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中凝血功能检验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6-02-06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22期
关键词:凝血因子心脑血管脑出血

腾 龙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中凝血功能检验的应用价值分析

腾 龙

目的 研究凝血功能检验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78例行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的脑出血患者,如果至少3个指标高于或者低于30%正常值则为观察组(39例);其它病例为对照组(39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凝血功能指标、死亡率等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凝血功能检验可有效判断心脑血管疾病的预后质量。

心血管疾病;凝血功能检验;预后

年龄、体质量及凝血因子等方面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 因素,其中凝血因子对于血栓的产生、进展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1]。因此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对于评估心脑血管疾病预后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研究选择78例脑出血患者,研究凝血功能检验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78例经CT等检查方式确诊的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如果至少3个指标高于或者低于30%正常值则为观察组(39例);其它病例为对照组(39例)。其中观察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51~72岁,平均年龄(61.48±2.05)岁。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53~74岁,平均年龄(61.50±2.06)岁。排除标准:(1)伴有其它脏器疾病者;(2)伴免疫系统疾病者;(3)凝血功能障碍者。两组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根据患者出血部位及出血量等情况选择相应合理的治疗手段。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及出血后 48 h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使用德国美创1800全自动血凝仪实施检验,所有操作均遵守相关规程。

1.3 观察指标

(1)病残率;(2)死亡率;(3)凝血功能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抗凝血酶 III(AT-Ⅲ);血浆凝血酶时间(TT);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酶原(Fbg);D-二聚体(D-dimer)。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x-±s)表示,并进行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预后质量对比分析

(1)观察组:11例(28.21%)痊愈者、1例(2.56%)植物人状态、18例(46.15%)病残、9例(23.08%)死亡;(2)对照组:34例(87.18%)痊愈者、0例植物人状态、4例(10.26%)病残、1例(2.56%)死亡。上述结果表明观察组病残率、死亡率高于对照组(P< 0.05),提示对照组预后质量优于观察组。

2.2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对比研究

入院48 h,观察组PT、AT-Ⅲ、TT、PAI-1、APTT、Fbg、D-dimer分别为(16.88 ±0.30)s、(210.46±18.63)%、(19.72±2.36)s、(30.47±0.79)ng/L、(38.90±4.37)s、(3.95±1.23)g/L、(0.98±0.25)μg/L;对照组分别为(11.34 ±0.26)s、(352.09±23.67)%、(17.60±2.04)s、(14.69±0.66)ng/L、(33.28±4.01)s、(3.02±0.95)g/L、(0.35±0.20)μg/L;两组上述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致死率也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特点是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等[2]。患者多数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脑出血,起病急,进展快,危险系数性高,且多数患者预后不佳,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3]。

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患病诱因与年龄、性别、饮食、吸烟酗酒以及凝血因子等有关,现临床中认为某些凝血因子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4]。已有资料显示[5],血栓的形成、进展与内在凝血途径与外在凝血途径均有着重要关系。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般在发病后几个小时内,其体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这与外源性凝血因子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开启外源性凝血系统而导致血液高凝具有重要的关系。另外此时血管内皮会严重受损,从而分泌内源性凝血因子,进而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6]。内源性凝血途径激活,血浆中大量FIB分解形成纤维蛋白,促进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使凝血功能障碍进一步加剧,所以FIB水平是诊断此疾病的一项重要依据;PT、APTT、TT等是检测凝血功能的常用指标,其中PT、APTT与多种凝血因子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以上指标的检验结果高出正常水平,说明凝血作用减弱,患者出血的的几率较高。PT与FIB水平、类肝素抗凝物质等因素有关,故如果缺乏抗凝物质,FIB减少会直接延长血浆凝血酶时间[7]。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通常在血栓形成的急性期出现血液高凝状态,此期血浆中PT、APTT变化不明显,但仍存在相当重要的临床价值。出现脑出血时血液中的抗凝血酶 III最早被利用,其水平降低造成患者血液出现高凝现象。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属于急相反应蛋白,血浆中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的活性提高常见于疾病的急性期,其属于纤溶抑制物,减弱Fbg激活物的激活能力;D-二聚体属于特异性降解产物的一种,是纤溶过程中一个特异性标识物,如果血管内出现活化的血栓形成或纤维溶解,D-二聚体水平则出现上升。根据有关资料显示[8],D-二聚体的水平对判断脑出血的轻重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凝血功能指标、死亡率等均高于对照组(P<0.05)。总之,凝血功能检验可有效判断心脑血管疾病的预后质量。

[1] 张灼锦,翁梅超. 凝血功能变化情况对心脑血管病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1):1470-1472.

[2] 文朝,王昌昊.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检测及意义[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2): 202-204.

[3] 李红梅,李小刚. 抗凝血酶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3):147-149.

[4] 何蕴,马丽丽,邢秀萍. 进展性脑梗死急性期纤维蛋白原和纤溶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J]. 血栓与止血学,2003,9(3):129-130.

[5] 刘伟,初晶学. 凝血功能检测在脑出血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6,19(1):61-63.

[6] 王立京. 凝血功能检验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中的判断价值[J]. 大家健康,2014,8(2):89.

[7] 朱琳,卡米拉. 心脑血管病、糖尿病与肝病凝血功能检测结果分析[J]. 血栓与止血学,2010,16(2):90-91.

[8] 潘秀贤,罗林玲,李兵,等. 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脂检测在心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8):859-860.

Analysis of Coagulation Tests in Prognosis for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ENG Long Clinical Laboratory Department,Shuangyashan People's Hospital,Shuangyashan Heilongjiang 155100,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coagulation test i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Methods 78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n=39),if at least three indexes were higher than or lower than 30% of the normal value,and other cases were as control group(n=39). Compared the results of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oagulation function and mortality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P< 0.05). Conclusion Coagulation test can determine the prognosi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effectively.

Cardiovascular disease,Coagulation test,Prognosis

R743

A

1674-9316(2016)22-0142-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22.086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人民医院检验科,黑龙江 双鸭山 155100

猜你喜欢

凝血因子心脑血管脑出血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少见凝血因子缺乏症3例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不同时间制备的血浆及冷沉淀的质量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