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影灯下的温暖

2016-03-16□余

文学自由谈 2016年6期
关键词:医患医务人员医生

□余 茳

无影灯下的温暖

□余茳

鉴于文学对人性的表现力是如此丰富多彩,而医疗机构则是将繁复人性剥离得淋漓尽致的行业,那么当医疗碰撞文学时,势必会激发出难以泯灭的激情。于是,一直以来,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有很多是以医疗领域为背景的。不过坦率地讲,像《最后24小时》这样的小说,并不算多。作者曾说,希望这是一部医疗界的朋友看了有兴趣,普通读者朋友读后能够受益的书。我想,她做到了。

在儿科重症病房里,一个罹患绝症的小女孩,生命在不屈的挣扎中渐行渐远,而她陷入昏迷前的心愿,是捐献出自己的眼角膜。在还来不及被这种善行感动的时候,人们赫然发现,此时,小女孩的父亲因病魔和刺激已经陷入癫狂。他手持凶器,追逐着病房里的医生……故事在紧张的节奏中徐徐伸展,鲜活的人物慢慢凸显。在阅读中,这部书的独特之处也渐渐明晰。书中不仅有患儿的无助和天真烂漫、家长的无奈与备受折磨、医务人员的压力与艰辛酸楚,更毫不犹豫地揭开了医患之间的矛盾与伤疤,将血淋淋的现实拿出来剖析,但与此同时,作品依旧让人们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与光辉。

作者告诉我们:“医者和患者,绝不应该是不共戴天的仇敌,而必须是共同进退的战友,因为大家共同的敌人是疾病。”她认为“做医生必须冷静但不应麻木”,并坦诚地表示:“莫怪医患关系现在日趋紧张,其实正常情况下,没有几个患者或患者的家属到医院专程就是为了打架来的,但由于身处困境、逆境乃至绝境的他们,身体遭受着病痛的折磨,所以难免会心情烦躁、心态失衡,此时哪怕是一丁点不满也可能如燎原之火,勾起暴戾之气。”她也有疑问:“其实,奖金和工资,实在不应该是医生和护士关注的事情,否则,人们的头脑和心思,将耗费在带着铜臭味儿的欲念之中,当赚钱成为工作的重要目的之一,有时候甚至被迫成为唯一的目的时,谁还能理智地界定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呢?怎样做是正确的怎样做是错误的呢?”在她的眼中,“生命,脆弱起来宛若游丝,顽强起来坚若磐石”;因为看到过太多的生死,她发自肺腑地告诉我们:“如果对某些人而言,看到今天的太阳都是一种奢望,那么对于活着的人们而言,还有什么借口不珍惜自己的拥有,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过得幸福!”

作品中的文字没有刻意地煽情,不是为了感动而感动,读者却可能潸然泪下;字里行间虽轻如耳语,没有激烈地嘶吼呐喊,却因为过于真实的笔触激荡起振聋发聩的回响。于读者而言,它捅破了神秘的医疗与普通百姓间的隔膜,从感情上模糊了医患之间的界限,从理性上明确了谁才是医患真正的敌人;于患者而言,这部书甚至还普及了相当多的医学常识,堪称开卷有益;于医者而言,它表现出切肤之痛和精准的专业水准,让人相信这绝不是一个作家到医院仅仅靠体验生活便可以信手拈来的。事实也的确如此。这部小说的作者,是学医从医二十余年的儿科主任,天津文学院签约作家刘薇,同时她也是这部小说中插图的作者。书中一幅幅钢笔画笔触细腻,描绘精致,仿佛可以看到手术刀锋刃反射的光芒;这些插图,还服务于故事情节之中,画风并不张扬,而是体现出一种风动藤蔓、细嗅蔷薇的温润之美。

正如《最后24小时》所传递的信息,生命中,其实真的只有今天是真实的存在:昨夜已逝,明晨无期,唯有眼前的今天才是永恒。难道不可以把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心无旁骛地认真活着,然后在新的一天来临时,将昨日的所有清零,重新再来吗?也许正是这样的感悟,才让刘薇和她笔下的医务人员笃定地选择了自己的从医之“道”,愿意用一生的时光,从事“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的这一职业。

这部作品,我曾请不同的人阅读。一位企业的管理者的感触是:“一口气读下来,感觉这是一部很真实的小说,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部小说,对医生刻画、描写真实,也有深度的思考。”一位杂志编辑认为:“小说讲述了医院这一背景下的人世百态,医务人员的生存状态和医患关系有很大程度上得以还原”一位普通读者说:“书中的人物起名有创意,写作手法新颖,描写细致生动,画面感强,内容充实,读之有味。”一位评论家写到:“全书写一个医院的24小时的工作状态,每个小节都别出心裁地前置了特定人物的内心独白。全书文字洋洋洒洒,飞扬华丽,荡气回肠,颇见语言才华,故事饱满、紧凑,一些情节描写生动传神,非常精彩。出场人物众多,性格不一,各具活力,小说中的议论也有一定思想深度,知识面开阔,读的过程收获很大。这是一部动人心弦的作品……”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部作品完美无瑕,毕竟这是一位年轻作者的首部长篇小说。从长远来看,她的创作应该说还有很广阔的上升空间。从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似乎在一些地方故意留白,也许故事将会有进一步的发展,让人忍不住期待她下一部作品的诞生。

我觉得,《最后24小时》是作者和百花洲出版社献给每一位读者的礼物,其中自然也包括直面疾病的患者和勇于担当的医务人员。凭借阅读,读者可以借助作家的心、通过医生的眼睛去感受当下现实中的医疗行业,又有谁能不被触动呢?

猜你喜欢

医患医务人员医生
最美医生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提升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