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

2016-01-29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4期
关键词:住院治疗革兰性肺炎

张 兵

(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人民医院 急诊科,辽宁 沈阳 110300)

探讨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

张 兵

(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人民医院 急诊科,辽宁 沈阳 110300)

目的 研究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应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在我科接受住院治疗的卒中与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非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55例(对照组),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55例(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临床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临床特点,并进一步探讨相应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结果 机械通气、意识障碍、呼吸困难、糖尿病、年龄与心房颤动时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细菌检测结果革兰阳性菌感染为19.6%,革兰阴性菌感染占58.7%,经过治疗与预防能够有效的改善预后。结论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较多,但是进行科学、有效的早期干预与治疗能够显著的改善预后情况。

卒中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临床特点;预防措施;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在我科接受住院治疗的卒中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有女性患者22例,男性患者33例,患者的年龄在29~83岁,平均年龄为(66.15±6.14)岁。选取同一时间段在我科接受住院治疗的卒中相关肺炎患者55例作为实验组,其中有女性患者27例,男性患者28例,患者的年龄在27~85岁,平均年龄为(68.15±5.27)岁。有脑梗死患者67例,脑出血患者4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标准,其中脑出血患者应用内科保守治疗[2]。基础疾病:有17例为心房颤动患者,3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71例高血压疾病患者。本次所纳入的患者中均不存在有明确慢性支气管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肿瘤、发病前肺部感染以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3]。

1.2 临床表现:所有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均存在发热现象,且体温均在38 ℃以上,其中有44例患者存在咳痰、咳嗽现象,为黄白色或脓性痰,气管切开患者能够吸出黄色的脓痰,有38例患者肺部有湿啰音。40例患者的白细胞总数在10.0×109/L以上[4],34例患者的肺部CT扫描或胸部X线片证实均存在炎症,所有卒中相关肺炎患者均进行痰培养检查。

1.4 统计学分析: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x-±s)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单因素: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心房颤动、糖尿病、吞咽困难、卒中类型、意识障碍、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使用、住院时间以及年龄等单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年龄(70岁以上)、心房颤动、糖尿病、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呼吸机使用是卒中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Logistic分析: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多因素分析,相关因子赋值,男性为1,女性为2,脑梗死为2,脑出血为1,年龄在70岁以上的为1,年龄在70岁以下的为2,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在70岁以上,糖尿病、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心房颤动与呼吸机使用是卒中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所有P值均<0.01。

2.3 痰培养结果:所有怀疑为卒中相关肺炎的患者均进行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进行吸痰取样,所有标本在取样后均在1 h内送检。痰培养结果表明,58.7%为革兰阴性菌,其中有16.6%为肺炎克雷伯菌,20.7%为铜绿假单胞菌,12.0%为鲍曼不动杆菌;19.6%为革兰阳性菌,其中有9.8%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4.1%为真菌。有部分患者为混合感染。

2.4 归转:卒中相关肺炎组患者中,4周内有41例患者的感染得到控制,咳痰、咳嗽症状明显好转,体温恢复,肺部体征消失,肺部CT或胸部X线片复查明显好转。8例患者由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或肺部感染死亡。21例患者患者继续住院治疗。

3 讨 论

下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脑卒中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并发肺部感染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是无肺部感染患者的3倍[5]。对卒中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很有必要。卒中相关肺炎有部分为院前感染,但大部分为院内感染,但是卒中相关肺炎与院内感染又存在一定的差别,具有独立的临床规律[6]。

本次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卒中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有:①年龄在70岁以上的患者的相关肺炎发生率较大,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率会逐渐的增加。主要是由于老年患者的各项体能下降,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功能减退,呼吸道的分泌物清除能力降低,故容易发生感染;②基础疾病,长期糖尿病会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影响免疫功能;心房颤动容易在患者心房与二尖瓣瓣膜处形成血栓,该类患者的病情重,脑水肿明显,常存在意识障碍、脑疝、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容易发生相关肺炎;③意识障碍与团员困难;④气管插管、呼吸机使用与气管切开。

综上所述,卒中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较多,及时、正确的治疗与预防非常重要,在住院治疗期间应强化基础护理,尽早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实施早期康复治疗,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尽可能的缩减人工气道的留置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避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1] 尚延昌,王淑辉,柏秀娟,等.应用A2DS2评分预测老年人群卒中后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33(11):1615-1619.

[2] 肖文,薛海龙,贾秀丽,等.卒中相关性肺炎与卒中后急性期高血压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1):1199-1202.

[3] Yang CC,Shih NC,Chang WC,et al.Long-term medical utilization following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acute stroke an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patients: a case-control study[J].BMC Health Serv Res,2011,11:289.

[4] 王姝梅,李海英,袁俊亮,等.卒中相关性肺炎与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1):1203-1205.

[5] 唐春雷,郝俊杰,高建,等.急性卒中后肺炎对卒中近期预后影响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10(4):406-409.

[6] Ifejika-Jones NL,arun N,Peng H,et al.The interaction of aspiration pneumonia with demographic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 is predictive of discharge level of care in the acute stroke patient[J].Am J Phys MedRehabil,2012,91(2):141-147.

R563.1

B

1671-8194(2016)34-0031-02呼吸道感染是卒中后极其常见的并发症,在急性卒中患者中的发生率在11%~33%,其中肺炎的发生率在7%~22%。卒中相关性肺炎主要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卒中患者罹患感染性的肺实质炎症,发病群体是卒中患者,该疾病与卒中患者的机体功能障碍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1]。有学者认为卒中相关性肺炎并不等同于卒中患者获得性肺炎,其具备一定的临床规律。故本文对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应的预防与治疗方案进行了探讨,现将详细情况进行如下报道。

猜你喜欢

住院治疗革兰性肺炎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认知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治疗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康复治疗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个人和社会功能的干预意义研究
儿科疗区潜在的感染因素分析
晚期癌症患者住院及居家姑息治疗模式的生活质量及费用比较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持续声门下吸引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效果研究