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孤独》与《丰乳肥臀》孤独主题的对比研究

2017-03-23赖晨

青年文学家 2017年5期
关键词:丰乳肥臀百年孤独孤独

赖晨

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对《百年孤独》与《丰乳肥臀》中的孤独主题进行对比研究。运用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理论,通过两个文本中的两大家族难逃的孤独命运和两个民族的孤独写照这两个方面来进行对比,从而来揭示两位作者的写作意图,引发读者思考现代人精神孤独的根本原因,去寻找摆脱孤独的有效的健康的方式。

关键词:孤独;《百年孤独》;《丰乳肥臀》;精神分析理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5-0-02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成功夺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给笔者留下了与另一位同样集魔幻与现实于一身的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进行比较研究的广阔空间。笔者通过查阅期刊数据库,发现有关这两本著作的比较研究,主要集中在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女性形象、母亲形象等对比,对于文本的孤独情结和孤独主题却少有学者关注。笔者将用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离理论来对两个文本中浓厚的孤独主题进行对比研究。

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理论主要是通过深层分析人类的生存状况,来挖掘出人类必需的五大生存需求,即关联的需要,超越的需要,寻根的需要,身份感的需要以及方向感和献身的需要。人的出生意味着和自然的脱离,那他必然感到不安和孤独。所有的精神需求都是源于对孤独和不安的缓解和逃避,所以一旦人的精神需求未得到满足,他必将不能健全地生活,也不能摆脱孤独的牢笼。

一、家族难逃的孤独命运

(1)顺从与控制,受虐与施虐

弗洛姆认为满足关联需求的方式是不同的,有些人通过顺从的方式;有些人则通过控制主宰世界或他人,使他人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而不论顺从感(受虐狂)还是统治感(施虐狂)都是一种共生关系的产物,是对精神需求的一种不健康的消极的满足,是无法真正摆脱孤独的,这两种人都失去了完整性和自由。

《百年孤独》中的奥雷里亚诺上校与生俱来的疏远让他人不敢轻易接触他,而天赐的预言能力更是让他少言寡语,他通过屈从于更强大的外部力量来与世界关联。上校企图消除自我,融入他人来找到关联感。他屈从于父亲的权威以得到父爱,但父爱的不稳定让他倍感无望以致放弃,而后妓女成为了新的外部力量,她能让上校体验到自己的能力,消除自卑感,可惜他的求婚计划夭折了。雷梅黛丝的出现给了他新希望,在她面前,他失去了自我,一切惟她所行动。这些消除自我的行为都是上校受虐欲的表现,愈是孤独愈想要躲在他人的包围中,也愈加无法摆脱孤独。《丰乳肥臀》中上官金童也是一个通过顺从他人来摆脱孤独的人。他没有主见,懦弱无能。虽然他有高智商和自己的想法,但他不敢表达,习惯于听从他人,顺从他人的思想。偶爾的叛逆也只是在大脑中完成,不敢付诸行动,有时甚至希望自己失败,满足和安慰自己的懦弱,这一辈子他都是一个孤独的窝囊废。

(2)创造与破坏

弗洛姆认为人要超越作为生物体的偶然性、被动性,去实现创造性。而要满足这种超越的需求有两条:一条是快乐的创造、去爱,否则的话就是毁灭生命。

《百年孤独》中家族中的第一代人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是个极富创造性的人,他从吉卜赛人那里看到磁铁,便想用它来开采金子;看到放大镜可以聚焦太阳光,便试图研制出一种威力无比的武器。但他的精神世界与马孔多狭隘、落后、保守的现实格格不入。他无法再继续快乐地创造,渐渐地他陷入孤独,精神失常,被家人绑在大树上,只能任时间来毁灭生命。《丰乳肥臀》中上官鲁氏与丈夫没有感情,她借种生子,女儿们生的孩子都是她来照顾,看似是个有爱的慈母,其实这不是真正的健康的母爱。弗洛姆认为慈母爱孩子的关键就是关心孩子的成长,它意味着母亲要让孩子和她自己分开。而上官鲁氏并没有让金童真正走出她的子宫,她心疼除了母乳无法吃其他食物的上官金童,不忍心给他断奶,使得金童成了“叼在乳头上的窝囊废”,她甚至给金童拉皮条,这不是真正的母爱,她是个孤独的母亲。而上官家的女儿们看似为了爱情私奔远走,但这不代表她们真正懂爱。弗洛姆认为爱的要素是: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上官家的女儿不关心她们的儿女,只关心自己的前程,她们没有对儿女尽责而是直接扔给老母亲照顾,在对丈夫没有足够了解的情况下便私奔,这些都证明她们其实并不会爱,也就无法真正摆脱孤独。

(3)友爱与乱伦

弗洛姆认为,人的诞生意味着他开始脱离他的自然的家,失去了自然的根,只有找到新根才能感到安全自在,这就是寻根的需要。弗洛姆把寻根需要的实现分为友爱和乱伦两种方式。对母亲的固恋是满足根性需求的最基本表达方式,但是人只有完全摆脱对母亲的固恋才能得到自我的发展,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在世界上找到自己的根,而无法摆脱固恋就会造成乱伦。

《百年孤独》中乱伦的现象满篇都是。童年时期父爱的缺失催生了上校对于母亲的心灵依赖。弗洛姆认为为摆脱母亲固恋的人在失去母亲的保护之后,就感到害怕、不安全,而如果有慈爱的母亲或者母亲化身存在之时,他就乐观主动。期望母亲能成为他心灵保护伞的上校在发觉母亲无暇顾及他时倍感无力,而当母亲般慈爱的皮拉出现后,他便不自觉地把这种依赖转到皮拉身上;家族第三代人阿尔卡蒂奥不知生母为谁,竟狂热地爱上自己的生母皮拉;奥雷里亚诺·何塞热恋着自己的姑母阿玛兰妲,因无法得到满足而陷入孤独之中,于是参军。进入军队之后仍然无法排遣对姑母的恋情,便去找妓女寻求安慰,借以摆脱孤独;家族的第四代人奥雷里亚诺第二和阿尔卡蒂奥第二共享一个情人,这个情人放荡不羁却又善解人意循循善诱,两兄弟依靠她汲取温暖摆脱孤独;家族第六代人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一直在孤独中长大,爱上了热情阳光的姨母阿玛兰妲·乌尔苏拉,并发生了乱伦关系。家族中所有的乱伦关系都是他们无法摆脱母性的固恋而做出了错误的满足需求的方式,这并不能让他们真正走出孤独。弗洛姆认为,在有些人身上,这种对于母亲的固恋不那么严重,他可以允许自己被生下来,却害怕迈出诞生的第二步——断奶。《丰乳肥臀》中的上官金童就是个无法断奶的人,有恋乳症的他对任何女人的奶都渴望,这种无法摆脱对乳房的固恋使得他一事无成,孤独到死。

(4)个性和顺从性

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赋予了想象和理性,需要明确自己是独立的存在。弗洛姆认为人以两种方式确认这种身份感,一种是“我即我”,就是把自己看成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对自己的人类力量和真实人格能够掌握;另一种是寻找真正身份感的替身,或者是顺从他人来得到伪自我的体验。

《百年孤独》中奥雷里亚诺上校在感知自我的方面是失败的,他无法感受属于自己的力量。预知未来的超验力量剥夺了上校的人类权利,他不再是他的思想,感受,决定,判断和行为的承担者。他将自己献身于超灵,而忽略了自己的内心和良心。找不到自我感的上校只能牺牲意志,顺从他人来体验自我。他需要扮演大家期望的角色,并从角色在别人那里得到的反馈来定位自己,这样便得到了伪自我的体验。《丰乳肥臀》中上官家族的女婿们大多投身战争,走马光灯似的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他们中有“队长”,“司令”,“政委”,但这只是他们的代号,他们用这些头衔来感知自己的力量,他们需要在战争中找到自我,却也在战争中迷失自我,因为他们自己不是自己行动的主体,而是替身,所有意志都听从于代号,获得身份感的失败使得他们虽然有荣光,却终将孤独。

二、民族孤独的写照

家族的孤独不能架空而谈,而要放在民族孤独的大环境中。我们可以从一个家族感受到整个民族的悲伤,从一个小镇找到整个社会的滞重。作者从现实走向历史,从历史生活中、从人心最隐秘的深处,挖掘出本民族孤独的群体意识。文本中的故事发生地马孔多和高密东北乡,这两个地方作为作者建立的文化地理标志都是各自民族苦难和孤独意识高度浓缩的象征。

《百年孤独》的故事生地马孔多的整体孤独来自于它的封闭无知和异质文化入侵而产生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它象征着拉美人民民族身份和文化认同感的一种缺失。文中马孔多人集体患上了一种失眠症,渐渐丧失记忆,这便是马尔克斯对拉美人民对民族身份記忆丧失的一种隐喻。作者用马孔多的命运表达拉美民族希望在混血文化找回迷失的身份的愿望和决心,表现拉美民族希望摆脱孤独的强烈呐喊。

而《丰乳肥臀》中高密东北乡的孤独其实是中华民族精神失根的孤独,莫言通过笔下的地域民俗的描绘揭示出民族文化的封闭和失落以及由此造成的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困境。民族文化的困境导致了民族精神的萎靡,使得中华民族在寻找根性的迷雾中感到孤独无依。上官金童就是莫言塑造的以高密东北乡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与新生的困境中存在的一个弱者的形象,他的生存悲剧揭示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自身的困境。莫言在呼吁回归传统文化的同时,希望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平衡点,从而摆脱中华民族精神失根的孤独困境。

《百年孤独》和《丰乳肥臀》中家族的整体孤独反映了作者对于民族群体孤独的一种担忧,他们希望通过他们笔下一个个鲜活的,魔幻的而又有着显而易见的孤独的角色来表达他们对于找回民族根性和身份认同感的一种愿望,并且引发人类思考现代人精神孤独的根本原因,积极去寻找摆脱孤独的有效的健康的方式。

参考文献:

[1]莫言,《丰乳肥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2]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M].范晔译. 海南:南海出版公司.2011

[3]加西亚·马尔克斯, 门多萨. 番石榴飘雪[M].林一安译. 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

[4]张军,《莫言:反讽艺术家——读<丰乳肥臀>》[J].文艺争鸣,1996(3).

[5]袁铁坚,聂雄前,《当代寻根文学与魔幻现实主义》[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3).

[6]林志超,《窥探幻想和现实融为一体的神奇世界——<百年孤独>与<丰乳肥臀>的比较解读》[J].琼州大学学报,2004,11(1).

[7]杨坤,《<百年孤独>与<丰乳肥臀>之比较分析》[J].金田,2012(4).

[8]杨晓莲.拉丁美洲的孤独——《百年孤独》的文化批判意识[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社版 ),2002,(10).

[9]罗昔明,《百年孤独》:当代语境下拉丁美洲式的文化解读[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23(1).

猜你喜欢

丰乳肥臀百年孤独孤独
苦难母亲的赞歌:《丰乳肥臀》中母亲形象解读
基于高中生视角解读《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中梦想与现实的反差
译者的视域:莫言《丰乳肥臀》法译本注释的文化解读
圈套里的个性化讲述
戍边老兵魏德友:在无人区坚守“百年孤独”
两个人的“百年孤独”
从《山河故人》看贾樟柯的变化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