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位难产产妇的护理干预措施探讨

2016-01-29李淑青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4期
关键词:头位胎头难产

李淑青

(高密市醴泉街道卫生院,山东 高密 261500)

头位难产产妇的护理干预措施探讨

李淑青

(高密市醴泉街道卫生院,山东 高密 261500)

目的 探讨头位难产产妇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162例头位难产产妇,根据其头位难产的原因和临床特点,制定护理干预措施,采取全方位整体护理服务模式,进行全产程护理干预,包括产妇情绪、心理护理,指导产妇纠正不良胎位,补充水分及营养等。结果 护理干预可以帮助产妇顺产,降低头位难产产妇剖宫产率,162例头位难产产妇,均得到优质护理。结论 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改善母婴预后,保障母婴健康。

产妇;头位难产;护理干预

头先露的难产称为头位难产。头位难产是最常见、最难诊断的异常分娩之一。绝大多数头位难产很难在产前明确诊断,需要产程进展过程中逐步明确。因此早期识别头位难产的征象,配合医师进行全方位整体护理服务,采取及时准确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剖宫产率,对产妇母婴健康有重要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头位难产患者162例,全部为2012年5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分娩产妇,产妇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4±5.4)岁。初产妇

143例,经产妇19例。孕周为38~41周。产妇产程进展过程中,发现产妇胎头位置异常、胎膜早破、胎头下降延缓或胎头下降停滞、产程延长、子宫收缩乏力等头位难产的信号,产科医师诊断有头位难产趋势时,护理人员及时介入行护理干预。

1.2 护理干预措施

1.2.1 全方位整体护理。发现头位难产的产妇后,立即采取产妇和护士一对一的护理方式,采取整体护理服务模式,进行进行全产程陪伴护理,营造良好分娩环境。进行持续的心理护理、生理护理、情感支持等整体护理,观察、指导、帮助产妇处理随机出现的情况,指导产妇行正确分娩体位及宫口开全后屏气用腹压方法等,进行每项操作前尽量向产妇解释清楚,打消产妇的疑虑,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减轻产妇精神压力和疼痛,减轻分娩痛苦。对产妇提出的合理要求尽最大的可能给予满足,在不违背医疗原则前提下,各项医疗、护理操作尽量选择在产妇感觉最合适时间。加强与产妇沟通教育,讲解产程、子宫收缩原理、婴儿娩出过程等生产过程,让产妇理解阴道自然分娩的好处,加强产妇继续阴道试产的信心,提高产妇的痛阈。如无特殊原因,产妇的整个产程中,护士自始至终不进行更换。

1.2.2 特殊体位护理。采取有利体位,实施特殊体位护理,给予产妇舒适体位,可在产程中有效的矫正不良胎位。持续性枕后位是头位性难产发生的主要原因[1],产妇临产后确定为枕横位或枕后位时,我们帮助产妇采取胎儿脊柱侧同侧卧位,该体位可以纠正胎位异常,产程中胎头随着间歇宫缩逐渐下降,通过胎背的向前内旋转带动胎头内旋转,同时利用胎轴前移,纠正胎头俯曲不良,使胎头方位旋转至枕前位而经阴道分娩。同时,正确的体位能够节省产妇体力,促进胎盘血液循环,改善缺氧状态,减少新生儿窘息风险。

1.2.3 心理护理。轻松、良好的情绪能提高产妇对疼痛的耐受,有利于宫颈扩张,而产妇精神紧张则可以导致疼痛敏感度升高、宫缩乏力、产程延长等。护士可以采取抚摸产妇额部、腹部、腰部、手背,或者握住产妇的手等简单方式使产妇得到安慰。对于产妇提出的疑问有针对性的回答,避免使用“不清楚”“不知道”等词语。及时告知产妇目前的产程进展信息,对取得的进展及时给予鼓励,对产妇的配合给予表扬,消除其孤独和恐惧心理。使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态、信心。

1.2.4 营养支持护理。产程较长的产妇体力消耗大,护士需注意观察、加强临产妇的营养支持,鼓励产妇多进食,补充水分及营养,以保持体力和精力,避免产程延长可能导致的失水和酸碱平衡失调,促进顺利分娩。产妇生产后,为使产妇身体尽快恢复,促进泌乳使产妇有充足的乳汁分泌,护士有针对性的进行营养指导,指导产妇增加营养。

2 结 果

162例头位难产产妇中,导致头位难产的因素依次为头位异常、产力异常、产道异常,分别为113、21、28例。经整体护理服务干预措施,最终102例患者行剖宫产,60例产妇正常分娩,分别占比63.0%、37.0%。

全部头位难产产妇中,出现产后出血者3例,出血量均<500 mL。产程中出现新生儿宫内窘迫13例。未发生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未发生新生儿重度窒息等并发症,未发生产妇、新生儿死亡等情形。

3 讨 论

3.1 头位难产的临床表现:头位难产的临床表现不一,最常见的信号是胎膜早破,有50%左右难产产妇出现胎膜早破症状[2]。由于胎儿头盆不称及胎头位置异常,使胎头不能适应骨盆入口平面,胎头入盆受阻,羊水由胎头与骨盆入口之间的空隙进入前羊水囊,胎膜不能承受宫缩时压力而破裂。

头位难产的临床表现另外还有原发性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延长和停滞,常提示头盆不称或严重胎位异常或骨盆狭窄、合并轻微的胎头位置异常等;胎头下降延缓或下降停滞,提示已经是头位难产的晚期临床表现;继发性子宫收缩乏力,头盆不称、胎头位置异常等,使产程进展中阻力增加, 胎头受阻于中骨盆或出口平面,多表现为继发性宫缩乏力;胎头不衔接或延迟衔接,提示骨盆入口平面存在严重头盆不称或胎头位置异常。枕后位时由于枕部压迫直肠,出现产妇不自主的屏气;头盆不称胎儿胎头长时间压迫,可导致宫颈弥漫性水肿;由于前顶骨先嵌入骨盆,前不均倾位可以压迫阴道前壁、尿道,出现阴道前壁水肿和排尿困难[1-3]。

头位难产胎儿的临床表现。包括胎儿窘迫、严重胎头水肿或血肿、明显颅骨重叠或变形等。出现胎儿颅骨重叠现象时,说明试产时间较长;重度颅骨重叠表明可能存在头盆不称。胎头水肿,头盆不称时胎头下降缓慢或停滞,致胎头软组织长时间受产道挤压,血循环障碍出现水肿。

3.2 头位难产的原因:多种因素可能导致头位难产,主要包括胎儿因素、产力异常因素、产道异常因素及精神心理因素等,很多时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4]。

胎儿因素主要有巨大儿、胎儿发育异常、畸形等胎儿异常和胎头位置异常。胎头位置异常是导致头位难产的首要原因。胎头位置异常多伴有头盆不称阻碍胎头旋转至枕前位。最常见的是持续性枕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 其他还有胎头姿势异常如胎头仰伸呈前顶先露、额先露及面先露,胎头侧屈呈前不均倾等。使胎头下降受阻,继发宫缩乏力。

产力异常因素有子宫收缩乏力和子宫收缩过强,包括协调性和不协调性。产力异常可以是原发的,也可以是由于产道和胎儿因素异常,使胎儿通过产道困难而导致的继发性宫缩乏力。

产道异常因素有骨盆狭窄、畸形骨盆、骨盆倾斜度过大等骨产道异常;有阴道肿物、阴道横隔或纵隔、子宫肌瘤、阴道瘢痕、盆腔卵巢肿瘤等软产道异常。

心理因素有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应激反应。焦虑、紧张、疼痛互相作用形成恶性循环,加重产妇难产。

3.2 头位难产的全方位护理:分娩对产妇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应激事件,出现头位难产的产妇多数为没有生产经验的初产妇,头位难产一般又都伴随着产程过长,体力衰竭和疲劳、强烈的宫缩痛等因素刺激下,产妇出现肠胀气、尿潴留、烦躁不安、焦虑、抑郁等心理和生理应激反应,若医疗和护理人员处置不当,可能使产妇严重失水,表现为口干唇裂、皮肤失去弹性、体温升高,严重者可出现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焦虑、抑郁等心理应激反应可导致体内神经内分泌变化,增强机体对疼痛的敏感性,加重产妇精神紧张,使子宫收缩减弱乏力。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互相作用、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导致难产症状加剧。

针对上述情况,全方位临床整体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对纠正头位难产产妇的心理和生理应激,营造良好分娩环境,提高产妇环境适应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随着我们持续的心理护理、生理护理、情感支持等整体护理实施,用护理专业知识给产妇提供一个舒适、专业的待产软环境,能够节省产妇体力,减少新生儿窘息风险,对保障母婴健康、保障产妇顺利生产

进行全产程陪伴,护理人员态度可提高产妇的信心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对于头位难产产妇,我们采取全产程, 全方位整体护理,采取产妇和护士一对一的护理方式,在产妇的整个产程中,护士自始至终不进行更换。这种方式优点在于护士和产妇可以加强沟通,形成感情依赖和信任,加强产妇的信心,减轻产妇的疼痛病理反应。

舒适的分娩体势能提高疼痛的耐受性。依据产妇不同的分娩时段,给予自由体位或有利体位等舒适体位,利于缓解产妇精神紧张,同时可在产程中有效的矫正不良胎位,有利于宫颈的扩张和更好的宫缩,促进头位难产产妇的顺产[4]。

心理护理尤为重要。产妇精神紧张则可以导致疼痛敏感度升高、宫缩乏力、产程延长等。尤其是头位难产产妇得知其难产状态,势必是心理负担、负情绪状态加重,产妇随着时间推移,其生理、心理变化较快,要求护理人员专业细致的观察和处置,护士加强与产妇沟通,获得产妇的信任,告诉产妇随时可以得到医务人员帮助,让产妇知道她目前的痛苦可以被医务人员感受到,并可以被理解,感到自己是被重视和被关心的,护士加强观察,随时处置情况,通过行动、言语为产妇提供帮助、安慰,对舒缓、消除产妇分娩紧张恐惧心理尤为重要[4-5]。

总之,通过心理护理、生理护理、情感支持等全方位临床整体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依据产妇不同的分娩时段,给予自由体位或有利体位等舒适体位,缓解产妇精神紧张,减轻产妇的疼痛反应,营造良好分娩环境,对纠正头位难产产妇的心理和生理应激,加强产妇的信心,促进产妇的顺产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 漆洪渡,孙江川,李莉.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特点及分娩方式的选择[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2):102-103.

[2] 牛秀敏,张惠英,李迺珺.难产诊断与处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69-89.

[3] 李红霞.头位难产168例回顾性临床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6,14(6):83-84.

[4] 孙丽洲,张国英.手法旋转胎头在产程中的应用[J].南京医科大学报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0(1):30-32.

[5] 姜梅.陪伴分娩的实施及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2): 144-145.

[6] 赖丽霞.高龄初产妇临产前负性心理分析及心理干预模式研究[J].现代护理,2008,14(6):763-764.

R473.71

B

1671-8194(2016)34-0266-02

猜你喜欢

头位胎头难产
体位及上推胎头时机对胎头深陷骨盆转剖宫产术患者取胎头成功率及手术并发症的影响
先娩后肩法在肩难产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158例头位难产产妇的临床分析
用三棱镜改善头位
胎头吸引术对母儿的影响
影响荷斯坦牛产犊难易的原因分析
胎头旋转法治疗枕后位难产的临床效果研究
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应用徒手旋转的可行性研究
奶牛难产的诊断及助产
“土管修法”难产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