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及发展变化

2016-07-05解芳

中国市场 2016年25期
关键词:风格特点

解芳

[摘要]东北秧歌具有许多风格特点,充分地反映了东北人民热情洋溢、刚柔相济的性格,文章首先对东北秧歌鲜明的风格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其发展变化的情况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帮助东北秧歌在广阔的黑土地上更好、更久的传承下去。

[关键词]东北秧歌;风格特点;变化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5136

1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

东北人宣泄生命情感的一种方式往往是东北秧歌,是东北人对心灵的传达。东北秧歌表现形式基本姿态、鼓相、手帕花、步法、动作频率,之所以具有很强的北方区域地方色彩,是因为这些丰富的历史背景。东北人通过舞蹈的方式讲述着东北人的故事,每当人们欣赏东北秧歌的时候都会有一种轻松豪放、热烈、有趣的感觉。风格独特、形式幽默是今天东北秧歌的特点,可以归纳为“艮、俏、浪、辣”;与此同时,东北秧歌的突出特点又以富有弹性、节奏轻快的鼓点,加上花样繁多的“手中花”来表现。

11节奏特征

东北秧歌多为2/4拍的传统曲目或1/4拍的流失板,每小节的第一个节拍不一定是重音,节奏有一定的变化,附点音符大量的运用成为其特点之一,在中、慢速曲目中尤为突出,使之舞蹈动作“出脚快、落地稳、膝盖带有艮劲”与韵律非常协调。

12体态特征

下颚微收,身体前倾,使动作具有灵活多变性、利落有劲,女性身体要能很好地把握汉族东北女性的心理,需要做到:身体三道弯体现俏字,注重以情带动,使之动中有情。男性注重“逗艮”的情趣和潇洒,奔放的阳刚性格。扭秧歌,顾名思义“扭”就是扭腰的意思,东北人豪放、泼辣、快乐、乐观;直率、豁达;俏皮、诙谐的性格,一个“扭”字最能体现出来。

13动律特征

动律划分为上下、前后、化圆三种,东北秧歌通过腰部下弧线慢慢移动快速形成舞姿来衔接这三个动律,还要以“稳、走、鼓”相结合手花巾的动作等元素来孕育出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①在秧歌中具有静态动作的“稳相”是稳而俏,是前后动作的桥梁,静而不止,动静结合不是一定的静止;②“走相”要运用自如,步伐流动,膝盖松弛,略勾腿脚腕,膝盖略控制落地力度,动感特点带有暗暗的衬劲,配合交替花,可大可小调节好步法,为场面带来热烈火爆的气氛;③“鼓相”的动作是一个综合体,主要由翻身、叫鼓、连鼓、鼓相形成,各层次的处理形成各类鼓相,一鼓掷地有声,二鼓一气呵成,五鼓层层推进形成高低对比;④舞蹈组合中对于手巾花的扭法、拿法、耍法要融合适中。

2东北秧歌的发展与延续

56个民族组成了中国这个大家庭,由于地域特征、表演风格的不同造就了民间舞蹈的多元化,而这些地域特征往往是在长时间的劳作、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民间舞蹈也成为中华艺术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间舞蹈跟其他文化和艺术一样都面临着发展和延续的问题。

21节奏处理得要恰到好处

对节奏的处理演员要得心应手,构造出视觉、心理层面不同的情感意蕴,焕发出感动人心的艺术魅力。构建舞蹈要恰到好处的处理好节奏,舞蹈动作的流畅是表现内容更加精彩,这也需要生活的积累和较好的音乐理论知识。

22在生活中挖掘根元素

生活是艺术的摇篮,根源离开了生活,好像是海市蜃楼,纸上谈兵,更谈不上有生命力。老辈的艺术家都是通过不断的探索,对民间艺人的舞蹈动作进行提炼和整理,才有了现在的东北秧歌。现在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发展创新,只有在这片黑土地扎根,东北秧歌才会长成参天大树。人类心灵往往通过舞蹈的方式来表达,原来的小巧含蓄是东北秧歌的美。但是东北秧歌不断随着现代化的趋势发展变化,偏向于人们的审美观和要求在成长。要想成为世界的,首先你得是民族的,不能离开本民族和地区的艺术特点,同时还要结合时代的步伐,感悟生活,表现生活,才能让东北秧歌在不丢民族性的基础上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和肯定。

23教学中的发展

在教学中,抛开以往动作模仿式的教学模式,现在的秧歌教学中以“风格”教学为基础,围绕基本动律、手巾花、步法、鼓相四个重点部分作为训练脉络加以展开。教学中从基本步伐出发,借助动态素材的背景提示,内心的体验和感受便有了较为可靠的依据。要求从最基本的体态开始,进入心理暗示,通过具体化、物质化的精神力量,去体会基本体态,节奏特点,并延伸至动律之间的点线关系。发力点,运动轨迹等诸多动态特征处理方法,在进入“以情带动”的诱导训练中,只有做到“动中有静”,才能把握东北女性的心理,从而表现出其舞蹈的风格特点。这种风格教学方式,在东北秧歌教学中是具有生命力的。

24要想适应时代的发展还要推陈出新

具备传统的风格的同时,创造性的重要也是不容小觑的,唯一的检验标准就是实践。要创造一种

亲近时代的精神、吻合思维情况,从而让东北秧歌舞蹈体现出生命的韵味。要想推陈出新就要学会到最基层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再详细地去对它进行提炼升华,这样的结晶才是有生命力的,才会充满对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让我们的表演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趣味性。在进行创作的同时还要了解当地的风俗民情,把最贴近人民生活的东西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深深印在人们心中。

参考文献:

[1]王丹浅谈东北秧歌的风格韵律[J].现代经济信息,2010(6):221

[2]冯瑞东北秧歌的风格特征及其发展分析[J].科技信息,2010(16):252

[3]侯丽娟东北秧歌的民俗风情和风格特征的分析与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32-134

[4]胡晶莹秧歌[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

[5]赵义清谈东北大秧歌及其编排的推陈出新[J].剧作家,2011(5)

猜你喜欢

风格特点
吉林地区朝鲜族长鼓舞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海青拿天鹅》的演奏技巧和风格
从地域版块浅析汉民族及少数民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谈谈王洛宾作品的风格特点及艺术价值
试论加强播音主持艺术魅力的培养途径
浅析钢琴曲《百鸟朝凤》的风格特点及曲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