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助产专业的现状与前景

2016-02-05张晶吉林省妇幼保健院吉林长春130061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16期
关键词:助产士助产产科

张晶吉林省妇幼保健院,吉林长春130061

中国助产专业的现状与前景

张晶
吉林省妇幼保健院,吉林长春130061

当前我国助产专业具有较长的教育历史,它在医学教育之中相对办学层次而言比较落后,没有明确的对该专业进行定位。伴随助产业在医疗机构中的发展,加大了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其发展趋势为组建学会或是学术团体,且定期地召开学术性研讨会。依照全球对助产专业开展助产士有关理念等循证性研究,进而积极地探索符合我国专业发展的体系,有利于推动助产专业的发展,文章重点论述我国助产专业的现状以及前景。

中国;助产专业;现状;前景

[Abstract]At present,themidwiferymajor in China has a longer educational history,and the education level of it is relatively backward in the medical education without clear positioning,the development ofmidwifery major increases the demands for highly educated talents.The development trend is to establish society or academic group,regularly conduct an academic workshop and actively explore the system meeting the major development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global evidence-based research on relevant idea ofmidwifery,which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midwifery major. The paper emphasizes on the status and prospect ofmidwiferymajor in China.

[Key words]China;Midwiferymajor;Status;Prospect

中国批准助产专业开展相关教育是在二十世纪之初,助产专业所培养的助产士需要有从业的资格证以及在国家认可的情况下开展相关工作,为孕妇提供产前的咨询知识,并在较低生产的风险下全程参与,同时提供产后相应的护理。在专业教育上设置了助产、护理班,为助产专业培养优秀人才队伍。但是在分化助产政策时,其服务目标更多倾向了经济利益,这为助产转业发展设立了阻碍,令助产专业、政策以及行业内发展处于落后阶段。为此,国家将提升对助产专业发展的重视程度。

1 中国当前助产专业在发展中的现状

中国的助产专业,尽管在不断发展,但是却存在着阻碍,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1.1认知较落后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就开始实施了具有现代化的医药卫生的政策,令国家的卫生工作把重点放在了医疗的技术和设备及其人才构建等方面,却忽略了对人文的构建。要想有效降低孕妇在分娩过程中的死亡率确保孕婴的平安,国家在很早之前就提出了住院分娩,在产科的服务之下判断、帮助孕妇进行自然分娩,指导生产相关技巧以及在必要时实施剖腹手术。我国医学、护理专业在发展上取得了一些成就,助产有关体制管理政策出现的分化现象,致使助产专业在发展上受到制约与阻碍。这主要还是对助产专业缺少足够认知,近些年各医院的剖腹率上升较快,已经超过了60%。该数据已经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其剖腹产的概率应该控制在10%~15%之内。产科服务由于注重医生本身进而忽视了助产士在其中的价值,加快中国的主产专业发展步伐。

1.2缺少高等教育

在国外其助产士多数是本科以上学历,且有从业资格证书的认证。助产专业在世界上的发展已经成为具有独立性的专业高等教育,其助产士务必要具备本科以上的教育资质。然而,国内助产专业在学科上不具有独立性以及在体系上缺少专业性,只有少数院校对助产人才进行培养,或是有一部分人才进行了转行,在深造过程中也是选取护理专业。因此,助产专业的人员普遍学历较低,在专业性上也比较匮乏,致使孕妇进行分娩的生产过程中医生经常处于主导的重要地位。基于助产专业这样的现状,有必要对助产专业加大培养人才的力度,以便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

1.3发展需护理专业带动

在现今发展中助产专业需要依附于护理专业进行带动。在国外该专业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化,且已有相对完整的助产体系。他们在教育上有专门设立高等教育实现进修,该专业的学生可在三年之内完成护理的本科学业,且在成功注册护士之后再继续申请一年半的助产相关专业性教育。但是在我国助产专业的学生,其课程内容设置、教材选取比较随意,缺少明确性的培养目标,无法清楚地认知到助产士、产科护士间存在的本质性区别。在一些发达国家,助产专业经常是与护理专业以相互独立的关系存在,不仅促进了助产专业在医疗事业、教育中持续性发展,还能彰显出脱离护理专业的独立特征。

1.4缺少助产专业优秀人才

通过调查在国外的发达国家之中,平均每一千位孕妇有一位助产士,但是在中国平均每四千位孕妇才有一位助产士。在全球目前缺少70余万名助产士,但是我国缺少40万左右,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在助产专业上人才的紧缺现状。其助产士、产科病床之间也存在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且高达60%。国外已经率先推崇了助产服务相关理念,尤其是自然生产,孕妇妊娠本身就属于较为正常性生理现象。孕妇在地位生产中其助产士扮演着专业化的护理人员,而产科的医生仅需处理一些难产紧急情况。产科的医生、助产士、产科的护士间有明确的生产护理分工,但是中国却将职责进行混淆,令产科的医生、护士等在该生产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对助产士有较低的临床需求,这主要是由于助产专业需要护理专业带动,这令助产人才严重缺失,且经产科需求转向了护理专业。其次,助产在专业上没有形成具有独立性的学科,缺少完善、专业的助产体系,以及较少用于培养人才的有利平台,故很难在产科中满足其助产士人才需求。而后,在高等教育中缺少该专业,或是在专业上的培训也较少,令助产士缺少充足的专业知识,很难高质量地为孕妇所服务,导致孕妇在生产中不得不依赖于产科的医生以及护士。

2 展望我国助产专业的发展前景

伴随各医院每年不断提升了剖宫产率,且业内相关人士也逐渐对助产士在产科中的价值有了崭新认知,对产科的服务模式进行重新审视。我国医学相关协会上的教授就曾指出,近些年所开展的“导乐陪产”、助产士的“一对一”全程式陪产等,在人性化的服务方面已经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有效降低了其剖宫产的概率。然而,中国助产学依旧还是脱离不开护理专业而独立存在,在学科上还是缺少独立性,也缺少专业的体系,在专业水平上和国际间存在一定差距,故在专业领域内还需加强专业化的进程。其妇产科协会的主任一直觉得,当前国际上助产专业的教育已然发展到了独立化高等的专业性教育,其助产士务必要具备本科以上学历方可从事该职业。目前,很多国家包括地区内助产的领域已经实行了独立性注册的准入有关制度,要求助产士需有独立的管理机构或是组织。但是,在中国助产士还是不能独立,要依靠其护理专业去带去。在注册、职称的晋升方面,缺少相应的助产专业化体系。

为了更透彻地掌握中国助产领域技术人员切实数量或结构和资质及其职业准入相关管理,卫生部门已经委托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妇幼卫生系,对中国助产技术有关人力资源的现有状况展开有效调查。近些年,中国卫生和教育领域在国际上展开了频繁性的医学交流,有利促进了中国和国际间在助产专业方面的建设,以及提升了重视程度。中国的助产教育相关专家,从不同视角作出了分析,有必要快速提升助产专业在教育中的层次,尤其是要构建相对完整的专业化教育相关体系、系统性专业化的理论、独立性助产专业的团队。在临床上助产士们,也经常倡导要加强助产士继续学习相关教育,以此促进中国的助产士在教育上实现注册和晋升等规范性管理,有利于在该基础上和国际医疗进行接轨。他们迫切地希望我国能够构建出助产准入的医疗制度,对助产职称进行配套、独立的评定。但是作为目前现阶段助产专业相关教育者而言,还依旧是临床上产科工作的实际操作者,皆在自身工作的岗位上对该专业课程的设置或教材构建与选取和教学使用的模式以及核心能力与知识结构展开有利研究,这令大家充分见证了中国的助产专业在未来发展中的美好希望。

当然,在未来产科事业不断发展之中,我们还应该多多借鉴与护理学相关专业的成功经验,通过借鉴进行共勉,从而促进中国的助产专业在领域内发展,建设相应的学术团队或是学会等,例如:助产专业的教学指导相关委员会、学会等,开展与专业领域有关且具有广泛性的研究,在每年定期时间内召开学术性的研究会,主要是从其专业的教育、临床实践等方面展开课题性合作的医学研究。依照国际上助产士相关理念,其助产士为孕妇在孕期实施照顾的主要人员,要求助产士为孕妇生产提供具有连续性、专业化的照顾,在医疗服务中开展具有循证性产科研究,以便积极地探索出与中国国情相符的专业化体系,制定出助产有利政策,进而改善其助产士在注册与晋升方面规范性管理工作,实施严格的准入制度,早日完成中国的助产专业相关人才培养目标。

3 总结

国家在不断出台助产政策以及护理事业发展相关规划,已经全面在高等教育中启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建设工作,逐渐进而国际上助产专业相关人才展开医疗切实实践以及教学有效性合作。依照建设工作的具体安排,在每年定期开设培训班,主要是高级助产专业培训将在中国各院、各校开展,有利于构建与规范中国在助产专业中的体系,以崭新的面貌出发。在完善的专业考核、认证制度执行之下,为产科培养了更多优秀的助产士。当前对高等教育设置的助产专业及课程展开了必要性分析,主要是想提升专业化的教育,有利于在符合国情变化下培养出高级且优秀的助产人才。

[1]杨婷婷.浅析中国助产专业的现状及前景[J].健康必读,2012,4(4):47.

[2]王彦,许虹.我国助产教育的现状及展望[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11):876-878.

[3]朱雯燕.助产专业发展现状与启示[J].慢性病学杂志,2010,10(10):1326-1328.

[4]闫琦.助产专业教育现状分析及未来[J].职教与成教,2012,9(16):194-195.

Status and Prospect of M idw ifery M ajor in China

ZHANG Ji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of Jilin Province,Changchun,Jilin Province,130061 China

R47

A

1672-5654(2016)06(a)-0012-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16.012

张晶(1975.5-),女,吉林长春人,大专,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妇幼保健,助产工作。

2016-03-06)

猜你喜欢

助产士助产产科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全球还需900万护士和助产士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我国助产士专业体系现状分析
助产士队伍亟待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