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药学教学新理念:让学生在两种“旅行”中学到真知

2016-03-13傅晓慧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生药学生药实训室

傅晓慧

生药学教学新理念:让学生在两种“旅行”中学到真知

傅晓慧

(浙江省永康卫生学校,浙江 永康 321300)

针对生药学教材千篇一律的内容格式、相似且易混淆的知识点,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等问题,笔者根据教学实际,提出新的教学理念。以“旅行”发现为依托,合理利用校内校外两个课堂、创设两种情境,实现既定学习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校内课堂上跟着教师去“旅行”;利用实践机会,指导学生到野外和实训基地去“旅行”,在愉悦的心境下自主学习。

生药学;旅行;兴趣;自主探究

中职药剂专业单考单招政策的出台,显示出国家对中职药剂专业生药学课程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在以往的生药学教学中,存在教材千篇一律的内容格式、相似易混淆的知识点,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等问题。

传承千年的中医药文化是我国的国粹和瑰宝。“凡草皆是药”,地大物博的华夏大地蕴藏着各种药材物种。凭借地域条件优势,本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根据“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引领”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针,结合教学实际,笔者提出新的教学理念,即以“旅行”发现为依托,让学生认识生药、了解生药,帮助学生放松心情、缓解学习压力、开阔眼界、增长学识,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下自主学习。

1 创设情境课堂——带学生去“旅行”

课堂“旅行”主要是针对一些学生自学难度较大、难触及的、罕见的以及珍稀的生药品种。追求新鲜感是人的本性,改变传统照本宣科教学方式的诱导式“旅行”课堂教学主要是为了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旅行通俗点说就是到外面玩。课堂上只要一说到带大家去玩,学生兴趣就会立马被激发出来,而只有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时,学生才会主动学习。

课堂上,教师就是一名循循善诱的“导游”,学生则是带着好奇心和任务出发的“游客”。诱导式“旅行”教学就是让学生跟着教师走,在欣赏各地美丽的自然、人文景观,感受不同民俗习惯,了解各地地理气候特点,识别地方特产的同时,渗透教学内容:生药的产地、来源、特性、功效等。身为“导游”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展开旅行介绍,通过多媒体视频、图片、民间故事、人物典故的引入,层层拨开教学内容,让学生发现该地区出产的特色生药物种,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课本知识。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其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1.1利用好多媒体课件

课堂诱导式“旅行”的情境非常重要,而这有赖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教师课前把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图片、视频结合教学内容,制作成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例如:播着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配上视频图片,晨起朝阳冉生,川藏少数民族人们劳作于川贝花开的田间,丰收珍珠般的果实,此时出现一幅幅“怀中抱月”形状的大小各异的贝母图片等。生药学就是一门形态学科,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对本门课的学习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多媒体视频、图片,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生动化、细致化,让学生直观了解每种生药的特殊形态结构。

1.2增加内容趣味性

长时间的视频、图片赏析会让学生感到乏味,教师可借机穿插与所学药物有关的典故传说、古人总结的经典歌诀,或者介绍有关药材市场、临床实践的新闻时事等,例如当归名字的由来、辨别贝母类型的歌诀、近几年冬虫夏草的价格行情、银杏叶片走出国门等。通过这些介绍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增加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借此强化药材的性状特征,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将所学生药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药材的认识,方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从而拓宽学生知识面。

2 充分利用实践机会——引导学生“旅行”

2.1开展野外拓展旅行,引导自主探究

我校药剂专业学生大多数来自本省,也有少数来自云南、贵州、安徽、江西等省份。假期,教师可利用学生地域优势布置任务,让学生组团,因地制宜开展野外拓展活动,带着任务踏上“寻宝之旅”,寻找当地生药物种并以视频、相片、标本、文字等方式记录其寻找到的宝贝。对于这类作业,学生积极性很高,能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完成任务。久而久之,学生还养成了每次出行前主动预习书本知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习惯。在一次次的“寻宝旅行”中,学生学会了鉴别物种的方法、查阅相关书籍、书写调查笔记等,渐渐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描述植物的形态特征。这种教学方式集游乐与学习为一体,以具体任务为载体,将教学内容蕴含其中,达到了玩中学的目的,也逐步实现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回校后,首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展示各自所得,进行药材真伪、优劣的识别,并提出鉴别依据,得出小组结论。教师做简单的引导、补充,针对重点、疑难点进行启发式讲解。然后转换角色,由各组学生当“导游”,介绍他们的“寻宝”过程,向全班展示成果。最后,将学生制作的精美标本选入学校中药陈列馆展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相互协作、自主钻研、精心准备试讲,课堂气氛活跃。这样的学习形式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课本知识、破解难点、深入理解和记忆学习要点。整个教学过程真正体现了还课堂于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2.2开拓校外实践基地,增加实践机会

武义寿仙谷药业是我校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有130亩的百草园及2 000多平米的种苗克隆组培快繁中心,2 800多亩铁皮石斛、原木灵芝、藏红花等名贵中药材及食药用真菌标准化栽培基地。我校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寿仙谷,让学生带着任务参观。教师带领学生边参观边拍照,边采集标本边讲解,学生仔细观察,真实感受药材的生长特性,能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得到教师及工作人员及时的解答,从而加深印象。

2.3开放校内实训室,引导自主学习

近几年我校投入300多万,完善了校内药剂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建成药物基础实验室、药物分析实训室、中药陈列馆和中药调剂、炮制室,配备300多种中药生药标本、浸制标本、中药饮片,购入气相色谱法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光分析仪等多种高端中药鉴别、制备仪器设备。该实训室对学生完全开放,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场[1]。实训室完全开放后,针对学习中的疑惑,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利用实训室现有资源,结合书本内容,深入研究,对生药进行专业、细致的鉴别,巩固学习内容,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能力。

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将学生在实践中得来的知识与技能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让书本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以“旅行”为依托、开放式的生药学教学方式,其显著特点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造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2],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开放式教学使枯燥、抽象的专业知识变得生动、具体,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巩固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

总之,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要不断学习、积极反思、敢于尝试,勇于做一个教学方法的创新者。

[1]张国红.试论职业学校电子专业的“渔场教育”[J].职校通讯,2005(5):38-39.

[2]何颖.例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药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5):274-275.

[3]李静,朱元元,郭远强,等.开放式教学在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药学教育,2009,25(5):48-50.■

G421

B

1671-1246(2016)17-0050-02

猜你喜欢

生药学生药实训室
基于偏振光显微镜与λ波长补偿器联用在生药显微鉴别中的应用研究
山豆根及其混伪品生药学研究进展
性状鉴别在生药学实验中开设的必要性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高职院校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建设探讨
民族药柳兰的生药学鉴别
羊肚参的生药学研究
长花忍冬生药学初步研究
生药学教学中关于“主动学习”的思考和探索
建筑类专业识图实训室建设及实训组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