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体肌腱重建肘关节尺侧副韧带手术治疗后外侧旋转不稳患者的护理

2016-03-07张菁王迪王小乐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尺侧异体肘关节

张菁 王迪 王小乐

(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损伤科,北京 100035)

异体肌腱重建肘关节尺侧副韧带手术治疗后外侧旋转不稳患者的护理

张菁 王迪 王小乐

(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损伤科,北京 100035)

目的 探讨异体肌腱重建肘关节尺侧副韧带手术治疗后外侧旋转不稳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科收治6例肘关节尺侧副韧带(MCL)损伤患者,行同种异体肌腱重建MCL术,手术均由同一名医师进行。术后配合经治医师和理疗康复师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结果Nestor评估结果:优4例;良1例;中1例。优良率为88.7%。4例无疼痛,1例轻度疼痛,1例中度疼痛。无术后并发症,无复发及再次手术病例。结论科学规范的护理可减轻患者疼痛,恢复关节活动。

肘关节; 尺侧副韧带; 修复重建; 护理

Elbow joint; Ulnar collateral ligament;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Nursing

肘关节尺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前束损伤是较常见的肘关节运动性损伤[1],一旦MCL前束损伤会导致肘关节的疼痛和外翻旋转不稳定[2-3]。MCL对肘关节外翻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肘关节外翻不稳定是最常见的肘关节不稳定,在急性创伤和运动员损伤中较为多见。目前,公认投掷运动员的MCL慢性损伤需手术进行重建。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科收治6例MCL损伤患者,行肘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MCL术。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科收治的6例MCL损伤的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1~29岁,平均年龄25.5岁。行同种异体肌腱重建MCL术,手术均由同一名医师进行。6例患者均有肘关节外伤史,其中4例为肘关节脱位伤,2例肘支撑伤。其中4例患者诉肘关节疼痛不稳;2例患者诉肘关节复发性不稳或半脱位;部分患者合并关节弹响和交锁症状。术前症状持续时间平均10.9个月。

1.2 方法 全麻下患者取仰卧位,采用肘关节前内侧弧形切口,长约5 cm,保护皮神经及血管,在肱骨内上髁起点处沿屈肌总腱及旋前圆肌间隙显露,直视下见MCL前束撕裂,残端质量差,无法修复,故行重建术。分别于肱骨内髁及冠状突高耸结节钻孔,取异体肌腱测量合适长度后分别以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于两侧止点。屈伸肘关节确保韧带处于合适张力,将关节囊组织与之加固缝合。探查尺神经远离术野,电刺激反应良好。伤口留置负压引流,检查肘关节活动范围及稳定性,患肢行伸直位石膏固定。

1.3 术后评估 术后随访时,根据Nestor的评分方法进行分级[4],评估患者的疼痛、活动范围、稳定性及主观满意度。评分方法:优为无客观及主观不稳、无疼痛及10°以内的活动范围受限;良为无客观及主观不稳、无疼痛加重及活动范围丢失;中为客观不稳(可能有主观不稳)、轻度疼痛及部分活动范围受限;差为客观不稳(包括脱位、半脱位或体检时不稳试验阳性)。主观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1.4 结果 6例患者中,优4例,良1例,中1例。优良率为88.7%。4例无疼痛,1例轻度疼痛,1例中度疼痛。无术后并发症,无复发及再次手术病例。

2 术后护理

2.1 切口护理 术后注意观察切口有无出血、渗液,保持敷料干燥清洁,预防发生感染,妥善固定切口引流管,定期观察引流是否通畅,注意记录引流量、色、质、防止因切口引流管不畅,导致发生切口感染。本组无一例切口感染。

2.2 肢体护理 患肢石膏固定于伸直位,抬高患肢30°,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注意观察石膏是否过紧,观察石膏远端手部的皮肤颜色、温度、感觉、运动功能及末梢循环等情况,注意有无神经血管损伤的症状出现,发现问题及时向经治医生汇报,做出处理。本组无一例神经血管损伤。

2.3 疼痛护理 麻醉作用消失后,患者会出现疼痛。了解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估,遵医嘱给予止痛治疗,常规应用臂丛神经镇痛泵的患者,注意保持镇痛泵的通畅,如有特殊情况(如镇痛泵突然停止或滴注不畅等)及时与麻醉科联系。本组有1例患者出现术后疼痛剧烈,遵医嘱给予口服镇痛药(奇曼丁)治疗。疼痛逐渐缓解。

2.4 心理护理 告知患者术后的功能锻炼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积极与其沟通,让患者做好思想准备,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术后康复过程。每日开始患肢功能锻炼前,为患者做好示范和解释工作,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其以平静的心态进行功能锻炼[5]。功能锻炼过程中随时给予鼓励和帮助,同时教会家属锻炼的具体方法,为其出院后做好准备。

2.5 康复护理

2.5.1 术后当天 指导患肢重复握拳(5 s)、松拳(5 s)等简单掌指关节活动,3次/d,10 min/次,鼓励术后6 h早期下地活动行走,2~3次/d,10~30 min/次,肘关节暂不活动。注意避免直立性低血压、头晕、跌倒。本组1例患者出现患肢疼痛明显,静脉镇痛泵副反应较大,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给予暂时关闭镇痛泵,暂缓下地活动。

2.5.2 术后1~3 d 指导患者肘关节活动度的训练方法,肘关节轻微活动小于30°,如用健侧上肢帮助做被动肘伸展、屈曲由家属帮助做,3次/d,10 min/次,主动握拳、松拳。本组1例患者出现患肢肿胀明显,疼痛剧烈,暂缓开始肘关节活动时间,给予局部冰敷,3次/d,30 min/次。3 d后该患者肿胀疼痛缓解开始进行训练。

2.5.3 术后4~14 d 继续加强肘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的训练方法,肘关节活动要小于90°,肘关节主动轻微旋前10°至旋后10°。指导日常生活活动的自我照顾方法和技巧,保持创口干燥,术后2周拆线。

2.5.4 出院指导与家庭康复 肘关节正常有145°的屈伸范围,前臂可旋前80°及旋后85°。日常生活中的绝大多数动作可以在屈肘30°~130°和前臂100°(旋前50°至旋后50°)的旋转弧内完成[5]。肘关节康复锻炼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急性期”,通常为损伤后0~6周,骨折尚未愈合。第二阶段为“亚急性期”,损伤后的6~12周,骨折开始愈合。第三阶段为“功能期”,损伤3个月以后。创口治愈后,首先考虑关节活动度尽可能完成最大范围,需要患者按计划循序渐进,持续锻炼,防止术后瘢痕挛缩、粘连,导致关节僵硬,避免关节脱位。术后第1个月少用患肢,术后6周内不提重物,因此6周内应有家属照顾安排,6周后加强锻炼。一般12周后,活动有明显提高,但功能康复还需持续1年。

3 小结

肘关节的外翻稳定性主要由桡骨头和MCL维持[6]。MCL的作用是抵抗肘关节外翻和扭转应力[7]。如果MCL损伤将导致肘关节不稳及关节功能障碍。MCL晚期损伤或不能直接修补的患者,则采用重建的方法。MCL重建的患者由于术后石膏或外固定架固定时间较长,应尽早开展功能锻炼以避免长期制动导致肘关节僵硬。科学规范的护理与指导可减轻患者疼痛,恢复关节活动。

[1] Marc RS.Elbow injuries in athletes[J].Clin Orthop,1995,310:257.

[2] Franz KF.The ulnar collateral ligament of the human elbow joint.Anatomy,function and biomechanics[J].J Anat,1991,175:203.

[3] Callaway GH,Field LD,Deng XH,et al.Biomechanical evaluation of the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of the elbow[J].J bone Joint Surg Am,1997,79:1223.

[4] Nestor BJ, O'Driscoll SW,Morrey BF. Ligamentous reconstruction for posterolateral rotatory instability of the elbow[J].J Bone Joint Surg Am,1992,74:1235-1241.

[5] 郑文娴,蒋乐佩,饶世鸣,等.全肘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与康复[J].当代医学,2009,15(16):120-121.

[6] Morry BF,Tanaks S,An KN.Valgus stability of the elbow. A defini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constraints[J].Clin Orthop Relat Res,1991(265):187-195.

[7] 杨运平,徐达传,樊继宏,等.肘关节尺侧副韧带的生物力学评价[J].中华骨科杂志,2002,22(5):318-319.

张菁(1964-),女,北京,本科,主管护师,从事骨科临床护理工作

R473.6,R684

B

10.16821/j.cnki.hsjx.2016.02.018

2015-10-27)

猜你喜欢

尺侧异体肘关节
第3指掌侧总动脉起始走行变异1例
第一掌背动脉参与的皮瓣解剖学研究进展
尺侧副韧带前束与尺骨冠突关系的解剖学研究
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僵硬手术技巧
释甲骨文“朕”字的一种异体写法
全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异体备查
异体备查
异体备查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