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护理干预应用在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2016-02-06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22期
关键词:失败率计划性监护室

吴 霞 王 燕

强化护理干预应用在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吴 霞 王 燕

目的 分析强化护理干预应用在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拔管成功率等比对照组高,而拔管失败率、肺部感染发生率等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采用强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强化护理干预;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

本文主要对我院收治的88例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进行研究,通过回顾分析法,对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88例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22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48.54±3.7)岁,研究组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49.76±3.9)岁;机械通气时间24~96 h,平均通气时间(47.54±6.7)h;重症监护室入住原因:20例重症肺炎,3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12例脑血管意外,11急性脑梗死,10例其他;45例经口插管,43例经鼻插管。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实施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检查各项仪器是否正常运作,为患者换药或协助患者翻身等[1]。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强化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心理护理。给予患者积极的鼓励,消除患者对于气管插管的恐惧心理。及时了解患者内心需求,在患者能够正常沟通的情况下多与其沟通,并帮助传达未能探访家属的慰问,给予患者温暖的关怀,消除孤独、焦虑、抑郁的情绪[2]。

(2)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有效的指导咳嗽,讲解成功病例,提高配合度。拔管后使用无创呼吸机或鼻导管吸氧转入普通病房患者,告知疾病的预防及自我保健意识,预防并发症。

(3)强化相关技术培训。培训对象应该为所有护理人员,培训内容要包括护士对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UEX)的认知,患者情况的评估技巧,UEX的相关护理对策,熟悉强化干预策略流程,分享成功案例,总结失败案例等。培训过后对其进行相关理论、操作考核[3]。

(4)强化气管插管护理。固定气管插管,将门齿作为基线,通常男患者深度为22 cm左右,女患者为21 cm左右;呼吸机监测,充分熟悉呼吸机的各类性能,对参数进行准确设定,密切观察患者自主呼吸胸廓起伏状态,依据患者病情和血气结果进行参数调节,准确有效处理呼吸机上出现的各类警报;呼吸道护理,及时帮助患者吸痰,保持患者呼吸道持续通畅,保证有效通气,避免出现肺部感染,保证吸痰操作的无菌性,操作时保持轻柔的动作,吸痰管要保证为一次性使用,吸痰时间一次控制在15 s内[4]。

(5)强化管理细节,保证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得到落实[5]。每天护理人员都要对环境以及物品进行消毒清洁;严格按照卫生规程进行操作;保证操作的无菌原则,保证无菌物品应用的一人一用一灭菌。集中安置相同疾病的患者,特殊患者进行隔离保护;医护人员要做好自身防护[6]。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拔管成功率等,拔管失败率、肺部感染发生率等。

1.4 统计学分析

将所采集到的数据全部录入EXCEL 2010表格中,应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97.72%(43/44),拔管成功率95.45%(42/44),拔管失败率4.54%(2/44),肺部感染发生率11.36%(5/44),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84.09%(37/44),拔管成功率79.54%(35/44),拔管失败率20.45%(9/44),肺部感染发生率22.72%(10/44),经对比,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拔管成功率等比对照组高,而拔管失败率、肺部感染发生率等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UEX)主要是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7]。发生UEX的患者,可能因过早拔管,需要进行机械通气,病情可能进一步恶化,甚至造成死亡[8-9]。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拔管成功率等比对照组高,而拔管失败率、肺部感染发生率等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采用强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效果满意。

[1] 周丹. 综合护理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干预效果[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1):135-136.

[2] 马洁葵,李绮慈. 强化护理干预策略对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2013,28(2):65-67.

[3] 王玉丹. 强化护理策略对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UEX)的效果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5):233-234.

[4] 胡欢欢. 优质护理对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3):245.

[5] 张玉萍,罗洪清. 强化护理干预降低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分析[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34(S2):17-18.

[6] 周晓玲. 强化护理干预降低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J]. 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4):108.

[7] 李雪芬. 综合护理干预对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204-205.

[8] 张敏. 评价强化护理干预在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10):262-263.

[9] 冯运芳,宁文杰,刘岩平,等. 集束化护理对危重症患儿气管插管拔管后喉头水肿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5):94-95.

Effects of Int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Tracheal Intubation in Intensive Care Unit

WU Xia WANG Yan Department of Intensive Care Unit,Zhengzhou People's Hospital,Zhengzhou He'nan 450000,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int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tracheal intubation in intensive care unit. Methods 88 cases of intensive care unit in our hospital were studi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with the 44 groups. Results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extubation success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extubation failure rate,pulmonary infection rate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Int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tracheal intubation in intensive care un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Int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ICU,Tracheal intubation

R473

A

1674-9316(2016)22-0232-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6.22.143

郑州人民医院神经科重症监护室,河南 郑州 450000

猜你喜欢

失败率计划性监护室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非计划性拔管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计划性护理干预结合放松疗法对焦虑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
种植体早期失败的相关因素分析
失败率33%
失败率33%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及相关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