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2016-03-16

环球市场 2016年18期
关键词:利息收入市场化利率

成 霞

江苏江都农村商业银行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成 霞

江苏江都农村商业银行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发展及现状,然后对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对策,以供参考。

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影响,对策

前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金融改革迫在眉睫,利率市场化也成为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相对于利率价格的高度管制, 利率市场化无疑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方式, 它既可以给一国经济带来发展,同时也会给商业银行的业务带来冲击。

1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发展及现状

2015年10月份,中央人民银行再次宣布降准降息的货币政策,这已经是自2014年底至今的第六次降息和第六次降准,以进一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给日渐疲乏的经济注入暖流,促进市场活跃,应该说中国利率市场化在去年年底之前已基本完成了。

回顾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稳步推进阶段(1993~2006)、加速阶段(2012~2014)和完全市场化阶段(2015 年至今),总体思路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先货币市场利率化、债券市场利率化,最后是存贷款利率市场化。1993 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指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设想,我国开始了长达二十几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随后1996 年人民银行出台《关于取消同业拆借利率上限管理的通知》标志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正式放开,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基础;2000年左右又先后放开贴现和转贴现利率和贷款利率,进一步推进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这之后中国市场化改革在缓慢中进行,但是,从2012年开始,市场中出现的互联网金融创新类产品,加速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全面开放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2013 年),在2015 年~2016年期间央行六次降准降息,体现了我国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决心,并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

2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主要影响

2.1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积极影响

(1) 能够创造较为公平的竞争环境。对于我国的四大银行来讲,主要是对利率采取管制调控,在这一背景下,各个银行的利率是确定的; 但是,对于商业银行来讲,不同的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资金状况都是不同的,如果采用统一的利率管制,不利于商业银行之间的公平竞争。因此,当利率市场化之后,能够使得各个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来确定自身的利率,从而能够为商业银行之间提供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2) 利率市场化能够促进商业银行产品的创新。利率市场化之后,各个商业银行之间面临着更加公平、更加激烈的竞争,如果无法进行商业银行产品的创新,那么很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迫淘汰。例如:根据用户群体的不同,推出专门针对老年人和年轻人的理财产品不仅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而且能够更好地适应利率市场化的大环境。

2.2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消极影响

(1) 利率市场化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利率风险。利率市场化之后,我国的商业银行需要对市场作出更加敏感的判断,因此利率市场化会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利率风险,都可以对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利率风险。如果无法及时处理和规避这些利率风险,有可能对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2)商业银行融资压力加剧,迫切需要业务转型。商业银行融资主要有内源融资和外援融资两种方式,外援融资主要来自发行股票或者债券,而内源融资主要来自利息收入。通过对近几年我国上市银行研究,商业银行很少用外援融资的方式解决自身资本问题,而采用内源融资方式比较多。

在利率市场化下,降低了银行的存贷款利差,利息收入明显降低,内源融资能力也会随之减弱。如果商业银行只面向传统的信贷业务寻求方向,那么商业银行将会出现盈利困难的局面,因此商业银行需要积极发展与传统业务相对应的中间业务,并提高自身金融创新能力,业务结构也应有所调整,将重心转向中间业务和个人零售业务是未来发展趋势。

(3) 利率市场化降低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利率市场化之后,很多商业银行会根据自身的经营能力来指定相应的利率,由于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加剧,因此很多商业银行可能会通过调整利率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这样可能会降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一些规模较小的商业银行可能无法与大型商业银行竞争,从而会产生负盈利或者是倒闭的风险。

3 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对策

3.1 加快业务转型,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

非利息收入主要来源有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商业银行应该在做好现有传统业务的基础上,提升金融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其在资产规模、社会信用、营业网点和区域等方面的优势,开发具有高回报和高附加值的咨询顾问、担保、现金收付等中间业务,扩大非利息收入来源。同时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资产管理等机构合作开发能够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面向综合金融发展,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

3.2 发展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客户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大型企业的融资渠道逐渐多元化,其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将逐步弱化,而且各家银行为了获得大型企业这种优质资源客户所付出的代价和风险较高,所以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下应当加强对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开拓和发展。同时加强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管理,限制融资额度,担保方式灵活化,提高信贷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养。

3.3 准确定位,实现差异化发展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方向、运营模式以及业务结构方面都存在同质性,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走出一条更适合自己的路线,并开发出最能体现自身优势的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实现差异化发展。

3.4 加强定价能力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功引入了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将市场基准利率报价从货币市场拓展至信贷市场。但是仍然有很多银行并没有加入该自律机制和集中报价系统,对于这部分银行来说,同样需要加强市场利率定价自律和利率报价工作,建立起健全的存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才能够自主对市场做出准确的预测和判断。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利率市场化不仅仅能够更好地促进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而且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能够起到良好的发展作用。因此,很多商业银行都需要面临利率市场化的需求,相信,随着利率市场化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实施,能够更好地推动商业银行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1]李宏瑾.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J].国际金融研究,2015,2:65~76.

猜你喜欢

利息收入市场化利率
为何会有负利率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中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现状及发展建议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负利率:现在、过去与未来
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
解读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
国内外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的比较分析
“泛市场化”思想根源及其治理:评《泛市场化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