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诗词吟诵中的审美再创造

2016-03-16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吟诵古典诗词

熊 婕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文学院,武汉 430205)



试论诗词吟诵中的审美再创造

熊婕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文学院,武汉 430205)

摘要:吟诵,是古典诗词的传统读法。中国式的吟诵和西方式的朗诵一样,是一种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再创作活动。吟诵过程中,吟诵者必须对诗词作品进行审美再创造。先入乎其内,把握作品语言,感知作品意象,然后出乎其外,对作品进行再造想象,形成吟诵所需的语言链条,最后遵循吟诵规则,利用语音技巧,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完美呈现作品的内涵韵味。

关键词:古典诗词;吟诵;审美再创造

吟诵,是汉诗文的传统读法,自先秦开始,口传心授,代代相传至今,它是中国古代教育系统(私塾和官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古代有“熟读精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选》烂,秀才半”、“熟读千赋能善赋”等说法,可见,传统的诗书教化从来不曾离开过吟诵。吟诵也是古人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历史上很多先贤文人从小博览群书、吟诵诗文,比如司马迁年十岁,诵古文;班固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曹植十岁诵读《诗》、《论语》及辞赋数十万言;郑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东方朔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吟诵,与每一个古代知识分子相伴成长。吟诵还是汉诗文的主要创作方式,从屈原起,中国人开始“作诗”,“作诗”的主要方式是“先吟后录”,贾岛诗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鲁迅诗云“吟罢低眉无写处”,都说明吟诵是古典诗词创作的主要方法。所以,吟诵是汉文化的首要承载方式,是传承千年的中国式读书法。[1]

中国式的吟诵和西方式的朗诵一样,是一种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再创作活动,尤其是古典诗词吟诵,包含着深厚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能深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展现华夏民族文明魅力。欣赏优秀的诗词吟诵,可以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能拨动听者的心弦,激发内心真挚的情感。比如听戴学忱老师吟诵《静夜思》,会觉得她的声音抑扬顿挫、百转千折,尤其是诗中押韵的“光”、“霜”、“乡”几个字,声音拉得悠远绵长,别有韵味。这几个字本是这首诗中比较开阔的一个韵,她却吟诵得愁肠百结,很容易让人感觉到诗人李白独自站在开阔明净的月光下思念故乡的那份寂寞凄凉。“霜”表示秋天,中国人在秋天是要回家团圆的,可是李白没有归乡,“霜”这个长音带出后面两个思乡名句,非常自然地表现出诗人的愁绪。戴学忱老师以情带声,加上一定的语言技巧烘托,所以她的吟诵别具一格,富有魅力,让人印象极为深刻。

吟诵作为一种有声语言创作活动,离不开吟诵者对文字作品的审美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是对作品的一种开掘、揭示、丰富和深化,其中,既包容了诗词等文学语言的底色,又增添了有声语言的亮色,能使吟诵显得血脉贯通、光彩照人。那么,吟诵者应该怎样进行审美再创造,才能完成出色的吟诵呢?宋代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2]吟诵和读书一样,其审美再创造的过程必须经历“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两个阶段。

一、“入乎其内”,把握诗词语言,感知审美意象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3]意为作家创作,总是由内而外,即先由客观现实的感发而产生内在情态,这种情态通过辞章表达出来,阅读文章的人通过文辞来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沿着文辞找到文章的源头,即使是深幽的意思也会显现,被人所理解。这句话道出了创作者如何形成文章,读者如何阅读理解的一个过程。从美学意义上讲,吟诵也是一种文学鉴赏方式,吟诵诗词就是用吟诵这种特殊的审美方式进行诗词鉴赏活动,以读悟美,以读传美。说具体一点,吟诵就是吟诵者(审美主体)从诗词作品(审美客体)中接收信息,并通过体验、想象、思考,调动自己的信息存储,予以再创造,从而获得美感享受的一个审美活动过程。

诗词是意象艺术,诗词中的意象是诗人主观思想与审美情感的“意”和作为审美客体的景象、事物和场景的“象”的和谐统一,它们以物化的形式被诗人用文字语言表现出来。[4]文字语言是一种符号,不具有实体性,不能让鉴赏者直接看到具体形象,而审美活动是以对审美对象的感知为基础的,只有通过感知,审美主体把握了对象的各种感性状貌,才有可能获得审美享受。因此,吟诵者要展开体验、想象、思考,通过文字语言去感知作品意象,想象诗歌意境,也就是凭借文字符号提供的信息,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虚幻的艺术时空。从脑科学和神经心理学角度讲,文字符号首先刺激大脑的语言区,引起兴奋,然后打开横向神经通路,使兴奋曲线向视觉区、听觉区伸展,这样文字符号便能与相关的形象联系起来,在大脑中浮现相应的意象和画面。比如,吟诵杜甫的《登高》这首诗之前,吟诵者必须把握诗人写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当时的处境,想象诗中描写的夔州秋景。杜甫在这首诗中用他的如椽之笔,生动地描绘了夔州秋景的形、声、色、态,“风急”、“猿啸”、“落木萧萧”是听觉形象,“天高”、“渚清”、“沙白”、“鸟飞”、“长江滚滚”是视觉形象,在准备吟诵的过程中,要透过这些字句,展开丰富的联想,使无形象性的文字符号与有关的表象联系起来,在大脑中建构一个艺术空间,呈现一个多彩画面。又如李清照的《声声慢》,第一句中的“寻寻觅觅”是写诗人的动作,“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写出环境和气氛,“凄凄惨惨戚戚”是由“冷冷清清”引发的感受和情绪。这七组叠词连用,极富音乐美,渲染出愁惨而凄厉的氛围,使人不禁为之屏息凝神。吟诵前,应体会这些词句的涵义,结合生活体验,发挥想象,感受诗人作词时的悲苦心境。总之,入乎其内就是要加深对文字的审美把握,对作品进行审美观照,用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去充实、丰富作品语言,为这些文字形之于声准备好恰切、扎实的依据。

二、“出乎其外”,完成再造想象,形成语言链条

一方面,吟诵者要由文字语言所包含的形象中,看到、听到、嗅到、尝到、触到文字符号所代表的种种客观事物,了解时间发展、空间移动和事物运动,由此完成记忆联想和再造想象;另一方面,吟诵者还要沿着作品本身的结构亦步亦趋,形成有机的语言链条,将作品的文路化为自己的思路,并落实为言路;同时,吟诵者还要考虑如何把自己的审美感受用符合吟诵规则的语音技巧去呈现出来,并配合气息和肢体动作的变化,使吟诵更有感染力,让听者产生共鸣。

在打开横向神经通路,掌握了审美对象的感性状貌之后,就要打开纵向神经通路,使兴奋曲线从感知表象层向情感情绪、观念概念层扩展。吟诵是一种“有意为之”的行为,不是“信手拈来”,也不是“偶然取之”。有意为之,是一种目的性,是吟诵者根据诗词背景具体引发出来的吟诵愿望。有意为之的目的性越清晰、具体,吟诵过程就越顺畅,吟诵效果就越明显。如吟诵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时,脑海中会浮现一幅清明时节细雨纷纷的画面。“行人”在汉诗的意象系统中,为宦游旅人之意,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他出外做官不能回乡扫墓,所以要断魂了。他急切地向路上偶遇的一个牧童打听哪里能找到酒家喝口酒避避寒,同时借酒消愁,可是牧童遥指他村,表示本村没有酒家。“牧童”是无忧无虑的意象,与忧愁的游子正好形成对比。这首诗四句结构起承转合,诗人最后连口酒都喝不上,真是忧愁到了极点。整首诗意象鲜明清晰,意境浑然统一,吟诵前,应把握好意象特征,构建诗歌画面,想象诗人与牧童之间对话时的情态、语气和氛围,感受不同处境、不同心境的人物的心理特点,从而领悟诗歌意蕴,体会诗歌情感,这样吟诵起来会非常顺畅,吟诵效果也会更好。

吟诵还是一种理清思路、调整心路、化为言路的过程。吟诵者走进作品,沿着作品的结构思索,深入实质,理性分析,抓住真谛,将诗人的心路化为自己的思路,然后变为言路,成为自己倾诉表达出来的有声语言。比如吟诵李白的《赠汪伦》时,可以顺着诗歌的结构顺序想象一下李白在桃花潭水边即将乘舟远行的动作,忽闻岸上传来踏歌声后惊喜万分的表情,深湛的桃花潭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以忘却汪伦的深情厚意,此刻只有将水深情深联系起来,才能表达对朋友的感谢。把握了这首诗歌的结构线索和精神实质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就很容易与诗人产生精神共鸣,化诗人的心路为自己的思路,然后再通过有声语言将这首诗歌的真挚情感传达出来。所以,吟诵是吟诵者对于诗词作品思想感悟的一种外化,只有通过对作品进行审美观照,积极探索了诗词的美学意义之后,才能再考虑语音技巧方面的问题,把自己涵咏玩味所领会的意蕴用有声语言传达出来,使听者通过聆听吟诵来感知诗词涵义,获得审美体验。

三、遵循规则,善用语音技巧,传递作品情感

在吟诵过程中,吟诵者还需使用一些符合吟诵规则的语音技巧去呈现作品,以便更好地表达诗词意蕴。吟诵规则是古人从汉语的特点出发,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创作和欣赏方法,其中很多都是约定俗成的,当然在历史中也有变化,我们这里所说的,是在传统吟诵规则的基础上用普通话吟诵时要注意的几个基本规则。

第一,平长仄短。即吟诵近体诗和词时,偶位的平声字和押韵的字要拖长音,其余的字不拖长音。比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其中偶位字的平声字和押韵的字拖长音,可以表达出荡气回肠的感觉。

第二,平低仄高。即吟诵时偶位平声字低读,偶位仄声字高读,奇位字高低向偶位字靠拢。吟诵时声音的高低变化往往对诗词涵义产生影响。比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中,“合”和“缺”都是偶位入声字,入声属于仄声,作者用这两个入声字来收尾,是想表达对人生无常最强烈的感慨,所以应把这两个仄声字读得短促而高昂一些,才能表现出作者激烈的情绪。

第三,依字行腔。即按照字音的声调来决定旋律曲调,不能“倒字”。所谓“倒字”,就是听起来这个字的声调与它本来的声调不一致,以致吟唱时的字音难辨,令听众产生误解。比如把“玉壶”唱成“渔户”,“家常饼”唱成“家常病”等等。古人称谓文学创作都有其习惯用语,如诗谓之“作”,文章谓之“写”,唯词谓之“填”,因为词有词格,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格律。词有曲调,可以吟唱,只有严格按照格律,填出字数、平仄、音韵相合的词,吟唱时才不会倒字。吟诵时,应遵循词的平仄格律,做到不倒字。

第四,文读语音。文读是吟诵的传统,就是某些字要按照古音来读。比如入声字要读短音;韵字要押韵,尽管某些诗句句尾的字因为古今语音的变化已经不押韵了,但在吟诵时,还是要参照古音使之押韵;个别字要按照传统来文读,比如“秋思”的“思”读四声,“遥看瀑布”的“看”读一声等,这些读音往往与平仄格律有关,读错了会乱了格律,失了韵味,所以要文读。[5]

掌握吟诵的基本规则之后,就要注意语音的技巧了,音高、音长、音强、音色等语音要素要发挥作用,为吟诵助力。

音高、音长和音色会影响吟诵时的基调和节奏,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基调是清新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基调是悲慨的;“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基调是激奋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基调是凄切的……节奏是音高、语速和停连的有机组合,不同的节奏可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比如汉乐府《有所思》中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这几句,吟诵时语速应慢一点,节奏舒缓一点,平声拖长音,双音一停顿,可以表现出女子精心挑选佩饰品,又不厌其烦地装饰佩饰品,只为了对情人表达相思之意的慎重心理。而接下来“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几句,吟诵时语速应逐渐加快,声音拔高,节奏铿锵,表现出女子骤然听闻情人另寻新欢后心态由惊讶到悲痛到愤怒再到决绝的激烈变化。然后“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几句,语速由快减慢,音高渐弱,节奏缓慢下来,叹声词长音唏嘘,句尾字曼声长吟,表达出女子由激怒渐趋冷静之后,欲断不能的种种矛盾、彷徨又无助的复杂情绪。

音强是决定语流中重音的最主要因素。重音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我相信你做得对”这句话中,重读位置不同,表达的意思就不同。如果问:“谁相信你做得对?”重音就是“我”;如果问:“我该相信谁做得对?”重音就是“你”;如果问:“我相信你什么?”重音必然是“做得对”。吟诵中的重音处理还可以激发和提升听者的审美感受,就像电影的特写镜头一样,有些字词句读重音,能使语言符号变成听者大脑中的画面从而激发其情感共鸣和审美感受。那么,诗词作品中哪些地方需要重读呢?一是表现事物感性状貌的词语,这些词语能描述事物性状,表现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形象,把这些词语重读出来,能引起听者的想象,激发他们的美感享受。比如杜甫《登高》中的“急”、“高”、“哀”、“清”、“白”、“萧萧”、“滚滚”等字词,是描写夔州秋景各事物状貌的,吟诵时可以重读,以引起听者对这些事物的联想和感慨。二是表达强烈感情、主要意义和逻辑关系的词语,应用重音凸显出来。比如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句,将“几时”读成重音,可以突出“明月什么时候才有”之意,表现出苦闷的诗人对宇宙人生的质问和喝过酒之后深深的醉意,“青天”一词也用重音读出来,以凸现上下文的逻辑联系,为后面一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做铺垫,为听者接受下文的内容作心理准备。

除此之外,吟诵还要注意气息和肢体动作的配合。吟诵者应学会运气发声,用腹式呼吸,以丹田气发声,气度平和,意蕴深广,还能生彬彬君子之风。吟诵时还可以试着摇头摆身,感情到处,体态自然变化。摇摆不是匀速的,而是体现吟诵者对声音的高低、强弱、疾徐、曲直的控制,比如声音大时身体向后微倒,声音小时身体朝前稍倾,体态变化柔和多姿,以摇为主。

总之,诗词吟诵中的审美再创造是吟诵者对于诗词作品的一种深度挖掘和丰富改造。吟诵者必须对作品进行审美观照和感知,吟诵时做到脑中有画面,眼中有形象,心中有情感,才能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在各种符合吟诵规则的语音技巧和气息、肢体动作的配合下,完美呈现诗词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形象,产生美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让听者获得充分的审美享受。

参考文献:

[1]徐健顺.我们为什么要吟诵[J].语文建设,2010,(4):74-76.

[2](宋)陈善.扪虱新话[M].上海:上海书店,1990:39.

[3]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M].济南:齐鲁书社,1982:390.

[4]刘安海,孙文宪.文学理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37.

[5]徐健顺,陈琴.我爱吟诵[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38-139.

[6]叶嘉莹.古典诗歌吟诵九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7]张颂.朗读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8]张颂.朗读美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陈君丹

Aesthetic Re-Creation in Poem Chanting

XIONG Jie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Wuhan 430205, China)

Abstract:Chanting is a traditional way of reading classical poems. Similar to western recitation, Chinese chanting is a kind of re-creation of changing visual word language into audible verbal language. While chanting, the chanter must make two-phase aesthetic re-creation of the poem - gaining an insight into the emotion of the poem and aesthetically expressing the emotion of poem, so that he or she can really know its artistic image, see its thought and feeling, and present its connotation.

Key words:classical poem;chant; aesthetic re-creation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44X(2016)01-0001-04

作者简介:熊婕(1977-),女,湖北武汉人,副教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国学经典与诵读教学。

基金项目:湖北第二师范学院2016年申硕工作校管研究课题(XK2016SS29)

收稿日期:2015-12-10

猜你喜欢

吟诵古典诗词
吟诵国学经典,提升语文素养
“唱”出来的作文
靖江吟诵的采录以及初步研究
吟诵,拥抱经典
中国古典诗词的阅读与欣赏
古典诗词在广告文案写作中的运用探讨
趣从诗中来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探究
八年级古诗文诵读教学对学生情操的培养策略探析
小学高段语文语感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