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腿牵引架的研制与应用

2016-03-09陈利英毛媛媛

护理与康复 2016年6期
关键词:研制骨折应用

陈利英,杨 静,许 芳,罗 惠,毛媛媛

(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浙江杭州 310004)



新型腿牵引架的研制与应用

陈利英,杨静,许芳,罗惠,毛媛媛

(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浙江杭州310004)

摘要:目的研制新型腿牵引架并观察临床使用效果。方法通过对原有腿牵引架进行改造,形成新型腿牵引架。将72例骨牵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Braun氏架进行牵引,观察组采用新型腿牵引架进行牵引,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牵引效果和护士操作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度、牵引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士操作新型腿牵引架的时间短于传统Braun氏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腿牵引架操作简便,牵引效果较好。

关键词:骨折;骨牵引;腿牵引架;研制;应用

doi:10.3969/j.issn.1671-9875.2016.06.018

牵引技术是骨科应用较广的治疗方法,常用于骨折与脱位的整复、整复后维持良好的对位与稳定[1]、防止与矫正关节畸形、解除肌肉痉挛与疼痛等[2]。骨牵引包括股骨髁上牵引、胫骨结节牵引和跟骨牵引,不同类型的牵引对牵引架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原有牵引架的滑轮架如同“树杈桠”,笨重且宽大,必须依赖骨科牵引床才能实施牵引;同时辅助吊架的位置和高度是固定的,不能根据患者的牵引类型对骨牵引架进行调整,达不到最佳治疗效果;在使用中也不能根据患者的身高、体形进行高度与长度的调整。为了使腿牵引架在临床上应用起来灵活、方便,可根据不同牵引类型进行调整,达到效果好、稳定性强、患者舒适的目的,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本院骨科对腿牵引架进行改良,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制作及使用方法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纳入标准:符合骨牵引适应证的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23~61岁,平均年龄32.4岁;股骨骨折8例,髋关节中心脱位6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12例,跟骨骨折10例。观察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35.7岁;骨盆骨折5例,陈旧性髋关节脱位4例,股骨骨折12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1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部位、骨折类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按骨科护理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Braun氏架进行牵引,观察组采用新型腿牵引架进行牵引。

1.2.1新型腿牵引架的制作

1.2.1.1材料腿牵引架(临床现有的Braun氏架,长136 cm、宽22 cm、高18 cm),不锈钢支杆2根(支杆的横截面为正四边行,边长为10 mm,长25 mm),不锈钢辅助吊架(管径20 mm),套筒(内孔为正方形孔,边长为10 mm,孔深25 mm,外径17 mm,长28 mm),内筒(内径17 mm,外径19 mm,长25 mm),阻挡条(直径10 mm),线圈若干,磁流变液,外罩(内径23 mm,外径25 mm,长28 mm)。

1.2.1.2制作方法在Braun氏架上增加辅助吊架,并用磁流变液固定器调节辅助吊架的角度。方法:在Braun氏架放腿板两侧分别焊接不锈钢支杆,支杆可与带有磁流变液固定器的辅助吊架相衔接;再制作带磁流变液固定器的辅助吊架,制造圆柱形且具有正方形内盲孔的套筒(套筒套在支杆上与支杆衔接,衔接后两者不会相对转动),套筒的圆周壁底部开有一圈环槽,用来存放磁流变液。制造内筒(内筒可以冲压成型),在内筒底部侧壁上固定若干个阻挡条,尺寸小于套筒环槽,同时在内筒的外壁上绕上线圈。将内筒套在套筒上,保持内筒与套筒之间可以相对转动,套筒的环槽与内筒内壁之间形成一个腔室,腔内注入磁流变液使腔室完全密封;制造外罩并与辅助吊架的下端固定连接,然后将外罩套在内筒上,将两者固定连接,从内筒中引出线圈的引线到辅助吊架的电池上,以便给线圈供电。新型腿牵引架的结构示意图见图1,新型腿牵引架中磁流变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见图2。

1.2.2使用方法使用时,将辅助吊架底脚的两个套筒分别与放腿板左右两侧的支杆套接,整个辅助吊架可沿两个支杆连成的轴线转动,护理人员根据患者腿部长度和牵引部位移动相应的角度,按下开关给线圈通电,磁流变液在受到线圈产生的磁场后由液体转为固体,辅助吊架就不能再转动角度,从而固定住辅助吊架的相对位置,达到牵引的目的。如果辅助吊架不需要使用,可以将其调整至位于放腿板下方。

1.3效果评价

1.3.1患者舒适度骨牵引术后24 h责任护士采用舒适度问卷调查患者舒适情况,舒适度问卷分舒适、较舒适和不舒适3级[3]。

1.3.2牵引效果骨牵引术后7 d患者进行X线检查,根据摄片结果,由影像技师及主治医生判定牵引是否有效。

1.3.3牵引操作时间统计护士操作两种牵引架的所用时间。固定两名护士测量操作所需时间,从把腿牵引架放置在病床上开始计时,直到腿牵引架调整至达到所需牵引效果为止。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舒适度与有效牵引比较见表1。

2.2两组牵引操作时间比较见表2。

3讨论

3.1新型腿牵引架牵引效果良好新型腿牵引架在原有的Braun氏架上增加辅助吊架和磁流变液固定器,磁流变液固定器在未通电状态中处于液体状态,可根据不同的骨折牵引类型调整辅助吊架的角度,可在下肢抬高的同时牵引,构成良好的反牵引力,使脱位的关节和错位的骨折复位,并能较好的维持复位后的位置[4],使牵引治疗达到骨折解剖复位的目的。可以提供持续牵引,维持复位和骨折端的稳定[5]。磁流变液固定器固定可靠,可有效避免牵引过程中由于某些主观的原因,患者的翻身,配合一些检查而挪动身体,导致克氏针移位、骨折断端的移动和再次错位的发生。本研究数据显示,使用7 d后,经X线检查,观察组患者牵引有效率达97.2%,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新型腿牵引架提高患者舒适度新型腿牵引架采用磁流变液固定器来控制辅助吊架的角度,可以根据患者腿的长度来调节高度,使其可以调节到多种不同的位置,让患者达到最舒适的位置。通过调查患者的舒适度,采用新型腿牵引架牵引的患者舒适度为94.4%,而常规牵引架牵引的患者舒适度为69.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新型腿牵引架可提高患者舒适度。

3.3新型腿牵引架操作便捷新型牵引架每个连接部位都分别具有伸缩、伸屈、旋转、折叠、升降功能,采用磁流变液固定器来控制辅助吊架的角度,使其可以调节到多种不同的位置,以便医护人员将患者腿牵引架调节到适宜位置,操作灵活便捷,1名护士就可以单独完成对牵引架角度、高度的调整。本研究数据显示,操作新型腿牵引架所需时间短于操作Braun氏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新型腿牵引架不仅达到临床所需的牵引效果,并且操作简便。辅助支架不需要使用时,也可以将其转至放腿板下方固定,使医护人员可以轻松完成搬运和拆卸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香云.托马氏架棉布套的制作和应用[J].护理与康复,2007,6(11):790-791.

[2] 张元生.多用途活动式骨科牵引架的研制与应用[J].解剖与临床,2011,16(3):243-244.

[3] 陈小丽.自制多口袋冰袋套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4,13(6):614-615.

[4] 杨冬梅.多功能下肢肢体抬高对于修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5):231-232.

[5] 董文伟,史增元,刘振新,等.胫骨骨折闭合复位手术牵引架的设计与临床应用[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3,30(11):2385-2386.

作者简介:陈利英(1967-),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

收稿日期:2016-01-07

通信作者:毛媛媛,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875(2016)06-0562-03

专利号:ZL201520196633.4

猜你喜欢

研制骨折应用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仿生眼的研制有新突破
一种新型固定翼无人机的研制
XV-24A垂直起降验证机的研制与发展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