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财经类专业统计教材建设的原则与思路

2016-03-01汪博兴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财经类案例教材

汪博兴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襄阳 441050)

在大数据时代,只有做好对数据的分析,一切问题才可能迎刃而解。作为数据分析的有力工具,统计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密不可分,没有任何学科或领域能够真正远离统计而存在。[1]面对每天产生的海量数据,教会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方法正变得日益重要。要使高职教材更好地为职业院校青年的成长成才服务,就必须对现有教材进行改革。高职财经类专业统计基础教材要把更好地适应数据分析的需要作为教材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高职财经类专业统计教材的基本现状

(一)统计思想在现有教材中体现的不够突出

统计是以归纳推理为主,与数学的演绎思维有很大的不同。提高推断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是统计工作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大量量化的数据只有在有效统计分析方法的帮助下,才可能作出科学的判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或实现数据价值。从分析方法上看,统计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均值、变异、推断、相关、拟合和检验等。但由于传统的财经类统计教材基于政府统计报表制度的需要而强调指标分类计量和测算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使统计推断的思想在教学中得不到较好地落实,使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一直停留在数据的描述性分析方面,忽视了学生基本统计素养和推断能力的培养,从而难以满足学生毕业后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专业数据分析的需要。从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类专业2013届毕业生的就业数据看,88.7%以上的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各类企业工作①。因此满足学生在中小企业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基础数据分析工作的需要是财经类专业统计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

(二)与财经类专业相关课程教学内容衔接不够紧密

作为财经类专业的统计教材既要体现统计的共性,又要体现统计在财经类专业中应用的特殊性。因此作为财经类专业的应用统计学教材,应强调统计方法的应用背景、条件和统计思想,尽量避免方法的证明和过程的推导,要通过大量的与专业特点结合密切的案例和数据,使学生掌握特定的统计方法,能够用所学的数据处理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从现有教材的内容看,由于受传统的统计主要是为政府管理服务思想的影响,许多案例都是关于宏观经济方面的数据,没有选择合适的符合财经类专业特点、面向企业需求的有针对性的案例和数据,从而难以建立起从问题提出、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到建议决策的完整体例。

(三)大部分统计教材的建设不够立体

随着信息化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纸质教材、音像媒体、网络课件、CAI课件、教学素材库、电子教案、试题库及考试系统、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媒介已经成为传播知识、传授技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从而成为教材建设中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目前这些手段虽然在计算机类教材中应用比较广泛,但在财经类统计教材中的应用还相对比较薄弱,教材建设的立体化程度有待加强。

(四)没有及时反映当代最新技术的变化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应用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其对统计分析方法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统计分析软件更加成熟,简化了统计分析的程序和步骤。二是对统计调查的影响更加深刻,调查软件或工具日益丰富,数据获取的方法正发生着革命性变化。三是各种管理软件系统积累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需要进一步分析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四是网络访问产生大量的数据痕迹,只有通过深入挖掘才能创造价值。但这些内容在统计教材中没有得到及时反映,如调查忽视分析、理论忽视操作、操作忽视解释等,导致大量学生面对任务、面对数据、面对结果时束手无策,不知所然。

(五)教材务虚的内容占较大的比例

职业教育更强调与职业岗位需求的对接,其对操作层面的要求远远高于学历教育。目前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较多的务虚成份,教育技术超前,技能操作滞后,致使培养过程的精细化程度不够、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不高。如何培养人仍然是职业教育中最困难、最不易突破的部分。教材是培养职业人才的重要依据,因此首先要从教材的编写出发,在内容编排上更多地强调“实”(实践)而不是“虚”(理论)、更多地强调“小”(细节)而不是“大”(宏观),要授学生以“渔”而不是“鱼”。

二、高职财经类统计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辅助工具,学生是教材的主要使用对象。高职学生的特点决定了高职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学习的功利倾向”、“偏向于动觉型”、“求助最多的是网络”和“自主学习的意识淡薄”等特点[2],因此高职教材在编写时除了要遵循科学性、逻辑性等原则外,还要从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入手体现应用性、可操作性、趣味性和循序渐进性等原则。[3]

(一)教材编写语言的通俗性和内容的趣味性原则

高职学生由于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弱,难以接受语言晦涩难懂的教材。因此在教材编写时,应从易于为学生理解和接受的角度出发,突出语言的通俗性,增加内容的趣味性,做到图文并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材内容和案例的编写要突出可操作性的原则

注重实际操作不仅是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的,而且是高职学生“偏向于动觉型”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在编写高职统计教材时,应从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要领出发,编写教学内容和实用案例,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泛泛而谈。虽然统计对数据的处理有个性化方面的特点,对操作者自身的业务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但在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面还是有一些很客观的操作步骤和标准。因此将这些内容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要领,为学生分析应用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的阶段性和渐进性原则

循序渐进是教育的重要原则。《学记》中提出的“学不躐等也”就是说学习不能超越次第。[4]因此教师从事教书育人工作,就必须要了解学生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循序渐进的科学规律。好的统计实务教材,同样也要遵循这样的原则,建立进阶的体系或结构,让学生一课一得,及时获取阶段性的成果或快乐,得到逐步成长。如果想要一蹴而就,只能达到揠苗助长的效果。

(四)教材结构的设计要体现统计工作的基本流程

工作流程是业务能力实现的基本程序,反映了不同阶段工作任务和能力的差异。完成统计工作的过程就是执行不同阶段工作任务的过程。高素质的劳动者只能够从生产实践中产生,没有企业的参与,职业教育就无从谈起。因此高职教材的编写要体现工作过程,要在企业专家指导和参与下开展工作,要根据工作阶段的差异设计不同仿真或真实工作的任务。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根据教材的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任务并不断提升工作能力的过程。体现工作流程不仅是职业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更是培养具有熟练操作技能职业人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的。清晰的工作流程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明确教学任务,按步骤地落实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和任务的“量化”。[5]

(五)教材内容的编排要体现从具体到一般的原则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6]技能的培养都是从最基础、最具体的工作做起的,教材的设计同样要从引入具体的操作案例出发。高职学生对动手操作的内容比较容易接受,过多抽象思维的东西容易使其产生厌倦和懈怠的情绪。通过事先引入具体生动的案例或需要完成的任务,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数据处理的方法,理解数据处理的一般理论。同时,要选择那些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出的实际问题作为相关案例,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高职财经类专业统计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

(一)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

针对目前高职财经类专业统计教材存在的问题,新编的统计教材应该紧紧围绕统计分析工作的基本流程进行架构,突出统计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主线。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为目标,按照逆序的逻辑,从解决职业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出发,通过设定任务、分解任务、完成任务等步骤,帮助学生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通过分析具有专业特色的案例,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统计思维,理解数据处理的程序和方法。

(二)教材编写的基本框架

围绕统计分析工作的基本流程,设计教材基本框架。第一部分为绪论或简介,通过统计发展的历史和统计的基本概念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统计思维。第二部分为认识数据,帮助学生了解数据的基本类型和不同类型数据在软件处理上的差异。第三部分为收集数据,通过数据收取的方式、抽样调查的方法、试验设计、问卷设计等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数据获取能力。第四部分为描述数据,通过数据的特征数、统计表、统计图、数据的标准化,使学生掌握数据的基本特征。本部分中应突出学生运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的能力。第五部分为分析数据,通过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相关与回归、时间序列、指数等分析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分析数据的常用方法。本部分应将Excel和专用统计分析软件如SPSS等的使用作为学生掌握的重要内容。

(三)教材各部分的编写体例

在内容安排上,每一部分应该包括任务描述、案例分析、操作步骤、实践应用、理论描述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案例的选择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间接数据案例。间接案例的设计要突出专业特色,尽量选取来自实际工作中的数据。二是直接数据案例。尽量结合专业或职业特点选择合适的调查项目,便于学生从专业角度理解把握项目内容。

(四)教材涵盖的各类教学资源

教材在形式上不仅包含纸质印刷教材,还要有同步配套的电子课件、习题库、试题库、软件操作、教学模型等,要从立体化的角度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完整的教学资源。

从高职学生实际完成作业的情况看,主动完成的比例普遍较低。因此现有的以完成作业作为衡量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方式已不能满足教学评价的需要,应该建设以试题库为基础的独立测评系统对学生知识和方法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从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现状看,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统计分析的基本思路,还要为学生的日常训练提供充分的保证。因此要结合专业的实际案例,建立满足学生进行数据调查分析的实训系统。

注释:

①根据襄阳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数据汇总。

[1]吴喜之.统计学:从数据到结论[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3]余芳,刘利.关于高职学生学习特点的调查与思考[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105-111.

[4]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5]戴德,戴圣.礼记.学记[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2.

[6]付正祥.高职教材改革设计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3(7):24-26.

猜你喜欢

财经类案例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一)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三)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双平台嵌入式”的“粮味”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