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高职建筑工程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研究

2016-03-16王晓亮郭荣华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保定07000河北省财政厅石家庄05005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建模教学高职

王晓亮,郭荣华(.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保定07000;.河北省财政厅,石家庄05005)



新常态下高职建筑工程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研究

王晓亮1,郭荣华2
(1.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保定071000;2.河北省财政厅,石家庄050051)

摘要:BIM作为应用于建设领域的一项新技术,是未来建设领域技术应用的大趋势。基于BIM技术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建筑施工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提出的必然性要求。通过探索BIM建模教学,为高职院校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BIM;建模教学

当前,BIM已经成为工程建设行业的大趋势,BIM技术在建筑施工行业的应用,正逐步进入以建造过程应用为主的深度应用阶段。BIM技术作为建筑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施工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强大推力,有利于推动绿色建筑,优化绿色施工方案,优化项目管理,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和安全风险,提升工程项目的效益和效率。建筑产业现代化呼唤BIM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因此,将BIM技术融入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掌握创新工具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这不仅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顺应了行业市场需求和发展。经济新常态为探索BIM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与应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一、BIM技术在高职院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BIM技术的提出始于20世纪末的美国。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筑领域关于BIM技术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BIM的应用也比较成熟,其应用贯穿整个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运维阶段。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在政府公共建设项目上要求必须使用BIM技术。与此同时,美国高等院校将BIM技术引入课程体系并进行一系列课程改革和研究。

BIM技术在我国也受到广泛重视,一直以来,政府和行业的主管部门针对BIM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做了积极的推动和引导。《中国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14)-BIM技术应用与发展》《中国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15)-BIM深度应用与发展》的出版,为BIM技术在施工行业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有利的支撑。目前是建筑施工行业BIM技术应用由概念阶段转向实践应用阶段的重要时期。但是缺乏BIM人才已经成为我国BIM发展的主要瓶颈,一些重点高校逐渐开始展开对BIM相关课题的研究,如清华大学与广联达公司共同成立BIM研究中心;同济大学与鲁班软件双方就BIM技术研究等方面举行合作签约,将先进的BIM技术应用于教学。由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主办的BIM应用技能大赛,自2009年开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六届。BIM应用技能大赛的陆续开展,为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引导了“专业+”的新方向。高职院校的研究重点应该是BIM软件的应用,培养适合施工企业的BIM人才。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已经着手BIM课程及相关课程的开发,同时也在加快BIM实训室的建设。但总的来说,BIM应用技术在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未受到重视。在工程建设行业BIM应用如火如荼的今天,专业教学已滞后于行业发展,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BIM的师资匮乏,课程编排滞后,BIM教材真空,BIM实训室建设也在探索中。

二、高职院校BIM技术人才培养的对策

BIM技术在整个建造施工阶段有很多应用,如虚拟交底、虚拟施工组织、碰撞检查、三算对比等等。显而易见,BIM建筑模型通过模拟图纸审查、成本分析、施工管理、技术方案等,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工程成本。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引入BIM技术已经迫在眉睫。目前,针对BIM在高职院校的推广应用中存在的师资匮乏、课程体系滞后、BIM实训室不成熟等问题,有必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调整专业设置,跟上产业调整的步伐,推进BIM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一)以BIM技术为特色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建设及课程开发

随着BIM技术应用的全面推广,建筑施工岗位必将调整,因而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和重构势在必行。基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分析,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以BIM技术为支撑,重构基于施工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在教学中推广应用可视化教学资源库,实施项目化教学,深化“专项—综合—顶岗”三阶段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前四学期采用理实一体、校内外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会识图、懂技术、能管理的专项能力。第五学期,利用BIM技术进行模拟实训,包括按场地模拟、碰撞模拟、现场施工模拟、项目管理模拟等实训。

1.BIM课程开发

新常态下,深化校企合作,加强“课岗对接”,是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方向。

从目前建筑业的发展来看,BIM技术应用是大势所趋,市场需求促进了BIM人才需求,所以加快BIM技术相关课程的建设与开发势在必行。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应根据行业企业对施工员、建造师要求的变化,引入行业企业新标准、BIM技术,构建BIM课程体系,开设BIM建筑模型课程,并且将BIM课程模块分别放到建筑识图、建筑材料、项目管理、工程结算、建筑施工等有关课程中,同时兼顾由中国建设教育协会等主办的BIM应用大赛,加快资金和人才的投入,使BIM的课程建设与行业需求对接。

2.BIM建筑模型课程

BIM建筑模型课程依托实际工程项目,课堂与生产过程相结合,让学生在掌握BIM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完成一系列工作任务,包括BIM建筑工程软件基本操作、建筑各专业BIM参数化建模、模型文件管理及数据转换。按照工程进度的要求,完成建筑模型的制作。

(1)建筑识图+BIM模型

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识图课程中,借助三维可视化的3D模型,掌握11G平法图集,进而分组找出可能存在的结构与建筑的矛盾、管道自身碰撞等一系列图纸问题。这样学生一方面可以加深对设计图纸的理解,一方面可以模拟完成图纸会审,借助BIM技术更加清晰地找出并解决设计缺陷问题。

(2)建筑材料+BIM模型

建材试验室+BIM软件,学生可以完成建筑材料性能检测和成本控制。基于BIM的材料管理,能够完成采购管理、库房管理、结算支付等。借助BIM软件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限额领料、物料跟踪、需用计划与实际对比、材料成本分析。

(3)建筑设备+BIM模型

借助BIM技术完成管线综合。目前,暖通、给排水、消防、强弱电等各专业工程由于受施工现场、专业协调、技术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诸多难以预见的问题。通过BIM软件的可视化,可以进行多专业碰撞检查和精确预留预埋,从而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4)建筑施工技术+BIM模型

高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熟悉和掌握施工流程和特点,掌握施工各工种之间的技术、施工的工艺原理以及施工组织。借助BIM软件,建筑施工课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师就是企业的项目经理,学生就是企业的员工”的环境模拟。利用BIM 4D模型(形成X、Y、Z三个坐标轴+时间轴的4维模型)进行虚拟建造,对施工过程进行预模拟,包括施工场地的布置、施工现场配合、竣工模型交付等,形象直观地提供建设相关各方的协调沟通、施工组织模拟、施工进度模拟。通过BIM施工管理软件,动态模拟施工阶段过程施工工艺,将多种施工及工艺方案的可实施性进行比较,提升学生对施工现场各施工区域的了解,确保施工进度,优化施工方案。同时,通过对BIM模型浏览,可以进一步优化工程项目质量检查,确保课程目标得以实现。

(5)建筑工程计量计价+BIM模型

建筑工程计量计价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土方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钢筋工程的识图、工程量计算、工程量清单计价能力。资源及成本计划控制是建筑工程计量计价的重要部分,基于BIM技术的成本控制需建立5D建筑信息模型,也就是在4D基础上集成清单定额等就是5D,利用BIM 5D建筑信息模型,学生在进行虚拟建造的同时又能够对应施工阶段自动生成各施工阶段的人工、材料、机械等的需用量,从而建立资源需求量计划等。同时,根据工程进度,利用5D模型自动计算完成月度工程报量。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将材料消耗、机械结算及劳务分包的实际支出进行统计核算,将实际成本、预算成本、合同收入进行三算对比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有效实现成本动态分析控制。

BIM建模为高职建筑专业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BIM的本质是一个建筑造两遍(先试后建的流程),能够真正实现做中教、做中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工程项目整体意识和跨专业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二)校企合作组建BIM实训室

将BIM纳入高职课堂教学中,有利于高职院校教师建立模型化思维方式和平台化协作方式。校企合作共建BIM实训室,可以为BIM人才培养提供保障。高职院校可以在原有的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以BIM技术应用为契机,与建筑施工企业、软件开发公司及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共建BIM实训室,推动BIM技术在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落地”,在教学运行、推广等方面提供新的途径,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探索政校企合作培养BIM师资

随着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迅速推广,BIM技术人才越发匮乏。解决高职院校培养BIM技术人才所面临的困难,应从政府、学校本身以及企业三方面入手采取措施。由政府或者行业协会牵头成立BIM应用技术联盟。定期举办BIM应用技术培训和研讨会,请省内外专家结合工程案例授课进行培训。加强BIM技术的人才储备,实现BIM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同时,开展BIM技术试点示范应用。高职院校建筑类相关专业也可组建BIM教学及科研团队,构建可视化教学模式,顺利完成建筑从二维阶段逐渐过渡到多维,从而推动BIM技术在国内的深层次应用,加快BIM技术人才的培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BIM技术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建筑施工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提出的必然要求。BIM作为应用于建设领域的一项新技术,是未来建设领域技术应用的大趋势。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必须紧跟市场导向,积极开设BIM相关课程,提升学生专业技术能力、为建筑业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从而推进我国建筑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曾范永.建筑类高职院校BIM技术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4.09.

[2]秦浩.BIM建筑信息模型课程在土建类高职院校开设的必要性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4(7).

Under the New Normal Study on the Cultivation of BIM Technical Personnel in Higher Vocational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WANG Xiao-liang1,GUO Rong-hua2
(1.Hebei Software Institute,Hebei Baoding 071000,China;2.Hebei Provincial Finance Department,Shijiazhuang 050051,China)

Abstract:BIM as a new technology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construction is a big trend in the field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the future.The reform of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based on BIM technology that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o realize the leap forward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By exploring the BIM modeling teaching,it provides a new teaching method for higher vocational architecture specialty.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pecialty;BIM;modeling teaching

作者简介:王晓亮(1974-),男,河北曲阳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施工、职业教育的研究与应用;郭荣华(1964-),男,河北枣强人,高级经济师。

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新常态下高职建筑工程专业BIM人才培养模式研究”(SZ151060)

收稿日期:2015-09-20

文章编号:1673-2022(2016)01-0024-0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猜你喜欢

建模教学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问题情境驱动下的高中数学建模教学探讨
基于UG的建模教学探讨
初中生物建模教学的实施策略
建模教学在高三生物复习中的实践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