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动车尾气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2016-03-13绥化市环境监察支队黑龙江绥化152000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烟度滤纸尾气

李 艳(绥化市环境监察支队 黑龙江 绥化 152000)

机动车尾气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李 艳(绥化市环境监察支队 黑龙江 绥化 152000)

从机动车尾气的成分及危害入手,对机动车尾气检测方法的优劣问题进行探究与分析,阐述了各类机动车尾气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治理办法。

机动车尾气污染;危害;预防;治理

1 机动车尾气的成分及危害

汽油车尾气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含铅化合物、苯并芘及固体颗粒物等。柴油车尾气主要成分除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还包括未燃和未完全燃烧的的燃油、润滑油及其裂解和部分氧化物,如烷烃、烯烃、芳香烃、醛、酮、酸等数百种成分。

机动车尾气最主要的危害是形成光化学烟雾。机动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臭氧,它和大气中的其它成份结合就形成光化学烟雾。对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刺激眼睛,引起红眼病;刺激鼻、咽喉、气管和肺部,引起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光化学烟雾能使树木枯死,农作物大量减产;能降低大气的能见度,妨碍交通。机动车尾气中固体悬浮颗粒的成分很复杂,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各种金属粉尘、强致癌物苯并芘和病原微生物等。固体悬浮颗粒随呼吸进入人体肺部,以碰撞、扩散、沉积等方式滞留在呼吸道的不同部位,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当悬浮颗粒积累到临界浓度时,便会激发形成恶性肿瘤。此外,悬浮颗粒物还能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阻塞皮肤的毛囊和汗腺,引起皮肤炎和眼结膜炎,甚至造成角膜损伤。

2 机动车尾气检测的基本程序

通过登录软件程序输入被检车辆的特征数据,包括车主信息,报检项目及车辆基本信息,如车牌号码、出厂日期、燃油类型、基准质量、驱动方式、标定功率、进气方式(自然进气、涡轮增压)等,将车辆信息录入系统,就可以通过软件从车籍库中读取该车的数据。将车辆登录信息通过网络送给车辆检测计算机。同时,该车辆的特征数据又存入文件服务器。作为车辆注册专用站点,登录机还根据情况自动生成录入日期、时间,检测车辆的当日序号。被检车辆上线,模拟行进过程,监控探头采集尾气,通过标气比对,自动测量尾气排放浓度,并对测量值与规定数值比较,自动生成检测报告单,环保监理对报告单审核后,对合格车辆核发环保贴。

3 机动车尾气的检测方法

(1)怠速法/双怠速法:采用简易的便携式气体分析仪,检查汽油车在怠速工况下污染物排放浓度。其缺点是只能检测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浓度。

(2)工况法/简易工况法:工况法是模拟车辆在道路上实际的运行工况(如怠速、加速、等速、减速),同时测量其污染物的排放量,测得的排放结果基本上可以反映该车辆的实际排放情况,被公认是评价汽车(或发动机)排放状况的最科学的试验方法。但工况法设备昂贵,试验条件严谨,试验时间较长,一般只用于对新定型汽车和新生产汽车的排放检测。简易工况法是让车辆按规定车速在底盘测功机上“行驶”,同时测量其污染物排放量。所采取的工况和测试设备都比工况法简单。常用于在用车的污染物排放检测。它们不但可以检测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浓度,还可检测氮氧化物的浓度。

(3)自由加速法:分为滤纸式烟度计检测法、不透光式烟度计检测法。我国目前主要通过采用滤纸式烟度计测试柴油车在自由加速工况下排放的碳烟,来判定在用柴油车发动机燃烧状况是否正常,以及与排放有关的零部件是否需要维修或保养。

(4)遥感检测法:遥感检测器由一台综合分析仪、一对红外光发射和接收器、一台摄像机组成。遥感检测法是利用红外光检测仪器的红外线测试原理,检测行驶中车辆排放污染物的浓度,识别出污染物排放严重超标的车辆,同时将车辆的牌照用摄像机拍摄下来。它适合路检,抽查不和格车辆,我们没采用这种方法。

4 机动车尾气检测方法的优劣比较分析

怠速法由于操作简单,检测数据限值较高已被淘汰。

双怠速检测的主要过程是:首先在发动机上安装转速传感器和油温仪;将发动机由怠速工况加速至70%额定的转速,并维持运转30s后在降至高怠速工况;将尾气分析仪取样探头插入排气管400mm深处并且固定住;使发动机稳定维持高怠速15s后,尾气分析仪开始进行取值,读取30s内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取其平均数为高怠速排放测量结果,在此过程中发动的实际转速不能超过100转;将发动机从高怠速工况降到怠速工况;在发动机稳定怠速15s后,尾气分析仪开始取值,并读取30s内的最高和最低值,取其平均值为怠速排放测量的结果;对于多排气管要取每个排气管的平均测量结果。该方法的主要缺点为只能检测出HC和CO的浓度,不能对NOx的排放进行检测。我们主要用它来检测汽油四驱车,由于四驱车和某些具有防侧滑功能的车辆不适于简易工况法。

简易工况法是模拟汽车上路时有负荷的检测,涵盖加速、减速、等速、怠速等各种工况过程,如实反映车辆实际行驶时的尾气排放特征。简易工况法的实行,使机动车尾气检测由静态上升为动态检测,可以保证机动车尾气排放始终处于合理的水平,从而有效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加速淘汰尾气严重超标的老旧车辆,可以筛查出尾气超标的不合格车辆,对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具有积极意义。我们目前采用这种方法检测前驱和后驱汽油车。

自由加速烟度法:自由加速工况即柴油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将油门踏板迅速踩到底,并维持不少于2秒后松开,此定义为自由加速工况。在自由加速工况的情况下,滤纸式烟度计主要是通过脚踏板抽气泵开关,抽取一定量的排放黑烟,然后手动将气体通过管路压入到特定的滤纸,黑烟中的炭微粒吸附在滤纸上,然后用一定光通量的光束照射,通过测量其反射光强度来决定柴油车排放的烟度。然后从排气管中抽取一定量的排气,让一定量的排气将清洁的滤纸染黑,再用规定的光学检测器测量滤纸染黑的程度,并确定该试验车辆的烟度排放是否达到标准。以上的方法称为自由加速烟度法。自由加速法的缺点主要表现为:不能反映功率大小,油门大小会对测量值产生影响,容易通过限油方式进行作弊。我们检测柴油车采用这种方法,可以筛查出一部分尾气达标不合格车辆和黄标车。

5 绥化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现状

绥化市现机动车保有量10万辆,机动车检测机构6所,每天市区上线检测车辆为200-300台次,检测机构为商业运行模式,各站由环保局派驻站监理一名,对上线检测车辆进行监管。柴油车采用自由加速度法检测,汽油车采用简易工况法和双怠速法,简易工况法用于检测前驱车和后驱车,双怠速法主要检测四驱车。检测过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容易作弊方法:

一是仪器调试,如果把限值调高,那受检车辆通过率就高,或是调高压力表,受检车辆通过率也会提高。这就要求我们监理人员严格按照限值调试仪器,管理好仪器。

二是双怠速法,监测是通过控制油门来检测的,需要监理人员加强监管,保证上线车辆油门足够大,达到监测转数,检测出车辆的尾气实际排放量。

三是采集探头,仪器都有两个探头,打开一个探头,这样可以吸入氧气,使不合格受检车辆通过。

基于以上几点,建议环保部门和检测机构:

一是本着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打击污染排放为目的,协同一致,严格管理,加强尾气不合格车辆和黄标车的管理。

二是环保部门加大监管力度,规范监测程序,督促不合格车辆维修,直到合格为止。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使车主意识到机动车尾气的危害,配合车辆监测和维修工作。

由此可见,简易工况法在汽油车的尾气检测中具有绝对优势,可以检测出尾气中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值。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机动车保有量逐年递增,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大,政府部门除了加强对机动车尾气达标排放进行监管外,还要注重清洁能源的推广,鼓励、支持电动车和太阳能车的研发、生产和使用。

〔1〕王璐等.在用车排放检测方法综述〔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2(03).

〔2〕高原,牟瑞芳,王娟.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及防治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13).

〔3〕陈龙,鹿建平.汽油车稳态工况法排放检测与尾气超标治理〔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2(10).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ehicle Exhaust Determining Methods

LiYan(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Detachment of SuiHua City SuiHua Heilongjiang 152000)

The paper analyses components and harm vehicle exhaust,discusses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etermining methods of motor vehicle exhaust and puts forward control measures.

Motor vehicle exhaust pollution Harm Prevention Treatment

X831

A

1674-263X(2016)02-0087-03

2016-05-29

李艳(1972-),女,大专,工程师,从事机动车尾气检测工作。

猜你喜欢

烟度滤纸尾气
滤纸式烟度计标准物质烟度值的测定
我国烟度计测量技术进展
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和控制探究
车用柴油机起动烟度试验研究
滤纸改性制备植物羊皮纸的实验研究
电动补气策略对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加速烟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浅析滤纸的匀度对滤芯过滤性能的影响
多层介质阻挡放电处理柴油机尾气颗粒物
高抗水水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表征及其在工业滤纸中的应用
浅析滤纸透气度与初始压差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