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产科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与建议

2016-03-13赵万英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腹部实训知识点

赵万英

微课在产科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与建议

赵万英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4120)

产科实训一直是产科学教学的薄弱环节,探讨将微课应用于产科学实训教学,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产科学教学质量。

微课;产科学;实训教学

产科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较强的妇幼保健专业核心课程,产科实训是产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实训教学采用“观看电教—教师演示—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四段式教学法[1],这种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操作能力培养,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微课以“精美、简洁、具体、生动”[2]等特点受到教育者普遍关注。本文将探讨产科学实训教学的微课设计及应用(以产科检查之腹部四步触诊实训为例)。

1 微课的概念

微课的字面理解是比正常上课的时间短、教学容量小的课[3]。胡铁生等[4]认为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而最新的微课解释是[5]一种针对某个教学环节或知识点的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

2 微课的内涵特点

微课的时间简短,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设计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形式是自主学习,目的是获取最佳教学效果,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其内涵具有以下特点。

2.1微而彰显

微课是基于问题的教学和情景的认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中体现,是“小中见大”的现代教育新模式。

2.2微而不弱

微课短小精悍,能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是现代课程教学积攒的宝贵资源。

2.3微而不薄

通过不断的微型知识学习,达到知识积累的目标,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2.4微而不卑

微课能高效解决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其知识内涵丰富,教学意义重大。

3 产科学实训教学中的微课设计及应用

3.1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是教师策划教学过程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本微课选择的实训内容是产科检查之腹部四步触诊。其重点是腹部四步触诊的顺序、手法、内容和目的,难点是枕左前位腹部四步触诊的手法和内容。只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才能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3.2教学目标确定

本次实训课的教学目标为掌握腹部四步触诊的顺序、方法及目的。通过腹部四步触诊,达到初步判定胎产式、胎先露、胎先露是否入盆及入盆的程度,最终判定是否为高危妊娠的目的。

3.3微课的设计制作

3.3.1正确检查方法的录像选取门诊产前检查的孕晚期孕妇,征得其同意(只录取腹部)后,对其腹部四步触诊的顺序、方法、内容进行录像。

3.3.2错误检查方法的录像 在实训室智能孕妇模型上,教师对腹部四步触诊中容易出错的检查方法进行录像。

3.3.3后期制作 对正确和错误的两段录像进行剪辑、文字编辑、配音等后期制作,将正确与错误的每一步操作对比排列,并在错误操作处用红色标注,引起学生的特别关注,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关于腹部四步触诊正确与错误检查方法对比的微课视频,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后期制作需要较高的现代教育技术作支持,应与相应的专业教师合作。

3.4应用

将制作好的微课视频应用于产科腹部检查实训教学中。具体做法是:先将视频传到事先建立的QQ群或微信平台,再让学生将其下载在自己的电脑、手机上。要求学生实训前观看,实训中对照练习,实训后自主练习。微课视频中正确与错误检查方法的对比设计,改变了传统实训教学中学生因教师无法一一指导而导致错误操作的局面,使学生能更快地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本视频独立、完整地呈现了腹部四步触诊的顺序、方法和内容,且采取正确与错误检查方法的对比设计,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采取同样的方法对骨盆外测量、分娩急转等实训的流程、方法、内容及临床意义等进行微课教学,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大大提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还提高了产科学教学质量。

4 产科学实训教学中微课应用的建议

4.1微课不能替代课堂教学

产科学容量大、内容繁杂、专业性强且技能操作多,而微课最大的特点是“短、小、精、活”。所以,微课只能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具体化,不能替代课堂教学[6]。

4.2重视协作开发

微课建设的基础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建设的原则是“精美、简洁、具体、生动”。分析教师队伍结构,中年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缺乏多媒体技术,在微课设计制作时,难以把概括性、总结性知识点融合进去;青年教师具有较为熟练的多媒体技术,但缺乏教学经验,难以把握教学策略、教学互动、知识点确定等环节。因此,应重视团队协作,中青年教师携手合作,甚至与教育技术专业人员通力合作,使教学资源共享。

4.3加强技术培训

目前微课制作尚处于摸索阶段,微课制作技术有待提高,如视频镜头单一、视频画面不清晰。胡铁生等[4]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在微课制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技术层面的,52.18%的教师认为微课视频后期编辑加工技术难度较大(片头片尾、画面效果、字幕显示等),48.77%的教师认为视频拍摄难度大、制作成本较高。这些数据说明目前微课制作的技术门槛对于一线学科教师而言较高,因此,急需加强其微课视频制作技术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微课视频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保证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将会在这个微时代发挥它的巨能量[7]。但微课教学法在我国才刚刚起步,正沿着“微型资源构成—微型教学活动—微型网络课程”的轨迹发展变化[8]。我们要秉承资源开放共享的理念,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1]李腾.微课在妇产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 (15):31-32.

[2]张灵芝.微课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6):70-72.

[3]肖延龄,朱义国.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微课建设及应用的思考[J].中医药导报,2014,15(20):107-109.

[4]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5-13.

[5]张耀娟.微课在工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6):90-92.

[6]张艳云,孙洪宇.将微课引入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探索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9):75-76.

[7]裘德海.高校利用微课程促进教学的应用与思考[J].科教导刊,2013 (4):95,127.

[8]胡铁生,黄明艳,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1.■

G421

B

1671-1246(2016)17-0093-02

注: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基金资助项目(132118)

猜你喜欢

腹部实训知识点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