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剧中的音乐叙事作用浅析

2016-12-13张文华

出版广角 2016年14期
关键词:风格特点木卡姆

【摘要】“木卡姆”是新疆维吾尔族传统音乐艺术,是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木卡姆往事》描写了维吾尔族老艺人在新旧社会中对传统维吾尔族音乐“十二木卡姆”的保护、挖掘,热情歌颂了老艺人对民族音乐艺术延续发展做出的贡献。这部电视剧民族特色浓郁,剧中大量使用“木卡姆”音乐做主题曲。这些音乐旋律优美,加强了剧情艺术表现力,对叙事表达起到点睛作用。

【关键词】维吾尔族电视剧;木卡姆;风格特点;叙事作用

【作者单位】张文华,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木卡姆往事》是一部描写维吾尔族老艺人对传统音乐“十二木卡姆”保护、挖掘的电视剧,剧中除了多角度展现维吾尔族风情,大量民族音乐的使用对这部剧叙事起到重要烘托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力度加大,反映少数民族文化生活、带有地域民族特色的影视艺术数量不断增多,为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艺术享受。《木卡姆往事》中的音乐以维吾尔民音乐为主,作曲家依克木·艾山和徐晓明将根植于维吾尔民族生活的木卡姆音乐旋律,结合电视剧剧情和画面创作改编了整部电视剧背景音乐和主题曲,增添了《木卡姆往事》剧情的艺术感染力。

一、《木卡姆往事》音乐叙事特点

木卡姆是新疆维吾尔民族传统的民族音乐,经过千年的不断演化传承,已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木卡姆艺术。十二木卡姆音乐在维吾尔人的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新疆广袤的戈壁荒原,造就了维吾尔人们在恶劣生态环境中的乐观精神,促使了木卡姆音乐的诞生。在《木卡姆往事》中除了作曲家依克木·艾山和徐晓明以木卡姆曲调为素材创作的音乐,还有 20 多首原生态木卡姆的音乐在剧中呈现,展示了“木卡姆”特有的古典音乐魅力,

1.主题曲与叙事演绎

我国电视剧音乐历来重视主题歌形式,主题歌是对电视剧内容“音画结合”的高度概括,以凝练的艺术语言表现剧中人物及特点。《木卡姆往事》的主题歌遵循我国电视剧的整体风格,其片头主题曲《哎…木卡姆》和片尾曲保持着新疆维吾尔木卡姆的原始韵味。《哎…木卡姆》由李幼容作词,徐晓明作曲,维吾尔著名歌唱家艾尔肯·阿布都拉演唱。这首主题曲结构为二部曲式,在曲调上完全渗透出维吾尔民族的风格,高亢的歌声展现出木卡姆艺术历史的广阔深远,在木卡姆音乐衬托下,雪山、流云、群鹰和戈壁画面不时闪过,急促的和弦音阶与狂风漫卷沙漠场景相配合,在艾尔肯·阿布都拉高亢的呐喊声中,画面闪现十二木卡姆在老一辈木卡姆艺人演绎下的场景。歌曲旋律采用二部曲清乐 D 宫调式,每当故事情节紧抓观众,进入高潮之时,这首片尾主题曲就会响起,深沉苍凉的声音在委婉哀怨的旋律中透露出哀伤,展现出浓浓的维吾尔族风情。这两首主题曲无论曲调还是歌词都极具民族特性,烘托了这部作品的艺术氛围,在内容上互相呼应、补充,使剧情表达更趋圆满。

2.插曲的叙事运用

插曲通常出现在电视剧中一些主要场景或重要人物出场时,为烘托气氛和发掘剧情而设。从整体艺术表现来看,插曲能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能加强对剧中人物情绪、故事情节色彩的勾描。《木卡姆往事》中插曲运用较多,多数以原生态形式出现。作为有着纯正新疆维吾尔风味的电视剧,《木卡姆往事》中的插曲在故事情节推进过程中不时出现,木卡姆唱腔音律和萨它尔悠扬的琴声,结合琳琅满目的巴扎集市、赶驴车高歌的维吾尔老人等等民族元素,对电视剧情节起到烘托点缀的作用。相对于配乐而言,主题曲和插曲不但有旋律曲调,还有展现内容的歌词。正是由于歌词的介入,观众能更直接感受到音乐所表达的思想境界。

二、《木卡姆往事》音乐表现形式

《木卡姆往事》中的音乐表现形式主要有画内、画外和蒙太奇音效三种。

1.画内乐

画内乐是音乐与画面的融合衔接,观众在观看电视剧画面过程中,音乐随着故事情节发展适时出现。在《木卡姆往事》中,很多故事情节的音乐处理使用了画内乐。例如,剧中木卡姆艺人大赛选手紧张演练等待入场之前,阿卜杜拉对木卡姆音乐艺术的传承贡献获得政府奖励之时,帕提曼茶馆开展的喜庆场面等,都以画内乐形式渲染场景气氛。

2.画外乐

画外乐是电视剧经常使用的一种表现形式,与画内乐相比,画外乐让我们能感受到音乐来自画面之外。我们在屏幕上感受画外乐,主要体现在意境上。在这部剧中,帕提曼的爸爸去世,巴哈尔古丽和巴吾东前去看望吊唁,他们的到来引得帕提曼和左赫拉泪水涟涟,哭着说:“阿不都拉大叔,我们失去爸爸了。”此时画外悲伤的萨它尔琴声音乐响起,结合此时的画面,营造了一个哀伤悲痛的场景。在这部剧中,画外乐的出现引发人无限感慨。在木卡姆艺术衰败的时候,阿卜杜拉眼睁睁看着众多乐器被收走、贱卖,他只能将自己心爱的萨它尔琴留给家人,此时的场景响起哀怨的萨它尔琴声,将阿卜杜拉哀伤无助的心情传递出来,也表达了对已故老琴师的无限怀念。

3.音乐蒙太奇运用

蒙太奇是美学艺术平台,以短暂的时间来呈现一种生活状态,音乐作为介质手段在该过程中起到重要调和作用。在《木卡姆往事》中,蒙太奇音乐手法被多次运用,木卡姆大师阿不都拉在表演舞台上发病永远地倒下了,此时响起沧桑悲壮的木卡姆交响音乐。在出殡过程中,阿普的祈祷保佑、巴哈尔古丽的痛哭、送葬的人群和阿卜杜拉曾经的生活镜头在这里都运用了蒙太奇音乐手法,用音乐将不同地点和场景连接在一起,用以突出阿卜杜拉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三、《木卡姆往事》中音乐的艺术烘托

电视剧是音画艺术结合的产物,音乐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为剧情叙事服务的。在《木卡姆往事》中,故事情节的展开是以一把萨它尔古琴为发端,以保护十二木卡姆的曲折历程为剧情,从而引发人们对民族艺术传承与保护的深入思考。在这部剧中,木卡姆音乐很好地衬托了剧情和主题。以片头主题曲《哎木卡姆》为例,艾尔肯·阿布都拉富有沧桑的高音,唱出触及灵魂的震颤张力,曲调的婉转凄凉,展现了维吾尔人在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在剧中,木卡姆音乐随着剧情发展,对人物内心情感和命运都有很好的衬托和暗示。

在新疆和平解放前夕叙事过程中,大地主苏皮巴依携财外逃,绑架阿卜杜拉和儿子巴吾东,背景音乐出现木卡姆和铜管乐不和谐声音,预示着苏皮巴依亡命之途和解放军追赶的脚步。在阿卜杜拉崴伤脚踝无法行走后,苏皮巴依以死亡相威胁,让巴吾东扶着阿卜杜拉继续前行。此时阿卜杜拉悲愤交加,画面中中提琴缓慢的音乐旋律响起,将阿卜杜拉此时的无助背井离乡的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使故事情节含义更加深刻,推动了剧情发展。

四、木卡姆音乐对故事情节的构建

木卡姆音乐既是《木卡姆往事》的背景主题音乐,同时也在剧中起到构建故事情节的作用。这部电视剧的内容主题体现了木卡姆音乐的传承和保护,故事的编排和发展紧扣木卡姆音乐,全剧音乐绝大多数是以十二木卡姆为主,其中大量选用“拉克木卡姆”“且比亚特木卡姆”“木夏吾莱克木卡姆”“乌夏克木卡姆”的选段。木卡姆音乐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解放军解救被地主绑架勒索的阿卜杜拉一家时,阿卜杜拉即兴演唱比亚特木卡姆,其欢快的旋律和饱含深情的歌声,表达了阿卜杜拉从此摆脱邪恶势力的威胁,对解放军解救他全家的感激之情。在回到家乡与乡亲团聚后,阿卜杜拉更加对木卡姆艺术投入无比热情,无论参加宴会还是在果园劳动,阿卜杜拉都会倾情演唱木卡姆,以表达对解放军救命之恩的感谢和对新生活的向往。

《木卡姆往事》中讲述的故事情节涉及好几个历史时段,在这期间主人公经历了新、旧社会变更,剧中音乐除了“木卡姆”音乐,也随着时代变迁穿插出现时代歌曲和革命样板戏背景音乐。在《木卡姆往事》第十集中出现了《我们走在大路上》的背景音乐,暗示着文化大革命已经开始。在此期间,果园、工地的工人们在工作时,背景音乐也经常传出革命样板戏《智斗》旋律,也暗示着“文革”对木卡姆艺术产生的破坏与冲击。

电视连续剧《木卡姆往事》以新疆维吾尔民族特色木卡姆为主题音乐。这种音乐素材的使用,能真实展现维吾尔民族、民俗特色。观众通过木卡姆艺人的弹唱,能够了解维吾尔传统文化和音乐,对萨它尔琴、弹拨尔、都它尔、巴勒曼和刀郎艾捷克等维吾尔乐器有全新认识。原生态音乐配合故事情节,唤起了电视观众思想上和情绪上的共鸣。导演将维吾尔族古典的十二木卡姆艺术与现代电视艺术巧妙结合,通过电视剧艺术形式,将这种古老音乐艺术细腻展示,丰富了电视剧艺术类型。《木卡姆往事》中的音乐在保持维吾尔族民族风格的同时,也融入时代特征,加强了对剧情的表达。本剧的音乐极具民族特征,在展现故事情节的同时,对新疆木卡姆艺术的保护与传播也起到推动的作用。

[1]周吉.维吾尔族传统音乐文化[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

[2]周吉.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音乐[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3]杨洪涛.论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的音乐表达[J].当代电视,2013(2) .

[4]黄山.《木卡姆往事》:一部艺术史诗与人类心灵史——观看二十三集电视连续剧《木卡姆往事》有感[J].西部,2009(14) .

[5]邱友益.新疆电视剧的传播与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10.

猜你喜欢

风格特点木卡姆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浅谈木卡姆艺术与民间艺人
——以新疆莎车县为例
刀郎木卡姆乐器伴奏模式及其生成过程
从《木卡姆》看新疆人物画的民族性
试论加强播音主持艺术魅力的培养途径
从乐律学特征谈维吾尔木卡姆的文化属性
吾铁库尔先生和维吾尔木卡姆研究
浅析钢琴曲《百鸟朝凤》的风格特点及曲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