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典型破伤风误诊为脑梗死1例

2016-01-30李银柱作者单位261100山东潍坊潍坊市寒亭区人民医院血液科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误诊脑梗死

李银柱作者单位:261100 山东 潍坊,潍坊市寒亭区人民医院血液科



不典型破伤风误诊为脑梗死1例

李银柱
作者单位:261100 山东 潍坊,潍坊市寒亭区人民医院血液科

【摘要】文章介绍1例将不典型破伤风误诊为脑梗死的病例。

【关键词】破伤风;脑梗死;误诊

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阵发性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潜伏期通常为7~8 d,约90%的患者在受伤后2周内发病,偶见患者在摘除体内存留多年的异物后出现破伤风症状。笔者曾遇1例不典型破伤风病例,诊治过程较为特殊。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病人,男,45岁,因“左侧口角流涎、饮水呛咳、吞咽困难1 d”入院。病人入院前1 d无明显诱因的出现左侧口角流涎,吃饭时咀嚼费力,饮水呛咳,吞咽无力,症状持续存在无缓解。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无肢体运动障碍,无二便障碍、行头CT示未见有明显异常。既往有“高血压病”5年。查体:神志清晰,精神正常,高级智能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无眼震;左侧口角低垂,左侧咀嚼力较右侧减低,悬雍垂右偏,伸舌偏右;颈软,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侧Babinski(-);感觉、共济检查未见有明显异常。

入院诊断为“脑梗死”,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营养神经治疗。住院治疗3 d后,症状明显加重,出现张口受限,张口幅度约1.3 cm;双侧咀嚼肌压痛,不能吞咽固态食物,饮水呛咳加重;颈部有僵硬感,右侧耸肩乏力,右侧上肢肌力4级,右侧下肢肌力3级,肌张力较前升高,左侧肢体肌力4级,双侧Babinski(-)。复查头颅磁共振(MRI)未见有新发脑梗死病灶。血生化检查示: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轻度升高。血常规示白细胞13×109/L,中性粒细胞11.2×109/L。病人病情较前明显加重,考虑病人临床表现是脑血管病的可能性不大。仔细追问病史,病人发病前1个月登山,左侧足部脚趾有皮肤刺伤,未行处理,后皮肤结痂。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诊断为破伤风。给予抗炎、解除痉挛、高压氧治疗,20 d后病情痊愈出院。

2 讨论

破伤风是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所致的传染病。梭状芽孢杆菌是一种革兰氏染色阳性厌氧性芽孢杆菌,一切开放性损伤甚至细小的伤口,如木刺或锈钉刺伤,均有可能发生破伤风。其产生的外毒素是造成破伤风的原因。外毒素有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两种,前者对神经组织有特殊的亲和力,结合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中,使其不能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失去正常的抑制[1],可引起全身横纹肌的持续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亦可只作用于部分肌肉,可使嚼肌紧张、酸胀,致张口困难,牙关紧闭,甚至面肌痉挛,呈苦笑面容。同时,影响交感神经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出现高血压、心动过速、自汗,以及外周血管收缩和心律不齐等症状,甚至死亡[2]。当出现苦笑面容及张口困难、全身强直性抽搐等典型表现时诊断不难,但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时容易造成误诊。而病人往往有不明确的皮肤破损史,且外伤史多样化、复杂化,有的损伤轻微,病人觉得不值一提;有的甚至几乎遗忘受伤史。实验室检查不能确诊破伤风,其诊断主要依据病人的临床症状。本例病人发病时以咽喉肌受累为首发和主要表现,既往有“高血压病”,并未仔细询问病史、外伤史,很容易就根据“球麻痹”症状,有血管病的高危因素,诊断为脑血管病。本病缺乏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有大量文献报道早期容易误诊为“脑梗死、面神经炎、颞下颌关节炎、椎间盘突出症、癫痫、癔症”[3]。

误诊原因:①询问病史不够详细,体格检查不细致,遗漏重要诊断线索。医生先入为主的按照自己的臆断去询问病史,有主观性,甚至对病人造成误导,对于某些特殊的症状、体征视而不见;②诊断思路狭窄。医生对破伤风少见类型认识不足[4],入院时只是考虑本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遗忘了其他系统疾病可以同时累及神经系统,出现类似神经系统疾病的特点,笼统的把所有症状归结为一种疾病,完全不去思考有无其他疾病存在的可能,有时候医生掌握的只是疾病病程中的某一个片段。

误诊预防:通过本病例的经验教训,为预防破伤风的误诊,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拓宽知识储备,增加临床经验。②全面查体,详细询问病史,注重外伤史,尤其早期单纯出现“球麻痹”的病人,应该想到破伤风的可能。③对于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的病例,应动态仔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诊断、治疗的思路,对非本专业的疾病应该熟练掌握。④提高公众对破伤风的认识,受伤时要及时清创,必要时到医院就诊,预防破伤风发生。

参考文献:

[1] 肖光夏.黄家驷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7-128.

[2]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1.

[3] 赵辉,李金宝,龙宏纲,等.成人破伤风首诊误诊48例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0):21-22.

[4] 沈银忠,张永信.破伤风的科学防治[J].上海医药,2012,33(19):9-12.

病例报告

(收稿日期:2014-10-20)

【文章编号】1672-7185(2016)03-0076-02

doi:10.3969/j.issn.1672-7185.2016.03.039

【中图分类号】R63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误诊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颈部血管彩超在诊断动脉硬化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眼眶组织淀粉样变易误诊临床分析
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与漏诊分析
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误诊的因素分析
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临床分析
关于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患者的CT磁共振表现以及漏误诊研究
老年人梅毒抗体阳性诊断梅毒易误诊原因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