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6-03-02韦冬梅韦畅书杨玉珠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4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韦冬梅 韦畅书 杨玉珠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8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半年及一年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定,同时进行服药依从率及家属满意度的比较。 结果 干预半年及一年后,两组的生活质量及精神状态均有所改善,且干预组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一年,干预组的生活质量总分和PANSS总分分别为(18.97±7.37)与(27.58±4.52)分,对照组分别为(15.26±7.48)与(33.58±2.19)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服药依从率与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92.11%与63.16% vs 73.68%与34.21%)(P<0.05)。 结论 护理干预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能很好地提升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2(a)-0179-04

Impa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EI Dong-mei WEI Chang-shu YANG Yu-zhu

The Second Male Ward,Civil Affairs Bureau Mental Hospital of Guangzhou City,Guangzhou 51043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Methods 76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dmitted into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3 to Nov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38 caese in each group.Two groups were used routine treatment,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give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reatment.After half a year and one year,GQOLI-74 and PANSS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two groups,and the medication adherence rate and the family satisfaction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for half a year and one year,the quality of life and mental status in two groups was improved,and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mental status in interven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After intervention 1 year,the total score of quality of life and PANS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respectively (18.97+7.37) and (27.58+4.52) points,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15.26+7.48) and (33.58+2.19) points,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medication adherence rate and the family satisfaction in intervention was group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92.11% and 63.16% vs 73.68% and 34.21%)(P<0.05).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has positive impact on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nd can enhance their ability to adapt to society.

[Key words] Schizophrenia;Nursing intervention;Quality of life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迁延性精神障碍,不仅复发率高,需要长期服药控制,还有较高的致残性,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往往是临床上判断临床疗效的重要指标。护理干预可以从精神领域、行为方式、社会交际等多方面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更好地提高适应能力、自我认知模式等[1-3]。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探讨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8例。对照组男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7∶11,平均年龄(38.20±7.17)岁,平均病程(17.55±5.07)年,均为成年人(19~48岁)。干预组男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6∶12,平均年龄(37.34±7.92)岁,平均病程(18.68±5.14)年,均为成年人(21~49岁)。患者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8例、高中42例、初中及以下16例,均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干预组愿意接受护理干预,且家属在充分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签署同意书。两组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如服用利培酮等),对有特殊反应的患者补充阿普唑仑片、苯海索等药物,以辅助睡眠。干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4-5],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①医疗教育: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深入了解病情,以降低其恐惧感,告知疾病治疗过程有个循序渐进的适应过渡期,同时普及相关基础知识,可以利用幻灯片、动画等多媒体,或者讲座、游戏、比赛等娱乐形式。组织6人为一组的小团体,共同学习相关知识,参与互动,组内成员应该更加有同情心,更能交流出学习心得,促使患者对病情、卫生基础知识、专业应急措施等方面有系统的了解[1-3]。对于患者家属,知识普及同样重要,因为家属是患者最亲近,也是受影响最大的一个群体,进行护理干预时,需要带动家属的信心与积极性,共同营造一个和谐乐观的康复氛围。②心理辅导: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积极进行辅助治疗的同时,最不能忽视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不断地鼓励与安慰患者能极大增强其信心与勇气[4]。责任护士亦可教患者采取记日记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学会调节、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医院内的生活往往较为单一,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而病友间或者责任护士的鼓励和安慰就如同雪中送炭,能给予患者力量和信念,这对患者是非常有必要的。③社交辅导: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提升生活交际的能力,需要学会在仪态、仪表上提高自信,因此多组织患者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可以采用模拟现场的方式设置某一特定场景,让患者自由发挥,展现自己的口才与表达能力,或者编排一些简单的舞台剧,降低患者与人交流的自卑感和陌生感,甚至使其能大胆地在众人面前展示的优点与长处。④兴趣培养:激发患者的兴趣爱好能使其精神更加集中,因此护理人员在旁辅助时多给予自主的机会,遇到困难时耐心安慰、劝导患者[5-6]。对于女性患者,可以教其化妆、选购服饰等,而男性患者可以教其下象棋等娱乐活动。有条件的,还可以组织户外健身运动。⑤家属沟通:家属作为患者强有力的后盾,必须给予重视。一般患者亲属都承担着一定的生理与精神的负担,加上较高的医疗费用,同样需要医护人员以及社会人士的支持。前期最好采取一对一的谈话方式与家属沟通,使其更加了解病情与治疗方案,对康复坚定意志[6-9]。有些患者的病情可能较为复杂,护理人员可以求助于主治医师或者更深入地分析患者的病史及生活背景,之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做定期电话沟通[10-11]。

1.3评价指标

干预半年及一年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随访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从躯体能力、心理状态、社会功能进行综合评定,分数越低,说明生活质量越差[13]。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主要用于评定精神症状的有无及各项症状的严重程度,由阴性症状、阳性症状、病理症状三项评定患者的攻击危险性,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7-8]。服药依从性:分为三个等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家属满意度[14]: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总满意度=优+良。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GQOLI-74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躯体能力、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的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半年及一年后,两组GQOLI-74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GQOLI-74评分的比较(分,x±s)

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PANSS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病理症状的评分及PANSS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半年后,两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的评分及PANSS总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仅病理症状评分与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一年后,两组PANS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PAN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表2)。

表2 两组患者PANSS评分的比较(分,x±s)

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比较

干预一年后进行随访,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P=0.031)(表3)。

表3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χ2=4.55,*P=0.031

2.4 两组家属满意度的比较

干预组家属满意度为63.16%,高于对照组的3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P=0.026)(表4)。

表4 两组家属满意度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χ2=4.81,*P=0.026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性疾病,社会的偏见、患者自身认知及行为能力的薄弱等均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不仅给个体家庭带来严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对整个社会也有着不可低估的消极影响[15-16],因此提升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自理与适应社会能力非常有必要,且迫在眉睫[9]。本研究中,干预组从五个方面(医疗教育、心理辅导、社交辅导、兴趣培养、家属沟通)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显示,干预半年及一年后两组的生活质量均显著提高,且在PANSS评分中,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病理症状均有改善,同时服药依从性与家属满意度也大有改观,表现为干预组的服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92.11% vs 73.68%)、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63.16% vs 34.21%)。

在现代临床实践中,生活质量普遍代表个人在其所处文化和价值系统的背景下,参照自己的目标、期望和关注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感受与评价,能够更加客观地分析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因此本研究以此作为评价标准。PANSS可以较为客观地评价患者各项症状的严重程度及攻击危险性,更具有针对性,而患者服药依从性与家属满意度则可以作为辅助指标。护理干预时,通过采用丰富的住院文化生活、耐心细心的护理指导,帮助患者提升自信,增强安全感,为患者及其家庭缓解压力、减轻痛苦,同时融洽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7-20]。本研究结果提示,经为期一年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各项生活技能有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更强,甚至能主动建立稳定的交际圈。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能很好地提升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 叶水仙,张巧云,郑秀霞,等.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四川精神卫生,2011,24(1):53-55.

[2] 李素华,余学,朱玉星.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9):49-50.

[3] 刘琳,岳淑英,卢世臣,等.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技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6,21(13):10-13.

[4] 于伟文,曹新妹.系统化干预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上海护理,2010,10(3):15-17.

[5] 张鸿,纪红玉,苏宗霞.社区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7):2280-2282.

[6] 梁绮霞,陆惠红,朱英娥.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8(36):8180-8181.

[7] 罗桂萍.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7):317-318.

[8] 宾路.家庭护理干预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2,26(29):22.

[9] 杨玲,李茹,郭平.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90-91.

[10] 张喜梅,肖春玲,朱凤艳.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4,31(3):150-151.

[11] 伍毅,王军,陈志敏,等.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14(2):86-87.

[12] 邢改书,张跃兰,张润兰,等.社会支持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与对策[J].护理学报,2007,14(10):84-85.

[13] 武爽,王诚,王东升,等.系统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 21(3):328-330.

[14] 丁从兰,张蓉.院外延续管理对癌症患者镇痛治疗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5):466-468.

[15] 邝俭玲,苏保育,刘间芳,等.院外延续护理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6):621-624.

[16] 刁艳云,张晓芹,车秀美.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6,20(8):2000-2002.

[17]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77.

[18] 李荣琴,刘琳,李绍敏.定期门诊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康复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06,6(11):1-3.

[19] 刘琳,岳淑英,李金丽,等.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恢复、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30-332.

[20] 卢世臣,张淑爱.抗精神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5,20(3):59-60.

(收稿日期:2015-09-08 本文编辑:李秋愿)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