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析

2016-02-17陈建萍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校教育

陈建萍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工作处,福建龙岩364021)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析

陈建萍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福建龙岩364021)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形式。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服务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时代担当。当前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实效性。因此,增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可以从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的机制体制、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平台支撑、配齐师资力量等方面着手,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

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中国总理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随后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多次提到“创新”“创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见创新创业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内在源动力引擎。提倡万众创新,能够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通过大众创业,能够激发市场的动力与活力。因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助于推动市场经济走集约发展、高科技含量发展、高附加值发展的道路。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指“以创新性和创造性为基本内涵,以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以提高和开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1]。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高校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创新创业心理及品质,塑造健康的创新创业人格,让大学生在参与、实践、思考、探索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激发创新创业潜能,从而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2]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够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更是能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两者的目标取向是一样的,两者的作用也是同效的,即都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3]”。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4]。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立意高,抓住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根本职责。同时,有助于发挥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既有效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减轻了社会的压力。“当前应树立大创业观,即大学生开办企业自己当老板是创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创新进取也是创业,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也是创业。”[5]

(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大学生是“大众”、“万众”中具有较高的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掀起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春风。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适应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需要。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是高校服务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时代担当,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促使当代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在全民创业的浪潮中,大学生能够起到良好的引领和带头作用,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二、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虽然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在这方面开展得较好,但许多高校还处在探索阶段,教育体系很不完善。首先,虽然应届或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正在逐步上升,创业者的年龄结构也趋于年轻化,但是大多数大学生创业意识淡薄,想创业、敢创业的大学生的人数比例很低,通常在毕业生总数的1%左右。这个比例相比发达国家的20%-30%存在较大差距。学校创业氛围不浓,大学生创业积极性不高。其次,较多停留在生存型创业,较少技能型创业和机会型创业。再次,大学生创业能力不强,许多创办了企业的大学生缺乏科学的创业知识和技能,创办的企业存活期较短。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整体水平还不高,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许多高校领导重视不够,缺乏顶层设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体制不健全。一方面,缺乏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有的高校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二者混为一谈,如将前者片面等同于后者,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只局限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的认为培养出几个小老板就是做好了创业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许多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不足、投入不够,甚至根本没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面向的学生范围较小,给学生提供的创业相关的服务较简单;大多局限在对报名参加创业实验班的学生进行短期的集中培训;创业培训基本上停留在理论层面的通识教育,实践层面的活动较少,效果不好。这些导致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创业、从哪里着手创业、创办企业后应该怎么管理企业等。因此,功利性地快速培养出大学生的老板,其创办出的企业不是成功率较低就是存活期较短。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完整

许多高校没有开设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虽然个别高校先行先试,开设了相关理论课程,但是大多数高校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主流教育体系,缺乏清晰的目标定位,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统。此外,创新创业教育的推广面还比较窄,没有与专业教育相互渗透,或者最多只是与商科专业有融合,与工科专业和实用技术应用的专业的结合几乎没有,没有深入到每个学生。出现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现象,往往只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或者是意识教育层面和模拟实训和实战指导方面严重脱节,这种片面性的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低、创业水平不高。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服务平台不完善

学校创业氛围不够,创业实践单一。许多高校缺乏创新创业的整体氛围,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部门局限在就业指导部门,创新创业教育只是学校就业工作的一个小部分或者附加部分。学校开展的有关活动只是局限在创业计划书大赛,往往是纸上谈兵,较少指导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有些学校已经开始了创业教育的尝试,比如开辟了创业孵化园或者大学生创业街,但是学校的创业园或者创业街店面资源有限,参与创业实践的学生面较窄,只是停留在创新创业实践层面上较低的层次,无非是一种简单的创业,因此不能引导学生将创新创业的知识、技能与创新能力更好地结合起来。

(四)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不齐备

学校创业师资薄弱,素质不高。创新创业教育对师资有较高的要求,而大多数高校在师资队伍上,缺乏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创新创业教育常常是就业指导中心或团委的老师负责,力量薄弱,指导有限。给学生进行创业培训的老师许多是半路出家或者仓促上阵,缺乏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对创业政策一知半解,缺乏丰富的创业实操经验,无法切实有效的指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较难与学生产生“创业共鸣”。

三、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路径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完善和健全,需要经历研究——实践——摸索——再研究——再实践,是一个不断发展、总结和创新的过程。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充分的创业精神、具备较高的创业素质、拥有较强的创业能力的大学生,让他们将来成为创业的带头人、高素质的企业家,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创造社会财富,甚至为改善和保障民生、催生非国有经济发展、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因此,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创业的战略部署,高校可以从机制体制、课程体系、平台支撑以及师资力量等四个实施路径着手,努力开拓实践育人和创新创业工作新局面。

(一)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机制体制

健全机制体制是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前提。应该以机制体制建设为统领,形成长效机制,构建全面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第一,高校要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认识,“要以大创业观统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6]。应该积极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系,建立行之有效的领导协调机制体制。应落实“一把手”责任,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以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为抓手,学校就业、教学、科研等部门形成合力,齐抓共管,统筹协调。由校长担任组长,校长牵头、各部门共同配合,整体规划和实施,推进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第二,高校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员重视的整体氛围,借鉴清华大学的做法(打造“兴趣团队”“创客空间”和“X-Lab”“三创”平台,统筹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推进创意、创新、创业“三创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和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塑造大学生成功创业典型,召开表彰大会,鼓励学生建立并参加创新创业社团。[7]第三,制定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制度,明确思想、厘清目标,出台措施,确保创新创业教育规范化、制度化运作。如清华大学制定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办法》《大学创业培训管理办法》《大学生校内创业项目管理办法》等。第四,充分运用科研平台和科研资源,筛选出技术成熟化程度高同时又适合小企业创业的项目,着眼相应的市场、竞争、营销、运作、管理、财务等特点,指导大学生创业,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同等条件下,吸纳大学生就业的科技项目要给予优先审批通过,并在经费上给予重点支持。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孵化条件,提供小企业创业初期所需的配套服务。指导已创办企业的学生申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为他们提供政策上的帮扶。

(二)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完善课程体系是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基础。第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作为评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将创新创业人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纳入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教学计划,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改革。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构建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工学结合核心课程体系,推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使之系统化、多层次、立体化,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其运用所学专业进行创新创业的热情。允许保留学籍休学创业。第二,分层次分类别地开展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建设分类培养的教学体系。开设通识教育课程,采取学分制,开设《创新学》《创造学》,或者创业工程学专业,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证;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采用SIYB或KAB模式,对报名参加培训的学生进行小班式授课,并进行模拟实训;对已经实施创业项目的学生提供实战指导,做到面上覆盖、点上突破,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课内与课外互补结合、大众培养与精英发展双向融合。

(三)强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支撑

强化平台建设是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手段。第一,搭建学校平台,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基地和中心的建设要体现学校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打造创业真实环境,使其集知识、能力、实践为一体。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创翼杭职”这个孵化器的做法值得借鉴,为大学生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创业场所。积极组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充分展示创新创业成果。对优秀的项目要给与奖励和扶持。第二,搭建政府平台,与政府创业园区进行共建,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地方项目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作贡献。第三,搭建企业平台,与企业共建大学生创业基地,促进校企之间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以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样的创新创业实践,发挥其教育价值。以项目为依托,让学生在模拟创业的体验中接受锻炼,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和水平;增加技能型创业和科技型创业的比例。提高大学生创业孵化的成功率,尤其是延长初创企业、中小企业的存活期。第四,搭建网上平台,促进创业指导服务网络化。网站可分类设置栏目,涵盖创业方面的政策新闻、项目案例、资金税收、培训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进展要能够全面展现、广泛宣传,对优秀典型要深入挖掘、深入报道,起到引领示范的效果。第五,搭建比赛平台,当前要积极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作为重要抓手,做到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加强顶尖人才培养,加快发展互联网新业态。

(四)配齐配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

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配齐师资建设是重点。“高校要整合各种资源,做到确保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到位,要统筹安排、明确分工,形成长效机制。”[8]第一,要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实施“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师团队建设工程,支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把持有“KAB创业讲师”“SYB培训讲师”“创业指导师”“职业指导师”“职业规划师”“心理咨询师”等证书的优秀教师吸纳到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当中。第二,应设立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负责教学安排、教学考核、职称评定、学习培训,培养和选拔出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在创新创业教育教材编写上,要组织一批专业素质高、教育手段新、实践能力强的教师进行编写。第三,建立创业导师库,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模式,聘请在创业教育方面有经验的校内优秀教师、校外知名企业家、和创业成功的校友、天使投资人等,使他们成为大学生创业的顾问团,为创业导师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服务。在创业项目选择上,要指导学生学会识别创业机会、捕捉创业商机。在创业项目评审上,要邀请企业界优秀人士担任评审老师和创业导师,对大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通过校、企、行之间的人员交流,给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工作机会,以及用于案例研究的公司项目来促进学生的持续职业发展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9]

参考文献:

[1]黄文光.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设计初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8(1):22-25.

[2]陈林,谷传亮.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方法探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11-13.

[3]毕佳洁,李海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分析[J].文教资料,2011(4):179-180.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2015-07-12)[2015-05-04].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8/201505/187212.html.

[5]彭艳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综述[J].江苏科技信息,2010(6):126-127.

[6]刘铸,刘万芳,张庆祝.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辽宁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24):3-7.

[7] ]邱勇.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培养体系[EB/OL].(2016-01-29)[2015-10-22].http://news.tsinghua.edu.cn.

[8]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EB/OL].(2015-07-12)[2015-05-04].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105/xxgk_120174.htm.

[9]马林,赵炳起.试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载体建设[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6):75-78.(责任编辑:马圳炜)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highly innovative public entrepreneurial background

CHEN Jian-ping
(Min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ongyan, Fujian, 364021, China)

Abstract: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a new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and education in the form of educational concep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ultivating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talent, is serving an innovative country an important measure, but also to serve the human resource power construction era of play. The current lack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lleges and effectiveness. Therefore, a sound mechanism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improve the syste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strengthen the platform to suppor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lete with teachers and other aspects of education, can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 Students raise deep employabi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popular entrepreneurship Peoples innov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Universities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417(2016)01-0104-05

doi:10.13908/j.cnki.issn1673-1417.2016.01.0022

收稿日期:2016-01-10

作者简介:陈建萍(1980—),女,福建龙岩人,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高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