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农产品贸易现阶段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建议

2016-02-07曾伟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710127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6年2期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对策建议问题

曾伟(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 710127)



中国农产品贸易现阶段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建议

曾伟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710127)

摘要:分析了2015年1—7月与2014年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形势。2015年1—7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1 076.2亿美元,同比减少6.7%。2014年农产品过度进口问题更加突出,我国农业基础竞争力不足、调控手段缺乏等问题凸显。要在开放条件下有效应对国外大规模、商业化农场带来的挑战,除通过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快科技创新、强化社会化服务尽力提高自身竞争力外,必须针对我国农业特点和发展阶段,切实加强对我国农业特别是大宗农产品的支持和保护。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问题;对策建议

2015年1—7月和2014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保持高位增长,价差驱动特征显著,过度进口问题突出,对国内产业的影响加深。

1 我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

2015年1—7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1 076.2亿美元,同比减6.7%,其中,出口385.3亿美元,减3.3%;进口690.9亿美元,减8.5%;贸易逆差305.6亿美元,减14.3%。2014年全年进出口额1 945亿美元,同比增长4.2%,其中,进口1 225.4亿美元,增长3.1%;出口719.6亿美元,增长6.1%;贸易逆差505.8亿美元,减少0.9%。

2015年1—7月,我国谷物净进口2 017.5万t,增长达8成(82.8%)。其中三大谷物(小麦、玉米和大米)进口723.1万t,高粱、大麦进口1 311.7万t; 2015年1—7月,大豆进口4 465.5万t,增长7.1%;油菜籽进口254.5万t,减少18.5%;食用植物油进口460.2万t,同比减8.2%;食糖进口大幅增加,棉花进口量减少3成,其中食糖进口279.8万t,同比增加67.3%;棉花进口120.8万t,同比减少34.1%;此外,棉花替代性产品棉纱,进口140.0万t,增22.5%。棉花棉纱简单合计进口260.8万t,同比减12.4%。猪牛羊肉进口75.7万t,其中,猪肉进口37.9万t,增11.1%;牛肉进口23.1万t,增26.0%;羊肉进口14.7万t,减23.4%;奶粉进口47.9万t,减41.5%。优势农产品出口中蔬菜继续保持增长,蔬菜出口额达73.8亿美元,同比增长5.0%;贸易顺差70.7亿美元,增5.4%。但是,水果和水产品出口量略有下降,其中水果2015年1—7月出口28.8亿美元,同比减少2.9%;进口40.3亿美元,增23.3%;贸易逆差11.5亿美元,增2.8倍;水产品出口111.0亿美元,同比减5.0%;进口50.0亿美元,减6.1%;贸易顺差61.0亿美元,减4.2%。

2 我国农产品贸易凸显的问题

2014年我国农产品进口额呈现上半年增势强劲、下半年减少、全年增势趋缓的态势。进口价格下跌,加之国内供给充足,2014年农产品过度进口问题更加突出,我国农业基础竞争力不足、调控手段缺乏等问题凸显。

2.1进口过度问题突出

在资源刚性约束和需求刚性增长的情况下,适度进口大宗农产品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进口持续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20%,进口额每3年翻一番,大宗农产品已呈现全面净进口。近年农产品进口过度问题严重,2014年更加突出。

2.1.1粮食按照目前的粮食消费水平计算,2014年我国粮食总消费应该在6.5亿t左右,仅需进口5 000 万t就可满足国内需求。2014年进口的1亿t粮食中有近50%是过度进口,这导致了在储备充足的情况下,大米、玉米、小麦库存增加了4 500万t左右。2015年1—7月,谷物净进口较2014年又大幅增长近8成,达到2 017.5万t。这使得粮食过度进口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2.1.2棉花和食糖2011—2013年我国累计进口棉花1 349万t,超出正常产需缺口750万t,国内库存大量积压,期末库存达1 148万t,库存消费比高达144%。2011—2013年我国食糖累计净进口1 106万t,超出正常缺口500万t,导致库存积压,期末库存达800多万t,库存消费比高达58%。库存再加上棉糖的国内生产量,2014年我国这两个产品不存在供需缺口,但由于差价驱动,棉花进口仍然达到267万t的高位,此外还进口棉纱200多万t、食糖进口349万t。这导致了国内库存的进一步增加,棉花库存增加180多万t,食糖库存增加150多万t。2015年1—7月,食糖进口279.8万t,同比2014年同期增长近7成,达到67.3%。棉花进口量有所回落,减少近3成,同比减34.1%,达到120.8万t。2.1.3植物油植物油进口大部分是为了弥补国内产需缺口,但也存在过度进口,近年来收储加工的600多万t菜籽油积压在库。2014年大豆进口7 140万t、油菜籽进口508万t、植物油进口787万t,油籽及植物油进口综合折油超过2 400万t。多年来,食用油籽存在巨大产需缺口导致大量进口,除大豆外,油菜籽的过量进口问题也比较突出。由于植物油之间具有很强的替代性,进口对我国以冬闲田种植为主的油菜生产造成明显挤压。2015年1—7月,食用油籽进口4 812.1万t,同比增5.9%,进口额220.6亿美元,减19.2%。其中,大豆进口4 465.5万t,增7.1%;油菜籽进口254.5万t,减18.5%。2015年1—7月,食用植物油进口460.2 万t,同比减8.2%,进口额34.6亿美元,减25.2%。其中,棕榈油进口319.2万t,减4.3%;菜油进口47.3 万t,减20.6%;葵花油进口44.7万t,增16.9%;豆油进口37.0万t,减42.1%。

2.1.4乳制品2014年我国奶类产量3 890万t (同比增长6.6%),奶粉进口105.4万t、鲜奶进口32万t。进口乳制品折鲜奶超1 000万t,约占国内鲜奶产量的1/4。乳制品的过度进口挤占了国产鲜奶市场,导致国内原奶销售困难,奶价下跌。2015年1—7月,奶粉进口有所减少,比2014年同期减少41.5%,达到47.9万t。

2.2农业基础竞争力薄弱问题更加突显

尽管我国在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上有一定比较优势,通过适度规模经营、科技创新等措施提高农业竞争力仍有很大空间,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农业竞争力基础薄弱,与主要农产品出口国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土地、环境保护、质量安全成本的显性化和不断提高,我国农业进入了成本快速上涨的时期,基于成本之上的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差距扩大的趋势不可逆转,根本原因是我国农业基础竞争力相对薄弱。2015年7月,食糖进口48.5万t,同比增72.7%;进口额1.8亿美元,增40.6%。进口均价366.1美元/t,减18.6%。2015年7月,棉花进口12.5 万t,同比减58.3%;进口额2.1亿美元,减66.8%。原棉进口均价1 855.2美元/t,减15.0%。

2.3保护和调控手段缺乏的问题更加明显

但由于我国农业在入世中做出了巨大而广泛的承诺,农产品关税水平太低,不足以弥补国内外农产品竞争力差距造成的价差,不足以起到“防火墙”的作用,不足以对农产品进口进行有效调控。这是造成过度进口的政策性原因。2014年由于有关税配额措施并实施了转基因管理,玉米进口得到控制,但作为替代品的大麦、高梁、DDGs进口猛增,合计进口1 660万t,比2013年增加920万t。棉糖由于价差扩大,2011—2014年食糖以配额外50%税率进口的数量分别为97万、180万、260万、155万t;棉花以配额外税率进口162万、347万、256万、72万t,其中2013年关税配额外以40%税率进口51万t。我国乳制品进口关税15%左右,中新自贸区协定下从新西兰进口奶粉的关税已降至3.3% (到2019年降税为零)。2014年奶粉进口量105万t,其中从新西兰进口74万t,占进口总量的70%。值得关注的是,2014年玉米内外价差一度超过配额外关税65%的幅度,如果今后5~7年粮食价差超过65%,而我国对以关税配额外税率进口无任何调控手段,届时我国适度进口的粮食安全战略将面临挑战。

2.4“天花板”效应对产业影响进一步加深

在开放条件下,关税水平决定了防火墙的高低,也决定了价格“天花板”的高低。由于我国关税水平低、成本上涨快,一些产品进口税后价低于我国的成本价。随着进口量的增加,进口对国内价格的打压作用越来越显著。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仍处于下行周期,2014年跌至2010年以来的最低点,这进一步增强了进口对国内价格的打压作用。2014年,我国食糖价格在进口的影响下跌至4 000元/t,低于成本价,糖企全面亏损。2014年棉花实行了目标价格政策,目标价格为19 800元/t。受进口价格打压,国内市场价格只有14 000元/t。2014年国际奶粉价格由年初的4 844美元/t跌至年底的2 359美元/t,受国际价格下跌和大量进口影响,国内原奶价格从4.26元/kg跌至3.8元/kg,乳企在利润下降的压力下拒收奶农牛奶,杀牛倒奶的情形再次发生。2014年稻谷、小麦、玉米在政策性收储的支撑下价格相对稳定,但受进口影响成本收益率连续三年下降,已经接近1998—1999年的水平。预计今后2年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低迷,而国内成本刚性增长,进口对国内价格的打压进一步增强。

2.5传统优势农产品竞争力下降开始显现

近年来随着国内生产成本的上升、人民币升值、其他发展中国家同构竞争的增强,我国农产品出口所依赖的价格竞争优势不断受到削弱,出口增长乏力。2015年1—7月,蔬菜出口额达73.8亿美元,同比增长5.0%;贸易顺差70.7亿美元,增5.4%。但是,水果和水产品出口量略有下降,其中水果2015年1—7月出口28.8亿美元,同比减少2.9%;进口40.3亿美元,增23.3%;贸易逆差11.5亿美元,增2.8倍;水产品出口111.0亿美元,同比减5.0%;进口50.0亿美元,减6.1%;贸易顺差61.0亿美元,减4.2%。

3 对策建议

要有效应对国外大规模、商业化农场带来的挑战,除了通过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快科技创新、完善社会化服务以提高自身竞争力外,还必须加强对我国农业特别是大宗农产品的支持和保护。

3.1建立健全财政支农增长的长效机制

在缺乏欧盟、日本、韩国那样的高关税保护的情况下,加强我国财政支农力度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加大农业支持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不矛盾,不应要求农民在土地使用上按用途管理政策办,而在收益上完全让市场来决定。要在更深意义上认识国家对粮食和农业的支持性质,明确政府的责任,切实加大对粮食和农业的支持。我国黄箱支持承诺主要对特定产品的价格支持政策特别是临时收储政策造成了约束,对财政支农政策基本没有约束。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具有足够的空间,关键是我们能拿出多大财力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此外,“绿箱”政策支持不受WTO限制,这些支持可广泛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科研推广、公共服务,对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缓解国内价格上升的压力具有重要作用。

3.2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安全战略

在关税难以有效调控进口的情况下,亟需研究建立贸易救济和产业损害补偿机制,使得产业在受到进口损害和威胁时,能够减缓进口冲击,维持产业的基本生存和发展基础。“两反一保”等贸易救济措施是WTO规则赋予所有成员的权利,被广大成员广泛使用,核心就是通过征收额外关税确保进口产品价格不低于国内成本价,确保国内产业具有合理的利润空间和健康发展的基础。必须坚持“两反一保”条例的立法宗旨,依法推进贸易救济常态化、制度化,切实维护农业产业安全。要特别重视建立产业损害补偿机制,加强对受损害产业的支持。要务实推进农业“走出去”和市场多元化战略,提高对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的掌控能力。

3.3强化金融机构等部门在支持和服务粮食安全方面

担负的责任

农村金融服务严重滞后的最根本原因是,提供农村金融存在高风险、较低收益的情况。近年来,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但这些优惠政策远远不足以弥补农村金融服务与其他领域金融服务的收益差距,金融机构仍没有积极性开展农村业务。我们应当努力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通过立法等制度性安排,明确金融机构在支持和服务粮食安全方面应当担负的责任。同时,我们可以借鉴储备金制度,规定任何从事放贷业务的金融机构,不论是内资还是外资、国有还是民营,都必须有一定比例的贷款直接或通过小额信贷机构、农村信用合作社等投向农业和粮食生产。要研究建立必要的制度,强化大型涉农企业在大宗农产品市场供给稳定方面的保障责任,规定规模以上粮油经销企业必须建立相应规模的粮食安全储备库存,明确其在粮食安全方面的法定保障责任。

3.4切实保护好有限的关税和国内支持政策空间

我国承诺的关税政策空间十分有限,平均关税15%,最高关税65%。我国国内支持政策空间也十分有限,与其他成员相比,我国没有AMS黄箱支持,微量许可占农业产值8.5%,低于其他发展中成员10%的水平。其他发展中成员可普遍享受“发展箱”待遇,即对生计型农业和环境脆弱地区农业的黄箱支持政策不受任何限制。目前印度“发展箱”支持占农业产值的17.9%,而我国不能享受此待遇。当前,我国保障“适度进口”所需调控手段不足的问题非常突出。必须从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确保国内产业安全的需要出发,着力提高农业对外开放质量,在多双边谈判中切实维护好我国有限的关税政策和国内支持空间。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部网站.http: / /www.agri.gov.cn

[2]中国海关网站.http: / /www.customs.gov.cn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4]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报告,2014.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6}综合观察:近期世界经济形势盘点[N].钢之家,2014-08-28.

[7]张旺.中国公司力促中俄果蔬贸易,以人民币结算为主[N].环球时报,2014-08-19.

[8]农业部农产品贸易办公室.中国农产品贸易综述国家农产品贸易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9]陈丽芬,李雯婷.中国农产品贸易变化分析及展望[J].农业展望,2013,7:62-66,71.

[10]蒋兴红,王征兵.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结构特征及其变动分析[J].理论探讨,2013,3:103-106.

[11]乐水芬.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今日中国论坛,2013,10:37-38,40.

[12]李德峰,杜亚雄.宏观变量对中国农产品贸易平衡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6:138-142.

[13]刘丽佳.2012年以来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动力分析[J].世界农业,2013,6:99-101,167.

[14]刘武兵,黄昕炎.2012年中国农产品贸易概况[J].世界农业,2013,6:147-150.

[15]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农业贸易政策选择要注意把握的若干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13,8:4-9,110.

[16]肖黎.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进口视角分析及对策[J].东南学术,2013,4:93-100.

[17]曲春红,司智陟.我国牛羊肉进口形势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4,20(5) :42-44.

[18]郭俊芳,武拉平.SPS措施影响中国禽肉出口的实证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4,20(5) :37-41.

[19]倪洪兴,于孔燕,吕向东.中国农产品贸易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农业展望,2015,5:64-67.

(责任编辑李婷婷)

Challenges,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e in Current Stages

ZENG We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orthwest University,Xi'an 710127,China)

Abstract:The situations in the Chinese agricultural trade in the first 7 months of 2015 were characterized by a total import and export volume of 107.62 billion US dollars,a decrease of 6.7% over the same period of 2014.The trade deficit for the first 7 months of 2015 reached 30.56 billion US dollars,a decrease of 14.3% over the same period of 2014.The situations in the Chinese agricultural trade in 2014 were characterized by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import volume in the first half of 2014,a decrease in the second half of 2014 and an overall steady increase throughout the year.Coupled with an abundant domestic supply,the import price in 2014 declined.Therefore,the excessive import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2014 became more obvious.Besides,the competitiveness of our agricultural foundations was not strong enough and our regulatory mechanisms were lacking.Finally,under the current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to the outside world,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ounter against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the large-scale overseas commercial farms,we should operate on an economy of scale basis and cultivate the new operating mechanisms.At the same time,we should facilitate the growth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build up the social services to improve our own competitiveness.More importantly,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enhance our support for and protection of our agriculture,especially our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stages of our agriculture.

Keywords:agricultural trade; issue ; countermeasure and suggestion

作者简介:曾伟(1970—),男,博士研究生,副研究员,副译审,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农产品贸易。

基金项目:陕西省软科学项目;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 2011KRM58)。

猜你喜欢

农产品贸易对策建议问题
中巴农产品贸易格局变化及其产业内贸易增长的实证分析
中韩FTA实施的效应研究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中国对俄农产品贸易分析及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浅谈中韩自贸区的设立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机遇与挑战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