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声乐的语言特性及现状

2016-02-03夏秀红贵州省铜仁学院音乐学院贵州铜仁554300

北方音乐 2016年7期
关键词:风格特点民族声乐

夏秀红(贵州省铜仁学院音乐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民族声乐的语言特性及现状

夏秀红
(贵州省铜仁学院音乐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摘要】在不同的文化环境和民族地域下,民族声乐艺术受到民族音乐的影响很大,在民族语言中,独特的语言特性和民族个性对于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也会产生极大的作用。文章就借此展开对这一问题的讨论。

【关键词】民族声乐;风格特点;语言特性

一、民族声乐的简要概述

从宏观上来看,民族声乐是一种音乐体裁或声乐种类,是人民大众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并传承保留下来的,在日常的生活中被广泛传唱的。从本质上来看,民族盛业是歌剧和民歌,其不但继承并发扬了我国曲艺艺术的精华以及传统声乐吸取的精髓,而且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对于美声的科学唱法也有一定的吸收,最终形成了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民族语言和科学发声原理,从而在其声乐表现中凸显出我们的民族个性和民族气质。最终符合大众歌唱的审美标准和欣赏习惯,尤其是在声乐教学中,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当前民族声乐也呈现出新的发展面貌,越来越多的音乐工作者开始积极投身到民族声乐的研究工作中去,对于传统唱法中的精华不断探索和追求。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各种欧美唱法中的发声技术加以大胆借鉴和吸收,在长时间的探讨和摸索下,经过多次的舞台实践,最终形成了科学化、民族化的民族声乐演唱技法。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民族声乐得到了繁荣与发展,多元化的文化生态以及宽松的政治环境,对于作曲家的生活视野是一种有效的拓宽,对其创作灵感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发。

二、民族声乐的风格特点分析

(一)多元化的演唱个性

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有着多民族的文化背景,每一个民族都形成了其特有的演唱风格。首先,在地理环境上,可以看到我国的南方山清水秀,因此该地区的声乐演唱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就是柔美清秀的特点。而我国的北方则是四季分明的特点,因此声乐演唱的主要特点则是粗犷、高远的。其次,在民族语言的影响上,我国不同的民族在演唱中都使用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最终其民族声乐的种类则是原生态的形式。不同民族中,歌手的个性不同,表现出的演唱特点也各不相同。个性化的演唱表现出的民族音乐也具有其独具特色的内涵和成熟的特性。

(二)优美的唱腔

民族声乐在演唱是主要是以语言为主要核心的,唱腔之美则是演唱者根据歌唱技巧和审美习惯对唱腔进行美化和润饰。声乐的唱腔体现出歌唱家的个性特色和个人情感。声乐演唱中要体现出相应的韵味就需要歌唱家仔细揣摩声腔,然后在演唱中将民族语言的特有音韵生动体现出来。同时还能根据歌词大意以及演唱中的人物从神态、情感以及声腔、旋律、节奏、音色以及气息变化等方面,确保演唱的连贯协调,还要对歌曲所表现的声音基本形象及音色、唱腔等进行精雕细琢,使演唱获得婉转而有情致。

(三)优美的意境

歌唱者将声乐演唱最终体现出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就是意境美的表现。这样观众在聆听之后不但可以回味声腔的美,而且能产生身灵其境的感受,切身体会艺术之美。在我国传统艺术审美中,通常都会通过真切感人以及意境的高下来判定艺术表现形式的成功与否。在传统声乐理论中,意境寓于韵味中,韵味又自意境出。

三、民族声乐的语言特性及发展

民族声乐中,歌唱语言的字正腔圆是其特别强调的一个问题,在演奏过程中,民族声乐对于咬字和发声非常的注重,必须满足字正、字准的前提,继而塑造出动人的声腔。最终促使歌唱更加的生动感人、情真意切。在民族声乐语言表现中,字正的一个根本前提就是腔圆,这样才能保证声音是完美而流畅的,演唱的效果才会更具感染力。只有歌唱者切实做到“字正腔圆”,演唱的艺术才会有更大的升华,才能真正达到声腔委婉、圆润、饱满、准确、清晰、不折、不倒的境界。分析民族声乐的语言特性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吐字

在民族声乐的表现中,对于吐字咬字有非常高的要求,不但要求做到吐字准确清晰,还应达到行腔圆润的标准。民族演唱中字正腔圆是第一要义。对于民族的语言特点应全面掌握,不同民族有其自己的语言情感,不同的语言特点决定了不同的咬字、吐字的方法。

(二)归韵

根据我国传统歌唱中汉字的发音特点,声乐演唱中将咬字的过程分为“出声”“引腹”和“归韵”这几个步骤,需要注意的是,发音时在声母上不应过久停留,在发声之前就应当保持好韵母的状态,当快速发完声母后再进行归韵。

四、如何解决好民族声乐演唱中的语言

(一)切实提高演唱者的咬字能力,强化对声母的发音练习

1.确保声母前置。因为多数声母的成型部位都是处在口腔的前、中部位置,所以在民族声乐的歌唱表演中,需要强调声母前置。之所以民族声乐选择这样的唱法,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把韵母往前送,确保演唱者的声音更加的悦耳和明亮。

2.缩短声母音值。受到传统民族歌曲演唱的影响,汉语的语音特点是前声后韵的形式,所以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韵母出现在声母之后。所以,为了在歌唱表演中更好地满足现实的需求,在歌唱的发声练习上就应当适当地减少声母的发声,这样才能留出更多的时值用来安排韵母的歌唱,继而有效增强歌唱语言的音乐性,凸显出韵母的乐音歌唱效果。

(二)强化演唱过程中声母的咬字技巧

民族唱法中对于声母的发音准确性有明确的要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声母的发音要适中,一旦太过,把握不当就会造成字音僵硬的状况,就会形成咬字过死、机械做作的感觉。所以对于演唱者而言,要把握好这个度,结合具体的民族声乐作品进行具体的处理。

(三)深化对演唱过程中韵母的发音训练

在民族声乐的演唱过程中,需要演唱者对于吐字器官和共鸣器官的作用进行综合性的发挥,如此才能确保韵母的发音清晰、准确且纯正,最终切实提高韵母发声的质量,保证其优美程度。

(四)演唱者应切实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演唱过程中,要求演唱者要有较高的音乐基础和文化修养。在唱好以汉语语言为基础的民族声乐作品的同时,还要多了解一些其他民族的语言,不断积累各民族的语言素材,多演唱各地区、各民族的作品。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民族众多,民族音乐发展历史悠久,而且有着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吸收与借鉴,其已形成一套丰富的演唱形式和艺术作品,不论是语言的风格特点,还是艺术作品的训练方法,都有其独特之处,强化对其的理解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吴桐.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语言的审美特征[J].大众文艺,2014,(26):133-134.

[2]李明玥.民族声乐中歌唱语言的表现特征[J].剧作家,2014,(19):225-227.

猜你喜欢

风格特点民族声乐
试论加强播音主持艺术魅力的培养途径
电视剧中的音乐叙事作用浅析
民族声乐教学中男高音歌唱的技术训练与能力扩展
论民族声乐的科学训练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
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方法
浅析钢琴曲《百鸟朝凤》的风格特点及曲式结构
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及发展变化
浅析东北秧歌的风格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