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功能锻炼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2016-02-15潘映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26期
关键词:置换术髋关节人工

潘映红

早期功能锻炼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潘映红

目的 分析早期功能锻炼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9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且接受早期功能锻炼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时期我院收治的18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但未接受早期功能锻炼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功能锻炼能够促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

早期功能锻炼;人工髋关节置换;应用分析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属于操作相对复杂,创伤较重的术式。需要在术后指导患者以科学的方法锻炼,提高机体能力,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1]。本文重点分析了早期功能锻炼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9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且接受早期功能锻炼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性10例,女性9例;年龄59~75岁,平均年龄(65.8±4.7)岁。另外选取同时期我院收治的18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但未接受早期功能锻炼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59~76岁,平均年龄(66.3±5.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髋关节置换。对照组在此期间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早期功能锻炼。方法如下:(1)临床证明,患者对疾病与治疗认知程度受限,容易在恢复过程中产生错误判断,影响恢复效果[2]。因此,阶段性健康教育对保障功能锻炼效果意义重大。术前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治疗方法,说明手术的意义及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指导患者术前即开始锻炼髋关节附近肌肉。(2)多数患者由于行动受限,加上手术不可避免的应激反应,心里容易出现急躁、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甚至部分患者出现抵触情绪,不配合锻炼[3]。护理人员应准确掌握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分析原因,施以针对性措施,帮助患者疏导负面情绪。(3)术后1~3 d患者应以静养为主,辅以适度床上锻炼。协助患者采取合适体位卧床,患肢摆放合理,避免外旋。术后当天患者情况稳定,可指导患者进行如下锻炼:①足部上勾及下踩练习,患者平躺并将膝关节伸直,将足部尽力上勾,保持最终状态5 s,休息10 s后做下踩动作,同样保持5 s,每组动作20次,每隔2 h完成1组。②臀大肌锻炼,患者平卧将腿伸直,上肢放松并置于两侧,臀部肌肉收缩保持10 s后放松,每次锻炼时间19 min,每天锻炼3次[4]。(4)术后第4 d患者若无异常,可增加适当被动锻炼。如:①髋外旋,伸直下肢,将髋关节向外轻旋。②髋屈曲,屈膝并将足跟向臀部滑动,嘱咐患者屈髋角度<70°。③伸髋,指导患者收缩臀肌,略微抬高臀部,保持5 s。进行被动练习时主要依靠护理人员或患者健肢协助完成,每组动作完成5~1次,每天锻炼2~3次。④术后1周,可强化床边体位变换练习,指导患者逐步完成卧位-坐位-水平移动-站位-转移练习[5]。若此阶段恢复情况满意,患者未感觉身体不适,可在护理人员看护下在床边进行健肢站立支撑平练习,在患肢无负重情况下健肢站立支撑5 min。适应后可应用助行架在看护下进行行走练习,每次10 min,每天3次。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感染、关节粘连、假体松动脱位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53%;对照组术后发生并发症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8.89%;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凭借其相对成熟、标准化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髋关节疾患,被认为是目前恢复关节功能,纠正髋关节畸形,保障自理能力的有效术式[6]。髋关节置换术适应证以老年人居多,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需要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也相应随之增加[7]。若要保证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除了需要先进的术式、悉心的护理支持外,与科学的功能锻炼同样密切相关。加上多数患者身体机能偏弱,手术的耐受能力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应增加,需要早期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提高积极性,促进康复[8-9]。

我院护理人员在术前给予患者健康教育,令患者更加科学地看待疾病与治疗,指导在术后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及早进行功能锻炼,通过科学的方法刺激机体潜在能力,促进功能恢复。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充分说明,早期功能锻炼能够促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机体及活动能力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谭影,张克艳,李泳.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围术期护理与康复[J]. 黑龙江医药,2011,24(6):1055-1057.

[2]龙小群. 护理程序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探讨[J]. 北方药学,2011,8(8):110,41.

[3]甘玉云. 人工假体置换、翻修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6):24-25.

[4]韩红举,李泳,宁修芹.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围术期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24):3129-3130.

[5]甘煜东,丁晶,徐永清,等. 人工关节置换的临床护理及康复指导体会[J].西南军医,2008,10(6):177-178.

[6]纪晓秋,陈耀. 人工关节置换术38例围手术期护理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4):100-101.

[7]方汉萍,刘洪娟,詹雪,等. 功能锻炼信息卡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J]. 护理学报,2014,21(4):39-42.

[8]阙纤沣. 综合性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2010,25(6):70-71.

[9]张铁新. 浅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4):145-146.

Application of Early Functional Exercise in Patients A fter Total Hip Rep lacement

PAN Yinghong Department of Surgery, People's Hospital of Chuxiong,Chuxiong Yunnan 675000, China

Ob 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early functional exercise on patients after total hip replacement. Methods 19 cases of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group and patients with early functional exercise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group. In addition, 18 cases of 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Compare the two groups of nursing effect.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Early functional exercise can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after hip replacement and reduce the complications.

Early functional exercise, Total hip replacement, Application analysis

R473

A

1674-9308(2016)26-0211-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6.26.137

云南省楚雄市人民医院外科,云南 楚雄 675000

猜你喜欢

置换术髋关节人工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人工,天然,合成
人工“美颜”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新型多孔钽人工种植牙
反肩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