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军事训练伤防治的探讨

2016-02-05马力武警安徽省总队阜阳市支队卫生队安徽阜阳236000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16期
关键词:战士军事

马力武警安徽省总队阜阳市支队卫生队,安徽阜阳236000

加强军事训练伤防治的探讨

马力
武警安徽省总队阜阳市支队卫生队,安徽阜阳236000

新形势下,随着部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不断加强,部队对军事训练伤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为此,切实抓好军事训练伤的防治,最大限度地预防训练伤的发生,是当前部队官兵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部队常见军事训练伤的种类特点,探讨军事训练伤的形成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策略,以不断提高对训练伤高发率的认识,降低训练伤的发生率。

军事训练伤;分类;原因;对策

[Abstract]Under new situation,with the constant strengthening ofmilitary modern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themilitary pays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military training injury,therefore,truly doing a good job in the prevention and cure ofmilitary training injury and farthest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training injury are the issues that themilitary officers are very concerned about.The paper puts forwards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strategies by analyzing the class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mmon military training injury and discussing the formation causes ofmilitary training injury,thus constantly improving the recognition of high incidence rate of training injury and reducing the incidence rate of training injury.

[Key words]Military training injury;Classification;Cause;Countermeasure

军事训练伤是是影响官兵正常训练及个人素质提高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军事训练教练的主要问题。据我军训练伤防治研究中心调查表明,近年来,在基础训练(即身体训练)期间的损伤发生约率约为24.71%。因此,分析军事训练损伤对于提高训练效果,避免训练损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常见训练伤的种类与特点

1.1按受伤组织结构和部位分

一是软组织损伤。主要包括擦伤、挫伤、撕裂撕脱伤、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脱出、腱炎及腱鞘炎、肌筋膜炎、滑膜炎。二是骨关节损伤。主要包括骨折、关节脱位、关节扭伤。三是器官损伤。主要包括头、胸、腹内脏器以及眼、耳等的损伤。

1.2按损伤病程度分

急性损伤:指一瞬间遭受直接或间接暴力造成的损伤。慢性损伤:是由急性损伤处理不当转变而来。

1.3军训损伤的一般规律

训练伤的发生与训练的强度、频率、难度有直接关系,强度、频率、难度越高,训练伤的发生率越高。主要规律:一是新兵高于老兵。据统计,入伍第一年新兵损伤率为20.2%,第二年兵为13.47%。二是突击训练期和军事训练考核前期,军训伤发生率最高。一天中军训伤以下午多发,占52.7%,上午占39.7%。三是军训伤类型中以软组织损伤最为常见,占伤员总数的78.1%,皮肤擦伤、撕裂占11.4%,骨折占8.6%,其他伤占1.9%。四是军训伤损伤部位以下肢最为多见,占61.6%,其次是上肢,占23.8%,躯干占10.8%,头面部占3.8%。下肢损伤主要是队列、5000米越野、通过障碍训练及战术科目致伤,上肢损伤多由于器械和技术科目训练所致,躯干损伤多见于400米障碍训练,头面部伤以器械训练较为多见。

1.4不同训练科目在训练中出现的损伤不相同

1.4.1在常规器械训练中易发生的损伤以单、双杠训练为例,单杠训练中最常见的损伤是因“失手”而引起的上肢及头面部的摔伤。在上单杠或骑杠的时候,大腿可能将松弛的睾丸挤压在单杠上,造成阴囊、睾丸及挤压伤,引起阴囊和睾丸出血,严重者被挤碎。双杠训练失误易出现肩关节脱位。多发生在练习杠上卷体前滚时。此练习中由于部分战士要领掌握不好恐惧心理存在,双手握杠未能及时一同放开,出现一手放松过慢,结果使一侧肩关节极度外展、外旋、驱干也因惯性同时压向此侧,形成损伤暴力。又由于肩关节前方肌肉薄弱等解剖学上的原因,所以在这种状况下极易发生肩关节前脱位。

1.4.2在技战术训练中已发生的损伤擒敌、技战术是军事比武项目的重要训练内容之一。由于训练强度大、对抗性强,容易造成软组织及关节损伤。损伤可分为扭伤、摔伤、挫伤、拉伤及关节错位或骨折等类型,最容易发生的部位依次是肘、腋、指、膝及裸关节等处,肩、胯关节也偶有发生。轻者多为扭伤,重者则可发生脱位或骨折。

1.4.3在游泳训练中易发生的损伤一是蛙泳时膝关节损伤。多见于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损伤,损伤时还伴有疼痛感。二是肌肉韧带拉伤。一些游泳者在游泳活动后,会产生关节部位肿胀和疼痛的现象,并在用力时感到使不上劲,这有可能是肌肉韧带拉伤了。三是耳病。耳病这里指的是游泳而引起的外耳道感染或中耳炎,还伴有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四是游泳性结膜炎。多在游泳时被感染,症状是眼发红、刺痒,结膜充血持续不退,并有怕光、流泪和眼屎增多等症状。

1.4.4在五千米越野训练中易发生的损伤这损伤则是多因超负荷训练发生大腿肌肉拉伤、胫骨疲劳性骨膜炎,若不及时休息可导致疲劳性骨折。

2 常见训练伤的原因分析

导致军事训练伤的原因非常多,其中管理、教育以及监督不到位,或者组训不科学等,都可能致使训练上的发生率攀升。各种常见训练伤的发生,既有施训者的因素,又有受训者的因素;既有生理的原因,也有心理的原因;既有环境的影响,也有机制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原因有以下五方面:

2.1心理素质不高

部分战士思想过度紧张、恐惧,对难度较高的训练课目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使发生训练伤的危险性增加。另外,城市兵及高中以上学历者发生训练伤明显少于农村兵和初中以下学历者,因为后者入伍前很少或根本不参加体育训练,其接受能力、自我保护能力以及心理承受力均较差,容易引发训练伤。由于正步训练、5公里越野、野营战术训练及器械训练强度相对较大,训练质量要求较高,如受训者心理压力过大、准备活动不充分,均较易引发训练伤病。特别是新战士年轻气盛,都有一股不服输的心理,生怕训练成绩差,让人看不起。所以,有的便不顾实际,一味“硬拼”,训练强度超过了身体承受力,容易造成损伤。

2.2安全意识不强

训练中,部分战士安全意识淡薄,在进行高危科目训练时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有的急于求成,过早做起高难度动作,有的争强好胜,训练中意气用事,有的班长在新兵面前跃跃欲试,急于展现自己的实力,这些都为训练伤的发生留下了隐患。

2.3训练安排不当

有的没有按照大纲的要求科学合理地的制定训练计划,内容穿插、体能强弱的搭配不当;有的为了早出成绩,不考虑战士的身体、心理状况,随意加班加点打“疲劳仗”,特别是在炎热天气,受训者长时间在烈日下训练,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能力差,动作变形,最终导致训练伤的发生。

2.4组训方法不活

部分指挥员组训经验不足,方法比较简单,只凭老经验、老观念,对训练规律了解不深、琢磨不透。有的在训练中对受训者的素质不分好坏一刀切,造成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了,对身体、心理素质较差的战士只会一味的批评、指责,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教,给部分人员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往往适得其反,留下隐患;有的在组织训前准备活动时,为了抢时间、赶进度,往往身体还没有完全舒展开就开始实施高难度科目训练,增加了训练伤的可能性。

2.5训练管理不严

一些训练骨干重整齐、轻单兵动作,不依据训练大纲要求,按自己的喜好随意改变和安排训练内容,致使官兵生理、心理不适,身体疲劳、精神紧张;部分基层干部不能跟班作业,对检查器械、人员保护等安全措施督促不力。教练员、安全员、卫生员不主动宣传预防知识,导致战士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防范能力低下;个别战士在训练中不认真听动作要领讲解,不注意看教练员的示范动作,不遵守训练操作规程,有的在缺乏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私自进行突击训练,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训练伤的发生率。

3 训练伤的预防对策

保健康就是保战斗力,为了保障和提高部队的训练效果,减少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防范,从而提高部队的整体军事训练成效和战斗力水平:

3.1狠抓常态教育,增强防范意识

可采取理论授课、座谈讨论等形式,大力普及预防训练伤基本常识,使官兵充分认识健康保护的重要性,从思想上克服麻痹和侥幸心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同时要加强防护技能学习,使官兵充分了解人体各部位的生理特点,熟悉各科目训练的致伤环节和常见伤病的防护常识,熟练掌握保护的动作要领。

3.2强化心理训练,做到区别对待

对参训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对心理素质做出一个综合的评定,做好相应的心理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讲清心理因素对训练的影响及保持心理稳定的方法,克服训练中的恐惧感和紧张感,减轻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和主观能动性。同时要做到区别对待,规定的训练项目和规定的锻炼时间,人人都必须参加,但是,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必须实事求是地从每名队员的具体情况出发,军事骨干和非军事人员有所区别,病后初愈人员有所区别,男队员与女队员有所区别。

3.3坚持循序渐进,做到劳逸结合

把人的因素摆在首位。每次训练开始时,组训人员要带领和督促队员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让全身肌肉、关节活动开,提高肌体的应急性和适应性;实施训练应按照先简后繁、先易后难、先弱后强、先小后大由个别到综合的渐进方式安排训练进度和强度。同时要尽量避免过度疲劳训练,训练间隙可抓紧自我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少乳酸堆积,消除疼痛。训练后,用热水烫脚,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的排泄,减少乳酸堆积。另外,要保证充足睡眠和营养,训练中每天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必须保证足够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

3.4突出素质培养,增强防范能力

强兵先强将、练兵先练官。军事干部和训练骨干要结合本单位的训练任务实际,认真研究训练方法,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探索部队训练伤发生的一般规律和防治的对策,及时查找分析事故隐患,积极搞好示教示范。要树立爱兵观念,本着对战士身心健康负责的态度,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身体状况、心理情绪,特别是对个别体质较弱、接受能力慢、训练基础差的战士,要做到心中有数,平时多以关心鼓励为主,少批评,少压担,减少战士的心理压力,防止心理失控导致训练伤。

3.5严格防护措施,做好医学指导

训练前,要根据所训课目选择好训练场地和适当配带护具,器械,障碍物应当安放牢固,高低适宜,组训人员和教练员要经常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使其符合训练大纲和安全的要求。特别是对器械、擒敌、体能、技战术等高难度、危险性课目,要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实施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保护员要尽量指派有一定保护经验的骨干担任,严禁在防护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进行摔擒动作训练。各级医护人员要深入训练现场,实施全程的医学跟踪和现场监督,指导训练伤病的防护,密切观察参训人员的健康状况和损伤征兆,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当的训练方法,消除事故隐患,对少数体质较弱人员,要重点加强医疗防护,适时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测量血压等常规检查。一旦出现训练伤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向战士们普及训练医学常识,搞好运动生理、心理学教育,纠正受训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指导参训人员做好防护工作,提高参训人员的防护技能,学会在训练中保护自己。

4 结语

军事训练伤防治任重而道远。随着军事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军事训练伤的防护不应该再仅仅局限于教练员和施训者,而应该是在卫生、训练、装备、给养、行政等各部门的共同、多元性努力下,结合部队情况,借鉴外军成功经验,理顺训练实施与保障协同关系,创新训练模式与手段,建立训练安全防护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训练伤多发问题,确保部队训练工作的安全、有序、高效开展。

[1]蒋正杰,张晓辉,黄光亮.某部新兵军事训练伤原因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0,10(10):1046-1048.

[2]邓文君,海南边防公安部队,《关于部队常见军事训练损伤的情况调查》2013(10).

[3]张明霞.空军某部新兵训练伤调查及对策分析[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6):328-329.

Study on Prevention and Cure of Enhancing the M ilitary Training Injury

MA Li
Health Team,Fuyang Detachment of Armed Police Corps in Anhui Province,236000 China

R7

A

1672-5654(2016)06(a)-0060-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16.060

马力(1970.8-),男,安徽阜南县人,大学,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军队卫生保健工作。

2016-03-22)

猜你喜欢

战士军事
朱彦夫:永远的战士
抓落实要“心无旁骛”——要当战士,不要当“绅士”
军事鬼才
超级战士要上网
战士的思念
走进新入伍战士的心里
无名战士有名剑
谜底大揭秘
军事幽默:局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