作品一样,是讴歌理想、鼓舞战斗、激励向前的号角,是最直接的表现价值观的舞台;曾经,我们的影视剧经历了一个创作的伦理化趋势,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政治意识同伦理的规范性和道德的自律作用通过影视转化为对政治秩序的稳定和认同。进入20世纪以来,中国的影视剧创作以加速度的形式开启了娱乐化的模式并且一发而不可收。诚然,电影是艺术,艺术忌讳直白。电影传播要寻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电影市场的契合点,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艺术概括和艺术创造,真诚而生动地表达广大民众的理想、愿望和追求,以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并在观赏中接受影片所传播的价值观,同时也培养更多愿意欣赏艺术精品的观众。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引领我们这个时代风气的是什么?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既浓缩了中国传统美德的精髓,又凝聚了中国迈向美好未来的心灵寄托,是真善美在现时中国的最广泛而又具体的表述,是我们一切文艺创作的精神标杆和价值落脚点。因此,抵御低俗对影视剧作品的入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最好的武器!从创作层面来讲,编导们应该端正创作态度,我们的影视剧作品应该成为被人们称道的精神食粮,而不是祸害社会的精神鸦片。所以,关键不在于写什么,而在于写的东西背后想表达什么。正如闫肃所说,我们也有自己的风花雪月,但那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龙穿越雪,月是边关冷月。同样是风花雪月,但其境界和情趣却有着天壤之别。

从管理的层面来说,我国的影视剧实行的是审查制度,但不能仅仅停留在法律的层面去审查,而应该上升到更高的高度,用道德的、审美的眼光去审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标准去审查。

从投资者的层面来看,独辟蹊径是创作投资的一个规律,千军万马都挤独木桥,风险自然就大,推陈出新的难度也就大,观众审美疲劳之后就去走低俗这个邪门歪道,最后只有死路一条。

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中华民族只有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才能永远健康向上、充满希望。

猜你喜欢

文艺作品媒体影视剧
文艺作品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论近代中西方文艺作品互译发展现状及趋势
群众文艺作品内涵的提升
媒体服务大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之我见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如何通过媒体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
影视剧的认同重建与文化软实力提升——从对《甄嬛传》的评价说起
翻拍影视剧是一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