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产游戏音乐的“古典”风格特征及其影响

2016-02-06王鑫华

音乐传播 2016年4期
关键词:古风古典游戏

■王鑫华

(广西艺术学院,南宁,530022)

国产游戏音乐的“古典”风格特征及其影响

■王鑫华

(广西艺术学院,南宁,530022)

“古典”风格是国产游戏音乐善于突出的特征,以几款有代表性的国产游戏为例,其“古典”风格配乐的产生与游戏的古典文化背景设定有关,具体表现在对我国民族器乐和民族调式的运用,并通过对游戏内容中的诗词诠释、场景配合,加深了对中国古典文化的渲染和传播。“古典”风格游戏音乐还影响了其受众群体在其基础上进行改编和创新,推动了“古风音乐”的发展。“古典”风格游戏音乐的传播和影响既体现了年轻一代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也展示了他们对当代音乐文化的认知。

国产游戏游戏 音乐“古典”风格 古风音乐

作为伴随着游戏而产生的配乐和衍生音乐,游戏音乐在青少年和游戏玩家当中深受追捧。受全球电子游戏市场规模扩大的影响,我国电子游戏产业日新月异。随着游戏业蓬勃发展,人们对游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游戏已不仅仅是娱乐的工具,更是人们在虚拟生活中的情感寄托。而这也促进了游戏整体质量的提升,其中一个表现便是游戏整体的“艺术性”越来越明显,以致单机游戏①“单机游戏”是相对于“网络游戏”(即“网游”)而言的,即无须联网、仅需要一台电脑即可运行的游戏。相比起“网游”,单机游戏种类更丰富,数量更多,灵活性更大,制作更精良,剧情、画面和音乐等方面的设计更精细,从而整体上在游戏玩家群体中有更大的影响力。——本刊编者注开始被称为“第九种艺术”。同时,单机游戏也因集多种艺术元素为一体,而能够从剧情、画面、音乐等方面给予玩家直观的感官、智力、心理的多重体验。其中,构成单机游戏艺术品质的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便是游戏音乐。

国内外多款游戏的风格都源于其本土文化体系中相应的历史事件或者神话故事,甚至带有一定的史诗性。中国本土游戏则善于突出自身鲜明的“中国古典”(本文简称“古典”)风格,并通过游戏中的故事背景、画面造型、色彩运用、音乐音响等来具体呈现。国产游戏音乐的古典风格,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基调,结合中国历史、文学、武侠文化、古代神话等元素来打造配乐。在国产单机游戏中,以将剧情作为配乐创编核心的角色扮演(Role Playing Game,简称RPG)类游戏②简单地说,角色扮演类游戏指玩家在游戏中扮演一个或多个角色,使其在一定的规则下随着游戏进程而获得发展的游戏类型。的音乐最能体现出中国特色游戏音乐的风格。

本文通过分析经典的国产角色扮演类单机游戏(文中有时简称其为“国产游戏”)③这些典型的国产角色扮演类单机游戏,无论是在“古典”风格的体现上还是在制作水准上,在国产游戏中都具有代表性。的“古典”风格配乐的文化土壤及基本模式,揭示其获得玩家认可的内在因素,并延及这类游戏配乐在获得广泛传播后对游戏音乐自身品质提高的影响,还涉及玩家对游戏音乐的自我诠释(如创新出游戏题材的衍生歌曲)等丰富的传播方式等问题的讨论。此外,本文不仅是呈现某类音乐形式在“人”与“游戏”间的相互影响,也试图探寻年轻一代与传统文化之间联结的样貌。

一、国产游戏背景设定及剧情、场景设置中的“古典”文化元素

“古典”文化元素,可体现在游戏的整体文化背景的设定和具体的情节设计、场面设计的细节当中。

(一)取材于古代神话与历史事件

国产游戏剧情中独有的中国“古典”式文化,体现着国人对游戏中民族文化元素运用方面的认同。每个游戏都设定独立的文化背景,例如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历史上发生过的英雄事迹和典故等。笔者在对比分析多款国产游戏的文化背景后,发现其中有两个典型的现象。

第一,游戏背景取自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以“古剑奇谭”系列游戏为例。该系列游戏的故事背景加入了先秦古籍《山海经》的元素。鲁迅先生曾形容《山海经》为“盖古之巫书”、“盖以记神事”,可见《山海经》的神话故事很有可待挖掘的价值,可以改编成丰富的故事片段。国产单机游戏的大部分故事内容设定参照了《山海经》的内容,在其民间传说、地理、民俗知识等基础上创新、改编。如“古剑奇谭”系列游戏中有一个游戏角色名为“太子长琴”,是“火神祝融”所制作三把琴中的“凤来琴”所化。在《山海经》原文中记载:“祝融生太子长琴,是处榣山,始作乐风”,“五彩鸟有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山海经·大荒西经》)①参考马昌仪著《古本山海经图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08、963页。再有,游戏中有一只化身为人的“九尾灵狐”,来自“青丘之国”。《山海经·南山经》曰:“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经对原著与游戏剧情对比可看出,不管是“太子长琴”还是“九尾狐”,都是以原著为基础,把原著没有描述到的故事加以杜撰和延伸——这样既可以在游戏中体验到书中说描述的事物,又可以通过游戏的引导幻想出在原著中未能见到的神奇故事。可见,游戏的角色和剧情框架基本依照文献形态的《山海经》而来,而在文献中未具体呈现的细节,游戏可以对其进行广阔的丰富和编创——这样的加工,在游戏与剧情创新的同时也注意保持所引用书籍内描述事物的原型,避免对玩家产生对原著认知方面的错误导向。

第二,游戏的背景源于我国某个朝代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以某段历史时期为文化氛围,加入一些小人物的故事,并以小见大。如“轩辕剑”系列中每一部都有特定的朝代背景——《轩辕剑(肆)》为秦代,《云之遥》为三国时期的曹魏,《汉之云》的背景为三国时期的蜀汉,等等。《轩辕剑外传——汉之云》的故事背景是东汉末年的动乱时代,天下崩解,烽火连天。在一连串群雄割据、逐鹿厮杀之惨烈争战后,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而游戏剧情便是“三国鼎立期间,战争仍旧继续进行,汉军中突然出现一支来历不详、身份神秘之奇兵部队‘飞羽’,他们从旁暗中协助汉军作战”,其中还穿插了各种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游戏背景借鉴经典神话以及中国历史事件而设计了戏剧性以及对白的文学性,使中国传统文化在游戏中存在其合理性,并较好地使剧情依存于游戏之上。

剧情在整个游戏中起着一种中心脉络的作用。单机游戏区别于网络游戏之处在于,单机是人与机的交互,后者则是以网络为媒介来实现人与人之间交互。由此,玩家在体验游戏的过程中是与游戏进行互动,而剧情的好坏直接影响游戏的质量以及玩家对游戏的感触。无论是古代神话还是历史事迹,在游戏中都会以动画形式展现给玩家,并且游戏人物塑造的精彩程度直接影响着玩家的感受。而游戏剧情之所以精彩绝伦,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介入了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与思想,这使得玩家在体验游戏的同时,内在的母语文化语境与游戏剧情中的传统文化基因产生了情感共鸣。而音乐,在游戏中起到了渲染氛围的作用,在剧情动画的基础上加上与之相符的音乐,便能够实现玩家与游戏之间的完美交互。

(二)情节与场景设计中的“古典”细节

从游戏剧情方面来说,其中“戏剧性”的对话词句属于约定俗成的,并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与国外游戏通俗易懂的剧情不同,我国本土游戏剧情中无时无刻不体现中国文化的表层含义以及深刻内涵,含蓄或隐晦。以单机游戏《古剑奇谭:琴心剑魄今何在》中某一场剧情对话为例。其中有一段是名为“欧阳少恭”的游戏角色在与男主人公“百里屠苏”的对话中,对百里屠苏名字的评价:“屠苏此名甚好,虽是家家户户辞旧迎新时所饮药酒,健体之外却有避邪之功,所谓‘屠绝鬼气,苏醒人魂’,是为‘屠苏’。”“贱名金身,内藏玄机,这位百里少侠不简单。”

或是游戏角色“方兰生”对男主人公失意时安慰的一些话语:“人生生死死是大梦之境,其实我们活着就和做梦似的。”“所谓‘昨日梦说禅,如今禅说梦;梦时梦如今说底,说时说昨日梦底;昨日合眼梦,如今开眼梦。诸人总在梦中听,云门复说梦中梦’。”

第一个角色的话中提到的“屠苏”原指一种酒,古代有每年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的风俗。相关题材诗词中,以宋代王安石《元日》中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最为出名。第二个角色的话中所引那句出自宋代临济宗禅僧大慧宗杲(1089—1163)的语录,意思大致是世事虚幻,浮生若梦,教人临事临物,不要起贪恋之欲和惊恐之心,从而可以在梦境中自我解脱。玩家往往要在懂得中国文化的前提下,才可理解游戏剧情中的深意。

除情节以外,游戏中“古典”元素的设计或取舍也是有所依据的。据某个不便公开姓名的游戏制作者向笔者透露,游戏场景的设计都是由美工人员去查阅古代建筑学的书籍并且到当地采风后严格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古代建筑“还原”于游戏中的,其精细程度可及场景布局以及房屋内有关的“风水摆设”。人物服饰也是遵从于游戏所呈现的时代而设计的。

可以得知,国产游戏整体设计与中国文化密不可分。而音乐便是配合游戏剧情渲染“古典元素”的重要因素。为国产游戏所创作的音乐与中国文学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音乐与剧情总是尽可能做到恰到好处的衔接,并以一种特殊的形式表现其“戏剧性”。

二、“古典”风格国产游戏音乐的特征及表现

国产游戏音乐是随着国产游戏的发展而发展的。20世纪80年代,我国台湾地区成立了最早的国产游戏制作公司。最早的游戏音乐主要是电子音乐,多用作战斗场景的配乐与游戏背景音乐,在游戏中的功用性大于艺术性,其特点为旋律、节奏简单,古典韵味并不突出。

若将在游戏音效中加入本土民族乐器音色看作游戏音乐有“中国特色”的标准的话,2007年的《仙剑奇侠传(四)》中的游戏主题音乐《回梦游仙》可以说是“古典风格游戏音乐”诞生的标志。该作品以民族乐器来演奏主旋律,因为剧情的需要而产生了三个版本:第一种为二胡独奏版,用作故事剧情的插曲;第二种为竹笛独奏版,用于场景渲染;第三种为二胡与竹笛的合奏版,用作游戏的结束音乐。《回梦游仙》加入的民族器乐很符合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游戏氛围,成了国产游戏音乐中古典风格的早期代表作,甚至可称“起源”。随后,越来越多的游戏都把民族器乐加入其主题曲和剧情中,用来贴近游戏中人物的情绪色彩和对故事进行戏剧性处理。

民族器乐在悲剧中的运用国产游戏剧情的设定多有一种风格导向,即总是以悲剧收尾。其结尾的悲情剧情致使音乐的曲调亦相应地带有悲伤情绪,多用民族乐器,如箫、二胡、古琴、古筝等来主奏。例如游戏《仙剑奇侠传(五)》里的一首曲子《唐府》(曾志豪作曲)是在游戏中女主角第一次出场时与女主角最后悲情死亡时播放的,其中古筝与笛子交相辉映,曲调婉转哀伤,似乎是对花季少女早逝的一种预示。游戏《古剑奇谭一》中的过场音乐《长亭离怨》为男主人公与生母生离死别时的背景音乐,曲调凄婉绵长,充满了不舍之情。整个曲子由二胡、笛子、钢琴音色构成,为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呈示段与再现段的主旋律由二胡拉奏,中段由笛子吹奏。整体曲调扣人心弦、催人泪下,二胡悲伤幽怨的音色突出于其中,更加紧扣故事主题。曲子有钢琴的参与,并加电声音效做修饰,而西洋乐器与民族乐器的合奏不会显得违和,曲风自然和谐。

音乐与游戏剧情中的诗词诠释某些游戏剧情用音乐来诠释古代诗词,或是进行诗词的情感特征表达,可以说,这是一种“文学性”的音乐运用。如,《古剑奇谭》用音乐来帮助塑造角色“尹千觞”。剧情以“醉里乾坤大,梦中日月长。醉饮千觞不知愁,随性而过,方不负此生”的诗句来诠释人物形象。该角色的形象设计为:相貌冷毅英俊,身材高大挺拔,长发不加修饰,身着大布袍,腰间悬竹酒筒——外表看起来十分可靠,但性格狂放不羁、率性妄为。角色的出场音乐为《醉饮千觞·变调》,为单一部曲式,引子气势磅礴,仿佛在诉说人物的心境,主旋律加入D调笛子音色,曲子为民族调式“A徵清乐”——低音笛子的音色更显辽阔大气,仿佛音乐中蕴含着一首诗、描述着一个人。

游戏场景音乐的古典意蕴游戏中除了描写剧情的主题曲、人物的主题曲,还有场景主题曲。如《古剑奇谭》中的“青玉坛”场景。该游戏场景设定援引了著名道教圣地衡山中号称“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的青玉坛福地。在游戏中,配合该场景的音乐片段名为《云音泛天》,为典型的民族调式“C宫调式”。整个曲子为有再现的单二部曲式,主要由古筝和箫演奏,用古筝模仿古琴的音色,以此制造琴箫合奏的意韵。曲调悠扬欢快,有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之感。

场景音乐在游戏中有极强的代入感,每一个新的游戏地点都会有不同的音乐,并引导玩家对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感受,如《仙剑奇侠传五》中进入苗疆时的场景乐《瑶花慢》、《古剑奇谭二》中表现盛世长安景象的《帝京盛景》等。

在笔者看来,国产游戏中的配乐基本以五声调式的曲调为主,以民族管弦乐或西方交响乐为底色铺垫,由民族器乐(如古筝、琵琶、竹笛、二胡等)演奏主旋律,西洋乐器(如钢琴、提琴、竖琴等)演奏副旋律。其中,当然还少不了MIDI音乐的介入,以获得普通乐器达不到的音效。虽然突出民族器乐和五声调式,但旋律的线条和动机并不完全传统化,甚至是时尚化的,从而整体上更趋向流行音乐的状态。这种形态的音乐因为旋律简单优美,并富有故事性,所以广为“80后”、“90后”这一批年轻人所喜爱,并且这些年轻人还会将其改编并加入古诗词,形成一种中式“古典风格”音乐。

三、国产游戏音乐对“古风音乐”发展的推动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学”热以及网络文化时代信息的发达,给以中华民族文化为基调的“穿越”类型的小说、电视剧、网络游戏等充斥着网络文化并且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提供了土壤。由此,人们更多地去追寻所谓“古风”文化,如聆听带有民族器乐的音乐、临摹古代山水画、仿造古代诗词、穿着古代服装、学习古代礼仪等等,甚至发展成一种社会现象。“古风音乐”也是其中一种表现形式,且与游戏音乐有着较紧密的联系。前文所称的“古典风格音乐”是较游戏音乐中的现代风格而言的,而“古风音乐”的含义则有所不同。

(一)国产游戏音乐中的“古风音乐”类型

游戏中的“古风音乐”分为两种:一种是专门为游戏剧情而设的剧情音乐,以纯音乐为主;另一种是玩家或游戏音乐爱好者通过自己喜好的游戏剧情而衍生出的自创音乐,以歌曲形式为主(也称“同人音乐”/“同人歌曲”)。这两种游戏类“古风音乐”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根据游戏厂商的要求而对游戏“量身定制”的,后者是创作者根据自己的意志去创作和传播的。

先来谈谈为游戏“定制”的这类“古风音乐”。游戏音乐的发展几乎与MIDI音乐的发展同步。当电脑游戏时代到来,国产游戏便以运用民族器乐以及民族调式来表现“古风”。音乐曲调主要运用西方的作曲技法生成,再加入民族器乐的元素——有的是MIDI音乐,有的运用真实乐器。其主要功能是服务于游戏剧情,与剧情交互。通常,游戏音乐会伴随着游戏剧情的出名而出名。

再看看衍生的游戏“同人”音乐。这类音乐主要指爱好游戏的人们因为游戏剧情或者人物来做出来的音乐(歌曲形式居多),作为对游戏剧情的一种补充叙述,并以此作为一种情感寄托。其中有自创词曲、依词填曲、依曲填词三种形式。其“古风”多体现在加入民族器乐,或者根据古代诗词的平仄押韵来自创歌词等方面。如《仙剑奇侠传(四)》里《回梦游仙》便被依曲填词改为《回梦游仙·寻仙》,又如《古剑奇谭》里的背景音乐《星河涛声》被改编成《二十四节气·雨水:攲枕春蔼眠》并加上了杜甫《春夜喜雨》的诗句。

(二)“中国风”音乐与“古风”音乐辨析

笔者认为,从字面来看,“中国风”意为“中国乐风”,可以说不晚于20世纪80年代就已出现。“古风”音乐的产生较为偶然,最早是从单机游戏里开始的。“中国风”音乐与“古风”音乐之间没有包含与被包含关系。两者虽容易混淆,但是区别还是很大。在风格上,“中国风”常会加入R&B元素(可以说以此为标志之一),“古风”音乐则没有;在歌词上,“中国风”的歌词言简意赅、口语化,而“古风”歌词多用古诗词或是仿古的诗词并且注重措辞和押韵;另,因为“古风”歌曲大多都是因为游戏剧情而有故事背景,因此常会有念白和文案,而“中国风”故事性较弱,也没有念白和文案;再者,“古风”歌曲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网络,所以翻唱版本较多,而“中国风”的发行是通过商业途径,而鲜有翻唱版。

(三)有代表性的“古风音乐”传播平台与创作团队

由游戏主题音乐衍生出的自创“古风”音乐,仅仅是“古风”原创音乐领域的一小部分。这些年轻的“80后”、“90后”创作者们出于单纯的对“古风”音乐的喜爱和交流目的,通过网络上传自己的作品,其中有些作品甚至没有注明来源与创作者名字。而在网络上,逐渐聚集了一些这类原创音乐的平台。

一时间,喜欢“古风”元素音乐的人越来越多,一些有着共同爱好的人在一起交流合作后逐渐发展成小型音乐团队,其中较有名的有:“墨明棋妙”、“鸾凤鸣”、“千歌未央”、“千水凝蓝”、“流觞曲水”、“平沙落雁”等等。有一些音乐团队的发展甚至从线上转入线下,逐渐进入商业模式,团队规模由几个人到几十人不等。成员之间有合理的分工,通常包括制作、作曲、作词、配器、演奏、演唱、声效、美工、后期、行政等等,小一些的音乐团队经常一人身兼多职,大的团队便会多人各司其职。

在“古风”音乐的网络聚集地之一“中国原创音乐基地5SING”网站的“原创”一栏中有“古风”音乐的专题内容,或者在网站上搜索“古风音乐”也会得出大量结果。笔者试键入“古剑奇谭原创音乐”一词,在搜索结果中,人气(网友试听/浏览的次数)位于前八名的歌曲的试听次数都在1 000万以上(见表格),都为原创歌曲。这些原创歌曲大多是有关于游戏内容、游戏情节、游戏人物的,或是对游戏剧情未完成的故事进行联想和憧憬的。

可见,游戏音乐不但自身获得受众的喜爱和支持,还刺激了受众主动参与了音乐的拓展、开发了新的传播途径。

表格“中国原创音乐基地5SING”网站上“古剑奇谭原创音乐”的人气排名情况(截至2015年7月)

结语

游戏音乐在艺术性、可听性都越来越强之后,其社会影响也进一步扩大开来。如,游戏中所出现过的场景配乐被结集出版并作为游戏周边产品进行销售,供喜欢游戏的玩家搜集与收藏,著名的游戏的原声音乐专辑有如游戏《轩辕剑》的音乐集《剑咏轩辕》、《仙剑奇侠传》的音乐集《仙籁情深》、《古剑奇谭》的音乐集《瑶山遗韵》与《在水一方》等等。又如,相关的专业奖项开始设立——在国外,格莱美奖在2011年扩大了媒体音乐颁奖范围,变更为“电影、电视、游戏音乐与其他视觉媒体”,相当于给予了游戏音乐与电视、电影原声带相同的地位。①参看《四项格莱美奖更名纳入游戏音乐》,载“驱动之家”,2011年4月17日(截至2015年11月7日)。http://news.mydrivers.com/1/191/191236.htm在国内,比较权威的游戏奖项是中国优秀游戏制作人大奖,是目前国内唯一针对游戏研发领域所设立的奖项,其中包括程序、美术、策划、动画、音乐音效等游戏研发内容领域。②虽然音乐在游戏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国内,无论大型还是小型的游戏公司,都没有属于自己的游戏音乐制作团队。业界中的专业游戏音乐制作团队(或个人)也屈指可数,其中,大陆地区有名的团队有小旭音乐制作团队、月之门音乐制作团队等,台湾地区则以个人为主,较有名的有骆集益、曾志豪等。这些国内外面向游戏音乐的奖项的设立正是肯定了游戏音乐在游戏中的重要性,游戏音乐的艺术高度亦可能使其独立于游戏而成为独立的艺术作品,并且促进更多喜欢游戏音乐的原创音乐人投身其中创作。再如,某些电视剧、微电影、综艺节目的配乐选用了游戏音乐的插曲。③这里需要补充的是,一些影视剧和电视节目使用了游戏音乐,却并未对此做相应的声明,其中还不乏著名节目。这也可见游戏音乐的版权问题堪忧并有待解决。目前,一些游戏音乐的制作规模及成本已不亚于电影、电视音乐,游戏音乐产业体系虽然仍有不完善之处,但也在逐渐走向成熟。

国产游戏本身的“古代仙侠”文化内涵,使很多游戏玩家在现实中伴随着“武侠梦”得以成长。一些经典的游戏角色无论在游戏中还是改编电视剧中都很深入人心。而伴随着游戏音乐艺术性逐步增强、音乐质量越来越高,其音乐也越来越多地影响了年轻人的生活。笔者本身也是国产单机游戏的深度爱好者,最初接触此类游戏时便被其中浓郁的古代风格以及悲情剧情所深深吸引,并乐意探求游戏设计的文化内涵,而今,也会运用自己的音乐专业技能参与一些“古风”音乐作品的编配。同时,有更多的年轻人通过国产角色扮演类单机游戏进而衍生出对中国文化的深深喜爱。国产游戏音乐从萌芽至发展过程中,中国古典音乐文化元素的受欢迎,可以说体现了新一代年轻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他们对游戏音乐的创编也可以说展示了他们对这个时代的音乐文化的认知。

(责任编辑:韦 杰)

王鑫华,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音乐学系2012级本科生,专业方向为音乐史论。

猜你喜欢

古风古典游戏
古风二首
古风两首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古风三首
怎样读古典诗词?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