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急诊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2016-03-02邓应美李玉文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4期
关键词:抢救急性心肌梗死

邓应美 李玉文

[摘要] 目的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96例,按照急诊救治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常规组(n=47)与优化组(n=49),常规组患者接受心肌梗死常规护理,优化组接受优化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急救时间。 结果 优化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显效率为48.9%,明显高于常规组的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256,P<0.05),优化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采血时间及急救总时间均短于常规组(t=16.0571,10.0307,11.1962, 22.3170,P<0.05)。 结论 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可以提高心肌梗死急救效果,有效地缩短急救时间,同时也可缩短院内急救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优化急诊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抢救

[中图分类号] R54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2(a)-0186-03

Comparison the application of optimization emergency nursing and routine nursing in rescu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DENG Ying-mei LI Yu-wen

Department of Emergency,Shunde District Longjiang Hospital of Fosha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Foshan 528318,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optimization emergency nursing mode in rescu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Methods 96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4 to April 2015 of emergency department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were divided into routine group (n=47) and optimization group (n=49) by different emergency care nursing mode.Patients in routine group were used routine nursing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and patients in optimization group were used optimization emergency nursing.Rescue effects and rescue time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rescue effects rate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in optimization group was 48.9%,obvious higher than that was 17.0% in routine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χ2=11.0256,P<0.05).The triage assessment time, electrocardiogram time,venous sampling time and total rescue time in optimization group shorter than that of routine group (t=16.0571,10.0307,11.1962, 22.3170,P<0.05). Conclusion Using optimization emergency nursing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can enhance the rescue effects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shorten the rescue time effectively and shorten hospital emergency time.It is worth to popularize in clinical.

[Key words] Optimization emergency nursing;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Rescue

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心血管疾病中死亡率极高的一类急症,我国患有不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约有2.3亿人,其中AMI患者约有200万[1]。AMI患者的诊断与救治就显得尤为重要,尽早接受治疗是决定患者心肌能否再灌注、降低病死率的关键[2],AMI救治延迟分为院前延迟与院内延迟,作为急诊救护人员,有效缩短院内延迟时间对缩短AMI患者治疗“时间窗”有重要意义[3]。本研究通过建立优化急诊护理模式,提高了心肌梗死救治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科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96例,按照急诊救治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常规组(n=47)与优化组(n=49)。纳入与排除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ST段抬高AMI(STAMI)的相关诊断[4];②存在心电图与心肌损伤标志物动态改变;③排除陈旧性心肌梗死;④排除有慢性心力衰竭、扩心病、瓣膜病等心脏基础疾病者;⑤排除合并肾、肝、肺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常规组47例,男27例,女20例,平均年龄(56.32±8.45)岁,发病自送入院平均时间(2.78±0.46)h,优化组49例,男25例,女24例,平均年龄(57.49±9.42)岁,发病自入院平均时间(2.65±0.37)h。两组患者性别比、平均年龄、发病自入院时间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心肌梗死护理,患者由“120”救护车或自行入院治疗者,护理人员迅速评估患者一般生命体征,要求时间在2 min内,依据医嘱进行相关抢救治疗,指导患者卧床、办理入院、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及完善相关检查与检验,同时与上级医院联系,待安排PCI手术,迅速转院。优化组患者接受优化急诊护理模式。①优化接诊顺序: 急诊科人员接到“120”中心报有疑似AMI患者后,迅速出车将患者接回医院,在送院途中行相关紧急救治,包括绝对卧床休息、吸氧、建立静脉通道连接心电监护,根据其生命体征及主诉作出初步诊断,同时与急诊科医务人员联系,准备接诊,并准备急救药物及器械,从而缩短从来诊到接诊时间。②优化病情评估:患者如为自行送院的,具体可通过边看、边问、边分诊的流程进行评估,到诊后开启绿色通道,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2 min内迅速评估患者一般生命体征,迅速连接心电监护,同时做出患者心电图,通知专科会诊。③优化救护流程:待病情评估完毕后,按照美国心脏学会(AHA)中关于急救的程序实施“四定”,即定时、定人、定责、定位,要求患者5 min内完成吸氧、静脉输液、血液标本采集、心电图等,指定专人进行AMI患者救护,并且责任具体到个人,对疼痛剧烈患者实施镇痛处理,考虑到PCI手术操作特点,选择患者左上肢静脉输液,必要时实施心脏按压、气管插管等紧急措施。④优化转运流程:指定严格的AMI患者转运流程制度,若患者病情需要行PCI,向患者及其家交代病情,告知其手术的重要性,迅速与上级医院联系,取得家属同意后迅速转院,若患者病情无需要行PCI,及时送行专科治疗,转运前护士应准确交接护理记录单,并转运前再次评估病情,转运途中携带急救器械、药品。⑤优化人员配置:采用责任制,科室定期实施AMI救护知识与技巧培训,同时要求不同班次有专人负责AMI救治,对不同层次人员分层培训,制定明确的救治指南、分诊流程等。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急诊救护后AMI抢救效果与急诊救护时间,急诊救护效果采用分级制[5]。①显效:患者AMI症状或体征完全消失,心肌酶谱等检查显示正常,心电图恢复正常;②好转:患者AMI症状、体征消失,但实验室检查存在异常;③无效:患者AMI症状或体征无缓解,实验室检查提示病情加重,或患者出现死亡。急诊救护时间包括病情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输液时间及急救总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急诊救护效果的比较

优化组显效24例,好转16例,无效9例,显效率为48.9%,明显高于常规组显效率的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急诊救护效果的比较[n(%)]

与常规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急诊救护时间的比较

两组患者急诊救护时间包括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采血时间及急救总时间,优化组急诊救护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急诊救护时间的比较(min,x±s)

3 讨论

AMI是冠状动脉发生阻塞导致心肌的坏死,快速打通闭塞的冠状动脉对挽救濒死的心肌有重要意义。资料显示,及时溶栓或PCI可将AMI患者病死率由5%~6%降至1.2%[6-8],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时间对于尽早行PCI手术影响较大,AHA指南提出,患者送至医院至实施球囊扩张或PCI时间应控制在90 min内,同时每增加10 min,患者对PCI的获益就减少0.94%~1.17%[9],故有效缩短患者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时间对患者AMI的治疗与预后赢得了时间,本研究通过优化急诊护理模式,及时缩短了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及静脉采血时间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模式,做到优化接诊流程,有效避免了患者在办理挂号、住院的时间,同时优化病情评估模式,对AMI患者病情发展、严重程度有大概的评估,及时缩短了急诊急救护理的时间[10-11]。优化护理流程通过“四定”,通过责任具体到人,使救治程序明确,通过分工合作,医生诊治的同时开展急诊救护护理,避免了救护程序的繁琐,对救护时间实行量化,优化了救治流程,同时优化人员配置,保证了急诊救护实施的规范化[12],本研究规定AMI救护组长为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员担任,保证了救护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由于临床经验丰富,能较快速地判断心电图的异常,同时安排具有临床气管插管、电除颤技能的责任护士,也保证了救护过程中出现紧急状况时可以有效应对,同时优化接诊顺序,严格交接护理记录单,转运过程中携带急救器械与药品,保证了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

我国2011年发布的急诊绿色通道管理中提出[13],AMI患者院内急救至手术时间在60 min内为优秀,本研究急救总时间为(38.97±5.64)min,达到了优秀水平,同时提高了PCI手术预后的效果。我国现有医疗体制条件下,要想进一步提高AMI救治效果,在加强医疗技术水平条件下,也应该加强社会整体的健康教育水平。研究表明,院前急救时间也是缩短AMI治疗时间的关键部分,院内急救中开设绿色急救通道在于优化就诊流程,如先进行急诊手术抢救治疗,后缴纳费用或补办入院程序等,优化急诊护理缩短了患者院内急救时间,进一步增加了PCI手术的成功率,研究表明,急诊PCI时间至发病不超过6 h,可以使患者死亡率降低5%~6%,若院前急救加院内急救时间不超过1 h,急诊PCI抢救成功率会提高12%以上,可见优化院内急救时间对于AMI患者至关重要。建立一套优化急诊AMI护理通道与模式,可以有效缩短院内救治中诊断、救护、转运的时间,为受损心肌赢得充分的治疗前时间[14-16]。

综上所述,对疑似AMI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可以有效缩短院内急救的时间,为保证患者PCI手术成功及抢救提供了保障,同时通过优化护理模式,提高了急诊救护AMI患者的效率,规范了救治流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璇,许海燕,杨跃进.国内外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登记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4,35(3):286-290.

[2] 苏懿,王磊,张敏州.急性心肌梗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4):467-469.

[3] 李宪凯,徐亚伟.2013ACCF及AHA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治疗指南更新解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 33(4):289-292,295.

[4] 高润霖.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9-24.

[5] 韩雅玲.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2(简本)[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5(3):169-180.

[6] 王曼,李蓉,辜丽梅,等.优化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8):9-11.

[7] 顾晓龙.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再灌注后早期应用洋地黄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4.

[8] 梁峰,胡大一,沈珠军.2013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美国心脏协会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治疗指南[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1):38-40.

[9] 朱秀芬.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0,9(6):13-15.

[10] 程宝珍,张小红,牛娟.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5):9-11.

[11] 李然.优化急诊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时间影响的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4.

[12] 唐勤熔.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的应用探析[J].现代养生,2015,10(20):79.

[13] 刘红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5):155-157.

[14] 苏小妹,贺珊,吴志红,等.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0):130-131.

[15] 刘红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236-237.

[16] 张莹.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7):235-236.

(收稿日期:2015-11-19 本文编辑:顾雪菲)

猜你喜欢

抢救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1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者的护理体会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俄召驻外代表开会“抢救”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