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

2016-03-15于晴

关键词:中原文化时代价值思想政治教育

于晴

(黄河科技学院,河南郑州450063)



中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

于晴

(黄河科技学院,河南郑州450063)

摘要:中原文化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文资源优势突出、民风民俗丰富、文化资源种类繁富,但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对品牌挖掘不够,对青年学生的影响也相对有局限,因此,发掘中原文化的“根”文化、农业文化、“中”文化、商业文化传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自信心、对和谐社会的认知、对兼容并蓄的包容精神的理解、恪守传统美德。

关键词:中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时代价值

中原地区作为中华灿烂文明的一个重要发源地,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具有重大的强势影响。在世界经济、文化愈来愈全球化的今天,经济迅速发展、文化多元扩张,对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产生了不小的冲击。立足中华民族文化根本,强化学生认识外界事物的分辨力,才能达到学校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一、研究缘起

(一)“文化强国”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命题

自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方针后,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重要战略,“文化强国”,增强国家软实力,成为我国当前的战略命题。“文化强国”战略实现的主体力量是青年学生,其内在核心就是要树立全民广泛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

(二)中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部下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号),对在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原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以语言文字文学为例,仓颉造字的传说、古代汉字系统最早、体系最为完整的甲骨文都发生在中原大地,并且在长期的历史上,北方官话区是河南方言是北方官话区词汇和语法系统的圭臬,同时,作为中国诗歌源头《诗经》中“风”这一类,其覆盖的大部分范围就是中原地区。中原文化所具有的根源性、原创性、包容性、开放性、基础性都使得其在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中居于主体性的地位,并且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和贡献。

(三)中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

中原文化中所包含的“传道济世、兼容并蓄”、“经世致用、求真求理”的书院文化、科技文化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立德、诚信、友善等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中原文化中以及“负阴以报阳”“冲气以为和”的辩证观和方法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也有很多相通之处,这些思想都对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此外,中原文化中所赋存的精神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更深远的教育意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舍身精神、“愚公移山”的坚持不懈精神、“红旗渠”的精诚团结、艰苦创业精神、焦裕禄舍身为国精神等,这些都成为当前思想教育做好鲜活的样本。

二、当代中原文化发展现状

(一)人文资源优势突出,但发展相对滞后

中原地区长久的历史文化,积累形成了根基深厚的、相对优势明显的的人文景观及资源。以中心区河南为例,河南“地上文物全国第二、地下文物全国第一”的美誉就是最好的明证,这其中就包含了“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建筑群”三处世界文化遗产,“洛阳、开封、安阳、郑州”更是占据了全国八大古都的四个席位。但是,改革开放以后,中部省份改革的相对滞后、又无缘于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红利,使得中原地带处于整个改革的边缘地带,经济发展的滞后势必影响文化生存的开阔空间。文化发展需要以经济发展作为前提,疲惫于追赶各项经济发展的内陆省份,其文化发展理念、文化顶层设计、发展步伐都明显落后于京上广以及沿海发达省份。再加上囿于经济能力和经济水平,文化市场建设也相对滞后,文化消费也就处于相对低水平状态。

(二)民俗民风丰富,但对青年影响有限

民俗民风主要是指民间生活风俗、节日习俗和民间礼节等,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中原地区民俗文化有悠久的历史,诸如腊月二十三祭灶、除夕守岁、拜年习俗、红包压岁、清明节祭祖、中秋吃月饼、重阳敬老、端午绑五彩丝线等,这些节日习俗沿用至今,影响重大。但是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这些传统习俗越来越陌生,反倒是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成为其标榜时尚的工具,蕴含在这些节日里的忆祖、团圆、敬老等内涵也逐渐被青年人所遗忘。同时,中原地区丰富的戏曲、戏剧文化也逐渐在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消失,除豫剧影响较大外,沁阳怀邦、河南坠子、道情等在青年中的认知度和熟识度逐渐降低。

(三)文化资源种类繁富,但创新力品牌内涵挖掘不够

中原地区很多文化资源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还未能做出一系列响当当的品牌。作为中国佛教发源地的洛阳的白马寺,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但是对白马寺的宣传和政策支持远远不足,未能将其创建成为像少林寺一样的经典品牌。历年来,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已经形成了较大的影响、辐射规模,成为河南一张华丽的文化名片,但是炎黄二帝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却挖掘的不够深入。中原传统文化创新力不足、文化体制机制不够灵活,尤其是进入近代,政治、经济中心的迁移,使中原文化失去了核心区域发展优势,逐渐处于边缘化状态。如何将中原文化放置于时代发展大潮中,挖掘优秀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创新力,将其培育成具有自我独特风格、时代特征、教育意义深远的文化品牌,成为今后工作中的重点。

三、中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

(一)中原“根”文化,凝魂聚气:增强凝聚力和自信心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她是众多文化之根、之源,主要包括姓氏之根、民族血脉之根、文学艺术之根、文字文明之根、中华古都之根、民族信仰之根、农业文明和商业文化之根等众多“根”文化。这些“根”文化对于传播、传承华夏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在很长一段时间引领者中华文化的发展走向。甲骨文字文化以河南为源头向周边传播,周易文化、庄子哲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程朱理学也在中原地区繁衍生息,这些根文化对于华夏文明的传承创新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进入新时期以后,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更是将中华民族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舍身为国的传统价值和美德表现的淋漓尽致,这对于当前社会价值观扭曲、诚信缺失、庸俗媚俗之风是一个有力地回击。进入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冲击使得很多年轻人失去了文化自信,根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增强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二)中原农业文化传统,仁爱共济:增强对和谐社会的认知

作为中华民族农耕文明较早发展的中原地区,她积聚了较为丰富的农耕文化,并赋予这些农耕文化丰富的人文内涵,其基本的价值观念主要包括:“和谐共存的自然观念、和谐共处的社会观念、反分重合的国家观念、以人为本的人学观念、知行并重的求知观念、有所作为的人生观念、重德守信的伦理观念、尚俭节用的经济观念”。如今,由农耕文明脱胎而来的这八点生活准则,已经成为人们所秉持的普世价值,为中华民族普遍接受。追根溯源,这八点原则与农业文化具有息息相关的密切联系。“和谐共存”,是农业劳动者因为农业劳动与土地所产生的价值取向;“和谐共处”则是因农业固定生活的群体,在与他人生活合作期间,处理人际关系、解决利益矛盾所必须遵守的法则;中原地区形成的家国一体政治生态,具有典型的家国同构特征,“反分重合”也就成为农业文明家族式发展、和谐共存的衍生物。这些由农业文明发展而来的社会法则,对今天青年学生增进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中原“中”文化传统,兼容并蓄:加强对包容精神的理解

中原之“中”,不仅是个地域概念,更是一个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概念,世界文化遗产——登封“天地之中”历史文化建筑群,正是这个“中”字的完美解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天地之中”的认可,也是对中原文明“中”的特性的认可。“中”不是中庸、调和,而是对异域文化的包容和创造性改造,以及她兼容并蓄的包容精神上。中原文化经历战争、人口迁徙、宗教、经济交流等多种形式完成了对外来优秀文化吸纳和消化,在不改变自我本色的基础上,完成了自我的形象的转变。以外来宗教佛教为例,世界上一般宗教进入一个陌生地区后,都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但是,自从佛教进入中原地区后,不仅生根发芽,而且与本土的儒家有机融合,形成了中华文明一道亮丽的风景。因此,中原地区作为华夏先民意识中“中央之国”的发源地,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中”,更有文化融合、创新中心区的意味。

(四)中原商业文化传统,崇德弘毅:恪守诚信仁爱传统美德

中原地区不仅是“商”的发源地,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商业理念、管理模式和商业文化,这一文化传统更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原是中国商人、商业的发源地,这已经是考古学界的共识。郑州商城遗址作为古代商都遗址,在1961年被确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商朝人擅长物品交易,因此有了“商人”的称呼。作为商业文明的起源地,在历史上,以十五牛智退秦师的商人弦高,留下了“富过十二代、历经四百年而不败”巩义康百万,都成为中原地区的传奇.中原商文化之所以能够这样广泛流传而又影响深远,主要在于中原商文化遵循着重人本、施仁爱的从商理念,明义利、济众生的治商之本,尚中和、生善财的经商之道,守信义、重承诺的市场之德,坚毅力、生不息的敬业之神,这种诚实守信、仁爱共济的从商之道也反映了中原商业文化的内涵特质,这对教育当今青年学生恪守传统美德具有现实意义。

(注: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资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价值及实施途径研究,项目编号:2015-QN-129;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社科联2015年度专项调研课题:发挥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思想引导作用研究,项目编号:QSNYJ2015093)

参考文献:

[1]徐光春.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N].河南日报,2007-022-07.

[2]禄德安.中原地区历史文化与政府职能定位[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6):108-110.

[3]杨杰.论中原文化的历史传统与弘扬传播[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86-188.

猜你喜欢

中原文化时代价值思想政治教育
试论中原文化影响下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
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看中原优秀文化品牌的构建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时代价值、核心思想与哲学意蕴
论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正义观及其时代价值
抗大思想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探析
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