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丰乳肥臀》英译本中译者创造性叛逆

2016-03-16刘彩虹

文化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丰乳肥臀丰乳葛浩文

陶 惟 刘彩虹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语言与文化】

论《丰乳肥臀》英译本中译者创造性叛逆

陶 惟 刘彩虹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翻译中,译者“创造性叛逆”的存在是历史的必然,因为译者在解读原文时不可避免受到其所在语境文化的影响。译文对原文不同程度的背离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因交流产生的变形。葛浩文《丰乳肥臀》英译本中的创造性叛逆主要体现在个性化翻译、误译与漏译两个方面。本文通过对译者创造性叛逆表现形式及翻译策略的研究,以期为中国文学、文化对外翻译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创造性叛逆;《丰乳肥臀》;葛浩文;中国文学翻译

翻译不仅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忠实、准确地表达出来,更是一种文化交流,要促成交际双方相互之间实现切实有效的理解和沟通。在这种理解和表达中,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不可避免受到其所在语境文化的影响,因而他的译文在某些程度上会背离原文,对原文的叛逆是历史性的必然存在。[1]同时,译者会从自身文化语境出发进行再创造,以自己的艺术创造才能去尽力再现原文。因此,针对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创造性和叛逆根本无法分离这种现象,法国学者提出翻译中“创造性叛逆”的观点。[2]那么,一部译作如果广受好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叛逆较为成功。葛浩文作为莫言作品英译的唯一译者,在《丰乳肥臀》的英译中以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建构原文的意义,让译文既不逾规,又为国内外广大读者接受。本文将分析《丰乳肥臀》英译本中译者创造性叛逆的表现形式和采用的翻译策略,探讨影响这一现象和所用翻译策略的因素,旨在为中国文学、文化的“走出去”献计献策。

一、《丰乳肥臀》原文和译文简介

著名作家莫言的《丰乳肥臀》生动刻画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政治和历史面貌。小说以中国母亲的女性和女神形象为出发点,洋溢着对中国女性的赞美之情,通过家庭的变迁反应出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变迁。在莫言的全部作品中,《丰乳肥臀》是作者最为推崇的一本小说。作为莫言的一部代表作,《丰乳肥臀》获得了高度赞扬:“《丰乳肥臀》用一个简单直接的书名给大家带来了一场丰盛的文学盛宴。这本书中,莫言用其无畏的坚持和热诚,讲述了整个20世纪中国社会所经历的历史变迁。作者用其独特的写作方式创作出了一部文学巨著”。英文版《丰乳肥臀》的译者葛浩文曾翻译过35位著名中国作家的44部作品,鉴于他对中国文学翻译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许多学者都认为他是西方国家近现代文学最杰出的翻译家。其中《丰乳肥臀》被译者自己认为是其最佳翻译作品,这本书中也从文化特色词到景色描写等多个层面体现了译者的创造性叛逆。《丰乳肥臀》的英译本自出版后,便吸引了许多新闻媒体的注意。美籍华人女性作家谭恩美曾表示,莫言的小说将同米兰·昆德拉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一样吸引广大美国读者。

二、创造性叛逆的概念内涵

“创造性叛逆”由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提出。1987年,上海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编纂的《中西比较文学手册》首次收录了“创造性叛逆”这一词条。谢天振教授1999年出版的《译介学》一书中全面系统的阐述了“创造性叛逆”这一概念。“创造性叛逆”是原语文本在译入语语境流传中发生的与作者本意相背离的理解、翻译和阐释。[3]在译介学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概括起来有两种: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具体来说,又有四种形态。一是个性化翻译,“归化”和意译是个性化翻译的主要特征;二是误译和漏译;三是节译和编译,这两者都属于有意识的创造性叛逆;四是转译和改编,这两者是特殊的创造性叛逆,让原作经受了“二度变形”。

三、《丰乳肥臀》中译者创造性叛逆分析

《丰乳肥臀》是葛浩文翻译的全译本,不存在上述提到的创造性叛逆表现的后两种形态。本文以前两种表现形态为切入口,以葛浩文的英译本为个案进行文本对比研究,分析译者创造性叛逆的表现形式和采用的翻译策略,探讨影响这一现象和翻译策略的因素。

(一)个性化翻译

“归化”和意译是个性化翻译的主要特征。《丰乳肥臀》的英译中,谚语是最能体现译者个性化翻译的一个方面。谚语来源于百姓的日常生活,包含着很多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意象,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民风民俗、历史发展和思维方式。对《丰乳肥臀》英译本中谚语的翻译,保留原文意象会使译文在形式上显得冗长,或导致意象和含义缺乏逻辑关联性。读者理解可能存在困难时,葛浩文会综合考虑自己的翻译思想和目的语读者的感受,采用意译的翻译策略,在译文中删除原文中的意象,保留其内在含义。

原文:上官吕氏用恨铁不成钢的目光直盯着儿子。[4]

译文:Shangguan Lu stared at her son with a look that said,why can't you be a man?[5]

谚语“恨铁不成钢”中有两种意象,分别是铁和钢。在汉语中,这个谚语通常用来形容期望一个人的生活或事业可以变得更好。根据原文可以知道,上官吕氏的儿子是个懦夫,他无法承担起一个男人应该承担的家庭责任。上官吕氏向她儿子投去恨铁不成钢的目光,这种目光更多是鼓励她的儿子要学会勇敢解决问题。如果葛浩文将这句谚语直译为“why can not the iron become the steel(为什么铁不能变成钢)”?读者会产生误解,无法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因此,在译文中,葛浩文删掉了原文的意象,但仍然将其内在含义表达了出来,使读者可以更加容易理解这句谚语。众所周知,一个句子中包含有多种意义。原文中的信息意义及表达意义,即上官吕氏对她儿子胆小怯懦的不满及希望儿子有所长进的期盼,都在译文中准确地传达了出来。通过这种方式,读者可以真正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考虑到读者对译文的接受程度,葛浩文通过个性化的翻译将谚语的内在含义传达了出来。

(二)误译与漏译

大部分的误译和漏译属于无意识的创造性叛逆,而有意识的误译和漏译则是译者为了迎合本民族译者的文化心态和接受习惯。无意识的误译是因为译者对原文的文化背景缺乏了解。如果从创造性叛逆的视角来解读这种误译,那么可以探寻到译者对原作文化的误解,可以寻觅到跨文化交流中的障碍点,可以窥探到跨文化交流时的不同文化的冲击和变形。[6]葛浩文在《丰乳肥臀》的英译中只有较少几处出现无意识的误译,如将“不欠皇粮”翻译为“no tariff to the emperor(不欠交给皇帝的税收)”,这向读者传达出一种错误的信息,即中国在20世纪30年代仍然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由于对中国在20世纪30年代的国情不了解,葛浩文在对“皇粮”的翻译中出现了无意识的误译。景色描写在中国小说中随处可见,主要用来借景抒情或烘托气氛,而葛浩文基本都会采用漏译的翻译策略删掉一些景色描写。

原文:几条身体透明的小鱼儿,抖动着尾巴,在白云的影子上一耸一耸地游动着。她撩起水,洗净了被泪水、汗水玷污了的脸,整理了一下衣服,回了家。[7]

译文:She scooped up handfuls of water to wash her sweaty,tear-streaked face,straightened her clothes,and walked home.[8]

这一部分主要讲述了母亲在看到美丽风景后的情绪转变。为了突出美景对母亲情绪的巨大影响力,莫言在景色描写方面用了很多笔墨。然而,在葛浩文的译本中,他删掉了所有的这些景色描写。从翻译学的角度看,这是一个不完整的翻译,但这种方法却使译文与目标语的文学习惯相吻合,也更容易被译语读者所接受。根据西方小说的写作模式,行文风趣和简洁通常是作者写作的首要原则,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才促使葛浩文采用漏译的翻译策略将在他看来并不得当且毫无剧情可言的景色描写删掉。

四、结语

在对《丰乳肥臀》的谚语等包含一些不易译语读者理解或易引发译语读者误解的意象的翻译上,葛浩文会按照译语的审美习惯对原文进行意译,降低译语读者的阅读难度。对一些在译者看来不得当且毫无剧情可言的景色描写,葛浩文会直接漏译。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对英译本的成功功不可没,充分体现在了不同文化之间碰撞时产生的个性化翻译和漏译上。通过研究,我们认识到,要想让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仅研究翻译技巧,研究如何实现两种语言文字的忠实转换远远不够。我们需要关注译本在译语文化中的可接受性和可读性,让译者放开手脚,“连译带改”,以适应译语读者的审美趣味和阅读习惯,在译文中自如展现其创造性叛逆。

[1][3]刘小刚.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与跨文化交际[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6-10.9.

[2][6]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65-168.160.

[4][7]莫言.丰乳肥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9.576.

[5][8]莫言.丰乳肥臀[M].葛浩文,译.纽约:拱廊出版公司,2004.8.572.

【责任编辑:王 崇】

H315.9

A

1673-7725(2016)01-0171-03

2015-10-15

本文系2014中央高校新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社科类)资助项目“论《丰乳肥臀》翻译中的译者创造性叛逆”(项目编号:CUGW140904)的研究成果。

陶惟(1989-),女,湖北武汉人,助教,主要从事文学翻译研究。

猜你喜欢

丰乳肥臀丰乳葛浩文
经典原型的现代性变形——莫言《丰乳肥臀》的人物分析
《丰乳肥臀》中成语的日译策略研究
翻译家葛浩文研究述评
丰乳是非说
《百年孤独》与《丰乳肥臀》孤独主题的对比研究
苦难母亲的赞歌:《丰乳肥臀》中母亲形象解读
译者的视域:莫言《丰乳肥臀》法译本注释的文化解读
Translation Thoughts Inquiry of Howard Goldblatt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丰乳临床研究
从认知隐喻角度解读葛浩文的“隐”与“不隐”——以《红高粱家族》英译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