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锡智能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基于“中国制造2025”

2016-03-16颛孙丰勤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无锡制造业

颛孙丰勤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1)



无锡智能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基于“中国制造2025”

颛孙丰勤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学院,江苏无锡214121)

“中国制造2025”勾画了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将给无锡的制造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文章分析了无锡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无锡智能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的相关对策。

无锡智能制造业; 创新驱动发展; 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所主导的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勾画了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蓝图,我们国内智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1],这将给无锡智能制造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无锡是苏南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要想有长足的发展,必须选择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创新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2]。

在当前国内外科技经济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无锡智能制造业如何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更好地创新发展是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

1 无锡智能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意义

1.1创新有利于无锡物联网和制造业的两化融合

智能制造是生产制造业的产品、装备、生产、管理和服务智能化应用水平的直接体现,也是互联网行业从消费型互联网向产业型互联网转型并创新的重要发展方向,它一头连接着未来的制造产业,另一头连接着未来的网络产业,是实现制造业和物联网产业进行融合和倍增发展的具体表现,更是推进产业深度融合的着力点,这也将有利于无锡物联网和制造业的两化融合。

1.2创新是无锡制造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制造业是无锡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无锡创新驱动的主战场。由于各种因素对创新能力的制约,无锡在国际智能制造业的分工中尚处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环节,在那些附加值较高的设计、研发、制造、营销、服务等环节仍缺乏核心竞争力[3]。“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对无锡智能制造业的发展来说,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要提高无锡制造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必须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等为主的发展方式转向以“创新驱动”为主的发展方式。

1.3创新是无锡智能制造业应对严峻国际挑战的根本出路

当前,世界智能制造业的竞争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智能制造业正面临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的双重挑战。一方面,像德国、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纷纷采取“再工业化”战略,积极抢占智能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谋求制造工业优势的回归;另一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凭借着土地、劳动力等低成本的竞争优势,积极承接国际智能产业的转移化生产制造。在此背景下,我们要依靠创新驱动加快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4],这是无锡智能制造业应对严峻国际挑战的根本出路。

2 无锡智能制造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近几年的科学技术发展中,无锡制造业虽然与国际前沿技术的差距逐渐减小,但创新的压力更显得突出;虽然低成本劳动力在竞争优势因素中所占的比率逐渐减少,但进入智能制造业面临的“门槛”也越来越高。

2.1自主核心技术不足,导致成本过高和竞争力较弱

智能制造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智能制造业的发展为工业机器人提供一个较大的市场空间,这也为无锡智能制造业中的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但无锡多家机器人企业普遍表现出销售不佳,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企业不愿意制造工业机器人,而是生产出来的工业机器人找不到市场,主要原因是价格过高,其实最大的问题是一些核心部件无自主核心技术,也无法自行生产,只有依赖进口,从而导致成本较高。采用进口产品部件,相比外国企业自产自用的成本要高三、五倍或更高,这就导致了机器人在价格上就很难与外企的机器人相竞争。所以自主核心技术的不足,是制约无锡智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2产业创新缺乏有效集群与融合

当前无锡科技企业的创新缺乏有效集群,创新资源分布还处于相对分散状态,无法形成协同优势,导致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方面所需的设备仪器、资金、信息、人力资源等科技创新资源的分布相对分散,缺少有效的资源整合及有效利用途径,政府、高校、企业等主体间并没有真正形成协同共享的关系,这样既导致了重复性建设,又使得创新效率产出偏低。另一方面,很多大中小型企业小打小闹仍然是当前制造的通病所在,并且企业对于创新所拓展的市场积极性有限,总体来讲缺少领头企业在创新上的引领带动,也缺少相关其他企业的有效集群与融合。

2.3创新资金投入相对不足

从2015年开始楼市又有火爆的抬头迹象,银行业的平均利润也在增长,加上股市在短期内也曾有着较高的回报,很多制造业企业对实业的信心不足,并且制造业的利润也在低位徘徊,很多企业的投入不是创新驱动方面,而是在高利润行业的短期投资上。虽然近几年无锡制造业曾经创下过许多经济奇迹,但企业大多靠低成本优势和薄利多销在生存和发展,但随着成本优势的减弱、资源环境约束等问题也越发显现,同时也更面临着全球制造业可能出现的高端制造回归、出口障碍加大、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等诸多问题,很多制造企业都感到较大压力,对创新驱动投入存着较大的风险意识,从而导致企业的创新资金投入相对不足。

2.4创新型人才相对缺乏

从无锡目前情况来看,高层次创新人才相对较少,新兴学科人才相对较少,跨领域、跨行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相对较少,在人才引进与投入上及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基本环境和条件等方面都仍需改善和提高。近几年,虽然政府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吸引人才的措施,但创新型人才仍然相对不足。这既需要大量引进创新型人才,更需要我们从政策上鼓励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也需要从政策上鼓励无锡地区的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

3 无锡智能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的相关对策

3.1转变发展观念,完善创新制度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既需要把握国家关于制造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趋势,也需要充分了解国家的相关创新政策,破除束缚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优化创新政策供给,形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成果高效转化、创新价值充分体现的制度。一方面,要结合无锡制造业的发展现状,进一步改革思想,特别是对经济发展观点和思想要变革,要改变只追求GDP 的思想观念,要注重科技、文化、环保的结合,以科技、文化、绿色的理念发展产业创新;另一方面,要打破约束无锡创新发展的相关行业、部门的局部利益障碍,一切从全局角度出发,建立调整区域产业合作制度,优化协调机制建设,革除有阻碍的制度内容,让制度为无锡市的创新驱发展服务;第三,在研发经费制度方面支持那些创新能力强且愿意创新的企业,改变过去对企业投入研发前端支持政策,更多地应转向对企业进行后端支持,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带头并鼓励社会企事业单位对加大创新产品和服务的采购力度。对于采购列入政府采购目录的,按采购额及相关比例给予一定奖励,以达到后端支持企业创新驱动的作用。

3.2以市场为导向,构建创新体系

创新驱动发展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院所共同构建产业创新体系。一方面要加强政府的引导和宏观管理,主动转变无锡相关政府部门的职能,更多地下放权力给产业和企业,让市场成为调节产业发展的指南针,使企业在市场经营中真正走上前台,根据市场竞争及社会需求的发展趋势,自我变革、自我管理,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导者与创新驱动发展的主体;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合作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支撑作用,高校和科研院的科研设施、科研人才、科研项目等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前沿性,能为产业的创新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通过构建新型产业创新体系,可以充分地让企业和高校院所发挥好创新动力源头的作用。

3.3加强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无锡智能制造业的创新驱动发展关键是要掌握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企业必须避免盲目扩张,并高度重视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创新,提升制造产业的发展质量。在自主创新过程中,企业可以采用自主式原始创新和引进消化集成式创新。自主式原始创新是企业依靠自身的技术能力进行的自主研发、自主变革,这种创新需要企业在技术上充分利用技术原创性和知识产权的自主性,有助于企业制造出独特的产品和提供特色化的服务,更有利于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以达到创新驱动发展的目的;引进消化集成式创新也具有较多优势,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消费吸收和转化实力科学、合理的引进,并能高效地转化企业自身的核心技术,增加企业的创新式发展。在企业进行原始创新和引进创新的同时,必须注意市场的需求趋势、竞争状况和技术风险等因素的影响,将现有技术与创新思想、创新技术因素等有机结合,实现开发自主核心技术的能力并应用于企业发展中。

3.4强化产业集群和有效融合

创新产业集群不是很多企业的简单集聚式组合,而是很多联系密切的企业间的有机联合,在空间上集聚且形成强劲持续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针对无锡的制造业现状,通过产业集群,充分运用集群组织优势,将集群企业的相关产业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尽可能地在地理位置上集中,通过集群创新式管理,科学分工,优化设计资源、生产资源、市场资源、服务资源等,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品质、服务品质的作用,让聚集的优势充分体现,以加强企业的有效整合。另一方面,要加强产业融合,产业融合给社会需求带来了新的产品和服务,产业融合也成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方向。通过产业融合改变原来传统产业间的界限束缚,让产业间的融合为社会带来新的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提高产业竞争力;通过产业融合,改变不同产业之间的平行式发展,又可促进企业之间的集群,增加企业的市场扩张能力。

3.5注重对各类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企业的创新驱动发展离不开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竞争实际上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在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中,政府要持续优化提升人才服务,完善人才流动、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给予创新创业人才更多支持,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首先,要加强创新型人才的科学引进与合理流动,鼓励企业引进创新人才或合作式引进创新人才,也可以创建创新人才的互换共享模式;其次,要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积极探索创新建立人才培养的模式,可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借力无锡各种产业园、科技园等培养创新人才;第三,鼓励企业与相关高校进行积极合作,深化校企融合,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进行深入合作,校企互聘导师或工程师,与学校合作采用人才跟踪式联合培养的模式。这样,既增加了与广大师生的深入接触,也增加了企业发现人才、选拔人才的机会。

3.6科学合理地加强创新资金投入

在解决企业创新投入问题中,既要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又需要政府积极介入并给予大力支持,也需要企业科学、合理地利用现有资源。在创新研发投入过程中,既可采取投资与贷款相结合的方式,也可以采取科技与资金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转化集成。在经营与生产中,要促进创新型成果在企业中得到有效的运用,让每一个创新成果能根据社会的需求形成相关产业模式。进一步加强创新资金的运作模式,建立能促进创新资金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在创新驱动处于起步阶段的情况下,建立政府支持和其他经费来源相结合的平台模式,并科学、高效地运作。

[1]李克强.实施“中国制造2025”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EB/OL].(2015-03-05)[2016-06-09]. http://lianghui.people.com.cn/2015npc/n/2015/0305/c39-4298-26641572.html.

[2]“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J].中国工程科学,2015(7):20-23.

[3]陈渊源,吴勇毅.“中国制造2025”如何破茧解题?[J]. 企业管理,2015(3): 20-22.

[4]周济.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J].中国机械工程,2012(10):2395-2400.

责任编辑俞林

Analysis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innovation driven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Wuxi——Based on “China manufacturing 2025”

ZHUANSUNFengqin

(School of Management,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xi214121, China)

“China manufacturing 2025” sketched the blueprint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which will bring Wuxi manufacturing industry new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the significance of Wuxi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furthermore,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Wuxi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Wuxi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novation driven development; China manufacturing 2025

2015-04-19

项目来源: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精品课题(16-C-04);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立项资助研究课题(SK201504)

颛孙丰勤(1975—),男,安徽萧县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经营管理、创新管理、区域经济发展、创新创业教育。

10.13750/j.cnki.issn.1671-7880.2016.04.015

F 272.9

A

1671-7880(2016)04-0052-04

猜你喜欢

中国制造2025无锡制造业
无锡一棉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无锡公交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