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卢村木雕楼的木雕艺术研究

2016-02-04

南都学坛 2016年6期
关键词:木雕刻画徽州

霍 鹏 飞

(南阳师范学院 珠宝玉雕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

卢村木雕楼的木雕艺术研究

霍 鹏 飞

(南阳师范学院 珠宝玉雕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

一、卢村木雕楼的艺术特色

卢村木雕楼建造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约180年,共由四座楼院组成,又被称为“七家里民居群”,系大商人卢帮燮所建。在木雕楼中以志诚堂木雕艺术最为精湛,其余的志远堂、思成堂和玻璃厅也颇具特色。

(一)吸取了江南东阳木雕工艺多层刻画、雕工细腻的特点

卢村木雕楼的雕刻工艺风格源于东阳,其在建筑和家具装饰上应用颇多,形成系统的雕刻技艺方式和完善的艺术风格。多层刻画、雕琢细腻是江南东阳木雕工艺的典型特点,卢村木雕楼志诚堂的木雕艺术创作中也出现了多层透雕的复杂工艺。志诚堂中的《放风筝》还利用了混雕、透雕、剔雕、浮雕及圆雕多种雕刻方法为一体,体现了雕刻作者的精湛工艺手法,作品中建筑类采用的是透雕、混雕、浮雕和剔雕手法,刀工细腻入微,多种样式叠加层次分明;人物以圆雕和浮雕并用的手法,衣纹以线为面刻画,舒展大方、概括简练,人物动势舒展、构图得当、比例匀称;植物和配饰物用浮雕和剔雕手法出现在建筑中,起到了烘托空间的作用,画面中的树木在第三层次,也是整幅画面中唯一以单物为一层次的布局,起到了明显承上启下的作用。整幅画面用小刻画渲染大场景,用中国式的空间处理方法来填充画面,用各种事物交叉叠加的方法来述说故事情节,给观者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

(二)反映了写实与装饰性相结合的徽派雕刻艺术特点

在卢村木雕楼的艺术创作中,处处都体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匠人们把具有徽州特色的事和物都用雕刻的方式表现出来,既可以记录家族轶事和生活趣事,又能够在建筑中起到装饰性的作用。

卢村木雕楼的雕刻艺术特点离不开徽派建筑风格对其的影响。徽派建筑主要以砖和木作为建筑原料,且注重装饰性,在建筑位置上,房屋大多坐北朝南,注重内部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建筑中心为堂屋,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卢村木雕楼的雕刻艺术的内容题材也符合清代徽州文化的特点。徽州文化具有宗族文化和儒商文化的地域特色。卢村木雕楼雕刻艺术在创作构思和题材寓意上体现了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如寓意吉祥的题材有吉祥草龙、夔龙、鸳鸯戏水、凤鸣牡丹、松鹤延年等图案;反映儒家文化的题材有“尧舜禅让”“文王访贤”“一路连科”“独占鳌头”等历史故事;具有较强时代性的题材有描写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各种类型战事图。这些内容深刻反映了主人怀有浓郁的儒家思想和强烈的忠孝节义、三纲五常等社会宗法伦理观念。

(三)体现了新安画派绘画艺术特点

新安画派绘画的表现手法影响了这一时期卢村木雕楼的木雕工艺,在构图和布局上注重艺术美的表达,在雕刻技法上注重线与面的穿插利用,空间感表现十足,特别在人物的刻画上造型生动,衣纹处理简练而富有韵味,线的合理运用使画面空间感增强,更富有层次变化。例如志诚堂“马上逢(封)猴(侯)”木雕,采用了四层半透雕工艺,寓意功名利禄指日可待,在内容上人物、动物、植物及建筑在极小的空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建筑的刻画以线代面起到烘托场景的作用,植物的雕琢利用透雕方式注重自然物质特点的表达,人物和动物刻画上以刀代笔,雕工细腻、形象入微生动,线面穿插利用合理,其中还带有文人韵味,这也正符合了徽州文化的特点。

二、卢村木雕楼的内容和题材

卢村木雕楼志诚堂的木雕在内容上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于主人公生活的记录,第二部分表现徽商在徽州文化深厚的土壤之中修身养性的儒商思想,第三部分则是对预兆吉祥、追求功名的题材描写。

(一)卢村木雕楼木雕题材一大部分是在叙述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两次重大的历史事件。卢邦燮本人可能参与了这两次战争,把经历的重要事件用木雕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是为了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不忘族史,永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在这一部分木雕中刻画的内容有水战、山地战、阵地战。例如,在长40 cm、高12 cm的浮雕中,刻画了步兵、骑兵混合作战的复杂场景,物件刻画逼真、细微生动,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二)自古徽州出文人,闲情雅致、修身养性是文人的常有的情怀。卢村木雕楼中反映文人情怀的题材比较丰富,例如表现历代文人墨客闲适生活的题材有“陶公醉酒、苏轼赏菊、王羲之戏鹅”等;表现儒家思想的题材有“贾而好儒”和“亦贾亦儒”等,这是徽州人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质,也说明了当时重视教育的程度;在正厅一侧的院落旁边为书房,其木窗上有冰梅图案透雕,寓意“梅花香自苦寒来”,勉励孩子们勤奋读书。除此之外,在志诚堂中还有《九老仙鹿图》《竹林七贤图》《八仙》《苏武牧羊》《太公钓鱼》《伯牙弹琴》《太白醉酒》等题材的雕刻创作。

(三)追求功名富贵的题材是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卢村木雕楼中刻画这一部分的内容最多,如东西两侧正面和背面依次为“东启长春”“西辟延秋”“钟奇”“毓秀”;在两侧的偏厅矮墙上刻有砖雕两幅,内容为龙祥云图案。在正厅堂上层刻有四只石雕夔龙图案,刀法娴熟,构图十分活泼。居中的雕刻为长轴式吉祥图案,由西向东依次排列为“荷附莲花”“鸳鸯戏水”“凤鸣牡丹”“松鹤延年”“喜鹊登场”,分别寓意为“连(莲)多生子”“夫妇合”“宝贵长”“年寿高”“喜事多”。刻画最为生动的是东厢房裙板上的“福禄寿喜”图,足有两米开外,画面用蝙蝠、梅花鹿、喜鹊和九位老寿星等图案组成。

三、 卢村木雕楼中徽派木雕艺术与现代木雕艺术的对比

现代木雕艺术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根据地域的不同,在艺术风格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例如:福建的木雕艺术隶属于南派木雕的艺术范畴,沿袭了传统木雕严谨的风格,工艺细腻,木料的选择上比较考究,题材多以传统佛教及名人塑像为主;河北地区以北京为中心,木雕创作注重艺术作品思想的表达,在创作语境上寻求意境的高度,作品形式追求以物言志或以动态雕塑的方式进行表达艺术思想,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当代艺术流派,在这里暂称为“京派”。

福建木雕艺术继承了我国传统木雕艺术的精髓,具有雕工细腻、刻画生动、创作内容丰富等特点,当地形成了规模性的创作团体,艺术市场趋于成熟,在福建省莆田市每年举办的“艺鼎杯”木雕现场创作大赛,已成功举办十一届,作品形式多样,集于传统和现代木雕为一处,呈现了木雕艺术百花齐放的发展场面。两届“艺鼎杯”状元得主杨恒清作品较具代表性,其特点即传统的雕刻技法融入了西方造型理论,两者和谐自然于一体,人物刻画娴熟,刀法干净利落。

卢村木雕楼在艺术特点上与福建、北京等地的现代木雕艺术风格有一定的相同之处。如在刻画手法上,其严谨细腻的特点与当代的南派木雕不谋而合,简括清淡的刻画风格在“京派”木雕的艺术语言中得到了传承。又如在题材上,两者都关注社会生活的发展脉络,卢村的木雕楼内容题材丰富,从鸦片战争到徽州平定的生活场景,用这种强烈的对比方式突出当时的社会现实环境,也体现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代“京派”木雕的艺术表达方式虽然多样,但其思想上无疑是对现当今社会人文关怀的表现,张升化的作品《讲故事的精灵》以动态雕塑的形式出现的人们眼前,摆在眼前的是一堆静止的木头组合起来的陌生的形体,说不上来具体像什么,但它不仅能活动且会在固定的纸上绘画环保图形,它画出的图形是关乎当下环保概念中第一大问题“霾”,用动态雕塑形式来表达对环境保护的思想,无疑也是一种人文关怀的表现。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木文化造型艺术美学特征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2】第504号。)

猜你喜欢

木雕刻画徽州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人
刻画人物如何『传神』
刻画细节,展现关爱
刻画细节,凸显人物
断裂与传续:元代徽州路仕宦家族的演变
木雕鱼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
木雕创作随想
自然形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