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唤同时代人的批评

2016-03-16谢端平

文学自由谈 2016年6期
关键词:沙丁鱼鲶鱼评论家

□谢端平

呼唤同时代人的批评

□谢端平

黄子平曾以《批评总是同时代人的批评》为题进行访谈(刊《书城》2012年第11期),今年5月又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生成”学术研讨会上作同题发言,认为很多评论家正在失去对同时代人的文学敏感,难以对同时代人进行批评。如今很多评论家尤其是中文系做当代文学研究的,已经不再主动阅读同时代人的作品(特别是小说),他们更多的是靠学生推荐书目;甚至有些评论家连作品都不读,只看内容摘要和简介,在网上找些资料再七拼八凑。那些本应与小说家同行的评论家都去了哪里?黄子平分析说:都考研去了,而导师不让研究生做同时代人的批评,待读完硕士读博士再读博士后,这个人基本上就废了,失去了对同时代人文学主张的坚持和冲动。在这种环境下,小说家失去“镜子”可照和“良药”可治,就算是“烂苹果”也没有人去“剜”,只能靠两样指标来参照自己的作品——第一样是文学评奖,第二样是畅销书排行榜或者销量和点击率。

很多评论家习惯用文化研究、文学史研究替代文学研究,用学科建设替代审美判断和道德判断,甚至用文凭、职称的需要替代学习和鉴赏的需要。他们一接触到同时代人的作品,首先想到的是这部作品值不值得推荐,似乎评论家天生就是要发布肯定或否定观点,在阅读之前他们即已戴上有色眼镜,定下条条框框。小说在他们眼里已经不再是小说,而成为文字垒积起来的商品,他们的任务就是在这堆商品里挑出骨头或者珍珠来。他们的阅读和写作已经失去初心,其实评论就是要“评”要“论”,批评就是要“批”要“评”,而不是将作品裱到墙上或者埋到土里。金圣叹批《水浒》是因为热爱,腰斩后四十回,更是因为对前八十回的热爱。当代某些批评作品不着边际,或捧杀或棒杀,均是由于不把作品当作品、为了批评而批评。

要成为同时代人,要批评同时代人,先需具有同时代性。金理在《文学批评的“同时代性”》(《文艺报》2013年6月21日)中直观而精辟地总结,同时代不仅意味着个体与个体的关系,也指向个体与时代的关系。我认为,同时代性具有两个层面,一是与被批评作家处于同一时代,李长之年纪轻轻即写出《鲁迅批判》,因为与鲁迅具有同时代性。同时代人并非指同龄人,所谓70后、80后、90后只是一个时间概念。二是对被批评作家能够感同身受并“有好说好,有坏说坏”,故跟风炒作完全算不上同时代人的批评。

依据吉奥乔·阿甘本的《什么叫同时代人》,可以对同时代性的内涵作进一步拓展。同时代人首先指不合时宜的人,他们一方面密切地镶嵌在时代之中,跟时代又有着一种非常复杂的关系,既属于这个时代,又不断地“背叛”这个时代、批判这个时代。“真正同时代的人,真正属于其时代的人,是那些既不完美地与时代契合,也不调整自己以适应时代要求的人……但正是因为这种境况,他们才比其他人更有能力去感知和把握他们自己的时代”,评论家过于契合时代,太功利化,就无法审视这个时代。

同时代人又深知时代都是晦暗的,所以知道如何去凝视。中国欠缺同时代人的批评,因为评论家总想在体制内分一杯羹,他们已经不在场,连观众都算不上。而那些能够看到晦暗的评论家,远的如鲁迅、胡风,近的如李建军、陈歆耕等,往往带来了光芒。同时,同时代人指出时代的断裂,有意去关注甚至制造这种断裂。具有同时代性的评论家关注那些遥远的或者晚近的文学现象时,也能把这些文学现象带进当代,拿来跟时代对话。刘再复批判“双典”(《水浒传》、《三国演义》),将其放入时代进行分析、研判,做的正是同时代人的批评。评论家如果将评论与同时代性断裂,就无法精确把握同时代人的脉搏,哪怕将同时代作品背得滚瓜烂熟,也只是“局外人”。

要改变同时代批评匮乏的现状,当务之急是拓展评论家队伍。我说的不是要在大学里速成一批文学专业的硕士、博士,而是文学批评的大众化、草根化。长期以来,批评主体处于半封闭状态,话语权垄断在作协派、学院派和媒体派手里。不过,如今网络发达、新媒体发展,“互联网+”使文学批评插上翅膀飞入寻常百姓家。冯唐译《飞鸟集》在2015年7月出版后,主流媒体几乎噤声,几个月后一篇微信文章掀起批判高潮,最终《人民日报》重磅出击,终于迫使该译著下架,可见网络上不只有泛滥的口水,还有汹涌的波涛。

要让同时代人的批评成为一种常态,营造和谐的批评与创作关系和氛围非常重要。评论家与作家的良好关系可归纳为两种,一是追逐与被追逐,就像一条鲶鱼使一槽沙丁鱼保持活力,评论家匡正了作家的创作;当年鲁迅与陈西滢、梁实秋等互相批评即起到相互砥砺的作用。二是挖掘与被挖掘,就像抹去时间的尘封,批评使优秀作品焕发光芒;夏志清对张爱玲的挖掘即是。在目前的情势下,表扬和自我表扬、吹捧和自我吹捧、造势和自我造势相结合的现状很难被打破,究其原因还是名利所趋。其实有能力的“鲶鱼”不在少数,可当“沙丁鱼”武装到牙齿甚至群起反攻时,“鲶鱼”可能反被咬得遍体鳞伤。“生命在于运动”这道理谁都懂,关键是有些“沙丁鱼”不想运动,更愿意静静地“死去”。“死去”还是“活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有没有同时代人的批评。

猜你喜欢

沙丁鱼鲶鱼评论家
广东当代文学评论家
音乐评论家的“内功”修炼——论八项追求
沙丁鱼
著名诗人、评论家 吴思敬
评论家杨占平
最后一条沙丁鱼
轻视的代价
从燕麦片到沙丁鱼,这7种食物能让你更健康
让鲶鱼慌起来
Space X会是搅局“鲶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