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核心价值观宣传实效的对策研究
——以金华职院助推“信义金华”主题报道为例

2016-03-28巩长青

传播与版权 2016年4期

巩长青



提高核心价值观宣传实效的对策研究
——以金华职院助推“信义金华”主题报道为例

巩长青

[摘 要]为提高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实效,地处浙江中部的金华市结合地方历史文化提出建设“信义金华”的倡议。本文以2015年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对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助推“信义金华”主题类报道为例,统计分析高校师生报道助推“信义金华”的优势与可能、实践与成果,从而提出从报道数量、报道质量和典型案例等多个层面提高“信义金华”宣传实效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报道;主题报道;“信义金华”;宣传实效

[作者]巩长青,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记者。

为提高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实效,金华市委六届八次全会结合地方历史文化的特点做出了全面建设“信义金华”的决策部署,并将其打造为城市的金字招牌。高校师生是引领时代价值观和道德观的特殊群体,着力建设“信义金华”尤其需要他们的积极参与。而要将自觉传承“信义金华”精神从一种习惯外化为行动,既要靠教育又要靠宣传。《2015年金华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信义金华”城市形象宣传,推进“信义金华”建设。可见,深入挖掘高校师生的新闻素材,可以为“信义金华”建设提供生动的案例,有利于加强“信义金华”形象宣传。本文以2015年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对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师生报道的统计数据为例,分析高校师生报道助推“信义金华”的优势与可能、实践与成果,从而提出提升“信义金华”宣传实效的对策。①统计方式与结果:主要统计2015年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下属的《金华日报》《金华晚报》和《浙中新报》对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师生报道(剔除了全市会议参会、图文广告等非主体性的报道),共纳入统计213篇,其中《金华日报》108篇,《金华晚报》102篇,《浙中新报》3篇。

一、高校师生报道助推“信义金华”建设的优势与可能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是金华人民自己办的大学,经过20多年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影响力不断加强。作为站在职业教育界第一方阵的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其带头践行核心价值理念,打造“信义金华”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与可能。

(一)学生的优势与可能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有在校生2.5万,学生素质普遍较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度高,能够自觉将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开展志愿帮扶、健康服务、关爱留守儿童、环保宣传等活动见诸媒体后不但为学校树立了良好社会形象,而且广大学生的热衷参与为“信义金华”建设注入了最新鲜的活力。

(二)师资的优势与可能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毕业于不同的高校,学历层次高,教师的机械、农学、护理、环保等领域专业背景与金华经济发展紧密贴合,很多专业教师甚至直接参与了企业技术改造、产品研发,有的教师直接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生产。诸如此类的社会服务活动是大学教师无私奉献、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践行“信义金华”价值理念的生动写照。

(三)文化的优势与可能

大学,除了具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三大功能外,还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作为地方教育和文化中心的高等学府,传承信义文化责无旁贷。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秉承了“知行合一、务实创新”的校训,忠诚地坚守着大学的精神,同时,始终将地方文化融入学校的文化建设中,在校园道路命名、景观设计、历史名人雕塑等方面都十分强调地方特色。因此,学校的文化建设除了涵养本校的学子外,完全可以利用媒体的宣传报道外化为建设“信义金华”、积淀信义文化的重要载体,为社会提供生活方式的指向,成为信义文化传承的示范典型。

二、高校师生报道助推“信义金华”建设的实践与成果

根据2015年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对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报道的统计,大多数新闻稿件都围绕广大师生成长成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体现“信义金华”建设的主旨,志愿服务、社会服务、学生活动报道总量占到了全年报道总量的50%。这些报道烘托了时代主旋律,并呈现出以下三大成果:

(一)志愿服务报道影响千家万户①2015年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报道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志愿服务活动33篇,占全年报道统计量的15%。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通过各种服务性的行动去实现对社会事业的支持,以及对有困难的社会群体的帮助。《手织围巾温暖老人》《给空巢老人送温暖》《环保护水 志愿者在行动》《志愿者陪孩子 绘画做游戏》等33篇报道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传播到金华各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主流社会意识形态。

(二)社会服务报道温暖各行各业②2015年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报道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社会服务54篇(含39篇“婺商讲坛”),占全年报道统计量的25%。

由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都具有较强的专业背景,对金华区域产业结合紧密,广大教师对社会服务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社会培训积极对接我市五大千亿产业》《田间课堂》《为新居民送医送药》《金义网络学院开办妇女电商培训班》等报道反映出了教师反哺社会的浓浓爱心;楼土明教授定期在《金华晚报》“婺商讲坛”专栏点评企业转型发展案例,为金华企业转型升级贡献自己的智慧。很多教师还抱团合作,组织起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打造出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培训品牌,助力现代农民、电商换市等新型人才的培养,相关报道赢得了社会广泛的认可与赞誉。

(三)学生活动报道感染校内校外③2015年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报道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活动20篇,占全年报道统计量的9%。

学校的学生活动丰富多彩,其报道鲜活奋进,不仅有点上的实时消息,比如《金职院学生收回漫画教人诚信》《把家风正能量引入“象牙塔”》《“一元”诚信书吧》《白衣天使 责任传承》等,还有面上的专题报道,集中反映学校推动“信义金华”建设的有力举措。比如《“信义金华”大学生主题演讲决赛昨举行》《动漫版“信义金华”讲金华好故事》等时效性的报道。这些报道集中反映了学校重视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积极传播“信义金华”价值理念的铮铮誓言。

三、提高“信义金华”宣传实效的对策

提高“信义金华”宣传实效,需要不断深化报道主题,选取高校热衷、经济与社会亟须、百姓高度关注的大事小事,深耕高校师生报道,提炼信义内核,为“信义金华”建设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

(一)搭平台——营造高校积极参与的舆论氛围

要搭建起“信义金华”的宣传报道平台,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既要整合报道力量,充分利用和发挥好《金华日报》《金华晚报》和《浙中新报》等传统平面媒体宣传平台,多渠道开辟新闻报道来源,鼓励高校师生提供鲜活的案例和素材;同时还要利用好金华新闻网和金华新闻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宣传平台,创新新闻报道工作,设计网上互动、点赞信义、最美金华等活动,号召高校师生热情参与,形成线上有活动线下有行动的联动氛围。

(二)保基点——巩固学生志愿服务的报道数量

保证学生志愿服务报道的数量是推动“信义金华”建设的基础,有关学生志愿服务的内容报道还须占有更高的比例。对此,需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学生通讯员队伍,密切与学生集聚的微信定制群的沟通联络,采取短消息、图片速递等形式,加大对学校发生的志愿服务类新闻事件的挖掘力度,第一时间宣传学校的信义主题活动、人物事迹,确保学生志愿服务的报道保持量的增长。

(三)重热点——提升教师服务社会的报道质量

教师服务社会的质量往往影响着报道的质量,也影响着“信义金华”的宣传实效。因此,平面媒体要通过宣传报道,既要让教师了解政府重大的经济决策、民生项目,也要在教师集中服务的“五水共治”、网络经济、现代服务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机器换人“1168工程”、创新成果转化、新型城镇化、特色小镇和魅力乡村培育、农民持续增收等热点领域发现价值线索,大处着眼,小处突破,用生动的社会服务成果的报道来诠释“信义金华”的价值取向。

(四)抓亮点——积累高校文化传承的典型案例

“信义金华”建设不但需要现成的宣传报道,而且需要更多素材的积累。对此,在结合地方院校的特点、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媒体宣传报道的同时,要主动了解高校每年的重点工作,制订报道计划。特别要关注四年制本科办学、金义网络经济学院办学、与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合作、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探索、“现代学徒制”试点、创新创业教育等标志性的亮点工作,对亮点背后独有的改革文化、企业文化、育人文化、电商文化、创新创业文化等加以梳理,总结这些文化对信义文化的影响与推动作用,做好信义文化的案例积累,及时刊载相关报道,有效发挥出文化的教化功能。

(五)见长效——建立校媒深度合作的联络机制

除了常态化的宣传报道外,校媒双方还要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建立起高校重大新闻联席协调会制度、高校通讯员学习和培养制度、高校优秀新闻奖励制度等,注重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提高高校师生报道的稿件质量,尤其针对师生投身“信义金华”建设的宣传报道,要不遗余力地在媒体上发声,不断加强舆论引导的前瞻性、主动性,鲜活性,形成统筹协调、运转高效的校媒深度合作新气象,实现有效服务“信义金华”建设宣传报道的新局面。[本文系浙江省金华市社科联2015年度社科研究重点课题“深耕高校师生报道提高‘信义金华’宣传实效的对策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5ZXYJH04)]

【参考文献】

[1]2015年金华市政府工作报告[OB/EL].http://www.jinhua.gov.cn/art/2015/2/9/art_8790_507840.html.

[2]陆应铸.社会新闻报道的主流价值追求[J].新闻战线,2008(7):50-52.

[3]王建廷.萃取主流价值引领主流舆论——都市类媒体主流化转型亟须提升的四种能力[J].青年记者,2013(7):50-51.

[4]朱汝群.新时期高职院校新闻宣传工作实践探析[J].价值工程,2015(3):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