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提升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效果的策略研究
——以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6-03-16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实力新常态职业

严 楠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社科部,江苏 南通 226007)



“新常态”下提升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效果的策略研究
——以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严楠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社科部,江苏南通226007)

“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迫使高职教育应该充分关注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将发展高职学生的软实力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变革。以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笔者认为必须采取坚持第一课堂的价值导向地位、加强第二课堂的素质教育优势、依托第三课堂的实践教育功能、发挥评价机制的积极导向作用、借助网络平台的有效影响力等策略,才能提升软实力培养的效果。

新常态; 软实力培养; 高职学生; 策略探索

当前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中国社会急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面对这种新变化,高职教育迫切需要将发展高职学生的软实力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变革,分析和解决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关注高职学生软实力的培养,使高职学生不仅必须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还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拥有良好的个人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拥有丰富的人文素养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等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1 “新常态”下加强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效果的重要性

1.1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

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新形势下,面对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逐渐向高智力、高技术和高人性化方向发展的新情况,面对行业企业、社会用人单位对德才兼备,尤其是更多关注“软实力”要求的用人标准,高职院校必须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重视和加强高职学生的软实力培养,将软实力的培养目标与专业技能等硬实力的培养目标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从“技能本位”回归“人格本位”[1]。所以说人才市场的需求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定位,“新常态”要求我们必须更加注重加强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精神、人格品质等软实力的培养和熏陶的效果。

1.2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

“新常态”下,企业对于职工的要求不断提升,这就使得高职学生的软实力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培养能够满足社会和职场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已经纳入深入教育教学改革之中,而包含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自我管理、解决问题、信息处理、礼仪和创新等能力的职业核心能力则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2]。高职学生的软实力成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学生从容自信的就业以及面对未来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中各种变化和挑战的资本,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高职学生的软实力,既是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需要,也是一名高职学生立足社会的发展需要。所以,高职院校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软实力培养的效果,增强学生自身职业发展的动力。

1.3有助于企业软实力发展

企业的软实力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实力体系,是无形的、不可见的、非物化因素,体现在企业文化、品牌、创新力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这些都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要素,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发展壮大的保证,也是最终实现企业运营效能最大化的关键能力。而增强企业员工软实力是增强企业的软实力的核心,通过不断提升企业员工的心理素质、责任感、敬业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力等软实力因素,推动企业的技术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及商业模式创新,软硬结合,使企业转型升级,达到可持续发展。因而从本质上来讲,企业软实力竞争力的核心还是企业员工软实力的竞争力,企业在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时不仅仅看重应聘者的专业技能和实习经历,更会关注应聘者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所以,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对学生软实力培养的效果,增强学生职业发展的后劲。

2 提升“新常态”下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效果的策略研究

2.1坚持第一课堂的价值导向地位

首先,整合课程在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计划中,高职学生软实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公共必修课程和人文选修课程来实施。从高职学生软实力提升角度来看,可以突出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的融合,突出学科交叉整合优化,开发出适合本校实际的综合性通识类课程体系。此外,还可以多多开发人文知识类的课程,提升学生的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修养,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软实力。以我校为例,开设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概论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形势与政策、人文素质与社会生活、职业规划、交流与表达等公共必修类课程,此外,还开设有美学鉴赏与生活、举案说法——大学生身边的法律、音乐鉴赏等选修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学过程,与时俱进,在坚持教学规范的同时,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就业实际情况,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课程设置中强调素质培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和手段,将软实力的培养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去,硬实力培养与软实力培养相结合,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2.2加强第二课堂的素质教育优势

加强发挥第二课堂的素质教育优势,组织例如讲座、报告会、座谈会、主题团日活动、社团活动、辩论比赛、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升软实力。首先,开展道德讲堂的活动,挖掘身边的好人好事,增强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等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其次,坚持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引导学生知法守法,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勇于担当;再次,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地方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促进大学生知识结构优化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例如我校在2013年5月创办了张謇文化研究会学生社团,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为主线,结合学校的办学历史和特色,利用本地丰富的张謇文化资源,以张謇职教思想为指导开展各项活动。包括定期开设道德讲堂,组织祭扫张謇墓、参观文博馆和南通博物院等各类展览馆,举办辩论比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张謇文化研究会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了大学生完善的品格修养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塑造了大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和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引导和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善恶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张謇的人生经历,张謇的职教思想,都对学生的治学、创业和工作有着榜样的力量和深刻的启迪作用,学生们从张謇身上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从而培养了高尚的人格,坚持知行一致,成为合格的“忠实不欺、力求精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升了自身的软实力。

2.3依托第三课堂的实践教育功能

如果对高职生软实力的培养仅仅通过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对高职生来说,无论是职场生活能力的训练,还是个人品德的养成,都离不开实际的职业环境。因此,高职生软实力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合作和参与,校企合作平台是培养软实力最好的实践途径,高职院校应该将软实力的培养渗透到假期社会实践、专业实训、企业实践实习等环节当中,使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思想中、行动中,融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学习中,感受到企业真实的工作氛围,切切实实接触到企业实际的场景,从而真正贯彻理解爱岗敬业、职业操守,提升个人的职业竞争力,提高自身的软实力,更好地面对未来的社会生活和职场生活。例如我校建设的高职空港实训服务基地,是针对我校开设的空港服务专业,这是一门对专业技术和实践技能要求高的特殊专业,学生需要充分运用航空实训基地的专业设施设备,结合课堂理论进行实际实践和操作。高校与民航企业协同管理实训基地,可以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使学生在实训基地的学习与实践中更符合行内专业要求,不仅锻炼了其专业技能,而且使他们更加了解航空行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从而将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的理论知识贯彻于学习实践中,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的软实力。

2.4发挥评价机制的积极导向作用

高职学生的软实力是内在的,涵盖道德与法律、心理学、文化与艺术、审美、交流与表达等多学科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它是一项综合实力,只有建立长效的综合评价机制才能促进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的制度化和高效化[3]。科学的评价具有重要的积极的导向作用,各类课程学习绩效的评价过程中,承担软实力培养的公共类课程的考核评价最难。它不仅有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更有对能力、道德、人格等方面的要求,而且对后者的要求更甚于前者。高职院校应该构建起既区别于基础教育又区别于本科院校的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实施突出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与职业特质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评价模式[4]。必须改变仅仅用第一课堂的考核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软实力的方式,应该将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活动性评价考核计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兼顾学生的个性特长,把学生的个人品德状况、课堂内外的日常行为表现和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情况都纳入评价体系中,以各种评优入党奖学金等荣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取自我评价、小组互评、班级评价和教师总评等评价方式,让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提升自我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

2.5借助网络平台的有效影响力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在网络建成的年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数量是惊人的。高职学生非常擅长使用网络,也非常依赖网络,他们每天花大量的时间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这些信息有正面的积极的,也有负面的消极的,在面对这些信息轰炸时,高职生凭借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无法分辨,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和教师帮助他们甄别,构建出高效的网络教育监控机制,引导他们选择有利于自己综合素养提升的各类信息,强化自身的道德自律,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软实力。此外,通过对课程进行网络化改革也是一种新的更强调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模式。例如我校正在全面开发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慕课网络课程,在线视频由学生在业余时间通过电脑或者手机自学,完成学习进度后进行每个章节的测试,测试完成后再进入下一章节学习,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谈论版参与讨论和互动发帖,老师引导学习,利用网络使传统教学方式向现代化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从以教师为主变为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在网络课程跨校共享中培养信息时代的新型学习者,创新学习模式,重视体验学习,讲求合作互助,并鼓励学生用学到的知识积极解决现实生活种种问题,在网络上与老师积极互动交流,这样在他们使用网络时教师都能给予积极有效的指导,提高了学生的网络辨识力,促进学校人才软实力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1]李芳.“新常态”下高职大学生就业软实力培养路向探索:以淮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2015(10):212-214.

[2]童山东.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索[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63-68.

[3]王静.探索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创新机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5(4):434.

[4]陈向平.基于职业活动导向高职生软实力培养研究[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5(2):5-6.

责任编辑陈桂梅

Research on the strategies of enhancing the effect of higher vocational——With the case of Jiangsu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YANNan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 Jiangsu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Nantong226007, China)

The "new norm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as a new pattern for China, sets forth stricter requirements for practitioners. So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focus on students' soft power cultivation. With the case of Jiangsu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we insist on the status of first class's value guidance, enhance the quality education of the second class, gain support from prac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of the third class, play positive role of evaluation mechanism, with the help of the effective influence of the network platform,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soft power cultivation.

New Normal; soft power cultiv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research on teaching strategies

2016-03-30

项目来源: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职教重点自筹课题(B-b/2013/03/042),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指导课题(2015SJD655)

严楠(1979—),女,江苏南通人,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10.13750/j.cnki.issn.1671-7880.2016.04.004

G 715

A

1671-7880(2016)04-0014-03

猜你喜欢

实力新常态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实力抢镜
职业写作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我爱的职业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