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学生热情 提高视唱练耳的效果

2016-02-03浙江省金华市第六中学浙江金华321000

北方音乐 2016年7期
关键词:音乐学习视唱练耳音准

周 立(浙江省金华市第六中学,浙江 金华 321000)



激发学生热情 提高视唱练耳的效果

周 立
(浙江省金华市第六中学,浙江 金华 321000)

【摘要】本文是笔者通过分析所任职学校的学生在视唱练耳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尝试激发学生热情,改善和提高学生的视唱练耳训练的成效,为基础不够扎实的学生提高音乐素养做了有效的探索。

【关键词】视唱练耳;音乐学习;音准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家长会让自己的孩子学习音乐,掌握一两门乐器技能。而且如果学生拥有在音乐方面的特长,也会给为他们的高考带来一定的优势,这一点已经从广大高等学校对音乐特长生的重视得到体现。视唱练耳课程对于学习音乐、以及任何一项乐器演奏技能的学习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音乐专业学习的基础功课,往往被列为音乐专业学习的必修课程,可以说,视唱练耳是音乐学习的核心基础,是任何希望学习音乐的人必须认真对待的基本课程。

然而,视唱练耳作为一项基本技能却需要学生经过大量的基础性训练,单调反复以及长期的练习,并且很难在短期内见效。所有这些都会在学生的内心造成一定的烦躁甚至是恐惧心理。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不耐烦,甚至畏惧。因此,如何通过趣味性的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视唱练耳的学习热情,是广大中小学音乐老师必须认真对待的课题。

本文通过对本校音乐特长学生在视唱练耳上的内心感受,认真分析真正造成这种现象的生理和心理原因,有的放矢地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加以实践。这是对视唱练耳教学的一种新的尝试,通过实践所总结出来的经验,对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改进或许具有一定的作用。

顾名思义,视唱练耳包括“视唱”和“练耳”两个部分。视唱就是按照乐谱,完整清晰地唱出全部音符;而练耳则是听的训练,要求学员对音高、节奏、节拍、旋律等各方面,能够准确地进行分辨。这两者本就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视唱是练耳的基础,耳朵的识别能力又能进一步促进视唱水平的提高,保证其准确性。学习时要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单方面长期进行训练是不科学的,既不利于对视唱练耳水平的整体把握和提高,也不符合学习的科学规律,所以在学习时要完整、系统地进行训练。

“唱不准跨度大的音”等现象,严重妨碍了视唱练耳的顺利学习,降低了学生对音乐语言的积累。 同时在心理上学生表现为从感兴趣到畏惧,在实际行动上表现为“不敢唱”到“不去练”。

而现实中,我们有不少学生尽管比较早就接受了一定的音乐训练,但是往往是单项技能孤立的进行训练培养,比如他们在学习各种乐器或歌唱技能的培训时,很容易忽视对这两种基本技能的训练,或者缺乏专业音乐教师的指导。也有一些学生,由于起始阶段学习条件的限制,没有能够辨认音高的乐器作为辅助教具。并且,很多学生通常会认为自己基本认识了其中的各种符号,基本能够读唱出来,却忽视了对熟练程度的要求,对准确性和流畅性方面的要求不高,给后续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限制。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也不能做到齐头并进,协调发展。单方面长期进行训练,这既不科学,不利于对视唱练耳的整体把握与提高,又不符合学习的科学规律,所以在学习时要完整、系统地进行训练。

鉴于如上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实事求是,从认识上,在实践中,都要在细节上进行认真细致的训练,只有通过严格长期的训练,才能为其今后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一、改变观念,正确认识视唱练耳与基础知识的学习

一定在观念上明确视唱练耳的基础性作用,让学生从心底接受视唱练耳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准确流畅的视唱是有效练耳的基础,而听力的提高也对视唱和识记水平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利用学生的能动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中,尤其对于中小学生,鼓励的作用始终不可小视。在实际教学中,必须转变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挖掘他们对音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美好事物的发现中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同时尊重单个学生的对音乐的不同体验,以及符合学生各不相同的学习方法。我们在鼓励、引导学生自行编排各种节奏与动作,分组编排处于不同接受阶段的学生,让他们自觉实践。通过自主实践,各组学生的能力都可以得到最大的发挥,收获意料之外的效果。

三、尊重学生的喜好,运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旋律来学谱

先学乐谱、再学唱歌是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这样做,对乐谱接受比较慢的同学很容易出现倦怠心理,也容易失去信心,认为自己如果没学好乐谱就不能学习唱歌。音乐应先以听为主,才能更好地演绎,因为它是由“耳朵带动行动的艺术”。因此,我们可以让学生学习自己比较熟悉的歌曲或旋律,反复模仿吟唱,用情感来带动声音,从而抓住歌曲的精髓。如果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所学的歌曲与旋律,领悟其中各乐句之间的关系,我们就可开始将最熟悉的乐句提炼出来,翻译成乐谱,这样学生就会加深对乐谱的理解与感受。这种学习方式的略微改变,减少了学生对陌生乐谱的抵触心理,实现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四、增加趣味性,学习歌曲,领悟音乐

歌曲需要音乐元素的支撑,才能以情动人,令人难忘。如果我们把旋律称为纽带,那么旋律之中所包含的节奏就成为了乐曲的骨骼。通过在耳熟能详的乐曲中,反复提炼出各种不同的节奏,把节奏分为快慢、强弱进行比较、琢磨,学生就可以多方面理解节奏在音乐中的作用。让学生分组练习,开展组对组,或人对人的讨论,让他们根据旋律创造出不同的节奏,并把这些节奏加以分析,融入到音乐之中。这样,学生就能在不断尝试中演绎出一些不一样的全新乐曲。

音乐的学习,长期音乐素养的培育,离不开对最基本知识的掌握与学习。视唱练耳则是在对音乐基础知识有了基本了解的基础之上的进一步锤炼,我们始终需要高度重视这两项技能对于培养学生长期音乐素养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认识,在准确充分视唱的基础上加强练耳,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听力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会促进学生的视唱和理解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参考文献

[1]金璐.唤醒沉睡的“耳朵”——对职高音乐班视唱练耳课音准训练的教学反思[J].课程教育研究,2015,(10).

[2]戴云.农村中学初一学生视唱练耳教学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9).

[3]赵志强.中学视唱练耳教学之我见[J].中国音乐教育,2015,(4).

[4]张洪嘉.视唱练耳教学法在农村中学课堂的尝试[J].现代教育科学,2013(4).

[5]安雪,视唱练耳教学中音乐能力的培养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2013.

猜你喜欢

音乐学习视唱练耳音准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运用多媒体加强高考生音乐视唱练耳辅导的几点认识
浅析竹笛基本功训练学习的感悟
音乐软件EarMaster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在音乐课堂中快乐成长
论影响合唱作品音准的因素
中职学生音乐学习的现状及教学对策分析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