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长期随访分析

2016-02-06刘玉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22期
关键词:溃疡性发型结肠炎

刘玉平

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长期随访分析

刘玉平

目的 对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长期随访进行分析。方法 收取我院60例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并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分析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复发情况、随访情况、临床表现等。结果 患者经过随访后,1年复发率为33.33%、2年复发率为81.67%、5年复发率为83.33%。经过治疗后未复发的患者有16.67%,2例患者在复发情况下并发肠大出血情况、2例患者发生癌变、3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余患者未发现相关并发症、1例患者导致死亡。患者经过治疗后,完全缓解率为25.00%、部分缓解率73.33%,总有效率为98.33%。结论对患者进行随访发现,经手术治疗后,治疗效果显著,但是治疗后5年复发率较高。

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长期随访;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是易反复发作、病程迁延疾病[1-2],常见且多发,因此,通过分析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特点,并对其病情长期随访,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收取我院2008年3月~2011年3月60例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年龄在40~51岁,女性30例,男性30例,平均年龄(45.11±1.30)岁。并对患者长期随访,分析复发情况、病理结果、随访情况等,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3-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式 对60例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根据炎症性肠病治疗和诊断实践指南,分为一线、二线、三线治疗。其中一线治疗采用5-氨基水杨酸或者口服柳氮磺胺吡啶,主要针对病情轻度患者治疗。二线治疗为在采用5-氨基水杨酸或者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基础上,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适用于长期不缓解或者病情中度患者。三线治疗为口服糖皮质激素、5-氨基水杨酸或者柳氮磺胺吡啶,并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适用于病情重度患者。

1.2.2 随访方式 从患者治疗第1天起计算患者的随访时间,采用门诊、定期电话、内镜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有无复发、临床表现、有无并发症、复发诱因、病理组织活检、结肠镜检查以及治疗情况,门诊以及电话随访每月1次,内镜检查时间为3个月1次,最后对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情况与随访情况。

1.4 效果评价依据

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行结肠镜复查黏膜恢复正常,停药后未出现复发,评价治疗效果为完全缓解;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行结肠镜复查黏膜有轻度炎症,评价治疗效果为部分缓解;患者经治疗后,未达到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的临床标准,评价治疗效果为无效[6-8]。

2 结果

2.1 随访情况

60例患者经过随访后,1年复发率33.33%、2年复发率81.67%、5年复发率83.33%。经过治疗后未复发16.67%,2例在复发情况下并发肠大出血情况、2例发生癌变、3例进行手术治疗,其余未发现相关并发症、1例导致死亡。

2.2 治疗情况

6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其中完全缓解患者15例,占比为25.00%,部分缓解患者44例,占比为73.33%,无效患者1例,占比为1.67%,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

3 讨论

从本研究中数据分析,60例患者首诊时具有以下特点;1例患者病变主要以急性活动期为主,而结肠缩短、结肠僵硬、息肉等炎症表现较为少见,符合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患者首次进行治疗后,效果较为良好,其治疗有效率较高。

其中张娜、周璐、曹晓沧等学者通过对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5年的随访发现,1年、2年及5年的复发率分别为35.14%、81.08%及83.78%,患者经治疗,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可达100%,这一实验结果与我院实验结果存在一致性[9]。由此证明,采用规范化治疗能有效减少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复发情况

本文研究表明,通过对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发现,1年、2年及5年的复发率分别为33.33%、81.67%、83.33%。予以患者针对性治疗措施,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8.33%。这一研究充分体现了规范化治疗可以降低复发率,且可以使患者的症状有效缓解。

综上所述,通过对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分析,患者予以规范化治疗后,治疗效果理想,但是患者治疗后5年有较高的复发率。

[1] 石卉,万军,肖珑,等. 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525例临床特征分析[J]. 中华内科杂志,2011,50(1):40-43.

[2] 张黎明,刘玉兰. 老年及老年前期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和内镜特点[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4):456-457.

[3] 李荣雪,付卫,杨雪松,等. 溃疡性结肠炎32例手术治疗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15,23(1):36-39.

[4] 孙渊,杨红. 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合并机会感染1例报道[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6,25(3):359-360.

[5] 张建觅,王利平,林一帆,等. 487例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4,22(12):741-743.

[6] 高峰,卢加杰,赫晓磊,等. 新疆地区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相关因素探讨[J].中国综合临床,2014,30(1):25-28.

[7] 杨丽,马应杰,冯素萍,等. 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误诊15例原因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9):2131-2132.

[8] 李晓敏.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7):42-43.

[9] 张娜,周璐,曹晓沧,等. 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长期随访(附37例病例分析)[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2,18(1):89-92.

Long Term Follow Up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Ulcerative Colitis

LIU Yuping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Shuangyashan Double Mine Hospital,Shuangyashan Heilongjiang 155100,China

Objective Long-term follow-up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ulcerative colitis was analyzed. Methods 60 cases of primary ulcerative colitis in our hospital were collected and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a long time to analyze the recurrence,follow-up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the patients with primary ulcerative colitis. Results The recurrence rate of 1 year was 33.33%,the recurrence rate of 2 years was 81.67%,the recurrence rate of 5 years was 83.33%,16.67% of the patients who did not relapse after treatment,2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intestinal bleeding in recurrent cases,2 patients with cancer,3 patients with surgical treatment,the remaining patients were not found related complications,1 patient died,the patient after treatment,the complete remission rate was 25.00%,partial remission rate 73.33%,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8.33%. Conclusion Follow-up of patients found that,after surgery,the treatment effect is significant,but 5 years after treatment,there is a higher recurrence rate.

Primary ulcerative colitis,Long-term follow-up,Analysis

R574

A

1674-9316(2016)22-0028-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22.017

双鸭山双矿医院消化内科,黑龙江 双鸭山 155100

猜你喜欢

溃疡性发型结肠炎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MY HAIRS TYLE ISON POINT
发型
好别致的发型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
辨证论治慢性腹泻型结肠炎45例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